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89)
- 2023(7223)
- 2022(5981)
- 2021(5028)
- 2020(4095)
- 2019(9005)
- 2018(8599)
- 2017(16568)
- 2016(9077)
- 2015(9408)
- 2014(8996)
- 2013(9026)
- 2012(8165)
- 2011(7296)
- 2010(6980)
- 2009(6018)
- 2008(5824)
- 2007(4954)
- 2006(4353)
- 2005(3678)
- 学科
- 济(39871)
- 经济(39836)
- 管理(30871)
- 业(28902)
- 企(22312)
- 企业(22312)
- 方法(19753)
- 数学(18365)
- 数学方法(18270)
- 财(11682)
- 环境(11580)
- 农(10126)
- 学(8441)
- 中国(8415)
- 贸(8414)
- 贸易(8414)
- 务(8228)
- 财务(8225)
- 财务管理(8219)
- 易(8217)
- 业经(7976)
- 企业财务(7945)
- 农业(7316)
- 划(7222)
- 技术(6383)
- 制(5515)
- 融(5453)
- 金融(5453)
- 地方(5386)
- 关系(5199)
- 机构
- 大学(130620)
- 学院(129366)
- 济(58979)
- 经济(58200)
- 管理(52076)
- 理学(46523)
- 理学院(46078)
- 管理学(45377)
- 管理学院(45181)
- 研究(44203)
- 中国(32312)
- 农(29112)
- 科学(27941)
- 京(25976)
- 业大(24727)
- 财(24618)
- 农业(23426)
- 所(22667)
- 研究所(21051)
- 财经(20761)
- 中心(19902)
- 经(19146)
- 经济学(18803)
- 经济学院(17339)
- 江(17308)
- 农业大学(16063)
- 院(15954)
- 财经大学(15778)
- 北京(15591)
- 经济管理(15516)
- 基金
- 项目(96547)
- 科学(76800)
- 基金(74190)
- 家(68102)
- 国家(67596)
- 研究(62355)
- 科学基金(57733)
- 社会(43412)
- 社会科(41517)
- 社会科学(41505)
- 基金项目(39795)
- 自然(39718)
- 自然科(38893)
- 自然科学(38880)
- 自然科学基金(38246)
- 省(36413)
- 划(31612)
- 资助(29383)
- 教育(27339)
- 重点(21884)
- 编号(21445)
- 部(21425)
- 创(20750)
- 发(20379)
- 计划(19693)
- 科研(19529)
- 创新(19504)
- 国家社会(19359)
- 业(18972)
- 教育部(18093)
共检索到174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祖海 吴云云 王许亮
在“双碳”政策背景下,提升碳生产率是当前中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论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碳生产率的影响机理,随后基于2004—2019年的省际数据,运用ArcGIS可视化分析了FDI和碳生产率的时空特征,并采用中介模型与门限模型考察了FDI对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FDI和碳生产率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区域失衡问题。第二,FDI显著促进了碳生产率提升,且通过增强自主研发强度间接促进碳生产率提升。第三,FDI与碳生产率存在非线性关系。随着外资规模的扩大,FDI对碳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增强;随着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环境规制强度的上升,FDI对碳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减弱。第四,FDI显著促进了东部、西部地区碳生产率提高,而抑制了中部地区碳生产率提高。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祖海 吴云云 王许亮
在“双碳”政策背景下,提升碳生产率是当前中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论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碳生产率的影响机理,随后基于2004—2019年的省际数据,运用ArcGIS可视化分析了FDI和碳生产率的时空特征,并采用中介模型与门限模型考察了FDI对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FDI和碳生产率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区域失衡问题。第二,FDI显著促进了碳生产率提升,且通过增强自主研发强度间接促进碳生产率提升。第三,FDI与碳生产率存在非线性关系。随着外资规模的扩大,FDI对碳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增强;随着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环境规制强度的上升,FDI对碳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减弱。第四,FDI显著促进了东部、西部地区碳生产率提高,而抑制了中部地区碳生产率提高。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盛明泉 刘悦
利用2007-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且这一关系在中西部地区、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更加显著。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缓解融资约束、增强内部管理有效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丽
文章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了碳生产率,以中国30个省区市2003—2018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动态面板GMM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碳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碳生产率提升具有直接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同时,对外直接投资通过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间接促进碳生产率的提升。控制变量人力资本、对外开放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是影响碳生产率的显著正相关因素,能源结构的改善有利于碳生产率的提升,外商直接投资与碳生产率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分地区样本的实证检验中,东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碳生产率的影响更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丽
文章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了碳生产率,以中国30个省区市2003—2018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动态面板GMM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碳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碳生产率提升具有直接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同时,对外直接投资通过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间接促进碳生产率的提升。控制变量人力资本、对外开放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是影响碳生产率的显著正相关因素,能源结构的改善有利于碳生产率的提升,外商直接投资与碳生产率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分地区样本的实证检验中,东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碳生产率的影响更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文彬 邓玲
文章首先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碳生产率的影响机理,认为前者除直接影响后者外,还会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个方面产生间接影响效应。然后利用中国2002-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对碳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全国对外直接投资对碳生产率的直接影响为0.142,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对碳生产率的影响为0.055、-0.037和0.078,总的影响效应为0.238;东中西三大区域影响效应还存在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影响效应最大,西部地区影响效应最小。最后从调整对外直接投资流向和加强国内建设双重视角对利用对外直接投资提高国内碳生产率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商建初 ,范方志 ,周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綦建红 尹达
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企业数据,该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创新性地在企业集群视角下同时考察了FDI对外资企业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和对本土企业生产率的间接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规模、密度、资历等企业异质性特征对两种生产率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一方面,FDI直接提高了外资企业的生产率,且这一直接效应会随着集群内外资企业规模的增大而减小,并在公用事业领域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中更为突出;另一方面,FDI间接提升了本土企业的生产率,集群中规模越小、资历越年轻的外资企业对本土企业的生产率带动作用更为显著;而在企业规模、生产基础、研发活动、资本存量等方面占据优势的本土企业吸收能力更强,更容易在集群中受益于FDI的间接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綦建红 尹达
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企业数据,该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创新性地在企业集群视角下同时考察了FDI对外资企业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和对本土企业生产率的间接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规模、密度、资历等企业异质性特征对两种生产率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一方面,FDI直接提高了外资企业的生产率,且这一直接效应会随着集群内外资企业规模的增大而减小,并在公用事业领域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中更为突出;另一方面,FDI间接提升了本土企业的生产率,集群中规模越小、资历越年轻的外资企业对本土企业的生产率带动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原小能 杨向阳
笔者在测算我国服务业细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利用1998年~2002年和2004年~2009年2个报告期服务业细分行业的数据,研究了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SFDI)对总体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按照历年服务业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状况,划分了全要素生产率相对上升的部门和全要素生产率相对下降的部门,分别研究了SFDI对这两类部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FDI带来了我国总体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且SFDI对全要素生产率相对上升行业的效应要大于全要素生产率相对下降行业。
关键词:
服务业 外商直接投资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郭永芹
基于1992—2019年11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母国碳生产率的影响及金融发展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OFDI对母国碳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效应;OFDI对其分解项技术进步有促进作用,OFDI对其技术效率产生抑制效应,OFDI主要是通过推动技术进步对母国碳生产率产生正向作用;相对于其他类型国家而言,OFDI对高收入、高工业化和低OFDI国家的碳生产率产生的正向影响更大;金融市场规模、金融系统效率和金融发展深度在OFDI与母国碳生产率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金融市场稳定性起到一定程度的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传江 胡威
中国多年来的对外开放政策使得外商直接投资在国内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自身发展的结构性调整和外部减排压力要求我们理清其对碳生产率的影响。文章首先对2000~2012年中国各省区的碳生产率水平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对碳生产率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各省区碳生产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进一步的空间面板Durbin模型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碳生产率的影响表现出"污染天堂"和"污染光环"两种截然相反的效应,即外商直接投资显著提升了区域内碳生产率,却对邻近地区碳生产率的提升产生了负向效应。地区层面的研究结果也各有差异,外商直接投资对总体碳生产率的提升效应主要来自西部地区的贡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亚飞 张毅 廖甍
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2004~2016年我国24个省级样本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测算,并采用两步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农业FDI对农业TFP增长的效应,研究发现:2004~2016年我国24个省级样本的农业TFP年均增长率为3.6%,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9.1%;农业TFP的增长主要是农业技术进步推动,而非农业技术效率改善所致,即呈现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技术效率恶化相伴的事实特征;农业TFP增长的区域差异明显,呈现出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的演化特征,农业TFP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也由东部、中部、西部逐步减弱。农业FDI对农业TFP及各细分项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长期呈现倒U型特征;农业贸易结构和居民储蓄水平对农业TFP及各细分项都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滞后一期的居民储蓄水平、城镇化进程、农作物种植结构和受灾面积对农业TFP及各细分项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异质性。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罗雨泽 朱善利 陈玉宇 罗来军
本研究采用大数据样本(样本容量为173430)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国外直接投资和港澳台直接投资)外溢效应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以及对我国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无论港澳台直接投资还是国外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均存在外溢的比邻效应;考虑地区进入因素后,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的整体效应估计值降低了;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拉大了我国不同区域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差距。此外,研究结论支持了Arrow(1971)与Findlay(1978)的理论推断。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孙浦阳 彭伟瑶
借助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本文采用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离散程度衡量资本市场配置效率,借助"差异中的差异"的估计方法,检验FDI流入对企业间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FDI通过缓解企业在外源融资上受资本市场不完善的影响,能显著改善资本在企业间的配置效率,使得企业生产率趋于集中,从而在行业总体上有益于生产率的提高。这一结果在关键指标衡量方式和样本选择范围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均保持稳健。
关键词:
FDI 资本市场 生产率离散 资源错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