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32)
2023(19215)
2022(16462)
2021(15144)
2020(13041)
2019(29810)
2018(29623)
2017(57760)
2016(31109)
2015(34838)
2014(34491)
2013(34133)
2012(31240)
2011(27920)
2010(28114)
2009(26335)
2008(26317)
2007(23464)
2006(20929)
2005(18819)
作者
(88524)
(73574)
(73224)
(69856)
(46902)
(35079)
(33235)
(28679)
(27939)
(26394)
(24946)
(24906)
(23435)
(23288)
(22624)
(22546)
(21910)
(21631)
(21138)
(21127)
(18147)
(17916)
(17843)
(16886)
(16451)
(16444)
(16358)
(16212)
(14817)
(14419)
学科
(130907)
经济(130728)
(109295)
管理(105003)
(95466)
企业(95466)
方法(61909)
数学(51679)
数学方法(51071)
(41779)
(38456)
业经(35647)
中国(33688)
(29539)
(28211)
财务(28133)
财务管理(28082)
企业财务(26691)
农业(26242)
(23535)
贸易(23522)
(22860)
技术(22848)
地方(22678)
理论(22296)
(22261)
(21690)
(21210)
银行(21171)
(20749)
机构
大学(449386)
学院(449073)
(186524)
经济(182732)
管理(182502)
理学(157513)
理学院(155932)
管理学(153395)
管理学院(152557)
研究(141830)
中国(110661)
(94805)
(92094)
科学(83748)
财经(73101)
(69371)
(68916)
(66382)
(66352)
中心(65235)
业大(63747)
研究所(62217)
北京(59766)
经济学(56852)
(54805)
师范(54327)
财经大学(54314)
农业(53709)
(52990)
(51745)
基金
项目(297212)
科学(235820)
研究(219775)
基金(218286)
(187959)
国家(186381)
科学基金(162567)
社会(140678)
社会科(133501)
社会科学(133467)
基金项目(115152)
(114599)
自然(104885)
自然科(102497)
自然科学(102473)
教育(100854)
自然科学基金(100658)
(95618)
资助(90455)
编号(89616)
成果(72353)
(66623)
重点(65383)
(62907)
(62017)
课题(60270)
创新(58277)
国家社会(58214)
教育部(57969)
(57496)
期刊
(205841)
经济(205841)
研究(134182)
中国(81610)
(73784)
管理(71343)
学报(64265)
(63045)
科学(60576)
大学(50699)
学学(47811)
教育(43681)
农业(43177)
(42555)
金融(42555)
技术(40309)
财经(36583)
业经(34777)
经济研究(32272)
(31292)
问题(27387)
技术经济(23579)
(23578)
理论(21940)
(21659)
统计(21601)
现代(21253)
商业(20829)
财会(20433)
图书(20408)
共检索到663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罗珊  黄翠珊  
本文重点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制造业平均工资水平的影响,通过选取我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2005—2009年的产业层面数据,从实证方面就外商直接投资的总体工资效应及其对制造业国有企业的工资溢出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外资企业在其进入过程中,通过影响工资效应的两个传导机制即技术外溢渠道与劳动力市场渠道,对我国制造业国有企业的工资增长产生促进作用,并且其作用效果因行业特征的不同而不同。具体而言,在行业引资程度较高以及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较低的行业中,外商直接投资将对工资溢出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海蓉  
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北京制造业吸收外源技术,实现长期增长的重要方式。本文利用北京制造业2001—2005年的数据,运用面板分析的方法,实证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在北京制造业各子行业内产生的溢出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在内外资企业技术水平差距较大以及外资企业外向型程度较低的子行业中,外资对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方健雯  赵增耀  
本文利用2000-2007年江苏省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水平溢出效应和垂直溢出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江苏省外商直接投资存在显著的水平溢出效应、后向溢出效应和前向溢出效应,但水平溢出效应较垂直溢出效应更为明显。并且水平溢出效应和前向溢出效应显示为边际递减,而后向溢出效应的影响是持久的。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万平  吕政  刘丽萍  
基于2003—2016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从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角度,分别应用SDM模型和GTWR模型,实证分析FDI、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就全国而言,FDI和交通基础条件对制造业集聚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其影响在地区间有明显差异,FDI对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的影响较弱;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存在典型的空间非线性递减效应,同时,交通基础设施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影响略低于东中部地区。因此,进一步改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外资配套能力建设,仍然是今后相当长时期促进中国西部地区产业集聚、破解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举措。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海波  
本文利用我国28个省1997-2006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FDI对我国整体以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的工资差距效应和工资溢出效应,结论表明FDI增加了我国内外资部门之间的工资差距,对内资部门的工资溢出效应不显著。分区域来看,FDI显著增加了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内外资部门之间的工资差距,但对于西部地区的工资差距不具有显著影响;FDI对东部地区内资部门的工资水平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对中部地区内资部门的工资水平溢出效应为负,对西部地区内资部门的工资溢出效应不明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飞宇  赵爱清  
近年来,"雾霾"等污染现象的频繁出现引起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进一步关注。本文选取了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级别城市2003-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全面回归分析了FDI对于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业二氧化硫、工业废水和工业烟尘在城市间都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60%以上的城市处于"高—高"型和"低—低"型的空间集群中。在此基础上,空间自相关模型表明FDI的引入对于我国城市环境污染具有"污染光环"和"污染天堂"的双重效应。不同地区的FDI对区域环境污染的影响在种类和方向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我国在引进外资上需及时加强对某些新污染源的关注,同时注意东、中、西部地区的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俊  
本文以流通规模、流通结构、流通效率、流通专业化指数等四个指标表示流通业发展水平,并以2000—2008年我国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流通业发展水平对制造业TFP的影响。研究发现,流通规模扩大显著地促进了制造业TFP上升。在以我国三大区域组成的子样本估计中发现,流通业发展水平对制造业TFP的正面影响效应在东部地区最显著。实证结果说明了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是确实存在的,流通业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制造业生产效率的高低,中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有可能成为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建平  邓翔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家庭迁移决策模型,分析了我国劳动力迁移过程中城乡收入差距、户籍制度、地区因素和劳动力集聚产生的外部性对劳动力迁移决策的作用;进一步,在稳态系统中分析了地方政府政策这一外生冲击对资本存量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我国近十年的统计数据,本文估算了各个影响因素对劳动力迁移率的作用,绝大部分影响因素得到了实证数据的支持,表明我国劳动力迁移率的确与收入差距和户籍制度等因素存在显著的关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冉光和  张冰  庞新军  
笔者运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总体及分区域影响。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和外商直接投资均对我国内资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并且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建伟  郭其友  
本文基于1994—2013年制造业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一个开放经济的实证模型,采用差分矩估计的方法(GMM)实证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就业与工资的交互效应,进一步解释FDI经济效应的非均衡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和缓解就业压力方面的效应显著,但对我国的工资效应不显著。从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促进经济增加的作用较为明显,但对就业量的影响却显得较弱。中西部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不是十分明显,但其创造了一定的就业岗位对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建议强化招商引资的结构导向,发挥其对经济增长、就业和工资的协同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新华  
本文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1997-2003年服务业各行业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具有一定的经济增长效应,但是在不同时间段差异较大。从短期看,1997-2000年期间,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具有负的经济增长效应,而在2001-2003年期间,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正的经济增长效应。从长期看,1997-2000年期间,滞后两年的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具有较强的正的经济增长效应,2001-2003年期间,滞后一年的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比当年更大的正的经济增长效应。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苍峰  
本文采用1999~2003年28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期说明制造业行业是否存在外资行业内横向溢出和行业间纵向溢出效应(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利用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SystemGMM),克服了要素投入的内生性问题和前期的生产率冲击后,实证结果表明,对制造业的内资而言,外资的后向联系效应作用明显,说明后向联系确实是外资技术溢出的重要渠道,而行业内溢出效应和前向联系效应表现为不明显的正向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冯晓华  张玉英  
本文运用1996-2007年我国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的贸易和产业数据,根据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总体汇率)的计算方法构造了制造业分行业的进、出口汇率指标,分别考察了总体汇率、出口汇率、进口汇率对制造业分行业、分部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个部门)工人福利的影响及其传导途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分行业分析中,三种汇率升值均降低了制造业工人的福利水平;在分部门分析中,由于区分了各部门贸易程度和产业性质存在的差异,汇率升值主要通过出口途径降低了劳动密集型部门工人的福利,主要通过投入品进口途径和制成品进口途径分别提高了资本密集型部门和技术密集型部门工人的福利。最后,本文就长短期内如何调整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鹏  张剑波  
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代表的国际技术溢出和通过官产学研合作形成的本土创新能力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并不相同,现有的研究很少将两者做综合的比较分析。本文以2001—2010年我国十三省市的经济数据为基础,分别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和官产学研合作对新产品和专利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新产品产出促进作用明显,而对专利产出的影响并不显著;官学合作、官研合作和产学合作不论对新产品产出还是对专利产出均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官产合作和产研合作对两类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茹兰  
技术壁垒一旦形成并且实施,壁垒对进口产品就产生了明显的数量控制机制和价格控制机制的双重作用。即它既具有配额的数量控制作用,又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价格调节作用,其作用类似于关税但有其特殊性,是一种复合机制。本文研究分析了技术壁垒引致出口产品价格变化的空间梯度场模型,并根据模型实证分析了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价格梯度的影响,提出了积极应对这种技术壁垒,提高我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