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69)
- 2023(18691)
- 2022(15963)
- 2021(14717)
- 2020(12594)
- 2019(28543)
- 2018(28145)
- 2017(54624)
- 2016(29733)
- 2015(32668)
- 2014(32175)
- 2013(31866)
- 2012(28937)
- 2011(25648)
- 2010(25268)
- 2009(23352)
- 2008(23097)
- 2007(20169)
- 2006(17442)
- 2005(15207)
- 学科
- 济(120386)
- 经济(120257)
- 业(105870)
- 管理(95857)
- 企(94462)
- 企业(94462)
- 方法(58350)
- 数学(48431)
- 数学方法(47836)
- 财(36788)
- 农(35480)
- 业经(34611)
- 中国(27775)
- 务(27021)
- 财务(26950)
- 财务管理(26918)
- 企业财务(25630)
- 农业(24945)
- 学(23719)
- 技术(22443)
- 制(22391)
- 贸(21157)
- 贸易(21150)
- 理论(21116)
- 地方(20659)
- 易(20558)
- 和(20186)
- 划(19049)
- 策(17860)
- 环境(17635)
- 机构
- 学院(421091)
- 大学(418371)
- 管理(169860)
- 济(167750)
- 经济(164458)
- 理学(147897)
- 理学院(146345)
- 管理学(143716)
- 管理学院(142967)
- 研究(135101)
- 中国(101221)
- 京(87492)
- 科学(86549)
- 农(77660)
- 财(77047)
- 业大(68552)
- 所(68045)
- 财经(62735)
- 研究所(62441)
- 农业(61623)
- 中心(61416)
- 江(60778)
- 经(57268)
- 北京(53981)
- 范(50445)
- 经济学(50139)
- 师范(49805)
- 院(49184)
- 州(48727)
- 财经大学(46838)
- 基金
- 项目(293730)
- 科学(230763)
- 基金(214807)
- 研究(207114)
- 家(189740)
- 国家(188144)
- 科学基金(161981)
- 社会(131120)
- 社会科(124399)
- 社会科学(124364)
- 省(115370)
- 基金项目(114329)
- 自然(108894)
- 自然科(106467)
- 自然科学(106435)
- 自然科学基金(104542)
- 划(97089)
- 教育(94711)
- 资助(88571)
- 编号(82379)
- 重点(65596)
- 成果(63995)
- 部(63912)
- 创(62692)
- 发(61723)
- 创新(58122)
- 科研(57248)
- 课题(55894)
- 业(55168)
- 计划(55009)
- 期刊
- 济(178266)
- 经济(178266)
- 研究(115142)
- 学报(72364)
- 中国(71274)
- 农(70298)
- 科学(64901)
- 管理(64745)
- 财(62100)
- 大学(54367)
- 学学(52168)
- 农业(48388)
- 教育(37249)
- 技术(36992)
- 融(33863)
- 金融(33863)
- 业经(31428)
- 财经(30932)
- 经济研究(28174)
- 业(27323)
- 经(26569)
- 问题(23628)
- 技术经济(21982)
- 版(21216)
- 科技(20992)
- 现代(19455)
- 商业(19208)
- 业大(19035)
- 财会(18945)
- 统计(18516)
共检索到594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邓子梁 陈岩
本文在包括外资带来的溢出效应和竞争效应的统一框架中考察其对于国有企业生存的影响。我们首先构建外资进入背景下的国有企业异质性生存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生存分析模型和中国1998~2006年制造业近24 000家制造业国有企业的数据,检验了外资对国有企业生存的影响。结果显示,外资进入带来的竞争确实加大了国有企业所面临的生存风险。但那些生产率较高、规模很大、有外资股份参与的国有企业却能够充分利用外资的正面外溢效应,有效降低生存风险。这尤其适用于来自非港澳台地区的外资。本文对政府如何在战略高度上制定外资政策以及国有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启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刘德学 高琦
如何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更好地促进本土企业转型和产业水平提高,仍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运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将外资溢出效应、企业异质性与企业绩效整合在统一框架内,通过构建三重交互模型,分析企业生产效率、企业规模对外资溢出效应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企业生产效率和企业规模对FDI的两种溢出效应均具有调节作用,并且企业规模的"二阶调节效应"显著;(2)企业生产效率和企业规模的调节作用对西方资本的溢出效应更多地体现在人员流动效应上,而港澳台资本的溢出效应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竞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丹 倪超君 张洪振
OFDI对母国就业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从资本、产品市场和企业异质性视角出发,探讨了OFDI对母国就业的影响机理,并进一步分析其制约因素。研究发现,OFDI不仅能直接通过影响母国资本和产品市场对就业产生直接影响,还能通过对小微企业的发展,间接影响我国的就业水平,但其净效应尚不确定。在此之上,文章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磊 蒋殿春 王小霞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中国服务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信息的微观数据集,从企业异质性角度检验了中国服务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企业生产率、人力资本、资本密集度和企业年龄与服务业企业"走出去"具有显著正向关系,这种正向关系不受变量选择和数据样本范围的影响。在2008年,中国服务业企业生产率每增加1%,其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将增加约2.5%,存量将增加约2%。人力资本是仅次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其每增加1%,服务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将增加1.1%,存量将增加约1.4%。此外,企业生产率及人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磊 蒋殿春 王小霞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中国服务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信息的微观数据集,从企业异质性角度检验了中国服务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企业生产率、人力资本、资本密集度和企业年龄与服务业企业“走出去”具有显著正向关系,这种正向关系不受变量选择和数据样本范围的影响。在2008年,中国服务业企业生产率每增加1%,其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将增加约2.5%,存量将增加约2%。人力资本是仅次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其每增加1%,服务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将增加1.1%,存量将增加约1.4%。此外,企业生产率及人力资本对服务业企业向中高收入地区OFDI的影响较大。同时,资本密集度对于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OFDI影响的差异凸显了服务业企业OFDI中“人”比“物”更重要的特征。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邱立成 刘奎宁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2004—2007年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融资能力异质性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的影响。研究表明,内部融资能力、外部融资能力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呈同向变动关系;内部融资能力、商业信用融资能力与私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呈同向变动关系,而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影响不显著;商业信用融资能力与非出口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呈同向变动关系,对出口企业影响不显著。这都表明,私营企业和非出口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较为严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官胜 都斌
在当前推动企业"走出去"的政策背景下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如何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从理论上阐述了负向的国际化效应和正向的竞争效应,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当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较小时会减少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只有当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较大时才能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引进来"才能推动"走出去"。最后,提出了在推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政策的同时也应推行外商直接投资引进政策,以更进一步促进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闫周府 李茹 吴方卫
本文使用2000-2007年中国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从企业异质性视角出发,给出了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商品出口的经验证据。研究发现,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促进了出口,但促进作用在异质性视角下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而言:①对外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中间品和消费品出口,对资本品出口的影响不确定;②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对商品出口的促进作用强于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对商品出口的促进作用;③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对中间品和消费品出口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资本品出口的影响不确定,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对中间品、消费品和资本品出口的影响均不确定;④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对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商品出口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商品出口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影响不确定;⑤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一定程度抑制了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企业异质性 出口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艳 张洪振
从企业异质性视角出发,系统地考察了大中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小微企业就业的影响,并在阐明大中型企业OFDI对小微企业就业的影响机制之上,利用我国2001-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对理论分析的结论进行验证。研究发现:从总体来看,我国大中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小微企业的就业具有显著的影响;从分地区估计结果来看,大中型对外直接投资对小微企业就业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在东部地区,OFDI对小微企业的发展影响显著为正,对于中部地区影响虽然依然显著,但其影响系数明显降低,而西部地区的影响则显著为负;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在大中型企业OFDI对母国小微企业就业的影响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艳 张洪振
从企业异质性视角出发,系统地考察了大中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小微企业就业的影响,并在阐明大中型企业OFDI对小微企业就业的影响机制之上,利用我国2001-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对理论分析的结论进行验证。研究发现:从总体来看,我国大中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小微企业的就业具有显著的影响;从分地区估计结果来看,大中型对外直接投资对小微企业就业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在东部地区,OFDI对小微企业的发展影响显著为正,对于中部地区影响虽然依然显著,但其影响系数明显降低,而西部地区的影响则显著为负;地区的金融发展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菠阳 尉翔宇 黄志基 冯锐 刘卫东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促成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从"引进为主"向高水平"引进来"和大规模"走出去"并重的重要转变。加强对外直接投资,成为实现中国产业转型,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与沿线国家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水平平稳增长,模式不断创新。企业作为重要的对外投资载体,其投资质量、投资效益及国际化经营水平逐年提升。文章利用亚太企业库和中国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库数据,在探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演化的时空格局及行业特征的基础上,利用Logit及Probit回归模型检验包括企业生产率、所处地区、所属行业等属性在内的企业异质性因素对其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①除传统理论提出的生产率外,企业的出口经验、创新研发水平等因素对其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同样起重要作用。②公司是否上市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不显著,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融资筹资手段更加多元化,股权融资并未对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直接影响。③东部地区企业所有制结构作用不显著,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主要受生产率和经营情况等因素影响,但中西部地区中,国有企业更倾向于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所有制结构作用较为显著。同时,行业特性也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带来差异化特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亚星 李敏瑞
文章研究了异质性企业所承受的资本扭曲是否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决定。研究匹配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2005年~2007年数据,采用Olley和Pakes(1996)方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自我选择效应;面临较低扭曲程度的企业更容易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余官胜
国内金融发展落后导致的资金供给不足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快速发展中遇到的制约因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东道国金融发展将构成有效的补充,本文基于此研究东道国金融发展对我国不同动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本文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发现总体上东道国规模层面金融发展能有效促进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而结构层面金融发展并未产生直接影响;更为深入地,东道国规模层面金融发展对于吸引我国横向动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明显的正向影响,而结构层面只有金融发展程度较高时才能促进我国纵向动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较低的结构层面金融发展会阻碍我国企业对东道国的纵向动机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地,本文使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新设项目数进行研究,发...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孙乾坤 包歌 郑玮
基于2000—2011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商务部的《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的相关数据,将投资目的地划分成"一带一路"国家和非"一带一路"国家两种类型,运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从企业生产率和企业所有权(企业与政府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的视角检验了企业异质性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高生产率优势对于促进企业选择到"一带一路"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推动作用不大,但能显著地促进企业选择到非"一带一路"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相比于对非"一带一路"国家的直接投资,企业与政府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对于企业选择向"一带一路"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影响更大,且更加显著;企业在选择对"一带一路"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时,其与政府之间的密切关系可以弥补企业在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不足。此外,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企业的生产率和所有权异质性同时还会影响到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内部不同区域间进行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栋旭 张先锋
本文利用2007—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管理者异质性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者的海外背景和工作绩效激励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教育背景和财经类专业背景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而政治背景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并无显著影响。以上结果在控制核心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重新界定管理者以及替换控制变量后依然稳健。进一步分样本研究发现,管理者异质性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的具体效应,会随企业的所有制、所处行业、融资能力等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的调整研究——基于资本异质性的引致效应
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一般性、异质性和有效性——对江苏省3570家外资企业的实证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所有制差异研究——基于国有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的比较分析
企业异质性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第三方”效应——基于企业微观数据的考察
企业异质性与对外直接投资——基于江苏省企业的检验
企业异质性与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基于广东省企业层面数据的考察
企业异质性和对外直接投资——基于中国企业的检验证据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基于企业异质性理论的实证研究
企业异质性、东道国特征与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选择
企业异质性、技术关联度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