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25)
2023(16129)
2022(13925)
2021(13015)
2020(10867)
2019(25308)
2018(24750)
2017(48060)
2016(25679)
2015(28877)
2014(28551)
2013(28255)
2012(25851)
2011(23169)
2010(22709)
2009(20661)
2008(19881)
2007(16788)
2006(14381)
2005(12358)
作者
(71654)
(59774)
(59003)
(56329)
(37932)
(28376)
(26952)
(23518)
(22717)
(20994)
(20331)
(20016)
(18685)
(18594)
(18479)
(18125)
(17761)
(17498)
(17071)
(16939)
(14512)
(14486)
(14361)
(13556)
(13345)
(13186)
(12930)
(12729)
(11854)
(11690)
学科
(108497)
经济(108383)
管理(75867)
(70753)
(58572)
企业(58572)
方法(54522)
数学(48739)
数学方法(48195)
中国(28566)
(27697)
(26880)
业经(21977)
(21532)
(21246)
贸易(21238)
(20634)
环境(19024)
地方(18983)
(18074)
农业(18041)
财务(18005)
财务管理(17971)
(17361)
企业财务(17148)
(16594)
技术(15964)
理论(15799)
(15349)
金融(15347)
机构
大学(365984)
学院(361550)
(153202)
经济(150406)
管理(147685)
理学(129780)
理学院(128421)
管理学(126224)
管理学院(125592)
研究(119731)
中国(89388)
(76495)
科学(71901)
(67453)
(57934)
财经(55976)
中心(53734)
(53720)
研究所(53258)
业大(52747)
(51337)
北京(48188)
(48126)
经济学(47318)
(45808)
师范(45407)
(44006)
经济学院(42915)
财经大学(42179)
农业(42106)
基金
项目(256228)
科学(203635)
基金(190283)
研究(186381)
(165509)
国家(164237)
科学基金(142534)
社会(120276)
社会科(114204)
社会科学(114174)
基金项目(100679)
(96303)
自然(93009)
自然科(90915)
自然科学(90893)
自然科学基金(89287)
教育(85441)
(82172)
资助(79143)
编号(74057)
成果(58380)
(58000)
重点(56894)
(53566)
(53156)
国家社会(50499)
教育部(50400)
课题(49925)
创新(49658)
科研(49428)
期刊
(154031)
经济(154031)
研究(104284)
中国(60236)
学报(55016)
管理(52439)
科学(52065)
(50181)
(46951)
大学(42787)
学学(40420)
教育(34711)
农业(33229)
技术(31052)
(28292)
金融(28292)
财经(27076)
经济研究(26182)
业经(23760)
(23100)
问题(20258)
(17913)
技术经济(17819)
(17671)
统计(17109)
理论(16806)
图书(16798)
科技(16591)
世界(15834)
(15797)
共检索到506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艳春  关卫军  高玉芳  
应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研究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碳排放之间的长短期相互关系。发现在长短期内,FDI的流入增加了碳排放,说明FDI在产业转移的同时,也转移了相当部分的碳排放。而我国高碳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吸引FDI进入高排放、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主要动因。虽然外资也带来了更加清洁与低碳的技术,但是FDI的技术效应为高碳的产业结构效应所抵消。研究还发现经济增长在长短期内增加了我国的碳排放,且短期系数高于长期系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党玉婷  
采用1990—2016年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面板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同时估计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对中国碳排放的长期和短期影响,结果显示,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的影响均显著为负,即外商直接投资增加有利于降低中国的碳排放,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光环效应"假说;贸易开放度对碳排放的影响在短期内并不显著,但对长期的影响显著为正,即长期而言,对外贸易增加了中国的碳排放;人均实际GDP对碳排放的影响在短期和长期均显著为正,即经济增长在长期和短期都增加了中国的碳排放。应鼓励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传播清洁生产技术和环境友好的管理方法,使本土企业受益;鼓励对外开放,降低碳排放强度较高行业的出口份额,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降低污染排放强度较高工序的参与程度;提高环境规制水平,通过提升技术水平降低产品生产的污染排放强度,从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两方面努力,将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宏伟  程仕英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处于经济下行期的山西省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推动作用,但FDI所导致的碳排放规模和强度却不容忽视。山西省作为国家能源大省,其碳排放量居于全国前列。对山西省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期外商投资规模、投资结构以及溢出效应,对山西省碳排放量均具有增进作用,而滞后一期的外资使用额、环境规制等因素则对山西省碳排放量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宏伟  程仕英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处于经济下行期的山西省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推动作用,但FDI所导致的碳排放规模和强度却不容忽视。山西省作为国家能源大省,其碳排放量居于全国前列。对山西省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期外商投资规模、投资结构以及溢出效应,对山西省碳排放量均具有增进作用,而滞后一期的外资使用额、环境规制等因素则对山西省碳排放量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德勇  易艳春  
鉴于CO2排放增长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深刻影响,以及我国在2009年底哥本哈根国际气候会议上减排40%-45%的承诺,本文旨在研究在不断开放和更加开放的中国,FDI对CO2排放的影响。文章使用1978-2008年间的数据探讨FDI对碳排放的影响。通过对我国时间序列数据的回归分析,我们发现FDI对CO2排放有负的影响,这个结果是由于FDI的技术溢出带来的。FDI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的环境质量,但这并不意味着FDI的流入对我国没有坏处,大量的FDI流入到了污染密集型产业之中。我国应该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有选择地利用外资。出口增长加重了我国碳排放的压力,这个结果是"污染避难所"理论的证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子豪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和各国对"温室效应"日益关注的背景下,考察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95-2011年中国29个省区的数据,利用非动态门槛面板估计方法,本文从地区人均收入、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和环境规制等四个角度,实证检验了FDI对中国碳排放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FDI对中国碳排放存在比较显著的门槛效应。当地区人均收入过高、过低,或人力资本、研发投入、环境规制水平较高时,FDI显著抑制了碳排放增加;而当人均收入中等,或人力资本、研发投入、环境规制水平较低时,FDI的消减作用则很不明显,甚至会增加碳排放。由研究期内相关因素的变动趋势可知,通过收入门槛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子豪  代迪尔  
通过估算中国内地30个省区的二氧化碳(CO2)排放数据,构造包含外商直接投资(FDI)碳排放的规模、结构、技术和管制效应的联立模型,本文对FDI与中国各地区CO2排放的关系进行了多渠道的综合考察。结果表明,通过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FDI显著地增加了各地的CO2排放;技术效应渠道,FDI则有效降低了各地的CO2排放;而管制效应方面,FDI对各地CO2排放的抑制作用则很不明显。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郭沛  张曙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境内的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不断增加,外资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日趋明显。然而,外商直接投资也带来了严重的碳排放量增加与环境污染问题。文章根据1994~2009年的相关数据,计算了该时期中国的碳排放量,并利用计量经济模型检验了中国碳排放量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中国碳排放量与外商直接投资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从长期来看,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多将加大中国的碳排放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代迪尔  李子豪  
文章通过构建多维度的FDI工业行业碳排放模型,对FDI对中国工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从FDI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管制效应四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考察。研究表明,FDI增加了中国工业行业的碳排放,总效应是负的,但FDI的规模、结构、技术和管制效应存在差异。FDI通过推动行业规模扩张和资本劳动比的上升显著增加了各行业的CO2排放,其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为负,通过推动技术进步降低了行业碳排放,技术效应为正,但FDI的环境管制效应对各行业碳排放的约束作用不明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熊彬  王梦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熊彬  王梦娇  
基于关于FDI对中国碳排放影响的31篇论文,运用元回归分析(MRA)方法探索FDI对中国碳排放影响的研究争论产生的原因,考察样本量、时间因素、变量选择、数据类型等研究特征的差异对实证结论产生的影响。元回归分析(MRA)结果表明FDI对中国碳排放影响的效应量大小和显著性程度会受到研究时间跨度、FDI代理变量选择、研究方法和控制变量选择等因素的显著影响,而样本量和碳排放代理变量选择对结论无显著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许可  王瑛  
本文选用2003~2011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外)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本国CO2排放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显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会增加本国的碳排放量,但此种正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即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中部地区的碳排放的增加效应明显高于西部,而在东部地区这种效应并不显著;与此同时,研发水平和受教育程度能显著降低我国的CO2排放量,而能源结构和环境治理方面的投资则会增加我国的碳排放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丹  赵丽洲  王博  杨帮兴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外商引资正逐年加大。在推动中国工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外企碳排放的加剧也使环境污染问题逐渐的加大,而外商引进的资金一部分也被我们利用在了环境治理中,文章正是以此为出发点,以2000~2012年作为观察期,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三者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在长期均衡关系中,环境治理投资与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贡献的弹性系数分别为-1.2526和1.9092,即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每增加1%的外商直接投资,就会增加1.9092%的碳排放,每增加1%的环境治理投资,就会减少1.2526%的碳排放,但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要大于环境治理投资的影响程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洪庆  张曙霄  
本文基于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工业"三废"的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全省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对吉林省的环境具有明显的负效应,而且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增加还是工业废水排放和工业固定废物产生增加的Granger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能够更为合理地引进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使其成为推动吉林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姚奕  倪勤  
经济发展依赖大量化石能源的投入,由此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所带来的气候变化正在日益威胁着世界各国。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能力,难以应对日愈严峻的气候风险。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不断尽力扩大有限自主研发的同时,必须依靠发达国家的技术溢出来获得先进的低碳技术,进而降低自身的排放量以完成对世界所作出的节能减排承诺。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模型来研究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对中国碳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有效地降低了中国的碳强度,从而为中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