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53)
- 2023(17789)
- 2022(15336)
- 2021(14240)
- 2020(11966)
- 2019(27718)
- 2018(27223)
- 2017(52755)
- 2016(27998)
- 2015(31557)
- 2014(31359)
- 2013(31131)
- 2012(28614)
- 2011(25748)
- 2010(25557)
- 2009(23936)
- 2008(23082)
- 2007(19934)
- 2006(17592)
- 2005(15626)
- 学科
- 济(134120)
- 经济(133987)
- 管理(81940)
- 业(76925)
- 企(63311)
- 企业(63311)
- 方法(59811)
- 数学(52955)
- 数学方法(52314)
- 中国(32488)
- 财(30847)
- 农(30604)
- 地方(26153)
- 业经(25980)
- 学(25868)
- 贸(23036)
- 贸易(23025)
- 易(22294)
- 农业(20922)
- 制(20519)
- 务(19511)
- 财务(19437)
- 财务管理(19396)
- 环境(18557)
- 企业财务(18455)
- 理论(18382)
- 和(18374)
- 融(17928)
- 金融(17926)
- 银(17223)
- 机构
- 大学(409993)
- 学院(405224)
- 济(177184)
- 经济(173863)
- 管理(161568)
- 理学(140682)
- 理学院(139156)
- 研究(138271)
- 管理学(136673)
- 管理学院(135956)
- 中国(103816)
- 京(86327)
- 科学(81924)
- 财(78694)
- 所(68333)
- 财经(64235)
- 研究所(62234)
- 中心(61555)
- 农(60540)
- 经(58606)
- 业大(57762)
- 江(56354)
- 经济学(55179)
- 北京(54763)
- 范(51342)
- 师范(50886)
- 院(50221)
- 经济学院(49610)
- 财经大学(47970)
- 农业(47255)
- 基金
- 项目(276960)
- 科学(219483)
- 基金(205072)
- 研究(200826)
- 家(178311)
- 国家(176917)
- 科学基金(153162)
- 社会(130269)
- 社会科(123704)
- 社会科学(123671)
- 基金项目(107620)
- 省(104176)
- 自然(99202)
- 自然科(96969)
- 自然科学(96947)
- 自然科学基金(95248)
- 教育(92001)
- 划(88225)
- 资助(86230)
- 编号(79500)
- 成果(63653)
- 部(62481)
- 重点(61484)
- 发(58277)
- 创(56748)
- 国家社会(54863)
- 教育部(54257)
- 课题(54165)
- 创新(53062)
- 科研(53046)
- 期刊
- 济(189757)
- 经济(189757)
- 研究(121961)
- 中国(71016)
- 学报(61515)
- 管理(60091)
- 财(59643)
- 科学(57709)
- 农(53683)
- 大学(47628)
- 学学(44975)
- 教育(37499)
- 农业(37459)
- 技术(36155)
- 融(33761)
- 金融(33761)
- 经济研究(32214)
- 财经(32147)
- 业经(27629)
- 经(27559)
- 问题(24471)
- 统计(21995)
- 技术经济(21752)
- 贸(21182)
- 业(19460)
- 策(19380)
- 世界(19199)
- 图书(18844)
- 理论(18826)
- 国际(18660)
共检索到591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苏梽芳 胡日东
外商直接投资(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历来是学术界颇有争议的问题之一。对两者关系的理论阐述可回溯到新古典增长模型。由哈罗德—多马模型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董直庆 滕建洲
不同经济体的财政与经济增长作用关系存在差异性,研究文献对二者理论关系的认识也并不统一。本文采用小样本可靠的Bootstrap仿真方法,利用1952~2003年为样本期的时序数据,对我国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的实证检验。比较研究显示,基于渐近理论的传统检验结果认为,二者不存在统计上的协整关系。利用Bootstrap仿真方法却得到不同的结论,即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具有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意味着我国财政和经济增长存在相互促进作用。本文结论与大多数研究文献观点存在显著区别。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宏兵 郭金龙
利用传统渐进理论进行统计推断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值得怀疑,特别是使用小样本数据时,渐进理论的结果更值得商榷。本文采用1980—2008年为样本期的时序数据,采用适用于小样本的Bootstrap仿真方法,实证检验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基于全样本(1980—2008年)的协整分析表明两者不存在长期关系,但仿真检验显示经济增长单方面促进保险发展的假说成立;而且,基于子样本数据(1992—2008年)的仿真检验表明,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双向因果关系。本结论同大多数研究文献观点存在区别。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戴魁早
利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主流计量方法,对中部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和短期动态关系却存在差异。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湧超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和FDI都取得了巨大的增长。对外国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应用协整技术和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与FDI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但两者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和短期动态关系却存在差异。
关键词:
协整 单位根 FDI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庄丽娟 贺梅英
近年来世界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已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随着中国服务业市场逐步开放,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可低估。本文对1984年至2003年中国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存在由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到经济增长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技术效应、贸易效应和就业效应是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最为显著的增长路径。
关键词:
服务业 外商直接投资 作用机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冯乾 侯合心 李冬玉
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引入外商直接投资。本文对1985年-2010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国内投资与经济增长的总量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FDI与国内资本对我国的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都是GDP的格兰杰原因,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小于国内资本,并且FDI与国内资本还存在相互挤入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一博
基于30个省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与电力消费量面板数据(1999~2006年),文章运用有关理论方法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协整关系与格兰杰因果关系,并通过长期均衡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以及工业结构较重的省份经济增长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较高,未来电力供求矛盾在这些地区还将进一步突显。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与增加电力供应能力并举才能破解我国面临的能源难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齐良书
本文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1980—2004年总产出、出口总额和外国直接投资流入之间的关系。过去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上述三个变量之中的某两个变量,把三者联系起来的研究较少。笔者发现,这三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短期因果关系是:出口扩张和FD I流入都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吸引了FD I流入,FD I流入又促进了出口扩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姚战琪
本文从我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作为一个系统中相互决定和相互依存的内生变量角度构造动态模型,以此分析相互联系的变量间的互动关系和内在影响机制,并分析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冲击。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服务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三变量之间在5%的显著水平上存在一个协整方程。同时,服务业增加值与GDP保持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在三变量的因果检验中,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是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国内生产总值不是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变动的Granger因,即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与GDP不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曹伟
本文分析了1981~2004年外商直接投资和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分别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人力资本及国内投资的相互作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FDI通过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有力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FDI对提升中国人力资本水平的作用不明显;FDI对国内投资存在挤出效应。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最后分析了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净效应并得出了相关结论及启示。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魏立佳 李媛
国务院2010年"9号文"的公布表明我国已经开始逐步调整引进外资的政策,围绕这一文件政府、学界和外企都有各自不同的意见。本文以1988~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FDI率和经济增长率的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从整体上看,中国经济的高增长率对外资有显著的吸引作用,外资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不显著。第二,1997年前后,中国经济增长率与FDI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生了结构性转变。第三,从区域上看,东部和中部省份的经济增长率与FDI率的动态关系较紧密,二者在西部省份的关系不显著。最后,FDI率目前在中国将长期稳定,2010年国务院9号文的出台不会给中国的FD...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郭志仪 杨曦
本文基于一个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内生框架,分析了FDI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差异。利用1990-2004年省际数据,发现FDI在中国各地区发挥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别。FDI作为一种资本形式,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作用显著,对中部地区边际作用较大但不明显,对西部地区作用甚微;FDI在东部地区具有显著的技术外溢和资本挤入效应,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挤入效应而不是技术外溢效应,在西部地区,资本挤入和技术外溢效应均不明显。东、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有助于吸引FDI进入,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不能显著提高FDI的吸收规模。人力资本的提高对于西部地区吸引FDI的进入和地...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小溪 樊友丹
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能够促进当地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而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其知识和技术的外溢效应以及经济溢出效应又会反过来推动经济的增长。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分析了全国和各区域经济增长水平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相互影响。我们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正向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的显著性和程度的大小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差异性。其中,东部地区的结果最为明显,西部次之,东北部和中部最弱。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