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67)
2023(16867)
2022(14660)
2021(13352)
2020(11324)
2019(26053)
2018(25550)
2017(50172)
2016(26701)
2015(29762)
2014(29556)
2013(29013)
2012(26512)
2011(23681)
2010(23635)
2009(21702)
2008(20704)
2007(18061)
2006(15845)
2005(13846)
作者
(74769)
(62642)
(61983)
(59232)
(39845)
(29839)
(28203)
(24496)
(23714)
(22142)
(21159)
(21130)
(19767)
(19642)
(19352)
(19046)
(18575)
(18165)
(17910)
(17766)
(15310)
(15209)
(14997)
(14284)
(14099)
(13927)
(13652)
(13327)
(12653)
(12103)
学科
(127387)
经济(127266)
管理(78857)
(73869)
(60972)
企业(60972)
方法(56643)
数学(50305)
数学方法(49739)
(29952)
中国(29159)
(28432)
地方(25793)
业经(25040)
(23577)
农业(19830)
(19365)
财务(19294)
(19272)
贸易(19262)
财务管理(19255)
(18598)
(18488)
企业财务(18357)
环境(17372)
理论(17362)
(16821)
技术(16594)
(16103)
金融(16101)
机构
大学(380567)
学院(377895)
(164095)
经济(160993)
管理(153273)
理学(133909)
理学院(132549)
管理学(130231)
管理学院(129554)
研究(124048)
中国(91445)
(78860)
科学(73579)
(73469)
(60148)
财经(59975)
中心(56458)
研究所(54776)
(54705)
(54517)
业大(53843)
(53075)
经济学(51207)
北京(49357)
(47195)
师范(46776)
经济学院(46103)
(45244)
财经大学(44843)
(42786)
基金
项目(261756)
科学(207583)
基金(193100)
研究(190691)
(167176)
国家(165853)
科学基金(144592)
社会(123336)
社会科(117172)
社会科学(117141)
基金项目(102099)
(100220)
自然(93847)
自然科(91755)
自然科学(91736)
自然科学基金(90102)
教育(87528)
(83993)
资助(80491)
编号(76630)
成果(60739)
(58437)
重点(57758)
(54897)
(54086)
国家社会(51602)
课题(51278)
教育部(51095)
创新(50448)
科研(50220)
期刊
(175025)
经济(175025)
研究(111992)
中国(64523)
管理(56563)
(56496)
学报(56027)
科学(51953)
(47775)
大学(43700)
学学(41349)
教育(35413)
技术(34098)
农业(33067)
(31126)
金融(31126)
财经(29889)
经济研究(29679)
业经(26169)
(25596)
问题(22491)
技术经济(20255)
统计(19551)
图书(18157)
理论(18146)
(17466)
(17451)
科技(16702)
商业(16662)
(16424)
共检索到545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建伟  郭其友  
本文基于1994—2013年制造业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一个开放经济的实证模型,采用差分矩估计的方法(GMM)实证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就业与工资的交互效应,进一步解释FDI经济效应的非均衡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和缓解就业压力方面的效应显著,但对我国的工资效应不显著。从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促进经济增加的作用较为明显,但对就业量的影响却显得较弱。中西部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不是十分明显,但其创造了一定的就业岗位对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建议强化招商引资的结构导向,发挥其对经济增长、就业和工资的协同效应。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魏立佳  李媛  
国务院2010年"9号文"的公布表明我国已经开始逐步调整引进外资的政策,围绕这一文件政府、学界和外企都有各自不同的意见。本文以1988~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FDI率和经济增长率的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从整体上看,中国经济的高增长率对外资有显著的吸引作用,外资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不显著。第二,1997年前后,中国经济增长率与FDI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生了结构性转变。第三,从区域上看,东部和中部省份的经济增长率与FDI率的动态关系较紧密,二者在西部省份的关系不显著。最后,FDI率目前在中国将长期稳定,2010年国务院9号文的出台不会给中国的FD...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秦晓丽  于文超  
基于中国29个省、259个地级以上城市在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地级市环境污染的影响。通过精确计算地级市之间的地理距离来构造空间权重矩阵,并采用空间面板的SLM模型、SEM模型来控制空间自相关性,再控制影响环境污染的关键变量如能源消费量、产业结构、资本密集度等,实证结果显示"污染避难所"假说并不成立,相反地,FDI能够显著地降低工业二氧化硫和工业粉尘的污染物排放,从而能够改善地区环境质量。除此之外,本文还在空间面板回归中检验了产出水平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证实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确实存在,产出与环境污染呈现倒U型的关系,即随着产出的增加,环境污...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新华  
本文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1997-2003年服务业各行业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具有一定的经济增长效应,但是在不同时间段差异较大。从短期看,1997-2000年期间,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具有负的经济增长效应,而在2001-2003年期间,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正的经济增长效应。从长期看,1997-2000年期间,滞后两年的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具有较强的正的经济增长效应,2001-2003年期间,滞后一年的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比当年更大的正的经济增长效应。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彭红枫  华雨  
采用1986-2016年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回归方法对中国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FDI)、经济增长对碳排放量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FDI均产生了碳减排效应,但中、西部地区不显著;三大区域GDP均具有碳增排效应。分样本区间进一步分析表明,三大区域FDI碳排放效应呈现由增排到减排动态变化特征,其中东部地区特征更为显著,满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倒"U"型特征。最后,结合地区差异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伟如  韩斌  胡冰  
参照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开发的对外直接投资绩效指数,引入了中国各省份的对外直接投资绩效指数,并且结合2003~2009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来讨论省级对外直接投资绩效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全国来看,省级的对外直接投资绩效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但对于中西部地区省份来说,两者之间呈现弱负相关。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小溪  樊友丹  
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能够促进当地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而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其知识和技术的外溢效应以及经济溢出效应又会反过来推动经济的增长。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分析了全国和各区域经济增长水平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相互影响。我们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正向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的显著性和程度的大小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差异性。其中,东部地区的结果最为明显,西部次之,东北部和中部最弱。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斌  
本文将华东地区作为一个典型样本,使用1990~2009年的面板数据计量外商直接投资(FDI)与东道国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以及FDI推动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我们的计量结果表明:FDI和人力资本确实对华东地区的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但是政府消费对于经济增长没有显著作用,人力资本存量与外商直接投资也并没有形成相互促进的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沙文兵  石涛  
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持续扩大的外商直接投资在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市、区)、1999~2004年度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一个经济计量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进行测度。计量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负面效应:就全国总体情况而言,三资工业企业总资产每增加1%,工业废气排放量增加0.358%。进一步对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研究表明,与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区域分布特征相一致,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也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的梯度特征。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卓  王敏  
文章利用我国1996-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最低工资上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最低工资标准和经济增长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而总体上最低工资标准的上涨有助于经济增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罗良文  阚大学  
本文利用1999~2008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在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运用广义矩估计方法对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对人力资本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流入东部和中部地区的FDI有利于人力资本结构提升;二是东部和中部地区人力资本结构之所以提升,主要是由于FDI增加使高等教育程度的人力资本部分增长,同时抑制了只受过基础教育的人力资本部分;三是流入西部地区的FDI对人力资本结构提升的正相关关系不显著,主要是由于流入西部地区的FDI量小,对各层次人力资本部分的影响均不显著的缘故。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姚奕  倪勤  
经济发展依赖大量化石能源的投入,由此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所带来的气候变化正在日益威胁着世界各国。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能力,难以应对日愈严峻的气候风险。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不断尽力扩大有限自主研发的同时,必须依靠发达国家的技术溢出来获得先进的低碳技术,进而降低自身的排放量以完成对世界所作出的节能减排承诺。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模型来研究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对中国碳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有效地降低了中国的碳强度,从而为中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罗珊  黄翠珊  
本文重点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制造业平均工资水平的影响,通过选取我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2005—2009年的产业层面数据,从实证方面就外商直接投资的总体工资效应及其对制造业国有企业的工资溢出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外资企业在其进入过程中,通过影响工资效应的两个传导机制即技术外溢渠道与劳动力市场渠道,对我国制造业国有企业的工资增长产生促进作用,并且其作用效果因行业特征的不同而不同。具体而言,在行业引资程度较高以及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较低的行业中,外商直接投资将对工资溢出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海波  
本文利用我国28个省1997-2006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FDI对我国整体以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的工资差距效应和工资溢出效应,结论表明FDI增加了我国内外资部门之间的工资差距,对内资部门的工资溢出效应不显著。分区域来看,FDI显著增加了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内外资部门之间的工资差距,但对于西部地区的工资差距不具有显著影响;FDI对东部地区内资部门的工资水平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对中部地区内资部门的工资水平溢出效应为负,对西部地区内资部门的工资溢出效应不明显。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瑜  王岳龙  
本文分析FDI企业在东道国直接生产经营活动和由FDI企业引致的进口增加所带来的国际知识的溢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对1994~2008年的29个省份的经验数据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特别是通过FDI企业在当地从事生产活动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并不明显;FDI渠道传递的外国R&D对一个地区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必须与该地区的吸收能力相结合,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