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84)
2023(6022)
2022(4854)
2021(4631)
2020(3801)
2019(8915)
2018(8310)
2017(16141)
2016(8223)
2015(9258)
2014(8830)
2013(9113)
2012(8476)
2011(7919)
2010(7647)
2009(7230)
2008(7308)
2007(6232)
2006(5514)
2005(5154)
作者
(22452)
(19115)
(18987)
(18290)
(12208)
(9013)
(8508)
(7324)
(7148)
(6583)
(6454)
(6265)
(6125)
(6107)
(5888)
(5858)
(5659)
(5520)
(5424)
(4925)
(4684)
(4596)
(4396)
(4332)
(4280)
(4274)
(4094)
(3752)
(3721)
(3698)
学科
(45008)
经济(44976)
(24838)
管理(24665)
方法(21916)
数学(20451)
数学方法(20396)
(19672)
企业(19672)
中国(14492)
(12846)
(10589)
贸易(10584)
(10436)
(9404)
(8352)
财务(8350)
财务管理(8346)
企业财务(8154)
(8010)
金融(8010)
(7618)
(7335)
银行(7334)
业经(7298)
关系(7221)
(7111)
农业(6344)
(6318)
环境(6256)
机构
大学(130325)
学院(125478)
(70467)
经济(69763)
管理(49166)
研究(47058)
理学(43075)
理学院(42672)
管理学(42321)
管理学院(42086)
中国(38094)
(31314)
(26552)
财经(26034)
经济学(25087)
(24208)
科学(22973)
经济学院(22851)
(22539)
研究所(20546)
财经大学(19963)
中心(19737)
北京(17435)
(16548)
商学(15511)
(15388)
商学院(15366)
(14683)
(14454)
金融(14281)
基金
项目(83923)
科学(69200)
基金(68001)
研究(61015)
(59268)
国家(58900)
科学基金(51231)
社会(45349)
社会科(43391)
社会科学(43383)
基金项目(34953)
自然(30862)
自然科(30254)
自然科学(30247)
自然科学基金(29799)
资助(28536)
教育(27194)
(26375)
(23821)
(21779)
国家社会(21571)
中国(20881)
编号(20747)
教育部(19612)
重点(18673)
人文(18269)
(17428)
(17425)
大学(16793)
社科(16786)
期刊
(68992)
经济(68992)
研究(42725)
(23577)
中国(20508)
管理(18482)
科学(17309)
学报(16406)
财经(14430)
(14269)
金融(14269)
经济研究(13821)
大学(13470)
(13169)
学学(12851)
(12576)
(11650)
国际(11087)
世界(10090)
问题(9985)
农业(9398)
技术(8351)
业经(7533)
技术经济(7262)
统计(6675)
(6222)
教育(6040)
(5745)
经济问题(5588)
(5393)
共检索到184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劲松  
从近期对FDI在我国外溢效应的研究看,多数研究集中于FDI在技术、贸易及就业 等方面外溢效应的研究,而对FDI对我国国内资本形成影响的论述甚少。其实对我 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其 他经济要素所无法比拟的。因此,研究FDI在我国的资本形成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 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随后建立模型 对FDI在我国的资本形成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指出,FDI有助于我国当年 国内资本形成,但对下年国内资本形成具有明显的“挤出效应”,最后根据分析结果 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鑫  
对外商直接投资(FDI)的资本形成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运用AgoSin和Mayor(2000)在新古典理论框架下构建的国内投资方程,评估林业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国内投资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DI对中国国内林业投资存在显著的挤入效应。这与中国林业利用FDI的规模、地域分布、产业分布以及利用方式相关,政府应进一步加强林业利用FDI的产业导向作用和地区导向作用,引导优质外国资本和国内资本进入林业相关产业,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新房  任丽君  李红芹  
FDI在直接给东道国带来一定资本增量的同时,还会对国内资本产生一定的“挤出”或“挤入”效应。因此,FDI对东道国资本形成的影响是确定的,取决于它最终“挤入”还是“挤出”了国内资本。本文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FDI虽然对我国国内资本的“挤出”效应和“挤入”效应并存,但总体上有一个“净挤入”的效果,因此,FDI促进了我国的资本形成。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永齐  
外商直接投资(FDI)引致经济增长的路径,存在着不同的解释,从已有的文献来看,无论是遵循新古典还是新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都暗含着FDI与国内资本存在互补关系,忽视了FDI对国内资本的挤出效应,即FDI的流入可能会降低国内资本形成规模和速度,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本文通过总量和产业两个层次上对FDI与国内资本形成进行分析发现:从总量上来看,外资并没有对国内资本产生挤出效应,而从产业结构上来看,绝对挤出效应并不存在,相对挤出效应确实存在,并且,外资也倾向于向相对挤出效应大的行业进行投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冼国明  孙江永  
1999~2006年中国纺织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资本形成存在相同的变动趋势。理论分析认为,不同来源地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企业有不同的产业关联度,所以会产生不同的挤入效应。从纺织业的产业层面,本文发现1999~2006年外商直接投对中国国内资本形成不存在挤入效应。但是按不同来源地进行划分的经验分析结论是,港澳台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资本形成不存在挤入效应,其他来源地的外商直接投资总体上存在挤入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靳玉英  
对资本外逃与直接投资二者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政策指导价值。本文针对中国的这一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的研究,得出中国直接投资净流入和其资本外逃正相关的结论。这和Chander Kant针对1974年~1992年的东亚等地区(其中不包括中国)就相同问题所作实证研究的结果不一致。本文分析了Chander Kant的结论和本文结论不同的原因。最后根据本文的结论就中国在资本账户管理、利用外资以及防范资本外逃方面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罗雨泽  罗来军  
本文的研究结果发现,除了国外直接投资对大型企业不存在空间外溢比邻优势外,国外直接投资对中、小型企业以及港澳台地区直接投资对所有规模的企业均存在一定的空间外溢比邻优势;外商直接投资拉大了东西部企业生产率的差距,其中港澳台地区直接投资对东西部大型企业的生产率外溢差异远大于国外直接投资,港澳台地区直接投资分布相对集中于东部以及其对大型企业表现出的比邻优势使其外溢效应出现明显的区域差异,这是导致东西部生产率差异的主要因素;外商直接投资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具有不同的外溢效应,加剧了我国大、小企业之间的竞争地位差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民权  许罗丹  刘柳  
本文运用一次有关 1 998年广东省 40 5家FDI企业的调查数据 ,研究了四组企业(海外华资、日资、欧资和美资 ) ,并且区分了每一组所采用的投资战略。研究它们的投资战略为我们进一步评价我国加入世贸对来自各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提供了基础。但是 ,由加入世贸引起的一系列深刻的社会与经济变革也可能意味着跨国公司投资战略的变化。本文在假定没有这些投资战略变化的情况下 ,对评价加入世贸的影响作了一次有限的尝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子豪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和各国对"温室效应"日益关注的背景下,考察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95-2011年中国29个省区的数据,利用非动态门槛面板估计方法,本文从地区人均收入、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和环境规制等四个角度,实证检验了FDI对中国碳排放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FDI对中国碳排放存在比较显著的门槛效应。当地区人均收入过高、过低,或人力资本、研发投入、环境规制水平较高时,FDI显著抑制了碳排放增加;而当人均收入中等,或人力资本、研发投入、环境规制水平较低时,FDI的消减作用则很不明显,甚至会增加碳排放。由研究期内相关因素的变动趋势可知,通过收入门槛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鲁成军  孙稳存  
中国的政策制定不应简单地立足于FDI对中国经济的单向影响,还要兼顾国内投资对FDI的引致效应。中国与其过度依赖FDI,不如把政策重心转向增加有效投资需求上来,实现国内储蓄有效地向投资转化。中国除了对某些亟需的科技技术和管理制度所依附的FDI实行特别的优惠政策外,应紧缩甚至取消针对一般FDI的优惠幅度。此外,中国必须调整现有的区域和产业投资政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引导FDI流入上述领域,从而缓解区域和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压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德勇  易艳春  
鉴于CO2排放增长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深刻影响,以及我国在2009年底哥本哈根国际气候会议上减排40%-45%的承诺,本文旨在研究在不断开放和更加开放的中国,FDI对CO2排放的影响。文章使用1978-2008年间的数据探讨FDI对碳排放的影响。通过对我国时间序列数据的回归分析,我们发现FDI对CO2排放有负的影响,这个结果是由于FDI的技术溢出带来的。FDI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的环境质量,但这并不意味着FDI的流入对我国没有坏处,大量的FDI流入到了污染密集型产业之中。我国应该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有选择地利用外资。出口增长加重了我国碳排放的压力,这个结果是"污染避难所"理论的证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娟  王菲  
产业集聚以及外资的集聚已成为经济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聚类分析法结果显示中国外资集聚和产业集聚存在着区域上的高度吻合。基于中国数据的多元回归实证分析验证了传统贸易理论能够成功解释产业集聚以及区域专业化形成的机制,同时也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集聚的形成及产业空间分布的不均衡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康宁  陈奇  
国内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依靠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市场创造模式,第二种是资本迁移模式。外商直接投资在国内一些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江苏昆山和句容两县级市的实证研究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许多产业集群都属于资本迁移模式。在资本迁移模式下的产业集群中,外资企业的“群居生存”(ClusteringLife)刺激了产业集群的出现,专业化分工也达到非常精细的程度。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在产业集群形成中的作用引出的启示是:外商直接投资通过产业集群可以获得比原先更大的市场利益,产业集群也是聚集外资的一个很好的载体。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琦  董有德  
采用上海市1978-2005年的经济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FD I)的资本积累效应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协整检验显示:FD I对上海市的国内投资产生了显著的挤出效应。为此政府要加强对FD I的引导和监管,强力培育国内资本市场,提高民营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伟国  李杰  
基于外国直接投资与资本外逃关系的理论,采用G ranger因果关系和协整检验方法,分析了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资本外逃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资本外逃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很强的正相关,资本外逃引起了外国直接投资,同时,中国资本外逃与外国直接投资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最后据此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