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85)
2023(17875)
2022(15356)
2021(14173)
2020(11631)
2019(26561)
2018(25931)
2017(50170)
2016(26742)
2015(29824)
2014(29721)
2013(29114)
2012(26403)
2011(23756)
2010(23688)
2009(21586)
2008(20560)
2007(17795)
2006(15575)
2005(13496)
作者
(75141)
(63111)
(62370)
(59362)
(39982)
(30097)
(28421)
(24644)
(23792)
(22159)
(21229)
(21161)
(19790)
(19733)
(19478)
(19000)
(18666)
(18237)
(17887)
(17764)
(15258)
(15241)
(15017)
(14317)
(14186)
(13875)
(13629)
(13358)
(12564)
(12129)
学科
(126411)
经济(126301)
管理(77621)
(71149)
(59110)
企业(59110)
方法(53584)
数学(47369)
数学方法(46785)
(28898)
中国(28791)
(28507)
地方(27503)
业经(25346)
(23923)
(22671)
贸易(22663)
(22011)
农业(19819)
(18345)
环境(18324)
理论(17901)
(17745)
财务(17669)
财务管理(17632)
(17134)
企业财务(16758)
技术(16575)
地方经济(16316)
(15809)
机构
大学(380763)
学院(380466)
(162178)
经济(159013)
管理(151638)
理学(132487)
理学院(131091)
管理学(128761)
管理学院(128079)
研究(125394)
中国(91495)
(78651)
科学(75315)
(71203)
(60833)
财经(58262)
中心(56584)
研究所(55566)
(54729)
业大(54285)
(53337)
(53106)
经济学(50397)
(49123)
北京(48999)
师范(48682)
(46284)
经济学院(45356)
财经大学(43566)
(43188)
基金
项目(265417)
科学(210252)
研究(194853)
基金(194011)
(168072)
国家(166732)
科学基金(144778)
社会(125316)
社会科(118976)
社会科学(118944)
(102818)
基金项目(102785)
自然(93189)
自然科(91052)
自然科学(91033)
教育(89963)
自然科学基金(89373)
(86160)
资助(79645)
编号(78822)
成果(62155)
重点(59150)
(58898)
(57064)
(55005)
课题(53603)
国家社会(52115)
创新(51312)
教育部(51228)
科研(50588)
期刊
(175295)
经济(175295)
研究(111425)
中国(64076)
学报(56494)
管理(56011)
(53747)
科学(52483)
(49004)
大学(43995)
学学(41731)
教育(38229)
技术(35445)
农业(34429)
(29699)
金融(29699)
经济研究(29277)
财经(28665)
业经(27037)
(24618)
问题(22764)
技术经济(19971)
(18858)
统计(18162)
理论(17471)
科技(17460)
图书(17458)
商业(16744)
现代(16705)
(16643)
共检索到5453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许冰  
魏后凯(2002)和武剑(2002)得到两个看似矛盾的结论:东西部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90%和不到20%是源自于外商直接投资。本文借鉴李子奈(2008)计量经济建模的"一般性"和"唯一性"原则,提出了路径收敛设计建模方法;澄清了钱雪亚(2007)认为至少有一个结论偏离现实的直观解读,发现魏和武的结论分别吻合了外商直接投资通过资本要素和技术水平的不同效应,得到缩小东中西区域经济增长差异,首先在于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否能够改变国内资本从挤出到挤入效应,而不在于其所引发的技术效应。本文方法,也是对Fine(2000)指出的计量经济建模三个严峻问题给出一个可选择的解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继勇  盛杨怿  
本文构建了包括国内知识资本、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和地区技术进步的分析框架,通过中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92—2006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中国区域R&D投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对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区自身科技投入是推动地区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因素;受中国目前引资结构和质量的影响,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效应特别是通过FDI企业在当地从事生产活动带来的知识溢出效应并不明显;FDI渠道传递的外国R&D资本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与当地的经济、科技发展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论文对中国FDI引资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崔日明  陈永胜  李丹  
本文将数字经济、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基于2011-2019年中国27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带动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在其过程中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不仅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而且具有稳外资的作用;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关系;随着经济增长分位点增加,数字经济促进作用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U”型特征;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产业结构与城镇化异质性;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溢出效益可能远大于直接效益。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军  方卉  
进入"十一五"时期,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继续扩大,利用外资的质量不断提高,引资政策也有了明显的转变。国家大力引导外资投向新兴产业及西部欠发达地区。在新形势下,新疆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建立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具有新疆特色的引资发展战略。本文对过去新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新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新疆经济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具有新疆特色的引资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魏后凯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这种二元结构的形成与外商投资分布的不平衡密切相关。本文利用 1 985— 1 999年时间序列和横断面数据 ,对外商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在这期间 ,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落后地区之间GDP增长率的差异 ,大约有 90 %是由外商投资引起的。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朱平辉  王美今  
在我国经济波动中,投资的波动一直是主要构成因素。1991年以来的新的周期与以往其他周期的不同点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全面参与经济运行。本文从空间分布的角度,对最近这个周期(1991-1997)中,各省区和三大地带经济波动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宏观调控的影响,并阐述对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从区域优惠调整到产业优惠的若干思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雷  韦海鸣  
本文对外商直接投资 (Foreigndirectinvest,简称FDI)和制度变迁的分析表明 ,二者之间存在着良性的互动关系 ,FDI在地区分布上的不平衡是导致我国区域制度变迁非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我国区域制度变迁的非均衡发展则进一步加深了FDI区位分布上的非均衡。我国中西部地区应通过积极的制度创新改善投资环境 ,进而以FDI的流入推动制度变迁 ,实现制度变迁和FDI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和我国区域制度变迁的均衡发展。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王福岭  曹海军  
文章从财政分权、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三个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发现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也体现在财政分权的政府效率和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平衡。认为东部经济正在结构调整,分权需要深化;中部经济需要调整,分权需要继续推进;西部则需要改变政府效率,提高财政支出水平,改善投资环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雷俐  李敬  刘洋  
本文基于空间收敛视阈,从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来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1997-2017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速度呈现条件收敛性特征,但上中下游地区的收敛速度呈现差异性,忽略空间效应会高估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收敛性;由于外商直接投资既存在"低端产业锁定"和"引资逐底竞争"的负面影响路径,又具有资本积累和技术外溢的正面影响路径,其对本地经济增长率的作用不显著,但空间溢出和制度环境视角下外商直接投资助推了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收敛;当前长江经济带仍然存在"以资引资"问题,人力资本和研发资本未能充分发挥其吸收消化再创新的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可能仅会对长江经济带资本存量较高的地区产生水平增长效应,无法通过技术和人员流动的外溢效应对周边地区产生高层次的技术溢出,从而限制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戴魁早  
利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主流计量方法,对中部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和短期动态关系却存在差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俊  杨尘  李晓羽  
本文建立了一个内生结构模型反映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的内生关系,并利用我国跨省份 Panel 数据进行经验研究,主要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确实存在正向的相互影响关系。并证实了开放的经济政策、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完善的基础设施也有利于吸引外资的进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爱民  
外商直接投资是否促进经济增长迄今为止还是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针对当前的争论,本文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主流计量方法对长三角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根据结论对长三角地区继续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鹏  张剑波  
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代表的国际技术溢出和通过官产学研合作形成的本土创新能力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并不相同,现有的研究很少将两者做综合的比较分析。本文以2001—2010年我国十三省市的经济数据为基础,分别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和官产学研合作对新产品和专利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新产品产出促进作用明显,而对专利产出的影响并不显著;官学合作、官研合作和产学合作不论对新产品产出还是对专利产出均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官产合作和产研合作对两类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茹兰  
技术壁垒一旦形成并且实施,壁垒对进口产品就产生了明显的数量控制机制和价格控制机制的双重作用。即它既具有配额的数量控制作用,又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价格调节作用,其作用类似于关税但有其特殊性,是一种复合机制。本文研究分析了技术壁垒引致出口产品价格变化的空间梯度场模型,并根据模型实证分析了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价格梯度的影响,提出了积极应对这种技术壁垒,提高我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永春  
通过对西部地区利用FD I的现状分析,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对西部地区GDP与FD I之间数量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表明西部地区利用FD I与GDP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由此提出了加强西部地区利用FD I的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