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03)
2023(11985)
2022(10239)
2021(9657)
2020(8191)
2019(19202)
2018(18319)
2017(35328)
2016(18566)
2015(20302)
2014(19737)
2013(19442)
2012(17958)
2011(15912)
2010(15491)
2009(13942)
2008(13407)
2007(11147)
2006(9450)
2005(8344)
作者
(49723)
(42122)
(41574)
(39940)
(26535)
(20177)
(19021)
(16212)
(15984)
(14805)
(14306)
(14005)
(13166)
(13045)
(13043)
(12826)
(12369)
(12059)
(12049)
(11878)
(10145)
(10057)
(9934)
(9687)
(9462)
(9369)
(9109)
(8612)
(8406)
(8206)
学科
(86292)
经济(86225)
(52349)
管理(52163)
(42565)
企业(42565)
方法(40154)
数学(36322)
数学方法(35912)
(22064)
(21655)
中国(20431)
地方(19606)
业经(18283)
农业(14690)
(14287)
财务(14257)
财务管理(14227)
企业财务(13717)
(13644)
贸易(13637)
(13626)
(13603)
(13194)
产业(12849)
技术(12660)
(11335)
金融(11333)
环境(11213)
地方经济(10637)
机构
大学(252191)
学院(250789)
(113220)
经济(111470)
管理(103543)
理学(90752)
理学院(89818)
管理学(88344)
管理学院(87872)
研究(83980)
中国(63272)
(52270)
(49971)
科学(48783)
中心(40759)
财经(40681)
(39453)
(37565)
(37299)
研究所(36022)
业大(35971)
经济学(35763)
(35330)
经济学院(32504)
北京(32036)
(31084)
(31034)
财经大学(30738)
师范(30722)
农业(29112)
基金
项目(181676)
科学(146321)
基金(136912)
研究(130677)
(119446)
国家(118550)
科学基金(104076)
社会(87398)
社会科(83387)
社会科学(83367)
基金项目(73263)
(68424)
自然(67520)
自然科(66084)
自然科学(66072)
自然科学基金(64916)
教育(59149)
(58518)
资助(55474)
编号(50657)
(41087)
重点(40842)
(39604)
(38518)
成果(38511)
国家社会(37928)
创新(36048)
教育部(36001)
科研(35373)
人文(35252)
期刊
(114815)
经济(114815)
研究(72160)
中国(44299)
(39064)
管理(37860)
学报(36271)
科学(35727)
(32264)
大学(28775)
学学(27279)
技术(22715)
农业(22158)
(21894)
金融(21894)
财经(19997)
经济研究(19524)
教育(18974)
业经(18252)
(17387)
问题(15951)
统计(13523)
技术经济(13272)
(13246)
(12372)
(12300)
理论(12213)
资源(11796)
国际(11644)
科技(11399)
共检索到363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凌  武凯文  
本文基于2005~2010年中国28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工具变量方法及结构方程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及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东西部地区差异和城市间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提升第三产业的比重存在显著的正效应。同时受地区区位因素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具有内生性,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交互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秦晓丽  于文超  
基于中国29个省、259个地级以上城市在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地级市环境污染的影响。通过精确计算地级市之间的地理距离来构造空间权重矩阵,并采用空间面板的SLM模型、SEM模型来控制空间自相关性,再控制影响环境污染的关键变量如能源消费量、产业结构、资本密集度等,实证结果显示"污染避难所"假说并不成立,相反地,FDI能够显著地降低工业二氧化硫和工业粉尘的污染物排放,从而能够改善地区环境质量。除此之外,本文还在空间面板回归中检验了产出水平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证实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确实存在,产出与环境污染呈现倒U型的关系,即随着产出的增加,环境污...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辉  谷国锋  王建康  
文章选取2004~2013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产业集聚对地区工资差距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的地区工资水平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虽然相关性逐年减弱但仍非常显著;制造业集聚对本地区工资水平有显著负影响,服务业集聚和共同集聚显著促进本地区工资水平的提升;产业集聚过程中相邻地区间经济差距对地区工资水平的影响整体上大于单纯的地理空间上相邻对其的影响,制造业集聚的溢出效应不显著,服务业集聚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且溢出效应大于直接效应,共同集聚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而间接效应显著为负,因此共同集聚在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增大城市地区工资水平差距。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邹秀清  田娜  
为了深入探讨中国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基本规律,本文采用2003-2012年中国28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人均土地出让金收入为指标,采用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和非参数估计方法,系统分析了中国土地财政的区域差异及其动态演进过程,为制定并实施差异化的地方财政转型政策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和参考。研究结论表明:1考察期内中国土地财政呈现出非常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基尼系数测算及其分解结果表明,土地财政的区域差异总体呈现缩小的趋势,不同区域间存在的差异性一直是导致土地财政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2Kernel核密度估计表明,中国土地财政的区域差异在样本考察期内呈波动下降态势;3MarKov链分析表明,不同量级的土地财政类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邹秀清  
采用2003—2012年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资料,基于回归方程的Shapley值分解方法,对我国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测度及成因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我国各地市间的土地财政指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这一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体呈现波动下降的特征。2从全国层面看,第二产业比重及其所反映的工业化进程是导致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最重要因素,其对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贡献达到了34.28%;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第三产业比重是仅次于第二产业比重的影响因素,它们的贡献水平分别达到了30.44%和18.29%;人口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土地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开放度这四个因素的贡献度较小,但仍然不可忽视;这七个解释变量对土地财政指标区域差异的影响均为正向作用,尚未发现能够有效抑制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负向作用影响因素。3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决定因素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存在较大差异。政策启示:中央政府应当参考土地财政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贡献度,以差别化的土地、财税政策工具实施宏观调控,渐进、有序地引导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取向;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市县级政府,需要参考影响各自土地财政指标的因素的作用方向和贡献大小,结合自身的经济发展目标、产业定位和资源禀赋等,合理制定具体的土地、财税政策措施。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唐鹏  郭莉  
为了总结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基本特征,为深入推进地方财政转型提供参考依据,从土地财政与地方财政收支特征出发,选取评价指标,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1999—2014年28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将样本数据划分为6种集群类型,并分别定义为:土地财政繁荣区、土地财政次繁荣区、土地财政发展区、土地财政萌芽区、土地财政潜力区和非典型土地财政区。总结各个区域土地财政特点发现:土地财政规模大小整体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很大。并不是土地财政规模越大的地方,地方财政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越高,土地财政收入与地方财政依赖度呈现负向关系。总体上土地财政规模越大,土地财政贡献率越高。但也存在例外。最后,围绕地方土地财政依赖度过高以及地方财政收支缺口过大的问题,提出了地方财政转型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万平  吕政  刘丽萍  
基于2003—2016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从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角度,分别应用SDM模型和GTWR模型,实证分析FDI、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就全国而言,FDI和交通基础条件对制造业集聚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其影响在地区间有明显差异,FDI对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的影响较弱;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存在典型的空间非线性递减效应,同时,交通基础设施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影响略低于东中部地区。因此,进一步改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外资配套能力建设,仍然是今后相当长时期促进中国西部地区产业集聚、破解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举措。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海蓉  
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北京制造业吸收外源技术,实现长期增长的重要方式。本文利用北京制造业2001—2005年的数据,运用面板分析的方法,实证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在北京制造业各子行业内产生的溢出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在内外资企业技术水平差距较大以及外资企业外向型程度较低的子行业中,外资对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少平  封福育  
本文以中国各个省市作为基础横截面单元,进而将其归并入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形成区域性横截面单元,利用各横截面单元1992~2003年的样本组成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来考察 FDI 对中国不同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动态效应。结果表明,FDI 对中国不同地区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对东部地区而言,FDI 对出口有显著的创造效应,而在中、西部地区其创造效应不显著。与此类似,FDI 对东部地区进口贸易表现出较强的替代效应,而中、西部地区的这种替代效应则相对较弱。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丁翠翠  郭庆然  
笔者基于1996年~2011年我国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广义矩(GMM)分析方法,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影响的动态效应与区域差异。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影响的区域差异显著,整体上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仅滞后1期外商直接投资对中部地区当年就业的创造效应显著,而其他时域的外商直接投资对当年就业的影响均是负向的。因此,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无法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依靠外商直接投资很难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倩  谢玲玲  
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中国深化改革与开放的一项政策实验,尝试通过制度创新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其政策效果究竟如何?研究基于2000—2019年21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广义合成控制法实证检验了我国自贸试验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自贸试验区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且随着时间推进,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正向促进作用愈发明显;控制其他政策因素的多期双重差分法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的可靠性。研究进一步发现:自贸试验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效果存在差异性。从时间趋势看,不同批次自贸试验区的政策导向不同,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力度不同;从区域层面看,自贸试验区建设中,东部地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强,中部地区的政策效应存在滞后性,西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力度有下降趋势;从城市规模看,自贸试验区建设对一线城市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度更明显,级别越低的城市可塑性越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效果越显著。从不同发展梯度看,沿海自贸试验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正向影响程度高于内陆自贸试验区,而沿边自贸试验区并未发挥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作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宇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1984—2003年间我国合同利用外资额和三次产业工业增加值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三次产业工业增加值的提高都具有正效应。再通过Chow突变检验,发现1992年前后外商直接投资对第一、三产业工业增加值提高的影响显著不同,对第二产业工业增加值提高的影响则相同。通过进一步分析,本文又发现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分布严重偏斜加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偏斜。因此,我们提出我国应该积极利用外资政策,加大外商投资的领域,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晶晶  曾春花  
结合中国的产业特性,使用1999~2010年35个产业的面板数据,在采用两种度量指标衡量外商直接投资(FDI)的不同溢出途径的基础上,考量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的横向溢出效应与后向链接效应,并且检验了产业间的异质性。结论表明,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着显著为正的后向溢出效应,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横向溢出效应,外资企业的人员流出能显著促进同一产业内内资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横向溢出效应与后向链接效应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贾妮莎  韩永辉  
中国双向FDI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所扮演的角色该如何重新定位成为了维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本文利用中国数据作为回归样本,采用非参数面板模型检验双向FDI的产业升级效应及其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双向FDI对产业结构调整有着显著的非线性影响,FDI的产业结构促进弹性呈"倒U型",OFDI的产业结构促进弹性呈"J型"。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资本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FDI产业升级效应的减缓速率更大;劳动密集型OFDI对产业升级的边际促进作用持续增长,资本密集型产业"走出去"所产生的逆向溢出效应还未显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天能  许进龙  谢凌凌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资源枯竭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水平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则是精准制定产业转型政策的重要依据。基于2008—2017年我国24座资源枯竭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从方向、速率及水平三方面测算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状况,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多数资源枯竭城市主要向第三产业转型,少数城市注重培育多产融合的转型模式;(2)我国资源枯竭城市2013—2017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速率整体较2008—2012年快,转型升级速率呈加快趋势,但各地区及城市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性;(3)我国资源枯竭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总体呈上升态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但整体水平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呈东部较高、中西部和东北部较低的空间分异特征;(4)就业总人数、财政支出占GDP比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人口比例对资源枯竭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呈正向影响效应,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呈负向影响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