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62)
2023(18707)
2022(15728)
2021(14127)
2020(11750)
2019(26086)
2018(25769)
2017(49194)
2016(26684)
2015(29182)
2014(28596)
2013(28433)
2012(26276)
2011(23743)
2010(24044)
2009(22306)
2008(22438)
2007(20484)
2006(18516)
2005(17137)
作者
(78260)
(65527)
(65394)
(61532)
(41670)
(31357)
(29192)
(25304)
(24838)
(23494)
(22564)
(21804)
(21190)
(21099)
(20584)
(19829)
(19493)
(19258)
(18934)
(18859)
(16485)
(16179)
(15860)
(14979)
(14651)
(14622)
(14609)
(14600)
(13130)
(12970)
学科
(116285)
经济(116134)
(100985)
管理(95440)
(88743)
企业(88743)
方法(44488)
(36312)
(35287)
数学(34944)
数学方法(34671)
业经(34541)
中国(32448)
(26617)
地方(25930)
技术(24859)
(24787)
财务(24751)
财务管理(24715)
农业(24501)
环境(23529)
企业财务(23524)
(21032)
贸易(21013)
(20793)
(20331)
(20319)
(19850)
(19833)
银行(19792)
机构
学院(384590)
大学(378845)
(163719)
经济(160601)
管理(149547)
研究(131168)
理学(127507)
理学院(126186)
管理学(124398)
管理学院(123695)
中国(102361)
(80491)
科学(78612)
(78598)
(69784)
(66804)
财经(60980)
(60842)
研究所(59924)
中心(59459)
业大(57904)
(55271)
农业(54569)
北京(50804)
经济学(49546)
(47578)
(47523)
(46100)
师范(45510)
财经大学(44842)
基金
项目(250669)
科学(198618)
基金(182491)
研究(181836)
(160118)
国家(158692)
科学基金(136688)
社会(118487)
社会科(112529)
社会科学(112498)
(100069)
基金项目(96586)
自然(87885)
自然科(85875)
自然科学(85851)
自然科学基金(84368)
(82791)
教育(81449)
资助(73263)
编号(70645)
(58131)
(57430)
重点(56726)
成果(55694)
(54773)
创新(53036)
(50599)
(49920)
课题(49801)
国家社会(49602)
期刊
(191721)
经济(191721)
研究(115178)
中国(83212)
(65090)
(64349)
管理(62479)
学报(60041)
科学(56661)
大学(45996)
农业(44009)
学学(43927)
(40381)
金融(40381)
教育(37207)
技术(35251)
业经(33427)
财经(31022)
经济研究(30190)
(26819)
(25710)
问题(24730)
技术经济(21808)
(19982)
科技(19906)
商业(19023)
现代(18482)
(18181)
国际(17998)
世界(17936)
共检索到595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娜  
“双碳”目标下,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推动流通业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流通业低碳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得出:外商直接投资能够显著促进流通业低碳发展,该结论在经历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异质性分析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流通业低碳发展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和产业结构异质性;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绿色技术创新是外商直接投资影响流通业低碳发展的重要中介路径,其中介效应占比为20.82%;调节效应检验发现,环境规制正向调节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流通业低碳发展的影响,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提升,外商直接投资对流通业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步增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微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促进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本文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究了科技创新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科技创新对我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不同区域的驱动作用具有异质性,其对东部和中部的促进作用较强,对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科技创新有效推动了我国物流效率提升,物流效率在科技创新和流通业高质量发展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5.20%;环境规制正向调节了科技创新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范斐  张雪蓉  连欢  
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长江经济带沿线102个城市2004—2018年绿色创新效率,构建中介模型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在环境规制对沿线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影响下的中介效应,并基于门槛回归模型考察环境规制在不同FDI发展水平下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存在空间非均衡性;加强环境规制对沿线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FDI在其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FDI存在双门槛效应,呈现"N形"非线性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单春霞   周文洁   耿紫珍  
基于创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探讨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路径。对中国30个省区市2000—2020年的面板数据样本的研究发现:环境规制正向影响可持续发展,环境规制显著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对可持续发展有正向推动作用。环境规制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对可持续发展发挥部分正向中介效应,政府补贴正向调节绿色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第二阶段的中介效应。此外研究还发现企业规模、政府干预在各自的最优区间内,能够最大程度提高环境规制对可持续发展的正向影响。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承毅  李欣  
数字技术发展有助于提升资源要素重组能力和提高环境规制效能水平,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的新引擎。运用2006—2019年省级平衡面板数据,考察数字技术发展视阈下环境规制驱动高碳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内在机制,实证分析数字技术对正式和非正式环境规制影响高碳制造业低碳转型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正式和非正式环境规制均能够倒逼高碳制造业企业进行绿色创新,促进高碳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数字技术能够显著推动高碳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增强正式和非正式环境规制对高碳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正式和非正式环境规制均对高碳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且数字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调节作用。因此,可通过加大数字化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强化正式和非正式环境规制的倒逼作用、创新区域高碳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协同机制等政策措施,促进高碳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旭  王宇  
绿色技术创新难以自发形成,需要外部激励。在回顾环境规制、研发投入与绿色技术创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系统学视角出发,构建了环境规制与研发投入对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效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中国工业企业为例,实证检验了模型的适用性。同时,通过调控2005-2025年环境规制强度与研发投入的参数变化,模拟仿真绿色技术创新的动态变化。仿真结果表明,加强环境规制和提高研发投入均有助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规制在短期内优于研发投入的促进效果,但在未来低于研发投入的促进效果;研发投入对绿色技术创新有正向作用,且随时间变化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武力超  姜沁雨  金晟男  叶添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采用绿色专利数作为地区绿色技术创新的代理变量,利用海岸线距离构造工具变量,考察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地区绿色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实证分析表明,FDI通过知识外溢、示范效应以及竞争效应对地区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明显的外溢效应,显著地促进绿色专利数量的增加。进一步从地区异质性来看,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环境规制水平的提高、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均有助于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谢长青  叶林伟  孙丹  刘丽辉  
基于2004—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更为综合的产业结构升级系数,运用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验证对外直接投资逆向绿色创新技术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机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具有逆向绿色技术创新效应,该效应能正向促进中国产业升级;从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来看,国内研发投入增加有利于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国内环境规制力度的增强也激励跨国企业对外实行绿色技术合作,两者均强化对外直接投资逆向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相应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应更大;对外直接投资逆向绿色技术创新主要促进非发明类型的策略性绿色创新,但是研发能力的增强与环境规制力度的提高能强化对外直接投资逆向实质性绿色创新。在进行内生性处理和替换核心解释变量后,结果依然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闫华飞  肖静  冯兵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2014—2018年工业面板数据,运用SBM模型测算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并采用中介效应和门槛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及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外商直接投资有正向影响,环境规制、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有直接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在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17.7%;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呈现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即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由负向不显著向正向显著转变,且正向显著影响呈边际递减规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稚  段珅  孙涛  
以产业集聚外部性效应为视角,利用2010-2016年天津市南港工业园、逸仙科学工业园、现代产业园与微电子工业园4个制造业产业园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的双重效应关系,揭示其内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制造业产业集聚对生态环境存在正负两种外部性效应,具体作用取决于绿色技术创新与外商直接投资两个中介变量。当产业集聚水平较低时,绿色技术创新在制造业产业集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关系中作用不明显。外商直接投资在制造业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即制造业产业集聚会加大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对生态环境产生消极影响;当产业集聚水平较高时,绿色技术创新在制造业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即制造业产业集聚提高了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对生态环境具有积极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在制造业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关系中的作用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牛秀敏  何艳秋  
环境规制的有效推行,为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鼓励和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成为商贸流通产业集聚的关键,商贸流通产业集聚也逐渐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本文选取2005-2019年31个省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短期内“遵循成本效应”会显著影响商贸流通业发展,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同时,基于“波特假设”理论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倒U”型关系;绿色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影响商贸流通业发展中存在明显的中介效应,但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关系。最后,提出促进我国各省市实现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华  
本文基于我国贸易强国建设背景下,就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我国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中介效应机制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我国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同时还会通过外商直接投资的间接渠道对我国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作用。具体表现为,外商直接投资会通过资本和技术溢出效应进一步强化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促进作用。文章最后从加大政策支持、提升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借助“一带一路”与APEC等载体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扩大开放吸引更多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加快全球产业体系布局等方面提出提升我国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薇   赵伟   司玉静  
基于2012—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绿色技术创新在数字经济助力低碳发展中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碳排放总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绿色技术创新削弱了其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强度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绿色技术创新强化了其抑制作用;此外,在东、中、西三大区域内,绿色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单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在门槛前后,数字经济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由促进作用变为抑制作用,而对碳排放强度的抑制效应则随着绿色技术创新的加深而增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于楠   孙仁金   石红玲   杨溯  
本文基于1998—2020年我国29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以绿色技术创新为中介变量,检验了环境规制与能源生态足迹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能源生态足迹呈倒“U”型影响,对绿色技术创新呈“U”型影响,绿色技术创新能够降低能源生态足迹,在环境规制与能源生态足迹之间具有负向中介作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环境规制对能源生态足迹均呈倒“U”型影响但作用效果不同,东部地区大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抑制能源生态足迹效果最为显著;绿色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有效传递了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环境规制对能源生态足迹的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于楠   孙仁金   石红玲   杨溯  
本文基于1998—2020年我国29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以绿色技术创新为中介变量,检验了环境规制与能源生态足迹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能源生态足迹呈倒“U”型影响,对绿色技术创新呈“U”型影响,绿色技术创新能够降低能源生态足迹,在环境规制与能源生态足迹之间具有负向中介作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环境规制对能源生态足迹均呈倒“U”型影响但作用效果不同,东部地区大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抑制能源生态足迹效果最为显著;绿色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有效传递了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环境规制对能源生态足迹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