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25)
2023(18041)
2022(15030)
2021(13717)
2020(11624)
2019(26290)
2018(26127)
2017(49856)
2016(27351)
2015(30355)
2014(30395)
2013(29874)
2012(27324)
2011(24747)
2010(24762)
2009(23017)
2008(22216)
2007(19776)
2006(17625)
2005(15729)
作者
(81814)
(68075)
(67461)
(64434)
(43359)
(32522)
(30525)
(26807)
(25910)
(24195)
(23151)
(22834)
(21949)
(21610)
(21008)
(20924)
(20262)
(20131)
(19513)
(19406)
(17132)
(16863)
(16674)
(15538)
(15350)
(15086)
(15007)
(14853)
(13728)
(13337)
学科
(123725)
经济(123599)
管理(77530)
(71509)
(58789)
企业(58789)
方法(48722)
数学(42111)
数学方法(41675)
中国(31204)
(29985)
(27916)
(27736)
地方(26552)
业经(25920)
(21000)
农业(20203)
(19342)
贸易(19331)
(18686)
理论(18415)
环境(17401)
(17249)
(17236)
财务(17155)
财务管理(17129)
(17124)
金融(17116)
(17010)
银行(16936)
机构
大学(393931)
学院(390317)
(160863)
经济(157545)
管理(149481)
研究(138507)
理学(129213)
理学院(127744)
管理学(125331)
管理学院(124660)
中国(100840)
科学(86717)
(84290)
(71871)
(71189)
(70716)
研究所(65060)
业大(62246)
中心(60727)
财经(57538)
(57480)
农业(55744)
北京(53224)
(52217)
(50925)
师范(50306)
(49952)
经济学(48710)
(46099)
经济学院(43584)
基金
项目(266478)
科学(207622)
基金(192730)
研究(189465)
(170699)
国家(169313)
科学基金(143474)
社会(119689)
社会科(113357)
社会科学(113321)
(103915)
基金项目(102080)
自然(94317)
自然科(92106)
自然科学(92076)
自然科学基金(90392)
(87805)
教育(86376)
资助(78984)
编号(75879)
成果(61645)
重点(60033)
(57672)
(56908)
(54875)
课题(52895)
创新(51276)
科研(51077)
国家社会(49515)
计划(49220)
期刊
(181012)
经济(181012)
研究(117081)
中国(75318)
学报(70022)
(64437)
科学(60927)
管理(56046)
(54280)
大学(51962)
学学(49120)
农业(43642)
教育(41613)
(33120)
金融(33120)
技术(33084)
经济研究(30155)
财经(28745)
业经(27807)
(24705)
问题(23641)
(22598)
技术经济(19813)
(19347)
科技(19272)
图书(19247)
业大(18215)
(18144)
理论(17627)
现代(17176)
共检索到580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丁杰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经济一体化指标体系,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东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东盟经济一体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以东盟内部相互投资的影响最为显著。不同区域的生产技术、资源禀赋与发展阶段差异性会导致外商直接投资经济效应不同,尤其是产业内分工机制对东盟经济一体化产生重要影响。东盟国家应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加快区域内贸易自由化,通过重塑产业链分工体系,提升区域经济互补性,进一步推进东盟经济一体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项松林  
本文在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基础上,借助新-新贸易理论分析框架,构建了一个外商直接投资影响自由贸易协定的理论模型,并借助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效应。研究显示:两国间投资联系越紧密,组成一体化的可能性越大,但周边国家的投资行为能否促进本国和其它国家组成一体化,还取决于国家间经济实力,且实力差距越小,结成一体化的意愿越大,反之相反。使用OECD样本数据库进行实证检验后,上述影响效应确实存在,但国家间经济规模、要素禀赋、地理距离等对自由贸易协定的影响不完全相同,说明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因素依然复杂。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吴立广  
战后已经出现过两次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对跨国公司在区域一体化影响下投资战略调整的理论分析和国际直接投资流向变化的实证考察,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导致产生两种国际直接投资效应:投资创造效应和投资转移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转移效应,对我国引进国际资本、特别是出口导向型外国直接投资提出严重的挑战。加强对区域一体化动向及对国际投资影响的研究,对于进行引进外资的科学决策、更好地利用外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谭志雄  陈茂直  姚斯杰  
在分析以往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产业选择存在的问题以及东盟的区域特性的基础上,以产业选择基准为前提,认为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应注重以下几大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区域比较优势产业;产业内贸易量大、国内连锁效应强、产品供求链长的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等。并且加大对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学习型投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石士钧  吴继兵  
文章就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需要、贸易效应、阶段目标和具体障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卢光盛  
东盟一体化是发展中国家之间开展的、最成功的地区化进程之一,但很多研究认为,东盟的成功在于政治合作而非经济合作。本文特别讨论的是东盟一体化的经济绩效问题。文章认为,东盟经济一体化有着不错的绩效,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限度,对此有一个恰如其分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韦民  胡振虎  周强武  
东盟经济共同体(AEC)构建是东盟经济一体化新的里程碑。该共同体的性质和内涵不仅攸关东盟整体走向,对中国与东盟关系也会带来广泛影响。依据现有的政治经济条件,东盟经济共同体更可能是一个自由贸易区的延伸版,短期内很难形成一个次区域关税同盟,更不可能形成劳动力、资本和服务等充分自由流动的共同市场。目前,东盟经济共同体对中国经济负面影响甚微,其顺利发展则有助于深化中国-东盟经济关系。但长远来看,它对中国周边外交会带来一定的潜在冲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闫鸿飞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亚地区的一体化进程成为焦点。事实上,尽管东亚未能实现经济联合,但以区域内贸易和相互投资的扩大为基础,东亚各国的经贸关系得到迅速发展,相互依存关系也日趋密切,已经形成了实实在在的东亚经济圈。从地缘政治和地区性经济集团的角度看东盟具备了领导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能力,东盟和东亚主要国家也都认识到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巨大意义,以东盟为枢纽的东亚经济一体化有了很大的发展。整个东亚为保障和出口促进所必要的市场一体化成本削减收益,必须实现相当程度的政策深化,以克服区域内的非关税壁垒和市场分割,进一步促进要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江  
本文建立在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础上,以欧盟作为案例,分别对美、日跨国公司在1975、1977~1984,1985~1996两时期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配及动机的变化进行了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的论证,得出了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相似的国际参与度、宏观经济环境的趋同特征等是美、日FD I区位分配和动机发生相似变化的主要因素的结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田文  吴进红  
本文从市场规模、市场竞争、规模经济以及贸易投资一体化几方面分析了地区经济一体化对国际分工产生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分贸易与产业组织两个线索述评了国际经济学界关于一体化对国际直接投资效应的讨论,针对一国参与一体化国际分工可能存在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对我国参与地区经济一体化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皖南  
丰富的合作经验,独特的大国平衡战略,使得东盟在当今的东亚经济合作中占据着主导和核心地位。但是,这种中心地位并非一成不变,其持续维持还将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本文通过对东盟经济一体化发展状况的论述,分析了东盟在东亚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及其制约因素。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魏达志  
东盟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使区域经济合作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力获得了统一,由此而展示了自己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重要地位。东盟不仅理性地面对了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和主客观新问题,而且正确地选择了自己的应对战略与策略。与此同时,东盟对东亚的合作基础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并顺应了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潮流与趋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