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31)
- 2023(7580)
- 2022(6342)
- 2021(5991)
- 2020(4958)
- 2019(11650)
- 2018(11007)
- 2017(21474)
- 2016(11188)
- 2015(12754)
- 2014(12356)
- 2013(12670)
- 2012(12237)
- 2011(11131)
- 2010(11053)
- 2009(10419)
- 2008(10204)
- 2007(8809)
- 2006(7616)
- 2005(7060)
- 学科
- 济(63375)
- 经济(63321)
- 业(34061)
- 管理(31995)
- 方法(31791)
- 数学(30142)
- 数学方法(30050)
- 企(24875)
- 企业(24875)
- 中国(18828)
- 财(15728)
- 农(15325)
- 贸(13399)
- 贸易(13392)
- 易(13074)
- 地方(11615)
- 农业(11000)
- 融(10365)
- 金融(10364)
- 业经(9767)
- 制(9663)
- 技术(9509)
- 务(9317)
- 财务(9314)
- 财务管理(9300)
- 银(9182)
- 银行(9181)
- 企业财务(9057)
- 行(8877)
- 环境(8073)
- 机构
- 大学(171488)
- 学院(166450)
- 济(88974)
- 经济(87947)
- 管理(66050)
- 研究(62023)
- 理学(57648)
- 理学院(57063)
- 管理学(56575)
- 管理学院(56253)
- 中国(49546)
- 财(39419)
- 京(35766)
- 财经(32159)
- 科学(31524)
- 经济学(30453)
- 所(29896)
- 经(29765)
- 经济学院(27826)
- 中心(27374)
- 研究所(26935)
- 财经大学(24440)
- 北京(23391)
- 农(22421)
- 院(22168)
- 江(21342)
- 业大(19571)
- 商学(19555)
- 范(19418)
- 商学院(19407)
- 基金
- 项目(111598)
- 科学(91057)
- 基金(87054)
- 研究(83621)
- 家(75143)
- 国家(74631)
- 科学基金(64583)
- 社会(58838)
- 社会科(56204)
- 社会科学(56193)
- 基金项目(44827)
- 自然(38485)
- 自然科(37662)
- 自然科学(37650)
- 省(37408)
- 教育(37155)
- 自然科学基金(37086)
- 资助(36747)
- 划(33246)
- 编号(30157)
- 部(28186)
- 国家社会(26986)
- 中国(25286)
- 教育部(25168)
- 成果(25017)
- 重点(24962)
- 发(24568)
- 创(23836)
- 人文(23645)
- 创新(22455)
共检索到2514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潘镇
是否获得溢出效应是评价东道国引进外资实绩、调整东道国外资政策的重要依据。利用1991-2002年的省际资料,本文测度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科技创新的外溢效应,分析了影响外溢效应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通过提高国内科技资本投入的产出效率,外资对我国的科技进步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总体上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外资对我国科技创新的边际溢出效应不断提高。但外溢效应存在着地区差异,这主要源于各地区在宏观和微观吸收环境上的差异。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江辉 王立勇 郭蓝
本文采用中央财经大学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改进后的J-F终身收入法测算出的人力资本数据,借助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人力资本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人力资本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起到正向促进作用,人力资本的确是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对外商直接投资存在异质性影响,当人力资本水平处于较低阶段时,其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较微弱。当人力资本水平处于中等阶段时,其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最强。但当人力资本水平处于高等阶段时,其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反而下降。本文最后给出基本结论和政策启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贺唯唯 张亚斌
文章采用手工查找的2005—2019年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考察了中国工业化背景下贸易开放对城乡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贸易开放提高本地人均收入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此有利于促进城乡共同富裕,且该结果经过工具变量法、系统GMM法等方法处理后仍然具有稳健性。作用机制分析表明,贸易开放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FDI流入以及形成工资溢价影响城乡共同富裕。在贸易开放提高收入水平的过程中,劳动生产率、FDI以及工资溢价均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贸易开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过程中,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溢价发挥了积极作用,FDI作用则不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进、出口开放对城乡共同富裕均具有促进作用,且出口开放的促进作用更强。贸易开放对城镇、农村居民收入均具有促进作用,且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带动更强;贸易开放通过缩小城乡居民个体收入比与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入城”两种方式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文章最后提出了深化贸易开放、加快投资自由化、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等促进城乡共同富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静 申俊 徐梦
碳排放交易是中国降低碳排放、实现经济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2001—2020年中国地级市层面的面板数据,选择双重差分法研究碳排放交易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排放交易能显著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量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但是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总体来看,碳排放交易可以有效推动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城市异质性来看,碳排放交易对非矿业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作用明显。从碳排放交易机制来看,提高碳排放交易的行业覆盖度、扩大碳配额拍卖比例以及加强市场违约惩罚力度均能有效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但是,政府如果对碳排放交易的干预度过高,则可能会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抑制作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孙致陆 肖海峰
本文根据中国1979-2009年的数据,对FDI与中国国内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FDI与国内投资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FDI对于国内投资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而在短期内,FDI对国内投资具有较强的挤入效应,国内投资对FDI也具有较强的挤入效应。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肖利平 宋一弘
本文基于中国内地210个地市2003-2016年的相关经济数据,研究外商直接投资(FDI)溢出效应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地区差异,结果表明:一是从整体上来看,FDI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明显的资本效应、技术效应和市场效应;在市场分割程度弱化背景下,FDI流入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推动了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产生了明显的制度变迁效应。二是分地区来看,FDI的溢出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FDI在不同地区的正向溢出效应主要通过资本和技术渠道实现,在部分区域产生的市场攫取效应不利于市场的有序竞争和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在市场分割背景下,FDI的制度变迁效应可能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扭曲。为此,一是要客观、理性地看待引进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既要看到FDI流入总体上有助于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也要正视FDI流入对地区经济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二是推行外资与内资企业共生成长策略。既要充分运用FDI流入的正向效应,也要减少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带来的挤出效应,在扩大对外开放过程中更加注重培育和提升内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采取内外统筹的营商环境优化策略。既要吸收、借鉴国际商事制度改革的有益做法和经验,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也要加强国内营商环境建设,抑制地方保护、打破市场分割,把FDI流入促进制度变迁的正向效应充分发挥出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钊 王旸
本文利用2008~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使用双重差分的方法检验了"营改增"改革促进专业化分工的两种可能。首先,利用企业经营范围的变化,我们发现部分制造业企业由原来自给自足提供生产性服务变为对外经营该业务,其营业收入也相应增加。其次,部分服务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在改革后明显上升,说明这些企业获得了来自制造业企业更多的业务外包,这也是专业化分工的体现。对不同类型"营改增"行业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上述机制,我们也通过检验实际税负的变化排除了企业混业经营(避税)的动机,安慰剂检验的结果也证实经营范围的变化的确是"营改增"改革的结果。
关键词:
营改增 专业化分工 经营范围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洪铎 曹翔 李文宇
传统的FDI理论如"就近集中权衡"理论认为贸易成本与对外直接投资正相关,但迄今为止鲜有文献基于中国情景对上述理论命题予以实证检验。首先在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下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从理论层面阐述了贸易成本对母国企业进入东道国的市场决策的作用机制,继而利用2003—2012年中国对全球100多个国家的投资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考察了双边贸易成本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双边贸易成本的上升显著阻碍了我国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平均而言中国与东道国的双边贸易成本每上升1个百分点,将导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下降约1.037个百分点,中国与东道国农林渔牧部门和制造业部门双边贸易成本的上升对我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柳 潘镇
母国制度环境对于新兴经济体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与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以往的文献多关注于制度发展的水平,而忽视了制度发展的动态特征,即基于制度理论和信号理论,文章探讨和分析了中国各地区制度发展的三个特征,即速度、节奏和同步性对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机制,并利用2003~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制度发展的速度越慢、越不规律、越不同步,企业越倾向于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开展国际化经营。同时,业绩压力和模仿同构压力调节了制度变化特征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并存在双重强化效应。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预期面临制度约束时,非国有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的意愿更强,企业也更倾向于进入制度环境相对优良的国家和地区。文章的研究深化了对制度构成及其维度的理解,进一步丰富了制度理论和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理论,对加强中国的制度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早 杨光 李康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要通过两种渠道影响经济增长:一是改善现有基础设施,优化经济增长物质基础;二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投入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不合理的地区投资规模与结构,将会导致投资(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下降,进而抑制经济增长。本文以中国2003—2012年间的面板数据估计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与东、中部地区及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与东、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倒U型关系;(2)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倒U型关系,高强度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抑制作用。因此,适时适度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地区规模与结构,将有助于减少基础设施产能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平 钱利
进口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是国际技术溢出的两条主要渠道。本文在对CH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考察了进口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使用面板数据就国际技术溢出对我国东、中、西部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进口和外资产生的技术溢出促进了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其对技术进步的贡献度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
关键词:
进口贸易 外国直接投资 技术溢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贺晓宇 秦永
文章以科技型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银企关联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从产权性质和制度环境两个维度对这一影响进行分组检验。研究发现:银企关联对企业创新具有促进作用;相比国有企业,银企关联对非国有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在制度环境较差的地区,银企关联对企业创新的正向效果更大。文章同时考虑银行与企业之间的股权关联和高管关联,综合分析银企关联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银企关联 企业创新 产权性质 制度环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余菊
采用1999~2010年面板数据的变截距及变系数模型,对中国31个省市的科技进步、教育经费投入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就全国而言,教育投入与城乡收入差距负相关,而科技进步与城乡收入差距正相关;就地区而言,绝大部分地区R&D科技投入的增长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半数以上的地区其教育投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不同地区其影响效应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其政策含义在于,可通过调整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加大教育投入并在科技研发领域建立城市反哺农村机制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以此促进社会公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乔敏健 马文秀
充分把握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有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运用因子分析法系统构建了中国省际层面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体系,动态分析了2011-2017年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显著地推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2)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需要金融业发展与产业结构的配套支撑;(3)税收收入的增加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具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高质量发展 发展理念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项松林 马琴 赵雪莉
当前美西方国家党派分歧愈发严重。党派分歧能否影响到跨境资本流动?现有文献鲜有涉及。本文采用渐进DID模型,先以1982—2020年美国对54个西方主要国家跨境直接投资数据为基础,计量检验结果表明美国与东道国执政党分歧越大,对外直接投资越小;接着以联合国贸发会议2001—2012年55个西方国家双边FDI数据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发现,党派分歧并非美国“独有”,西方国家相互间党派分歧不仅是影响其跨境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也会形成国际资本正常流动的重要障碍。鉴于党派分歧有助于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部分特征,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党派观念是影响美西方国家跨境资本流动的一个重要而常被忽略的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