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15)
2023(5700)
2022(4675)
2021(3932)
2020(3194)
2019(7254)
2018(6807)
2017(13231)
2016(7138)
2015(7521)
2014(7355)
2013(7350)
2012(6714)
2011(5989)
2010(5913)
2009(5420)
2008(5333)
2007(4702)
2006(4261)
2005(3748)
作者
(21502)
(18151)
(17943)
(16894)
(11056)
(8695)
(8224)
(6915)
(6703)
(6239)
(6109)
(6088)
(5642)
(5571)
(5543)
(5468)
(5428)
(5410)
(5127)
(4972)
(4406)
(4364)
(4184)
(3954)
(3932)
(3873)
(3838)
(3753)
(3596)
(3568)
学科
(39169)
经济(39155)
管理(21166)
(19183)
方法(17642)
数学(16604)
数学方法(16498)
(14895)
企业(14895)
地方(11189)
环境(8761)
(8319)
(8098)
中国(7549)
地方经济(7495)
业经(6466)
(6303)
农业(5972)
(5641)
(5579)
财务(5577)
财务管理(5574)
企业财务(5415)
技术(5272)
(5110)
金融(5109)
(4692)
资源(4491)
(4485)
贸易(4485)
机构
大学(105593)
学院(105499)
(47413)
经济(46638)
管理(41765)
理学(37097)
理学院(36679)
管理学(36071)
管理学院(35894)
研究(35772)
中国(25121)
科学(22342)
(20992)
(19334)
(18935)
(17735)
业大(17557)
研究所(16477)
财经(16227)
中心(15971)
农业(15137)
(14881)
经济学(14870)
(14792)
经济学院(13625)
(13443)
师范(13298)
(13072)
北京(12560)
经济管理(12342)
基金
项目(77576)
科学(62872)
基金(58124)
研究(54080)
(51416)
国家(51042)
科学基金(44464)
社会(37126)
社会科(35568)
社会科学(35555)
基金项目(31622)
(31067)
自然(28813)
自然科(28151)
自然科学(28145)
自然科学基金(27661)
(25985)
教育(24238)
资助(22687)
编号(20106)
(17832)
重点(17825)
(17013)
(16599)
国家社会(16144)
创新(15618)
科研(15041)
成果(14623)
人文(14505)
教育部(14479)
期刊
(47373)
经济(47373)
研究(27973)
学报(17683)
中国(16546)
科学(16211)
(15549)
(13979)
管理(13568)
大学(13226)
学学(12798)
农业(10966)
技术(8724)
(8221)
金融(8221)
经济研究(7943)
财经(7880)
教育(7573)
业经(7109)
(6798)
问题(6469)
技术经济(6126)
资源(6106)
统计(6068)
(5968)
(5911)
(5331)
科技(5258)
决策(5210)
国际(4923)
共检索到144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汪莉  于佳鑫  邵雨卉  
采用Super-MSBM距离函数测算能源和环境约束下的绿色全要素效率,并实证检验外商直接投资对绿色全要素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忽略能源要素会导致区域绿色全要素效率被低估,忽略环境污染物则会导致绿色全要素效率被高估;在投入产出要素中,劳动投入的效率最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分省份来看,天津、海南和青海的绿色全要素效率处于前三位,而河北和内蒙古的绿色全要素效率偏低。进一步地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绿色全要素效率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肯定了"污染光环效应"在中国的存在;就影响机制而言,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是通过促进能源投入和劳动投入的效率提高来对绿色全要素效率产生正面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董有德  夏文豪  
“十四五”期间中国将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SBM距离函数和GML指数测算了中国各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使用系统GMM和门槛模型检验了中国各省份外商直接投资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FDI对中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种负向影响在地区分布上呈现“东弱西强”的特征。进一步回归发现:FDI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基于环境规制和技术吸收能力的单一门槛效应。使用面板分位数模型进行拓展分析发现,FDI对不同分位点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的研究为评估外商直接投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世迪  韩先锋  宋文飞  
基于中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门槛回归技术,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是否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现正向边际效率递增的非线性规律;新常态下,积极的绿色生产率增长效应主要产生于东部和西部地区,而其在中部地区并不明显;人力资本、要素禀赋、市场化进程和贸易开放度等吸收能力条件显著作用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绿色生产率增长效应,且存在明显的异质非线性特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世迪  韩先锋  宋文飞  
基于中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门槛回归技术,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是否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现正向边际效率递增的非线性规律;新常态下,积极的绿色生产率增长效应主要产生于东部和西部地区,而其在中部地区并不明显;人力资本、要素禀赋、市场化进程和贸易开放度等吸收能力条件显著作用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绿色生产率增长效应,且存在明显的异质非线性特征。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建   王博  
本文首先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与全域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估算得到2004—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TFP),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普通面板数据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OFDI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绿色生产率增长效应。研究发现:OFDI显著促进了中国绿色TFP的提升,从绿色生产率的视角验证了OFDI的逆向绿色技术溢出在中国情境下真实存在,OFDI能够成为支撑新发展阶段下中国绿色TFP提升的新力量;产业结构升级显著促进了中国绿色TFP的提升;OFDI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同发展显著促进了中国绿色TFP的提升;OFDI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绿色生产率增长效应因二者关系的阶段性不匹配而存在“门槛效应”。本文的研究丰富了绿色TFP的影响因素研究,为进一步理解新发展阶段下如何提升绿色TFP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岳立  曹雨暄  任婉瑜  
内外双循环战略背景下,如何依托技术创新发挥外资对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作用至关重要。文章识别了FDI、异质型创新与绿色发展效率的作用机制,并通过面板中介模型考量三者关系。研究发现:(1)随着FDI规模扩大,FDI对绿色发展效率显示出先抑制、后促进的“正U型”关系。(2)FDI可以发挥技术创新外溢效应。其中,FDI对自主创新外溢作用最强,对技术引进的作用最弱。(3)全区来看,在FDI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中,技术引进存在部分遮掩效应,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分区来看,创新高水平区FDI技术外溢可依托自主创新促进绿色发展效率,创新中水平区技术引进和模仿创新可抵消FDI对绿色发展效率的部分抑制作用,而创新低水平区主要通过模仿创新影响绿色发展效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华  
本文基于我国贸易强国建设背景下,就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我国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中介效应机制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我国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同时还会通过外商直接投资的间接渠道对我国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作用。具体表现为,外商直接投资会通过资本和技术溢出效应进一步强化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促进作用。文章最后从加大政策支持、提升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借助“一带一路”与APEC等载体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扩大开放吸引更多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加快全球产业体系布局等方面提出提升我国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彤彤  
双向直接投资体系建设与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效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伴随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践行,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是否符合绿色发展要求,是否有助于实现经济绿色增长目标值得深入探索。基于200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未包括西藏、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面板数据,分别采用容量耦合模型和SBM方向距离函数的GML指数度量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水平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借助计量工具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对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调节作用和门槛效应。研究发现: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显著提升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环境规制可以强化这一正向影响。从门槛效应估计结果来看,当整体环境规制标准较低时,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将抑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环境规制标准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将有助于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此外,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可以加强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但是不存在门槛效应。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影响效应存在双重门槛,但门槛效应呈现出边际递减变化趋势。因此,我国应积极引进外资并扩大对外投资,为内外资企业提供合作交流平台,制定规范、明确、可行的环境规制标准,激励企业主动减少污染排放,最终助力我国实现绿色发展目标。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协天紫光  薛飞  葛鹏飞  
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规模的迅猛增长,"中国污染转移论"也被大肆渲染。为了探寻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与"一带一路"地区绿色发展的关系,文章基于DDF-GML指数系统测算了沿线56个国家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和面板门限回归模型检验了中国OFDI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OFDI显著促进了沿线东道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这种促进作用将随着东道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逐渐减弱;同时,其他国家的整体投资则显著抑制了东道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中国OFDI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经济规模和人力资本的门槛效应。经济规模较大或人力资本充裕的国家,通过引进中国OFDI,将更有利于本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反之,则作用效果并不明显。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树立中国负责任投资大国的形象,而且正面回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投资动机的质疑,为绿色"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乾  钟昌标  黄远浙  
基于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交互模型探讨OFDI对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构建门槛模型考察区域吸收能力如何影响OFDI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从全国层面看,OFDI显著提升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规制正向调节二者之间关系;从分样本看,OFDI显著提升了东部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规制正向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而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运用面板门槛检验环境规制、金融发展和人力资本在OFDI对GTFP影响中的非线性门槛效应,检验显示环境规制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均存在显著的单门槛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乾  钟昌标  黄远浙  
基于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交互模型探讨OFDI对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构建门槛模型考察区域吸收能力如何影响OFDI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从全国层面看,OFDI显著提升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规制正向调节二者之间关系;从分样本看,OFDI显著提升了东部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规制正向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而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运用面板门槛检验环境规制、金融发展和人力资本在OFDI对GTFP影响中的非线性门槛效应,检验显示环境规制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均存在显著的单门槛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炳南  冯雨  张浩  
在全要素生产率框架下,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了2004—2019年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的时序变化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Dagum基尼系数分解分析其区域差异及来源,并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其空间收敛效应。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但流域内仍存在巨大差异;(2)水资源效率的总体差异呈缩小趋势,区域间差异是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3)水资源效率存在较为稳定的空间相关性,基本形成了以上海、浙江为中心的“高质量增长极”以及以上游地区为中心的“低水平发展陷阱”;(4)长江经济带以及上游、中游、下游的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均存在β收敛。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从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为提升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炳南  冯雨  张浩  
在全要素生产率框架下,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了2004—2019年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的时序变化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Dagum基尼系数分解分析其区域差异及来源,并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其空间收敛效应。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但流域内仍存在巨大差异;(2)水资源效率的总体差异呈缩小趋势,区域间差异是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3)水资源效率存在较为稳定的空间相关性,基本形成了以上海、浙江为中心的“高质量增长极”以及以上游地区为中心的“低水平发展陷阱”;(4)长江经济带以及上游、中游、下游的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均存在β收敛。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从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为提升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盛明泉  刘悦  
利用2007-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且这一关系在中西部地区、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更加显著。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缓解融资约束、增强内部管理有效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玉翠  陆玉麒  邓祖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增长很快,已连续11年居发展中国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第一位,外资在我国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广东、江苏、上海、福建、山东、辽宁、浙江、北京、天津。改革开放20多年来,外资在我国的地理集中指数明显下降。各省市区外资的来源及外资的产业投向有较大的差异。利用外资越多的地区,外资的宏观经济效益越显著。各省市区外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各有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