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28)
- 2023(4995)
- 2022(4220)
- 2021(3556)
- 2020(2932)
- 2019(6823)
- 2018(6571)
- 2017(13384)
- 2016(6783)
- 2015(7385)
- 2014(7468)
- 2013(7738)
- 2012(7601)
- 2011(6966)
- 2010(7330)
- 2009(7160)
- 2008(6748)
- 2007(6193)
- 2006(5951)
- 2005(5618)
- 学科
- 济(62099)
- 经济(62075)
- 管理(19167)
- 地方(18379)
- 方法(17909)
- 业(17730)
- 数学(16589)
- 数学方法(16532)
- 地方经济(13554)
- 企(12606)
- 企业(12606)
- 中国(10438)
- 财(9784)
- 农(9748)
- 业经(8933)
- 学(8556)
- 农业(7694)
- 环境(6843)
- 经济学(6821)
- 融(6686)
- 金融(6685)
- 制(6088)
- 关系(5945)
- 务(5788)
- 财务(5786)
- 财务管理(5782)
- 发(5769)
- 贸(5640)
- 贸易(5635)
- 企业财务(5585)
- 机构
- 大学(110962)
- 学院(110757)
- 济(64397)
- 经济(63494)
- 研究(43284)
- 管理(39793)
- 理学(33763)
- 理学院(33368)
- 管理学(32950)
- 管理学院(32739)
- 中国(32282)
- 财(27492)
- 京(22312)
- 科学(22177)
- 经济学(22036)
- 所(21955)
- 财经(21808)
- 经(19651)
- 经济学院(19569)
- 研究所(19505)
- 中心(18072)
- 江(16118)
- 财经大学(15975)
- 院(14972)
- 北京(14497)
- 农(13999)
- 科学院(13548)
- 范(13006)
- 州(12955)
- 师范(12930)
- 基金
- 项目(66353)
- 科学(52839)
- 基金(50162)
- 研究(48708)
- 家(43157)
- 国家(42857)
- 科学基金(36658)
- 社会(34912)
- 社会科(33273)
- 社会科学(33264)
- 基金项目(26047)
- 省(23675)
- 自然(21299)
- 资助(21027)
- 教育(20835)
- 自然科(20792)
- 自然科学(20788)
- 自然科学基金(20421)
- 划(19684)
- 编号(17754)
- 发(16342)
- 国家社会(15684)
- 部(15411)
- 济(15252)
- 经济(15128)
- 重点(14972)
- 成果(14623)
- 发展(13944)
- 展(13765)
- 教育部(13704)
共检索到180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建春 孙忠艳 杨秀苔
本文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运用计量模型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并在此差异的基础上,建立西部地区FDI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分析得出西部地区国内投资与FDI不存在挤出效应,也不存在最低人力资本存量限制等结论,为加入WTO后,我国西部地区如何发展开放型经济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郭志仪 杨曦
本文基于一个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内生框架,分析了FDI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差异。利用1990-2004年省际数据,发现FDI在中国各地区发挥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别。FDI作为一种资本形式,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作用显著,对中部地区边际作用较大但不明显,对西部地区作用甚微;FDI在东部地区具有显著的技术外溢和资本挤入效应,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挤入效应而不是技术外溢效应,在西部地区,资本挤入和技术外溢效应均不明显。东、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有助于吸引FDI进入,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不能显著提高FDI的吸收规模。人力资本的提高对于西部地区吸引FDI的进入和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霍杰
文章基于2001—2012年我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使用空间经济计量模型实证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和聚集经济的外部性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条件β收敛;外商直接投资和聚集经济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和聚集经济外部性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对于制定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有指导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霍杰
文章基于2001—2012年我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使用空间经济计量模型实证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和聚集经济的外部性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条件β收敛;外商直接投资和聚集经济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和聚集经济外部性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对于制定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有指导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闫奕荣 李志军
本文运用协整和因果关系检验理论,对西部地区从1979年到2005年的外国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并且当滞后两期时,经济增长是外国直接投资的格兰杰原因,而外国直接投资并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分别从长期和短期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给出了结论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罗余才 李功网
本文将采用计量模型 ,利用30个省市1990~1998年数据对不同地区FDI和GDP的关系 ,FDI对不同地区出口和进口的影响建立计量模型 ,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模型 ,得出 :FDI的流入对全国不同地区经济增长有较大的正面影响。就是在地区差距方面 ,90年代 ,FDI有向中部扩展的趋势 ,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但对西部地区 ,FDI的流入 ,由于数量少 ,短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可能太大。
关键词:
国际直接投资 地区 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成岐 张建华 安辉
本文运用计量模型考察了影响中国引入外商直接投资 (FDI)与经济增长之间相关关系的诸种因素。我们发现 ,无论在全国还是各省区分组的层次上 ,东道主的经济技术水平和政策因素均强烈地影响 FDI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发达地区 ,FDI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强烈 ;企业间的竞争最为激烈时 ,FDI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分析结果还显示 ,地方政府应该且有能力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地发挥 FDI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市场化改革作为一种“一般性”的政策优化了经济增长的环境 ;FDI作为这种政策的一种体现 ,在发达地区对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启明 韦结余 白丽健
利用1978—2010年我国西部地区12省市的数据,测算了我国西部地区的资本、劳动力和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显示:当期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源于资本投入;但是,由于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太大,因此TFP呈相对平稳下降趋势,TFP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不是很明显。指出:若2010—2020年西部地区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7.1%,则西部地区能实现以技术进步带来可持续增长。最后提出西部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经济 可持续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星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成效主要不在于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而在于经济增长质量的优劣,在于经济增长是否使西部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高。本文从经济增长质量的视角来考察西部地区2004-2008年经济发展状况,通过系统全面的指标体系,用主成份分析法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对改善西部地区现有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及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经济增长质量 西部大开发 主成份分析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立群
我国西部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不是其自然地理条件和国家的优惠倾斜政策问题,而是资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制度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经济增长与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石少春
文章认为,要想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明确该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做好定位,完善该地区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其增长方式,按照发展的实际情况与需求促进路径的转化。西部地区已经迎来了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文章认为,此阶段的重点任务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根据西部地区的优势,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利用核心区域经济增长的示范作用,使西部地区的不同区域能够协同一致,共同建设并完善该地区的发展机制,共同推动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宏波 谢加丽
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内,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其原因有:(1)在地理位置上,东部远远优于西部。我国东部地区沿江、沿海,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宜人,交通信息通畅。这些条件不仅有利于手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交通信息事业的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晓阳
经济增长的初期,固定资本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显著,而到了经济发展的中后期,人力资本的作用逐渐体现出来。我国西部地区在1980-2007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这两个阶段的转折点是1996年,转折的一个根本因素是人力资本。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力资本积累阶段是相对应的,人力资本正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西部地区必须采取适度超前的政策措施,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加快人力资本积累的步伐,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工业化 西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