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06)
- 2023(6592)
- 2022(5711)
- 2021(5121)
- 2020(4615)
- 2019(10893)
- 2018(10553)
- 2017(21155)
- 2016(11637)
- 2015(13171)
- 2014(13462)
- 2013(13468)
- 2012(12639)
- 2011(11375)
- 2010(11580)
- 2009(11038)
- 2008(11181)
- 2007(10336)
- 2006(8755)
- 2005(7848)
- 学科
- 济(54832)
- 经济(54785)
- 业(34101)
- 管理(33050)
- 方法(28909)
- 企(26643)
- 企业(26643)
- 数学(26387)
- 数学方法(26213)
- 财(15852)
- 农(14374)
- 中国(13743)
- 务(10485)
- 财务(10472)
- 财务管理(10450)
- 贸(10294)
- 贸易(10294)
- 企业财务(10002)
- 易(9992)
- 学(9863)
- 农业(9743)
- 地方(9538)
- 业经(9526)
- 制(8863)
- 融(7839)
- 金融(7837)
- 银(7508)
- 银行(7487)
- 环境(7217)
- 和(7146)
- 机构
- 大学(178043)
- 学院(176028)
- 济(78291)
- 经济(76808)
- 管理(68277)
- 理学(59519)
- 理学院(58891)
- 管理学(57949)
- 研究(57628)
- 管理学院(57620)
- 中国(42644)
- 京(36188)
- 财(35927)
- 科学(34567)
- 农(30791)
- 所(29712)
- 财经(29383)
- 研究所(27043)
- 中心(26811)
- 业大(26712)
- 经(26689)
- 江(25718)
- 经济学(25473)
- 农业(24531)
- 经济学院(23448)
- 北京(22546)
- 财经大学(21866)
- 范(21653)
- 师范(21447)
- 州(20162)
- 基金
- 项目(116281)
- 科学(91653)
- 基金(85946)
- 研究(83359)
- 家(74591)
- 国家(73994)
- 科学基金(63312)
- 社会(54133)
- 社会科(51428)
- 社会科学(51406)
- 基金项目(45836)
- 省(44624)
- 自然(40799)
- 自然科(39886)
- 自然科学(39871)
- 自然科学基金(39192)
- 教育(38926)
- 划(37828)
- 资助(35572)
- 编号(33499)
- 部(27055)
- 成果(26945)
- 重点(26009)
- 发(24517)
- 创(24012)
- 教育部(23367)
- 科研(22824)
- 国家社会(22732)
- 人文(22548)
- 大学(22434)
共检索到249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邱晓明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加就业是我国政府外资政策的直接目标之一。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在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由劳动密集型加工行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行业发展,直接增加就业的作用明显弱化,导致就业效应发生了变迁。本文通过对就业效应的两个时期划分,分析了就业效应发生变迁的原因,并对效果进行了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就业效应 变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凌海生
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在我国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了就业效应,文章阐述了就业效应产生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理,并从就业数量、质量、产业和区位分布等四方面分析了这种效应在我国的具体表现。在此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引出了对增加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就业正效应的思考。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就业效应 中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郝雁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就业存在显著性的影响,但是三地区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中部地区就业量对FDI最敏感,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就业量 面板数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韧 曾国平
本文对发展经济学关于外商直接投资(FDI)挤出效应的外生性分析框架进行了质疑,提出基于制度变迁传导机制的FDI挤出效应内生性分析框架,对我国FDI挤出效应的基本演进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要克服FDI的挤出效应,必须通过渐进一统筹、政府主导-市场推动、非均衡-均衡、单向-双向的闭合性制度变革,消除原有非闭合系统下FDI挤出效应的互强化机制。
关键词:
内生性 制度变迁 挤出效应 闭合系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晶 杨蕙馨
外商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但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分布上极为不平衡,投资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1991年至2005年间,外资由珠江三角洲向长江三角洲转移,呈现出明显的"北上"趋势,而外资"西进"的趋势并不明显,中央政府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重大举措,并没有促使外资明显向西部地区转移。我们对东、中、西部地区影响外资区位变迁的基础设施因素、劳动力因素、制度因素和集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给出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的建议。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区位因素 集聚效应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勇
本文选取福建省就业市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相应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福建省就业的影响;着重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福建省第二、三产业就业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福建省 外商直接投资 就业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炜
笔者采取空间计量方法,并结合各地区的制度指标,印证了FDI促进制度变迁具有空间溢出性的特点。研究表明,FDI对我国制度变迁具有促进作用,FDI对制度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对制度变迁的贡献率逐年递增且呈发散趋势,空间制度溢出效应在各省域间呈现区域性的特点。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聪 张山
回顾中外学者在FDI与其环境影响方面的理论,主要针对FDI对环境的四种效应,利用中国近十年的FDI以及工业废气、废水等污染排放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自然环境在四种效应方面分别存在着正负效应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宇驰
中国对外资进入一直实行名目繁多的优惠政策 ,但外资进入带来的效应是复杂的 ,外资进入带来的效应有正有负并且是动态的 ,在分析正负效应及其发生的特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促进正效应 ,克服负效应的措施 ,并指出今后的政策取向是基于内生式经济发展的与时俱进的外资引入政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冬霞
文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着外商投资结构不合理,利用外资成本增高,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等消极影响和负面效应。为此,应加强我国利用外资的宏观管理,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正确引导外资投向,优化投资结构,搞好利用外资改造国有企业的工作。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沙文兵 陶爱萍
本文根据现代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及其相关理论,利用1979—2005年的年度数据,对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与我国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就业量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外商直接投资每增长1%,长期来看将带动我国就业增加0.13%。文章还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就业量之间的短期波动及其调整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晓玲 刘会政
本文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就业之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就业总量产生替代效应,但较为有限;同时,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就业结构的优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高宇宁 何明科
本文首先根据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变化的趋势 ,并建立了其总量的修正指数曲线及组成比例的马尔科夫过程的时间序列模型 ,在此基础上对其总量及组成情况的发展与变化作了实证分析并对二者未来的发展做出中短期预测。结果表明 ,我国在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后将进入以独资为主体的利用外资的“第三次制度变迁”。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制度变迁 趋势分析 预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汪旭晖
本文分析了1991-2003年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区位变迁及其特征。外国直接投资高度集中在东部地区,“入世”后,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呈现“北上”的趋势,“西进”趋势不明显,而且外国直接投资在东、中、西部地区省际间的分布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本文还归纳了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区位变迁的影响因素,包括基础设施、市场因素、劳动力因素、优惠政策、产业集群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引资政策、促进外国直接投资向中西部地区流动的对策。
关键词:
外国直接投资 区位 因素 政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成友 李锐 赵阳
利用不考虑技术进步及考虑技术进步因素的随机前沿C-D生产函数模型,使用1987~2012年全国29个省级面板数据,划分四大区域考察了技术效率水平以及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对技术效率变迁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全国平均技术效率水平仅为0.770,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而各区域的技术效率差别显著,东部地区为最高(0.884),西部地区为最低(0.710);整体上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均对我国技术效率变迁具有正向显著影响,且外商直接投资影响最大,其次是出口总额,最后是进口总额,但从各区域来看,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对技术效率变迁的影响各不相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