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55)
- 2023(16375)
- 2022(14091)
- 2021(13194)
- 2020(10913)
- 2019(25432)
- 2018(24854)
- 2017(47984)
- 2016(25670)
- 2015(28753)
- 2014(28329)
- 2013(27957)
- 2012(25524)
- 2011(22903)
- 2010(22318)
- 2009(20078)
- 2008(19282)
- 2007(16273)
- 2006(13936)
- 2005(11995)
- 学科
- 济(105852)
- 经济(105747)
- 管理(74975)
- 业(69194)
- 企(57172)
- 企业(57172)
- 方法(51958)
- 数学(46290)
- 数学方法(45741)
- 中国(28800)
- 财(26902)
- 农(26215)
- 业经(22448)
- 学(20951)
- 贸(20403)
- 贸易(20395)
- 易(19887)
- 环境(19100)
- 地方(18446)
- 制(17609)
- 务(17576)
- 农业(17532)
- 财务(17507)
- 财务管理(17476)
- 企业财务(16639)
- 和(16416)
- 银(15986)
- 银行(15950)
- 技术(15948)
- 融(15487)
- 机构
- 大学(360432)
- 学院(356348)
- 济(151379)
- 经济(148625)
- 管理(146087)
- 理学(128140)
- 理学院(126841)
- 管理学(124665)
- 管理学院(124038)
- 研究(118732)
- 中国(89529)
- 京(75513)
- 科学(71323)
- 财(66096)
- 所(57230)
- 财经(54785)
- 中心(53774)
- 研究所(52648)
- 农(52559)
- 业大(51940)
- 经(50310)
- 北京(47531)
- 江(47422)
- 经济学(46736)
- 范(44820)
- 师范(44421)
- 院(43748)
- 经济学院(42426)
- 财经大学(41378)
- 农业(41200)
- 基金
- 项目(254192)
- 科学(202077)
- 基金(188753)
- 研究(185117)
- 家(164381)
- 国家(163122)
- 科学基金(141603)
- 社会(119436)
- 社会科(113506)
- 社会科学(113476)
- 基金项目(100002)
- 省(95579)
- 自然(92275)
- 自然科(90222)
- 自然科学(90202)
- 自然科学基金(88568)
- 教育(84484)
- 划(81430)
- 资助(78024)
- 编号(73861)
- 成果(58002)
- 部(57329)
- 重点(56431)
- 发(53340)
- 创(52851)
- 国家社会(50454)
- 教育部(49823)
- 创新(49386)
- 课题(49319)
- 科研(49009)
- 期刊
- 济(152127)
- 经济(152127)
- 研究(102906)
- 中国(60282)
- 学报(54065)
- 管理(52324)
- 科学(51114)
- 财(49275)
- 农(46075)
- 大学(41914)
- 学学(39504)
- 教育(33773)
- 农业(32798)
- 技术(31011)
- 融(28417)
- 金融(28417)
- 财经(26242)
- 经济研究(25771)
- 业经(23527)
- 经(22511)
- 问题(19976)
- 图书(17864)
- 技术经济(17651)
- 业(17593)
- 贸(17165)
- 理论(16820)
- 科技(16707)
- 统计(16603)
- 资源(15594)
- 世界(15464)
共检索到501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代迪尔 李子豪
文章通过构建多维度的FDI工业行业碳排放模型,对FDI对中国工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从FDI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管制效应四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考察。研究表明,FDI增加了中国工业行业的碳排放,总效应是负的,但FDI的规模、结构、技术和管制效应存在差异。FDI通过推动行业规模扩张和资本劳动比的上升显著增加了各行业的CO2排放,其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为负,通过推动技术进步降低了行业碳排放,技术效应为正,但FDI的环境管制效应对各行业碳排放的约束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FDI 行业数据 碳排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子豪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和各国对"温室效应"日益关注的背景下,考察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95-2011年中国29个省区的数据,利用非动态门槛面板估计方法,本文从地区人均收入、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和环境规制等四个角度,实证检验了FDI对中国碳排放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FDI对中国碳排放存在比较显著的门槛效应。当地区人均收入过高、过低,或人力资本、研发投入、环境规制水平较高时,FDI显著抑制了碳排放增加;而当人均收入中等,或人力资本、研发投入、环境规制水平较低时,FDI的消减作用则很不明显,甚至会增加碳排放。由研究期内相关因素的变动趋势可知,通过收入门槛效应,...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碳排放 门槛效应 中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德勇 易艳春
鉴于CO2排放增长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深刻影响,以及我国在2009年底哥本哈根国际气候会议上减排40%-45%的承诺,本文旨在研究在不断开放和更加开放的中国,FDI对CO2排放的影响。文章使用1978-2008年间的数据探讨FDI对碳排放的影响。通过对我国时间序列数据的回归分析,我们发现FDI对CO2排放有负的影响,这个结果是由于FDI的技术溢出带来的。FDI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的环境质量,但这并不意味着FDI的流入对我国没有坏处,大量的FDI流入到了污染密集型产业之中。我国应该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有选择地利用外资。出口增长加重了我国碳排放的压力,这个结果是"污染避难所"理论的证据...
关键词:
FDI 碳排放 污染避难所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熊彬 王梦娇
基于关于FDI对中国碳排放影响的31篇论文,运用元回归分析(MRA)方法探索FDI对中国碳排放影响的研究争论产生的原因,考察样本量、时间因素、变量选择、数据类型等研究特征的差异对实证结论产生的影响。元回归分析(MRA)结果表明FDI对中国碳排放影响的效应量大小和显著性程度会受到研究时间跨度、FDI代理变量选择、研究方法和控制变量选择等因素的显著影响,而样本量和碳排放代理变量选择对结论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碳排放 元回归分析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艳春 关卫军 高玉芳
应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研究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碳排放之间的长短期相互关系。发现在长短期内,FDI的流入增加了碳排放,说明FDI在产业转移的同时,也转移了相当部分的碳排放。而我国高碳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吸引FDI进入高排放、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主要动因。虽然外资也带来了更加清洁与低碳的技术,但是FDI的技术效应为高碳的产业结构效应所抵消。研究还发现经济增长在长短期内增加了我国的碳排放,且短期系数高于长期系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沛 张曙霄 王娟
外商直接投资(FDI)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碳排放量增加与环境污染问题。在统计分析中国第二产业分行业碳排放量和FDI分行业工业产值现状的基础上,检验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FDI工业产值的增长促进了中国第二产业的碳排放量增加。因此我国有必要对FDI进行有选择的吸收,从招商引资逐步转向招商选资,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减少碳排放量。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碳排放量 相关性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晓林 张华明
本文利用城镇化率作为门限变量构建包含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在内的非线性面板门限模型,并根据实证获得的门限值对样本进行分组回归,以剖析不同城镇化阶段FDI碳排放效应的差异性。研究发现:第一,当城镇化率低于41.8%时,FDI主要通过规模效应促进碳排放水平提升,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作用不显著。第二,当城镇化率高于41.8%但低于72.3%时,FDI主要通过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抑制碳排放水平提升,技术效应也逐渐发挥作用。第三,当城镇化率高于72.3%时,FDI则主要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降低碳排放水平,其中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的减排作用更为显著。基于此,提出了针对不同区域的城镇化及吸引FDI的差异化政策。
关键词:
门限模型 FDI 碳排放 城镇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林基 杨来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的逐渐扩大在推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加剧了我国的自然环境恶化。由于不同来源地的外商直接投资在投资目的、产业结构、能源效率等方面有很大差异,从而它们对于中国碳排放的影响效应也是不同的。本文采用1986-2013年间的数据,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检验了不同来源地的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来源于欧美和日韩的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碳排放相关性不强,而来源于港澳台和其他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碳排放有较显著的相关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郭沛 张曙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境内的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不断增加,外资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日趋明显。然而,外商直接投资也带来了严重的碳排放量增加与环境污染问题。文章根据1994~2009年的相关数据,计算了该时期中国的碳排放量,并利用计量经济模型检验了中国碳排放量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中国碳排放量与外商直接投资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从长期来看,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多将加大中国的碳排放量。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碳排放 互动机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和连 禄雪焕
利用我国2001~2006年35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FDI对我国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全行业范围内,FDI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明显;在劳动密集型行业,FDI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明显,而科技人员投入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科技活动资金投入对其没有明显影响;在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FDI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科技活动人员投入和资金投入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均起了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
FDI技术创新 专利申请量 工业行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树旺 杨书林 魏娜
文章使用1986—2010年的数据探讨了三类不同来源的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通过时间序列的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来源于港澳台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和韩国、东盟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有负面影响,来自美国、日本、欧盟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的影响不显著。通过分析其差异性的原因,提出以下建议:提高港澳台外资质量,逐渐淘汰低产值高能耗产业;加强投资环境建设,完善低碳法律体系,吸引发达国家投资;适时制定差异性碳关税政策,健全低碳环保激励机制,减少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的负面影响;培养和提高国民消费的低碳环保意识。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碳排放 影响 差异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宏伟 程仕英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处于经济下行期的山西省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推动作用,但FDI所导致的碳排放规模和强度却不容忽视。山西省作为国家能源大省,其碳排放量居于全国前列。对山西省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期外商投资规模、投资结构以及溢出效应,对山西省碳排放量均具有增进作用,而滞后一期的外资使用额、环境规制等因素则对山西省碳排放量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碳排放 技术溢出 环境规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宏伟 程仕英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处于经济下行期的山西省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推动作用,但FDI所导致的碳排放规模和强度却不容忽视。山西省作为国家能源大省,其碳排放量居于全国前列。对山西省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期外商投资规模、投资结构以及溢出效应,对山西省碳排放量均具有增进作用,而滞后一期的外资使用额、环境规制等因素则对山西省碳排放量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碳排放 技术溢出 环境规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可 王瑛
选用2003~2011年我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基于联立方程组模型,考察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OFDI)对本国CO2排放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将会给本国带来正的规模效应、产业结构效应以及负的技术效应。综合三大效应的结果显示,我国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增加了国内的CO2排放量。数据表明,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每增加1%,国内CO2排放量将会增加0.5009%,其主要原因在于具有减排作用的技术效应远低于其余两大效应,据此提出了增加技术寻求型直接投资和调整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