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82)
- 2023(12027)
- 2022(10329)
- 2021(9632)
- 2020(8689)
- 2019(19912)
- 2018(19954)
- 2017(39906)
- 2016(21244)
- 2015(24331)
- 2014(24414)
- 2013(24166)
- 2012(22492)
- 2011(20211)
- 2010(20202)
- 2009(18942)
- 2008(18852)
- 2007(16839)
- 2006(14468)
- 2005(12861)
- 学科
- 济(94088)
- 经济(93998)
- 业(66795)
- 管理(66729)
- 企(54779)
- 企业(54779)
- 方法(50933)
- 数学(46273)
- 数学方法(45809)
- 财(26879)
- 农(23843)
- 中国(23382)
- 贸(18557)
- 贸易(18550)
- 技术(18106)
- 易(18082)
- 务(17962)
- 财务(17913)
- 财务管理(17869)
- 业经(17832)
- 制(17264)
- 企业财务(17072)
- 学(15816)
- 农业(15719)
- 地方(14804)
- 银(14727)
- 银行(14695)
- 融(14169)
- 金融(14166)
- 行(13936)
- 机构
- 大学(316421)
- 学院(315105)
- 济(135223)
- 经济(132640)
- 管理(127674)
- 理学(110901)
- 理学院(109860)
- 管理学(108136)
- 管理学院(107551)
- 研究(97209)
- 中国(74444)
- 京(64536)
- 财(63376)
- 科学(57199)
- 财经(51683)
- 农(48142)
- 所(47936)
- 经(46915)
- 中心(46581)
- 业大(45339)
- 江(45199)
- 研究所(43247)
- 经济学(42311)
- 北京(40292)
- 经济学院(38747)
- 财经大学(38570)
- 农业(38251)
- 范(37590)
- 师范(37199)
- 州(36054)
- 基金
- 项目(209172)
- 科学(165659)
- 基金(154362)
- 研究(151529)
- 家(133355)
- 国家(132330)
- 科学基金(114730)
- 社会(97511)
- 社会科(92777)
- 社会科学(92750)
- 基金项目(81711)
- 省(80929)
- 自然(74689)
- 自然科(73002)
- 自然科学(72983)
- 自然科学基金(71702)
- 教育(71292)
- 划(68241)
- 资助(64918)
- 编号(61298)
- 成果(48564)
- 部(48277)
- 重点(46593)
- 创(43872)
- 发(43688)
- 教育部(41944)
- 创新(41082)
- 课题(40941)
- 科研(40756)
- 国家社会(40716)
- 期刊
- 济(137583)
- 经济(137583)
- 研究(87512)
- 中国(50980)
- 财(49812)
- 学报(45551)
- 管理(45181)
- 科学(42382)
- 农(41462)
- 大学(34980)
- 学学(33084)
- 技术(30715)
- 融(28503)
- 金融(28503)
- 农业(28333)
- 教育(26725)
- 财经(25823)
- 经济研究(23018)
- 业经(22380)
- 经(22024)
- 问题(19228)
- 技术经济(18214)
- 统计(18112)
- 贸(17064)
- 策(16416)
- 理论(16190)
- 商业(15391)
- 业(15045)
- 决策(14883)
- 实践(14635)
共检索到446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亚斌 肖竞成 艾洪山
为了检验FDI是否通过三种关联渠道对中国产业的技术进步产生影响,本文首先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计算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并通过对它进行分解来测度行业的技术进步值以及相对技术效率变化值。然后运用1999-2005年20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本土产业的关联效应是存在的,通过进一步对关联渠道的分析,可以看出行业内厂商间的联系是FDI与本土产业关联的主要方面,其中后向关联效应明显强于前向关联效应;而水平关联效应则不如垂直效应明显,外资企业的参与对本土企业产生了挤出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严兵
本文通过建立包含外商直接投资因素的技术进步内生化增长模型,分析了外资对昆山各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看,外资对昆山地区的技术进步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外资技术进步作用的发挥逐渐从以间接影响为主转变为以直接影响为主,外资对内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正逐渐减弱,近年来出现了不太显著的负面溢出效应。
关键词:
FDI 技术进步 溢出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宜红 王林
什么是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最主要的决定因素?以往文献存在一定的争论,有观点认为市场因素最主要,还有观点认为前期服务业FDI和制造业FDI对当前服务业FDI的流入最重要。本文利用我国1997~2008年各服务业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对我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没有前期服务业FDI流入时,我国的市场规模、贸易开放度、经济增长率及服务业发展水平是吸引服务业FDI的主要因素;而存在前期服务业FDI时,制造业FDI、前期服务业FDI的流入,即集聚因素成为吸引服务业FDI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晴
文章以Caves(1974)的经典模型为基础构建计量模型,对宁波FDI在工业部门中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计量分析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来宁波外资企业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没有对内资企业的技术进步产生促进作用,原因主要在于FDI技术溢出的渠道狭窄,示范效应、竞争效应和关联效应都很弱。
关键词:
FDI 技术溢出 渠道 实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立军
本文基于我国1999~2005年工业部门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建立两部门生产模型,分析FDI和自主技术创新对工业部门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外资企业在我国经济增长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就工业部门来说,国内地区间科技创新与合作是我国内资企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源泉,FDI直接技术外溢效应并不是关键性因素。
关键词:
FDI 技术扩散 经济增长 自主创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闫海洲
自1990年浦东改革开放以来,浦东的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从开放的角度看,浦东的改革开放贯穿了引入外资、利用外资的过程,外商直接投资在浦东新区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对浦东新区FDI的规模、来源和分布进行了分析,指出了FDI在发展阶段上呈现出波动性、在区域空间上呈现出集聚性、在资金来源上呈现出集中性的特征;其次,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FDI对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三个假设,通过对1990~2007年相关数据进行检验,发现FDI对于浦东新区的经济增长效应显著,但是技术溢出效应并不明显,而且存在较强的挤出效应;最后文章根据研究结果,对浦东新区在利用FDI的政策和制度安排上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霍忻
对外直接投资(OFDI)是一国利用技术外溢效应来实现本国技术进步的有效路径。本文借鉴L-P模型,选取1985-201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并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技术进步衡量指标,具体考察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国内技术进步的影响程度和因素。结果显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会产生显著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即对外直接投资每增加1%将引致国内全要素生产率增长0.0163%,影响程度不及国内研发、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贸易,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此外还受到人力资本水平、研发强度、技术差距和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 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包群 赖明勇
在新增长理论框架下 ,本文建立了用外商直接投资将技术进步内生化的增长模型 ,协整分析的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虽然促进了我国的技术进步 ,但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外资企业自身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外资企业对国内企业的技术外溢效果并不明显。同时 ,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 ,本文运用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资本产出率之间的关系 ,实证结果进一步证实前述结论 ,并且发现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进步作用存在较大波动性。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进步 技术外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钟道军 李子美 张爱儒
文章采用索罗余值法测算的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外商直接投资对重庆市技术进步的影响,利用重庆市1992—2014年的面板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并进行相关的回归分析。结果证明:在诸多因素中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对重庆市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而教育投入的增加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也会对技术进步发挥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秋菊 朱钟棣
国际贸易是技术进步的一条很重要的途径,而跨国外包作为国际贸易的一种新形式是否会影响我国的技术进步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基础上,检验了中国跨国外包的承接和技术进步之间的长、短期因果关系。我们发现,跨国外包与技术进步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从长期来看,跨国外包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但技术进步是促进跨国外包的原因;从短期来看,跨国外包是促进技术进步的原因,技术进步不是促进跨国外包的原因。
关键词:
跨国外包 技术进步 协整 因果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文化 刘宏
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其所带来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日益显著。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加速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升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选取1985-2014年中国对13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借鉴测算国际研发溢出的C-H和L-P模型,在分析对外直接投资驱动投资母国技术进步机理的基础上,实证检验自主研发、对外直接投资、外商投资和进口贸易四种路径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结果显示均能对全要素生产率起到积极作用,但影响程度有所差异。最后在机理和实证分析所得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借助对外直接投资提升中国技术进步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文化 刘宏
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其所带来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日益显著。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加速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升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选取1985-2014年中国对13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借鉴测算国际研发溢出的C-H和L-P模型,在分析对外直接投资驱动投资母国技术进步机理的基础上,实证检验自主研发、对外直接投资、外商投资和进口贸易四种路径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结果显示均能对全要素生产率起到积极作用,但影响程度有所差异。最后在机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洋 王非 李国平
文章利用我国1978~2006年的相关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对影响我国能源强度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强度的提高或降低的影响程度最大;技术进步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能源强度;能源价格的提高对能源强度的下降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我国要实现"十一五"计划中提出的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战略目标,必须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合理的以市场为主导的能源价格体系,鼓励节能技术研发。
关键词:
能源强度 能源价格 产业结构 技术进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伟全
通过协整的方法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利用我国1987年到2008年国内研发费用支出和专利授权数量的数据,从技术创新的视角检验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技术进步效应。研究表明,我国当前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技术创新活动投入水平和产出能力的影响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技术进步效应还不是很明显;而在外部技术获取的渠道方面,进出口贸易对于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要更大一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杜群阳 朱勤 王晖
基于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在浙江城市分布表现出较大差异的事实,运用11个城市的工业数据,研究了技术外溢效应与地区经济、社会变量的关系。回归结果表明:省域层面上浙江FDI整体技术外溢效应不明显;政府科技研发投入、人力资本、基础设施、重工业产值比重、国有经济比重等因素与FDI技术外溢存在正相关关系;更新改造投资比例与对外开放度两因素与FDI技术外溢存在负相关关系。在对回归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外溢 区域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