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53)
2023(4247)
2022(3616)
2021(3317)
2020(2611)
2019(5957)
2018(5425)
2017(10629)
2016(5790)
2015(6056)
2014(5986)
2013(5984)
2012(5761)
2011(5237)
2010(5217)
2009(4895)
2008(4784)
2007(4397)
2006(3993)
2005(3602)
作者
(17154)
(14578)
(14571)
(13797)
(9235)
(7188)
(6688)
(5580)
(5373)
(5070)
(4964)
(4957)
(4613)
(4609)
(4525)
(4518)
(4248)
(4198)
(4113)
(4063)
(3635)
(3532)
(3510)
(3262)
(3239)
(3217)
(3099)
(3038)
(2931)
(2873)
学科
(33715)
经济(33695)
(14714)
管理(14393)
地方(14115)
方法(11439)
数学(10803)
数学方法(10728)
(9757)
企业(9757)
地方经济(9524)
(8637)
(7266)
农业(6860)
中国(6844)
(5418)
环境(5216)
业经(5044)
(4764)
财务(4764)
财务管理(4763)
企业财务(4650)
(4539)
金融(4537)
(4464)
贸易(4463)
关系(4325)
(4230)
(3639)
(3450)
机构
学院(85939)
大学(85269)
(37644)
经济(36970)
研究(32824)
管理(30578)
理学(26631)
理学院(26196)
管理学(25708)
管理学院(25542)
中国(23893)
科学(20705)
(17983)
(17341)
(16414)
研究所(15930)
中心(14472)
(13483)
财经(13412)
(12901)
师范(12816)
(12171)
(12169)
(12113)
经济学(11997)
业大(11633)
北京(11326)
经济学院(10957)
科学院(10730)
(10620)
基金
项目(61203)
科学(48980)
基金(45094)
研究(44008)
(40335)
国家(40020)
科学基金(33746)
社会(29120)
社会科(27646)
社会科学(27639)
基金项目(24340)
(22857)
自然(21507)
自然科(20954)
自然科学(20950)
自然科学基金(20540)
(20245)
教育(19490)
资助(17738)
编号(17616)
(14939)
重点(14530)
成果(13670)
(13587)
国家社会(12643)
(12185)
发展(12134)
课题(12094)
(11967)
科研(11612)
期刊
(42327)
经济(42327)
研究(25066)
中国(14346)
科学(13481)
学报(13444)
(12435)
(11790)
管理(9924)
大学(9828)
学学(9509)
农业(8379)
(8166)
金融(8166)
教育(7116)
资源(6848)
经济研究(6817)
财经(6592)
技术(6235)
业经(6108)
问题(5825)
(5743)
(5453)
国际(5313)
(4309)
技术经济(4284)
统计(4180)
(3921)
(3876)
(3783)
共检索到125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小建  
根据中国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程度逐渐加大、国家对西部开发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以及外资投资区位转移的"雁行理论"等条件推理,内陆地区近年来引进外资的增长幅度应该快于沿海地区。然而,实际分析结果表明,1979年以来的外资由沿海向内陆地区的转移,从1997年开始停滞,中西部地区引进外资总体表现不佳。文章从"路径依赖"、市场规模、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产业关联和投资软环境诸方面分析了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引资的思路。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张天宝  邹璇  
采用分阶段的数据和系统GMM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存在阶段性差异,表现为:外资集聚效应和市场规模的作用增强,开放度的促进作用开始显现,工资负效应、非市场化的阻碍作用减弱,税收优惠作用由正变负,交通基础设施正效应、非国有内资企业的集聚效应消失。据此,中西部地区应积极调整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和措施,重点在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完善上下工夫。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宏  张岳恒  
中国农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及其变动趋势,与中国的引资政策导向并不完全一致。本文选取29个省市区、1999-2008年的农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作为基本数据,研究农业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区位变化及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前景。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农业外商直接投资仍占较大比重,"东高西低"的地区分布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但出现了"向中部扩散"的变动趋势,尤其是长江中游地区已成为农业外商直接投资分布的主要地区,而西部地区仍对农业外商直接投资缺乏吸引力。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周晓皎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外商来华直接投资项目和资金的绝大部分分布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经济特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吸收的外资所占比重很小。90年代以来,虽然情况有所改变,但并没有根本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后凯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尤其是加入WTO后外商在华投资的区位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未来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的前景。结果表明,加入WTO后外商在华投资的“北上”趋势有所加快,而“西进”趋势则不太明显。从长远发展看,外商在华投资将会出现“西进”的趋势,但这种“西进”只能是“渐进式”的,而不可能是“大跨越式”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孟令岩  
FDI与产业的空间集聚是一种动态循环运动,具有互动和累积因果关系。对全国29省工业企业数据(1986~2010年)的检验表明:FDI与我国产业集聚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中西部地区产业集聚水平相对落后,并呈现出俱乐部趋同效应,必须优化外资结构,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特有优势,加强各类园区建设,创造集聚优势,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小刚  
低碳经济包含三个核心要素,即发展目标、减排和成本。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在这三者之间达成一种平衡,也就是在保证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实现低排放和低成本。如果单纯为了经济快速转型和兑现减排承诺,而制定和实施强制减排政策,必然引发各种经济冲突和社会矛盾,从而使低碳经济发展陷入困境。从根本上讲,应该把低碳经济纳入国家整体发展规划进行考量,而不仅仅是作为工业减排的附属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小芳  
“吃饭财政”的侵蚀、主体税种的缺乏和收支位移的挤迫是中西部地区乡镇财政困境形成的主要原因。从操作的层面看 ,改善乡镇财政 ,需要深化撤乡并镇改革、弱化乡镇财政职能、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和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进  
本文在考察了我国中西部地区利用外商投资的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吸引外资的条件进行了重点剖析,探讨了中西部地区吸引外商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吸引外商投资的具体对策措施。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树颖  董红  
外商直接投资使积聚区经济增速加快,在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中的优势地位日趋突出,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使地区间经济差异加大。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趋势将持续增长,跨国并购日益成为我国吸收外资的重要方式,而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分布的新趋势将由南向北转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启云  
我国中西部地区作为粮食主产区的传统农业地区,具有发展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优势。近十年来,我国中西部地区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资金困境急需克服。笔者根据一次对河南安阳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业调研的情况为例,来分析我国中西部地区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资金困境的成因,探讨有关问题的对策,以期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今后进一步的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弘  常云昆  
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投资。但西部大开发以来,在政府投资向西部地区倾斜的同时,民间资本却通过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渠道由西部流向东部。民间投资的缺失成为西部投资增长的困境,影响到了西部经济增长。本文通过计算投资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分析西部地区投资的困境,得出解决西部地区投资困境的方法和途径,以更好地利用外部资源,实现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增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昌文  孙文军  
尽管中西部地区的总体投资环境不比东部地区,但这并不意味着中西部地区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丝毫没有吸引力;相反,中西部地区的一些产业、部门和项目与东部地区相比不仅有相对比较优势,甚至有绝对比较优势。中西部政府应为外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将政府的多重目标与外商追求投资利润的目标尽可能统一起来;与此同时,从本地实际出发,加强投资促进,以减少外商投资的成本和风险,保证现有投资正常进行和投资的不断扩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仲鑫  陈相森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进入迅速增长时期,但区域间FDI差异不断扩大成为不可争辩的事实。本文尝试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对我国地级城市间FDI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发现:1993-2008年我国城市FDI数量和质量均有大幅提升,但城市间FDI差异较大,其中数量差异远大于质量差异,从FDI差异变动趋势看,数量差异和质量差异均呈下降趋势。通过面板GMM估计发现城市经济发展水平、FDI滞后效应以及WTO制度变化对FDI数量和质量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工资水平影响是负向的。但分时段估计发现,随着时间推移,工资水平与FDI项目规模呈显著正向关系,即工资水平提高有利于提升一个城市利用外资平均规模,第三产业比重显著影响FDI数量规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邓炜  郑兵云  
近来,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区位选择的文献大量涌现,但大多以全国或东部发达地区为研究对象,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分析则很少。本文以中部地区的安徽省为例,采用系统的数据和计量经济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表明外商在安徽投资的区位选择主要取决于成本因素和集聚因素,并进而提出了加快引资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