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66)
2023(10620)
2022(9200)
2021(8469)
2020(7238)
2019(16552)
2018(16260)
2017(31928)
2016(17300)
2015(19537)
2014(19444)
2013(19089)
2012(17593)
2011(15837)
2010(16182)
2009(15383)
2008(15370)
2007(14281)
2006(12388)
2005(11253)
作者
(50218)
(42332)
(41762)
(40019)
(26804)
(20218)
(19320)
(16210)
(15612)
(15101)
(14049)
(14027)
(13322)
(13239)
(13200)
(13131)
(12901)
(12440)
(12413)
(12022)
(10430)
(10398)
(10216)
(9547)
(9518)
(9410)
(9398)
(9386)
(8449)
(8419)
学科
(74616)
经济(74560)
(55121)
管理(53785)
(46249)
企业(46249)
方法(35463)
数学(31259)
数学方法(30994)
(20044)
(19882)
中国(18144)
技术(16120)
(15612)
贸易(15606)
业经(15189)
(15153)
(13794)
(13685)
财务(13648)
财务管理(13621)
(13280)
地方(13245)
农业(13079)
企业财务(12939)
(11683)
金融(11681)
(11620)
银行(11592)
理论(11254)
机构
学院(254252)
大学(252315)
(107432)
经济(105146)
管理(98754)
理学(84492)
理学院(83638)
研究(83435)
管理学(82301)
管理学院(81798)
中国(63741)
(52335)
(49036)
科学(48998)
(42487)
(40965)
财经(39384)
(38701)
中心(38637)
研究所(38117)
业大(36114)
(35587)
经济学(32932)
北京(32928)
农业(32415)
(31807)
师范(31504)
(30951)
经济学院(29865)
(29690)
基金
项目(162171)
科学(127294)
研究(119790)
基金(116846)
(100960)
国家(100137)
科学基金(85724)
社会(75106)
社会科(71301)
社会科学(71274)
(63860)
基金项目(61404)
教育(56310)
自然(55071)
自然科(53846)
自然科学(53831)
(53723)
自然科学基金(52877)
编号(50271)
资助(48467)
成果(40303)
重点(36627)
(36505)
(35242)
(34645)
课题(34210)
创新(32354)
教育部(31558)
科研(31210)
项目编号(30828)
期刊
(119557)
经济(119557)
研究(73455)
中国(47430)
(39918)
(37098)
学报(36764)
管理(36584)
科学(34845)
大学(27552)
教育(26427)
学学(26037)
(25152)
金融(25152)
农业(25025)
技术(24966)
财经(20253)
业经(20046)
经济研究(19491)
(17408)
问题(15664)
技术经济(15121)
(14924)
(13880)
国际(13143)
商业(12919)
理论(12473)
统计(11936)
科技(11664)
现代(11656)
共检索到378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余光胜  李炜  
外商直接投资中技术引进的分析(下)——对“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反思余光胜李炜其次,来自跨国公司母国(地区)的不利影响。跨国公司母国(地区)从保持其国家竞争优势的立场出发,对本国或本地区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采取鼓励或限制性措施。一方面根据产业升级的需要,...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余光胜  李炜  
80年代中后期,我国提出了“以市场换技术”战略,旨在通过开放部分国内市场引进外商投资,进而引进技术。但现实与初衷的背离,引人深思。本文作者认为,“以市场换技术”有三层含义:以消化吸收为前提的技术传播效应、以产业关联为基础的技术波及效应和以市场竞争为中介的技术创新效应。目前,人们仅注意到前两层(更多的是第一层)含义上的“换技术”效应。但根据跨国公司投资理论与实践,在前两个层次上取得换技术的效果是有限的。通过有效的市场竞争,促使企业技术创新、提高技术水平,才是“以市场换技术”的本质。据此,作者认为“换技术”效果不理想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未能构造出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文章最后提出了实现“以市场换技术”...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艺影  
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获取世界先进技术的重要渠道。但其效应是潜在的,要获得这种溢出效应是受限制的。而制约这种溢出效应强弱的因素就形成了阻碍技术转移和溢出的平流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允贵  
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样,70年代末以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一个最重要的动机,是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特别是到了80年代中后期,国内更是提出了“以市场换技术” 的口号,在这一口号推动下,各地招商引资高潮迭起。然而,问题是:第一,外商是否愿意转让我们热切盼望的技术?第二,如果我们学来技术,却失去了市场,那么,学来的技术又如何商品化和市场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炳才  
如何评价外商投资对中国企业和社会技术进步的作用,对我们正确认识外资在中国的地位、作用以及所应该采取的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外资对中国技术进步和中国经济发展的价值与意义。 一、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水平 1978~1988年,我国所批准的外商投资协议项目中,第一、第二产业占45%,第三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新房  
一、以市场换技术——时代的产物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目的除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之外,另一个目的就是以外资为载体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以加快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提高国内的技术水平,提升国内企业的竞争力。由于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在企业竞争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一国往往难以通过直接的技术进口来实现技术进步。长期以来,我国在利用外资的实践过程中就逐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程进  陈小文  王晖  
我国技术引进受国内需求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拉动,在剔除国内需求的影响后可以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技术引进金额影响作用较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技术引进多是政府主导,而外商直接投资更多地是企业自身行为所致。因此,我国技术引进应以市场化的方式运作,以减轻技术来源和外资来源相背离的情况,使引进的技术更好地适应企业需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福全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中的问题与分析周福全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引进利用外资工作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截至到1994年,我国共批准外商投资项目约22万个,协议外商投资金额3000多亿美元,实际投入外资金额950多亿美元,是接受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向阳  
一、外资政策及特点 自1957年独立以来,马来西亚对外国直接投资一直持欢迎态度。为鼓励企业把资本投向政府指定的重点产业,政府在1958年颁布了“先驱工业法令”。从这时起,大量外国直接投资开始进入马来西亚制造业部门。随着六十年代末期经济发展战略从替代进口转向促进出口,1968年“投资奖励法”诞生了。1970年政府又颁布了“新经济政策”,其基本目标是,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人杰  
为了统筹区域发展,中国需要进一步调整利用外资政策,其中包括引资地区结构的转变。内陆地区要因势利导,在市场体制、投资环境、物流管理、司法体系、政策激励、研发投入等方面做出相应转变,改善目前的状况,为内外资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内陆地区应在政策改进、产业升级、实现和谐发展等方面制定引导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战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金生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应积极、合理有效地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把它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如何处理好吸引外资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外商直接投资的直接目标价值 当代西方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是多方面的,是由企业的各种优势和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但从它们的最终目标价值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康荣平  
在当代,技术引进在后发展国家的经济技术发展中已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也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引进,尤其中共11届3中全会以来,中国已把技术引进作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措施,但是,许多年来的技术引进时常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为此,我们进行了这项以技术引进的宏观分析和战略模式探讨为主的国际比较研究。从对中国的可比性和可借鉴性角度出发,在研究的对象国的选择标准上尽量符合:(1)后发展,(2)大国,等等。我们选定的是:美国(19世纪为主)、前苏联(30年代以来)、日本(二战后为主)、巴西、印度、南朝鲜,当然还有中国,后来又补充了一个小国——新加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军  
一、问题的提出技术引进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中已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仅1980年至1989年十年间,我国技术引进就有17063个项目,共用汇270多亿美元。事实证明,在某种程度和范围内,技术引进已成为我国企业技术进步的主旋律。所谓技术改造,在很多场合,实际上就是技术引进的代名词。但是近年来我国技术引进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也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忧虑和思考。这些问题除了人们所常常论及的重复引进,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之外,还有:技术引进的经济效益不佳;对引进项目的消化吸收能力差,效果不明显;引进技术的迅速退化,等等。显然,如果我们对技术引进工作没有一种超前的筹划,一个统盘的打算,我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