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96)
2023(5095)
2022(4285)
2021(3989)
2020(3339)
2019(7621)
2018(7358)
2017(14683)
2016(8056)
2015(8647)
2014(8559)
2013(8384)
2012(7925)
2011(7055)
2010(7434)
2009(6913)
2008(7020)
2007(6379)
2006(5929)
2005(5331)
作者
(22520)
(18830)
(18543)
(18112)
(12240)
(8976)
(8566)
(7193)
(7128)
(6896)
(6317)
(6217)
(6180)
(6113)
(6095)
(5817)
(5550)
(5534)
(5463)
(5417)
(4687)
(4664)
(4599)
(4357)
(4316)
(4242)
(4186)
(4076)
(3777)
(3748)
学科
(30518)
经济(30493)
管理(24370)
(23939)
(19496)
企业(19496)
方法(11933)
(11386)
数学(10806)
数学方法(10622)
(9398)
中国(8238)
(7810)
(7316)
财务(7303)
财务管理(7296)
企业财务(7043)
(6898)
(6638)
税收(6583)
(6526)
(6376)
(6345)
贸易(6342)
(6186)
农业(6003)
业经(5948)
地方(5868)
及其(5837)
(5534)
机构
学院(111748)
大学(111028)
(49008)
经济(47895)
管理(43206)
研究(40387)
理学(36635)
理学院(36239)
管理学(35614)
管理学院(35383)
中国(31836)
(25924)
科学(22906)
(22779)
(20341)
财经(19469)
中心(18627)
研究所(18190)
(18039)
(17662)
(16744)
(15085)
北京(14654)
经济学(14489)
(14476)
师范(14366)
财经大学(14270)
业大(14177)
(13982)
农业(12989)
基金
项目(70738)
科学(56810)
研究(52756)
基金(52418)
(45429)
国家(45047)
科学基金(38823)
社会(33095)
社会科(31478)
社会科学(31471)
基金项目(26922)
(26330)
自然(25570)
自然科(24988)
自然科学(24982)
自然科学基金(24547)
教育(24135)
(22998)
资助(22283)
编号(21656)
成果(18523)
(16285)
重点(16123)
(15245)
课题(15139)
(14296)
(14177)
教育部(13980)
科研(13617)
人文(13552)
期刊
(56448)
经济(56448)
研究(37352)
中国(21119)
(19473)
管理(16458)
(14899)
(14815)
金融(14815)
科学(14601)
学报(14503)
教育(11563)
大学(11400)
学学(10805)
农业(9978)
财经(9441)
经济研究(9351)
技术(8999)
业经(8482)
(8074)
(7709)
国际(7689)
问题(7267)
(5566)
现代(5433)
技术经济(5397)
世界(5359)
(5111)
理论(5087)
统计(5048)
共检索到177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蒋殿春  黄静  
本文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工业行业中内外资企业技术水平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在绝大多数外商直接投资较为显著的行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技术二元结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居于行业内技术领先地位是行业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内资企业的技术则较为落后;我们同时也发现,内资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较快,因此这种格局在大多数行业呈逐渐弱化的趋势,但是在高技术领域,内资企业的技术赶超效应相对较弱,有的行业中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甚至进一步扩大,二元结构特征进一步强化。因此如何加快高科技行业内资部门的技术进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裴长洪  
截止1994年底,中国已累计批准22.1万多个外商直接投资(FDI)项目,外商协议金额为2990亿美元,实际利用金额近920亿美元。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如下: 1.投资总量已较大,每年吸收规模名列世界前茅。 从1979—1993年15年间,累计外商直接投资实际金额已达618.7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包括外债)总额1337.9亿美元的44.9%。在我国外资结构中比重近半。据初步统计,1994年外商直接投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丽娟  
基于中国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 I)的现状,进一步分析了服务业FD I的区位优势与区位劣势,由此提出加快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连星  张方  张皞  
文章针对以往研究中忽视的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性特征,利用上市企业关联交易数据库和企业年报获取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融资约束与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间存在的复杂影响。多种模型的计量结果显示:第一,融资约束对企业投资二元边际呈现显著的制约效应,并且这种约束效应与融资约束强度存在正向关联,对于集约边际的负向影响均高于扩展边际;第二,融资约束对企业投资的二元边际影响存在显著的所有制差异,对民营企业的抑制效应尤为显著,但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并不存在负向影响,即金融压制体制以及银行信贷"所有制歧视"可能极大地阻碍了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第三,在不同对外投资类型中,生产型、研发型和资源型对外投资所产生的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融资约束对其ODI二元边际均呈现一定的抑制效应,尤其对于生产绿地型投资的约束效应最强。因此,对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消除银行贷款活动的"所有制"歧视,积极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快中国本土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连星  刘晓光  
关于反倾销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以往研究往往忽略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反倾销贸易壁垒所产生效应估计存在偏误。本文通过构建相关理论模型以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二元边际,实证分析发现:反倾销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即反倾销对于企业投资扩展边际具有较为一致的促进效应,但对于企业投资集约边际促进效应并不显著。分投资行业来看,反倾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能源行业和金属业投资规模和投资范围的扩张,但抑制了交通运输业投资二元边际的扩张。分投资目的国来看,反倾销能够显著地促进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满堂  
对外开放、利用外资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对外借款和外商直接投资是利用外资的两个基本方面和基本内容。自1992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特点,值得引起注意和深思。 一是外商直接投资自超过对外借款后,其规模呈飙涨之势。1979—1991年,我国共计利用外资796.3亿美元,其中对外借款527.4亿美元,占66.2%,外商直接投资268.9亿美元,仅占33.8%,而1992年后,外商直接投资一改过去徘徊不前的局面,大幅增长。1992年,外商直接投资由过去的43.7亿美元增加到110亿美元,并首次超过对外借款(对外借款79.11亿美元),暴增1.5倍。1993年外商直接投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建中  王美丽  
近几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已经在我国的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我国利用外商在华投资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1)从总体规模上看,我国已经成为发展中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云霞  
随着近几年利用外资规模的大幅度上升,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作者提出了优化投资结构、组建企业集团、加强行业管理、保护民族品牌、吸收高新技术、建立外资管理体制、完善政策法规等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毅  王瀛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由子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外商直接投资也有一些新的变化,如何全面认识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一面,是我们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慧明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特点与我国的对策郭慧明本文认为,近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目前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投资总量猛增;投资来源多元化;投资目的转向占领我国市场;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并趋向高级化;投资方式多样化。针对...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本照  杨园园  张燕  
本文从贸易成本和产品需求偏好两个视角,构建企业面对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时的出口决策模型,并依据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特点,描摹了不同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对不确定性和出口两者关系的调节路径。在此基础上,运用2001—2013年中国企业数据,实证检验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效果,以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发挥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显著抑制企业当前出口扩展边际,但对集约边际的影响效应不明显;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缓解了企业出口二元边际受目的国经济政策波动的冲击,但不同类型对外直接投资的调节作用具有差异性,其中商贸服务类投资的调节作用最显著;目的国经济发展水平与营商环境的差异、企业出口产品类别和企业要素密集度类型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负面效应以及对外直接投资调节效应的大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连星  刘晓光  张杰  
关于双边政治关系对母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以往研究往往忽略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性特征和成败因素。本文基于2005—2014年中国企业层面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实证分析发现:友好双边政治关系有助于促进企业对外投资规模、多元化程度和投资成功率的提高,但存在一定的政策工具和行业差异。与长期性的正式外交关系相比,短期性的高层互访和非正式的友好城市交流,对于企业投资规模和多元化程度的促进效应更强,尤其是友好城市交流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对外投资成功率,而双边政治冲突则对企业投资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在不同行业中,对于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资源获取型行业,友好双边政治关系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但对于容易遭受双边政治形势冲...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源丹  刘洪钟  
在世界经济新格局背景下,内外部多种力量推动了全球价值链重构进程,中国作为全球价值链的重要参与者,有追求合理收益、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需求,而对外直接投资是推动重构全球价值链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文章从价值链双边合作度、价值链相对地位双重维度构建全球价值链重构测度指标,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结构性视角探讨其对全球价值链重构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对全球价值链重构均存在促进作用;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上述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发达国家样本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子样本下其促进效应更为明显;相比金融危机前,对外直接投资对全球价值链重构的促进作用在2008年后更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