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11)
- 2023(11188)
- 2022(9210)
- 2021(8545)
- 2020(7051)
- 2019(16234)
- 2018(15360)
- 2017(29453)
- 2016(15661)
- 2015(17249)
- 2014(16458)
- 2013(16550)
- 2012(15301)
- 2011(13756)
- 2010(13142)
- 2009(12018)
- 2008(11733)
- 2007(9730)
- 2006(8463)
- 2005(7365)
- 学科
- 济(68759)
- 经济(68691)
- 管理(42166)
- 业(41908)
- 方法(31801)
- 企(30903)
- 企业(30903)
- 数学(29514)
- 数学方法(29364)
- 财(20533)
- 中国(19933)
- 农(19202)
- 贸(16163)
- 贸易(16156)
- 易(15797)
- 农业(13570)
- 业经(13079)
- 地方(11772)
- 制(11629)
- 学(11351)
- 环境(10968)
- 务(10818)
- 财务(10812)
- 财务管理(10800)
- 收入(10479)
- 企业财务(10281)
- 融(10226)
- 金融(10224)
- 银(9959)
- 银行(9926)
- 机构
- 大学(224700)
- 学院(220665)
- 济(104278)
- 经济(102845)
- 管理(84360)
- 研究(80200)
- 理学(74467)
- 理学院(73632)
- 管理学(72672)
- 管理学院(72276)
- 中国(60906)
- 科学(47142)
- 京(46798)
- 财(45042)
- 农(40805)
- 所(39765)
- 财经(37166)
- 研究所(36740)
- 中心(35437)
- 经济学(34545)
- 业大(34511)
- 经(34341)
- 农业(32449)
- 经济学院(31565)
- 北京(29385)
- 江(28885)
- 院(28846)
- 财经大学(28152)
- 范(26639)
- 师范(26297)
- 基金
- 项目(157458)
- 科学(125309)
- 基金(120128)
- 研究(109368)
- 家(107686)
- 国家(106859)
- 科学基金(90987)
- 社会(75406)
- 社会科(71823)
- 社会科学(71804)
- 基金项目(63910)
- 自然(59002)
- 自然科(57741)
- 自然科学(57719)
- 省(56879)
- 自然科学基金(56778)
- 划(49768)
- 教育(48597)
- 资助(48344)
- 编号(39719)
- 部(36493)
- 重点(35477)
- 国家社会(33801)
- 发(33678)
- 创(33148)
- 教育部(31486)
- 创新(31168)
- 中国(30819)
- 科研(30779)
- 成果(30092)
共检索到3143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华
本文首先提出一个理论模型。该模型考虑到外商直接投资所带来的技术进步,结果表明:在短期,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减少东道国收入不平等;但是在长期,外商直接投资所引起的技术进步会抵消短期的收入不平等减少效应,其减少的幅度取决于技术进步的程度。该理论结果调和了以往文献中理论与实证的矛盾结论。然后本文利用中国自1985年到2003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来验证该理论模型。结果发现FDI极大地增加了中国的收入不平等;但在不同区域,影响的程度不同,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影响在加剧。其实证分析的结果很好地验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收入分配 中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江心英
国际直接投资地域结构的时空差异性对忽视东道国因素的传统国际投资理论提出了挑战。文章研究了东道国因素对国际生产资本地域运动的影响,提出了国际直接投资是东道国因素与投资主体三优势综合作用的结果,东道国环境、体制、政策系统的状态特征决定了东道国外资特征等观点,并实证研究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与外商对华投资规模和结构的内在互动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邹志新 赵奇伟
本文首先对东道国对外开放程度对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影响的具体机制进行了阐述,然后在赵奇伟等(2007)所构建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经验分析。采用我国1997~2004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相对于现有外资规模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滞后,是造成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为负的原因之一。文章最后针对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以获取正向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开放程度 外商直接投资 溢出效应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黄春媛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溢出效应的文献按其结论分为具有正向溢出效应或不存在溢出效应和负溢出效应,通过从国别、地区、产业和企业异质性维度对FDI溢出效应机制进行具体分析,发现外溢效应的发挥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单纯提高一个地区产业和企业的经济开放度对提高FDI的外溢效应是没有意义的外溢效应的发挥,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基础设施的完善、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市场规模扩大的基础上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江心英
国际直接投资时空分布的差异性对忽视东道国因素的西方国际投资理论提出了挑战。东道国因素对国际生产资本地域运动有很大的影响,国际直接投资是东道国因素与投资主体综合作用的结果,东道国环境、体制、政策系统的状态特征决定了东道国外资特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罗鹏
本文从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进行探讨,介绍国外关于国际直接投资对工人工资影响的最新成果,分析了影响工资的主要成因,并结合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具体特点进行分析,外资的进入,将提高我国熟练工人的总体工资水平,而对于非熟练工人的工资效应几乎为零。
关键词:
国际直接投资 工资效应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姬超
基于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两部门模型,刻画了中国不同所有制类型资本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时的差异化行为逻辑。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显著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前提条件是要素价格正确反映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现实中,政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力支持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本的相对价格,诱使中国资本尤其是国有资本偏向进入资本密集型行业,导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沿线国家的收入增进效应、就业改善效应、制度进步效应逐渐下降甚至消失,该结论在控制沿线国家发展阶段以及进行分样本检验时依然稳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孙致陆 肖海峰
本文根据中国1979-2009年的数据,对FDI与中国国内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FDI与国内投资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FDI对于国内投资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而在短期内,FDI对国内投资具有较强的挤入效应,国内投资对FDI也具有较强的挤入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田毕飞 梅小芳 杜雍 王波浪
本文基于2003—2013年52个国家(地区)的GEM非平衡面板数据,结合制度理论和吸收能力理论,构建了外商直接投资、东道国制度环境与东道国国际创业的概念模型,实证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制度环境对东道国国际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总制度环境均对东道国国际创业具有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正向调节东道国总制度环境与东道国国际创业的关系;外商直接投资的调节效应在发达国家(地区)主要通过降低创业失败惧怕率和提高东道国吸收能力实现。进一步分析发现:东道国总制度环境对东道国国际创业的正向影响主要体现在管制环境和规范环境对国际创业的影响方面;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总制度环境与东道国国际创业关系的调节效应主要体现在对管制环境与国际创业关系的调节方面。本文据此提出了优化管制环境、健全规范环境、完善认知环境、合理引导外商直接投资以促进中国的国际创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制度环境 国际创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磊 陈克政
制度基础观认为东道国制度环境会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者对风险和收益的判断,削弱跨国公司全球网络整体竞争优势,不利于跨国公司决策者国际化战略布局的制定和调整。为了考察东道国制度环境中腐败因素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影响,本文采用2001—2014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和因腐败等职务犯罪被立案侦查人数的省级动态面板数据进行经验检验。结果表明,东道国腐败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存在显著的摩擦效应。其中,东部地区腐败程度对外商直接投资的阻碍大于中西部地区,且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按照不同时段重新检验后发现,现阶段(2007—2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磊 陈克政
制度基础观认为东道国制度环境会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者对风险和收益的判断,削弱跨国公司全球网络整体竞争优势,不利于跨国公司决策者国际化战略布局的制定和调整。为了考察东道国制度环境中腐败因素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影响,本文采用2001—2014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和因腐败等职务犯罪被立案侦查人数的省级动态面板数据进行经验检验。结果表明,东道国腐败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存在显著的摩擦效应。其中,东部地区腐败程度对外商直接投资的阻碍大于中西部地区,且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按照不同时段重新检验后发现,现阶段(2007—2014年)中国腐败频数和腐败强度较前期(2001—2006年)明显下降,由于国家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推进,腐败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润滑剂作用难以为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中元
本文利用出口产品垂直专业化程度作为价值链构建的一个度量,检验东道国外商直接投资限制对其与中国双边价值链构建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东道国外商直接投资限制水平的提高会明显降低中国对该经济体出口产品的垂直专业化水平,特别是对外国股权限制水平、对外国关键人员的限制措施、以及对外资企业运营的其他限制措施,这些限制措施水平的提高会明显降低中国对该经济体出口产品的垂直专业化水平。对此中国政府应与东道国政府加强协调与磋商,拓展相互投资领域,消除投资壁垒,协调东道国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充分保障企业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全球价值链 垂直专业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中元
本文利用出口产品垂直专业化程度作为价值链构建的一个度量,检验东道国外商直接投资限制对其与中国双边价值链构建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东道国外商直接投资限制水平的提高会明显降低中国对该经济体出口产品的垂直专业化水平,特别是对外国股权限制水平、对外国关键人员的限制措施、以及对外资企业运营的其他限制措施,这些限制措施水平的提高会明显降低中国对该经济体出口产品的垂直专业化水平。对此中国政府应与东道国政府加强协调与磋商,拓展相互投资领域,消除投资壁垒,协调东道国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充分保障企业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全球价值链 垂直专业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卫军 黄繁华
文章利用2003~2016年中国对43个国家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东道国外商投资壁垒对中国OFDI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道国外商投资壁垒的减少对中国OFDI呈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分国家样本看,外商投资限制的减少对中国OFDI的影响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异质性,发展中国家外商投资限制水平的降低能够显著增加中国OFDI规模,而对于发达国家则不显著。分行业看,东道国农业、采矿业和制造业进一步开放的积极作用不明显,而对于零售业、金融服务和商业服务等服务业来说,不断减少投资限制将会显著增加中国OFDI的流入。文章还发现,东道国技术禀赋对其投资限制减少对中国OFDI的积极影响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即具有较低技术禀赋的东道国外商投资限制的减少更能促进中国OFDI的流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顾雪松 韩立岩 周伊敏
本文的主要贡献是揭示了母国与东道国的产业结构差异如何影响对外直接投资(ODI)对出口的作用,并从"中国—东道国"视角给出经验证据。在理论层面:基于ODI的四种基本类型,得到了ODI对出口产生替代效应或创造效应的条件;并分别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低级化两个方向出发,论证了无论哪种类型的ODI,随着母国与东道国之间产业结构差异的扩大,ODI对母国的出口创造效应增强。在实证层面:通过108个东道国2003—2011年的面板数据,发现中国对东道国的ODI对出口具有创造效应,产业结构差异对出口具有负向影响;但是,随着产业结构差异程度的提高,ODI的出口创造效应增强。宏观层面的经验证据支持了理论分析,而且实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