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15)
- 2023(11037)
- 2022(9407)
- 2021(8345)
- 2020(7407)
- 2019(16847)
- 2018(16288)
- 2017(31969)
- 2016(17618)
- 2015(19475)
- 2014(19363)
- 2013(19451)
- 2012(18341)
- 2011(16363)
- 2010(16222)
- 2009(15266)
- 2008(15318)
- 2007(13776)
- 2006(11744)
- 2005(10223)
- 学科
- 济(79325)
- 经济(79240)
- 业(51843)
- 管理(51393)
- 方法(41711)
- 企(41100)
- 企业(41100)
- 数学(38171)
- 数学方法(37936)
- 财(22788)
- 农(21169)
- 中国(17711)
- 地方(16173)
- 贸(15847)
- 贸易(15844)
- 易(15369)
- 业经(15221)
- 务(15170)
- 财务(15156)
- 财务管理(15124)
- 学(15088)
- 农业(14597)
- 企业财务(14514)
- 制(12834)
- 融(11348)
- 金融(11346)
- 环境(11195)
- 技术(11174)
- 银(10672)
- 银行(10621)
- 机构
- 大学(261526)
- 学院(259148)
- 济(110605)
- 经济(108552)
- 管理(101269)
- 理学(89088)
- 理学院(88130)
- 管理学(86766)
- 管理学院(86304)
- 研究(85898)
- 中国(62998)
- 科学(54503)
- 农(52981)
- 京(52514)
- 财(49858)
- 所(44598)
- 业大(44485)
- 农业(42410)
- 财经(40942)
- 研究所(40924)
- 中心(40355)
- 江(38175)
- 经(37345)
- 经济学(34861)
- 经济学院(32123)
- 北京(31991)
- 范(31226)
- 师范(30771)
- 财经大学(30620)
- 院(30203)
- 基金
- 项目(180623)
- 科学(141803)
- 基金(133402)
- 研究(123463)
- 家(118467)
- 国家(117506)
- 科学基金(100275)
- 社会(80706)
- 社会科(76740)
- 社会科学(76709)
- 省(72404)
- 基金项目(71797)
- 自然(67343)
- 自然科(65843)
- 自然科学(65818)
- 自然科学基金(64710)
- 划(60211)
- 教育(56837)
- 资助(54641)
- 编号(47306)
- 重点(40894)
- 部(40524)
- 发(38359)
- 创(37730)
- 成果(36658)
- 科研(36052)
- 创新(35373)
- 计划(35193)
- 教育部(34464)
- 国家社会(33715)
共检索到362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何均琳 邹毓洁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在外商直接投资对工资水平的影响方面的研究,然后分析了当前我国福建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状况及其特点。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福建省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了福建省工资水平的现状,并就外商直接投资对福建省工资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工资水平 实证分析 福建省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文溥 李静 李翔
文章利用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最集中的珠三角、海西区、长三角和环渤海湾地区1993~2007年数据,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四地区工资水平的总量效应和技术效应。计量结果显示,其影响力的大小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有机构成和东道国的劳动力结构有关。在珠三角与海西地区,低有机构成的外商直接投资对工资的总量效应为负,在长三角地区,资本有机构成略高的外商直接投资对工资的总量效应为微弱的正向,在环渤海湾地区,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外商直接投资对工资的总量效应为显著的正向;从技术效应方面看,吸引高有机构成的外商直接投资显著有利于促进珠三角和海西地区的劳动报酬的增长,对长三角地区是微弱的正向影响,对环渤海湾地区还不能成为有利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袁其刚 商辉 张伟
文章利用2005~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工业企业数据检验了OFDI行为与工资水平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制。通过倾向评分匹配方法比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显示:OFDI企业的工资水平高于非OFDI企业;企业OFDI对工资的影响不存在显著的所有制差异,市场原则在OFDI企业的工资决定机制中占主要位置,不存在严重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相较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企业OFDI对工资影响更小;OFDI企业对工资水平的影响存在生产率效应、劳资利润共享机制以及海外子公司的工资水平溢出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维佳
本文利用2002—2011年我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考察了工资水平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变动的关系。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偏向于工资水平高的地区,并不是因为外商直接投资对劳动力成本不再敏感,而是外商直接投资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从而倾向于流入劳动力素质相对较高、人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已经开始从利用廉价劳动力逐步向占领国内市场转变;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变动的主要因素包括集聚效应、市场规模、市场潜力和政府行为等,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东、中、西部地区表现出不同特征,且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工资水平 集聚效应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何晓琦
福建省吸引外资在全国的份额比重较大,外资的引进解决了福建省的资金瓶颈,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福建省外商直接投资、出口与GDP增长之间的实证分析,得出了出口与福建省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很大,而外商直接投资与福建省经济增长的波动关联不大的结论。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出口 经济增长 实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玲雅
目前福建省的市场结构属于典型的高度分散的竞争型市场结构,绝大部分工业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很低,产业组织高度分散化。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我省后的追求利润长期化的市场行为加剧了我省的市场竞争,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省的市场结构。
关键词:
福建 市场结构 外商投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浩昌 刘军 李廉水
基于2003—2014年长三角城市面板数据,文章实证研究了制造业集聚对区域工资水平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制造业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工资水平提高;并且,无论是采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还是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这一结果均成立。其背后机制在于制造业集聚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有助于促进区域工资水平的提升。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苏妍 马明宇 宁宇哲
使用麦可思2011—2015年关于本专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数据,描述了高校毕业生专业匹配情况的现状,并从学历程度、学校类型、专业及城市类型等维度详细分析了专业匹配与否对工资水平的影响。总体而言,专业匹配确实能为高校毕业生带来较高的工资收入,总体影响系数为5.89%,但是这种影响存在多方面的差异:本科学历的影响大于专科学历的影响,分别为6.13%与3.66%;211院校与非211院校的系数值分别为11.79%和9.01%;工学、医学及理学专业匹配度高对工资的影响较大,其他专业的影响较小;行政级别高的城市因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模式的需要,对专业匹配度的要求较高。随后,通过使用2011—2014年数据和构造自匹配专业与职业情况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与2015年的结果基本类似,证明了模型构建的普适性。
关键词:
专业匹配 工资溢价 学科差异 高等教育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浩昌 刘军 李廉水
基于2003—2014年长三角城市面板数据,文章实证研究了制造业集聚对区域工资水平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制造业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工资水平提高;并且,无论是采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还是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这一结果均成立。其背后机制在于制造业集聚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有助于促进区域工资水平的提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孔群喜
本文计算了福建省28个二位数制造业行业2001-2006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关年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总体回归以及分年份的横截面数据的回归,实证结果表明福建省外国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总体水平较低,增长趋势缓慢,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溢出效应相对较为明显。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由由 朱菲菲
基于1999-2013年我国大陆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综合考虑生活成本和行业因素构建了高校工资水平的竞争力指数,本文对我国高校工资竞争力的现状、变化规律进行客观评估,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对高校工资竞争力指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与高校名义工资水平持续增长的趋势不同,高校工资竞争力指数在2003年以后开始回调;部分省份的高校名义工资水平很高,但其高校工资竞争力指数却远低于平均水平,出现了高校工资水平与高校工资水平竞争力不同步现象。由此,本文建议政府和高校考虑生活成本和行业因素主动调整人员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德进
笔者根据1989年~2007年福建省统计数据,运用协整检验、Breusch-Godfrey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台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区域工业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但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同时,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台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区域工业增长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台商直接投资是我国区域工业增长的原因,而区域工业增长却不是台商投资增加的原因。最后,本文就进一步扩大利用台资、提高利用台资质量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晶 杨蕙馨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促进山东省经济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自1984年以来,山东省利用外资总量增长迅速,外资已成为山东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交流的重要载体。文章在对外资流入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了劳动力成本、劳动力质量、市场容量、开放程度、政策变量、累计FDI六个关键要素,运用山东省1984-2005年时序数据,对山东省FDI流入量与上述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劳动力成本和市场容量是影响山东省FDI流入的决定性因素,累计FDI和开放程度在山东省引进FDI过程中起着显著作用。
关键词:
山东省 外商直接投资 影响因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勇
本文选取福建省就业市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相应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福建省就业的影响;着重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福建省第二、三产业就业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福建省 外商直接投资 就业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章元 李锐 王后 陈亮
本文基于一个来自中国农村的民工样本实证分析了利用家庭层面和社区层面的社会网络对于民工就业的地点、工作类型以及工资水平的影响,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首先,利用社区层面的社会网络外出就业,基本上不能直接增加民工从事非农就业的机会,也不能直接增加民工的工资;其次,利用家庭层面的社会网络,也不能直接增加民工从事非农就业的机会和提高他们的工资水平,但是却可以增强他们的流动性,使得他们能够跨越更远的距离,到达离经济增长的"核心"地区更近的劳动力市场,从而在那里找到更多的机会从事非农就业,以及找到更高工资的工作岗位。这表明家庭层面社会网络对民工工资水平只具有间接效应,而不具有明显的直接效应。这一结果加深了我们...
关键词:
社会网络 民工 工资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