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02)
2023(15026)
2022(12881)
2021(11854)
2020(10306)
2019(23504)
2018(23006)
2017(44939)
2016(24488)
2015(27304)
2014(27290)
2013(26708)
2012(24739)
2011(22225)
2010(22085)
2009(20517)
2008(20291)
2007(18095)
2006(15596)
2005(13715)
作者
(69289)
(58135)
(57857)
(55196)
(36910)
(27895)
(26749)
(22558)
(21985)
(20728)
(19704)
(19520)
(18301)
(18133)
(18101)
(18059)
(17791)
(17269)
(16735)
(16694)
(14268)
(14185)
(14148)
(13262)
(13161)
(12931)
(12852)
(12686)
(11699)
(11568)
学科
(105206)
经济(105111)
管理(72086)
(69293)
(56654)
企业(56654)
方法(52187)
数学(47197)
数学方法(46638)
(29340)
(27231)
中国(24874)
地方(22013)
业经(20835)
(19717)
贸易(19712)
(19205)
财务(19154)
(19139)
财务管理(19111)
(18519)
企业财务(18249)
农业(18178)
(17681)
(15173)
(15172)
金融(15170)
银行(15131)
环境(15007)
技术(14690)
机构
学院(347036)
大学(346865)
(145837)
经济(142959)
管理(138270)
理学(120196)
理学院(118927)
管理学(116867)
管理学院(116212)
研究(112278)
中国(85154)
(71033)
科学(67955)
(67673)
(55868)
(55420)
财经(54188)
中心(53670)
(51622)
业大(51101)
研究所(50350)
(49280)
经济学(44768)
农业(44124)
北京(43831)
(43794)
师范(43362)
(40769)
经济学院(40707)
(40692)
基金
项目(236551)
科学(187998)
基金(173998)
研究(171455)
(150952)
国家(149765)
科学基金(130085)
社会(109624)
社会科(104239)
社会科学(104205)
(92071)
基金项目(91846)
自然(85148)
自然科(83239)
自然科学(83217)
自然科学基金(81784)
教育(80072)
(77917)
资助(72206)
编号(69682)
成果(56234)
(53159)
重点(53020)
(50465)
(49181)
课题(47228)
科研(45991)
创新(45977)
教育部(45940)
国家社会(45651)
期刊
(151193)
经济(151193)
研究(96215)
中国(60258)
(53326)
学报(51945)
(48457)
管理(48359)
科学(47853)
大学(39786)
学学(37564)
教育(32993)
农业(32855)
(32704)
金融(32704)
技术(31071)
财经(26490)
经济研究(24941)
业经(24466)
(22676)
问题(20213)
统计(19034)
(17862)
技术经济(17659)
(17451)
(17291)
理论(16546)
图书(16300)
决策(15796)
(15796)
共检索到499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廖上胜  樊瑞鹏  王选华  
本文在讨论FDI区域分布特征的基础上,以中国东、中、西部为研究对象,使用各区域的实证数据来检验制度、成本、市场和集聚因素对外资企业区位决策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因素不但会影响外资的区位决策,而且每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具有区域差异性,显著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政府应当根据区域差异实行分类外资政策,从而优化FDI空间结构配置,提高区域经济增长中FDI的使用效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海南  唐五湘  
本文运用中国25城市从1992年到2004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区域决定因素。采用的是随机效应动态模型,运用GLS进行估计,同时对异方差与一阶自相关现象进行了诊断与矫正。发现集聚效应、经济增长率、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贸易依存度等5个变量非常显著,除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外,其余变量与FDI呈现正相关,这与我们预期的相一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洋子  张淑娟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税率后,外商企业所得税负担增加。本文主要运用2008年~2014年全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在对外商企业所得税负担率变化趋势归纳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不同地区的税收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以涉外企业所得税负担率来衡量税收因素对外商直接投资均有非常显著的负向影响;第二,涉外企业所得税负担率和影响程度呈现区域差异性;第三,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和继续扩大开放水平对于我国涉外企业,尤其是西部地区涉外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税合并后提高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洁  
加入WTO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无论在总量还是增长速度上都落后第二产业,尤其是2005年之前,近两年则有较快的增长。文章试图从实证研究的角度给出第三产业FDI落后的解释。文章通过对中国27个省份和直辖市2001-2007年第三产业实际使用外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讨论中国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发现市场化程度影响显著,而市场规模的影响并不显著。数据显示,虽然入世以来我国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很多省份2005年之前市场化程度增加速度并不快,而2005年之后有较快的增加,计量检验结果对我国第三产业FDI的增长速度给出了解释。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吕立才  庄丽娟  黄祖辉  
本文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中国食品产业的潜在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表明,市场规模、企业平均规模、市场发育程度、附加值率、产业集聚程度和产业政策是外商直接投资中国食品产业的重要决定因素,劳动力成本可能并不是当前外商直接投资中国食品产业的重要决定因素,或者这一优势正在弱化。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给出了简要的结论和政策涵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宜红  王林  
什么是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最主要的决定因素?以往文献存在一定的争论,有观点认为市场因素最主要,还有观点认为前期服务业FDI和制造业FDI对当前服务业FDI的流入最重要。本文利用我国1997~2008年各服务业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对我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没有前期服务业FDI流入时,我国的市场规模、贸易开放度、经济增长率及服务业发展水平是吸引服务业FDI的主要因素;而存在前期服务业FDI时,制造业FDI、前期服务业FDI的流入,即集聚因素成为吸引服务业FDI的主要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雪  谢玉鹏  
本文将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用2005年、2006年相关数据建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继宏  陆小丽  
本文基于广西外商直接投资的实际情况,将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分为传统因素和新经济地理学因素,采用ADL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新经济地理学的FDI集聚效应、当地市场规模以及传统研究中的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对广西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具有高度显著的积极影响,而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具有负面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志忠  陈果  
文章把环境管制作为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了外资企业区位选择的内在机制。利用2003年-2006年我国192个城市的数据,通过建立Panel Data模型,实证研究了环境管制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管制是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不均的原因,环境管制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具有负效应,且这种负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沙文兵  石涛  
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持续扩大的外商直接投资在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市、区)、1999~2004年度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一个经济计量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进行测度。计量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负面效应:就全国总体情况而言,三资工业企业总资产每增加1%,工业废气排放量增加0.358%。进一步对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研究表明,与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区域分布特征相一致,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也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的梯度特征。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冷艳丽  冼国明  杜思正  
本文基于2001-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通过规模效应、增长效应和结构效应三种机制对中国的环境质量产生影响,其中,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为负,增长效应为正。整体而言,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的雾霾污染正相关;地区生产总值与雾霾污染显著负相关,煤炭消费、机动车辆、贸易开放度、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以及产业结构与雾霾污染显著正相关,人力资本对雾霾污染的影响不显著;外商直接投资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既要考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顾及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雨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生态环境之间关系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阐述了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生态环境的现状,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生态环境影响机制,通过连续19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实证模型,分析两者关系,给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表明,FDI对环境的影响呈现倒U型曲线,技术溢出效应比较明显;EKC曲线则呈现正U型,表明随着收入的增加,FDI的规模效应的影响越来越大,最终成为污染避风港。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夏良科  
借助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圈的城市层面数据,本文研究了外资区位选择因素的动态演变规律。研究发现,早期阶段,优惠的引资政策、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市场规模对于三大经济圈吸收FDI都有决定作用。近年来,政策的优惠已经不是决定这三大经济圈吸收外资的主要因素,集聚效应和基础设施,尤其是邮电通讯设施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用地成本过高都不同程度地抑制了三大经济圈外资流入。研究还发现: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外资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但是珠三角地区依旧是劳动密集型外资占主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郝正亚  付桂彦  
本文选取2005-2012年河北省对26个国家的OFDI面板数据,通过建立投资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河北省OFDI区位选择的动机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河北省OFDI总体呈现垂直型特点,具有成本驱动、资源攫取和技术创新动机;东道国的市场规模对河北省OFDI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而双边贸易距离对河北省OFDI具有阻力作用,另外东道国的制度环境对河北省OFDI具有负面影响;河北省进入发展中国家的OFDI,以成本驱动和资源攫取为主要动机,进入发达国家的OFDI,主要表现为技术创新动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海波  张悦  
本文在增长理论和空间经济学框架下,选取2004-2012年江苏13个市统计数据,运用Matlab软件建立空间面板模型,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本市的外商直接投资不仅会对本市的经济产生促进作用,即直接效应;也会带动邻近市的经济发展,即间接效应。此外,内资对经济的贡献比外资大,且外溢强度也高于外资。江苏省各市之间存在很强的空间依赖性,经济互动效应明显,这为江苏省合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