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21)
- 2023(13315)
- 2022(11187)
- 2021(10294)
- 2020(8940)
- 2019(20589)
- 2018(19821)
- 2017(38225)
- 2016(20891)
- 2015(23442)
- 2014(23143)
- 2013(23352)
- 2012(21778)
- 2011(19645)
- 2010(19488)
- 2009(18427)
- 2008(18503)
- 2007(16390)
- 2006(14187)
- 2005(12708)
- 学科
- 济(93393)
- 经济(93293)
- 业(62999)
- 管理(61637)
- 企(50362)
- 企业(50362)
- 方法(47338)
- 数学(43004)
- 数学方法(42749)
- 财(27670)
- 中国(25985)
- 农(24033)
- 贸(20929)
- 贸易(20924)
- 易(20396)
- 务(18508)
- 财务(18492)
- 财务管理(18456)
- 学(18025)
- 企业财务(17710)
- 业经(17395)
- 制(16625)
- 农业(16461)
- 地方(14847)
- 融(14602)
- 金融(14600)
- 银(14421)
- 银行(14366)
- 行(13637)
- 环境(12972)
- 机构
- 大学(314045)
- 学院(308599)
- 济(138247)
- 经济(135916)
- 管理(118591)
- 研究(108413)
- 理学(103772)
- 理学院(102592)
- 管理学(101056)
- 管理学院(100507)
- 中国(82848)
- 科学(65708)
- 京(64971)
- 财(61915)
- 农(58178)
- 所(55995)
- 研究所(51290)
- 财经(50883)
- 业大(48922)
- 中心(48856)
- 经(46612)
- 农业(46480)
- 经济学(44581)
- 江(43175)
- 北京(40970)
- 经济学院(40594)
- 财经大学(38242)
- 院(38151)
- 范(37148)
- 师范(36661)
- 基金
- 项目(209293)
- 科学(165237)
- 基金(157245)
- 研究(144713)
- 家(139850)
- 国家(138744)
- 科学基金(117782)
- 社会(96217)
- 社会科(91481)
- 社会科学(91451)
- 基金项目(83238)
- 省(77908)
- 自然(77536)
- 自然科(75872)
- 自然科学(75843)
- 自然科学基金(74615)
- 划(67662)
- 教育(65953)
- 资助(64951)
- 编号(54406)
- 部(48227)
- 重点(47571)
- 发(44065)
- 创(43541)
- 成果(43469)
- 国家社会(41406)
- 科研(41304)
- 教育部(41279)
- 创新(40877)
- 大学(39323)
共检索到443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向民 邱立成
文章运用1985~2006年中国相应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劳资关系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中国劳资关系制度仍不健全,工会力量较弱,中国的劳资关系对外资的流入影响并不显著,但随着外资流入的不断增加,出现了产均劳资争议增多与工会专职干部比例减少的现象。从长远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从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体系入手。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劳资关系 三方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继勇 雷欣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对外开放重要组成部分的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起了重要推动作用。本文运用协整分析法和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从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结构、方式、地区分布以及参与对外贸易的企业性质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之间表现为以互补为主、替代与互补交织的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颖
劳资合作与冲突是劳资关系的两种表现形式,协调劳资关系的主要目的便是实现劳资合作与共赢。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证明劳资冲突会随着经济增长出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呈现倒U型曲线形式。在近10年来的中国,劳资纠纷案件有所下降,员工讨薪成功率有所攀升,"民工荒"现象开始在局部地区的部分行业出现,这引导我们思考中国的劳资关系变化轨迹是否也遵循西方国家规律的问题。为此,本文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出劳资冲突确实具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是由于劳资争议案件的指标存在高估与低估劳资冲突的可能,以及劳资关系和谐的标志还包括有效协调机制的建立,所以本文认为我国劳资关系的转折点虽有到来的迹象...
关键词:
劳资关系 转折点 劳资争议案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彭兆祺 袁伦渠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开始以各种形式开展对中国的投资,这对我国的劳动关系产生了很大冲击。因此,只有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密切结合中国国情,在建立劳动立法体系、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制、实现工业民主化等方面,不断摸索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劳资合作的方法与形式,才能进一步协调劳动关系,促进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外商投资企业 劳资关系 对策研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勇 林源源
“回报效应”是能源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但在国内尚缺乏实证检验。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能源消费数据为样本,对这一命题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在中国宏观经济层面上,“回报效应”在30—80%波动,而且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回报率要明显低于20世纪80年代。对此进一步分析后本文认为“回报效应”将呈现三种趋势:“回报效应”越来越低;更多地体现为“硬”技术进步方面;更多地体现在生活部门。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能源消费 回报效应 岭回归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晓红 荣兆梓 张治栋
本文构建了包括城市失业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全社会角度的失业率指标,以工资和劳动生产率作为劳资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考察变量,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特定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第二产业和建筑业工资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发现工资增长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效应,在建筑业存在比第二产业更显著的揭示了通过提高工资改善劳资关系的经济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城乡人口迁移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对中国人口迁移的特征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本文以推拉模型为理论依据,利用1992—2005年省级人口城乡迁移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中国人口城乡迁移的计量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农村人口城乡迁移存在倒U型关系。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城镇就业岗位的增加,农村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乡镇企业就业岗位的相对减少都明显促进了城乡人口的迁移,而实际迁移距离和"无形"迁移距离制约着城乡人口的迁移。本文认为,完善当前的农地制度以增加农民进城的启动资金,为迁移人口提供稳定和适宜的居住条件,是政府促进人口城乡迁移健康、有序推...
关键词:
人口城乡迁移 面板数据 推拉模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晓红
西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随着经济增长普遍经历了从冲突到和解的演化路径。通过计量模型检验倒U型曲线在中国是否存在,从而证明了中国劳资关系从趋紧到缓和的趋势已经出现,并发现这一趋势不仅受到经济增长因素的影响,还受工资增长速度、全球化程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实证分析说明,合理的政策调节可以促进劳资和谐。
关键词:
劳资关系 库兹涅茨曲线 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袁永娜
本文基于我国1982~2005年度数据,运用协整的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我们发现:直接投资,无论是存量指标还是流量指标,对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产生不显著的负的影响,但却都显著促进了我国服务贸易进口;不同的是,直接投资流量只在长期影响服务贸易进口,而直接投资存量无论是在短期还是在长期都会对服务贸易进口产生影响;此外,服务贸易进口在短期会对直接投资产生一定的替代作用,而在长期并不对直接投资产生影响。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中国 服务贸易 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玉杰 于懂
本文以中国和其它24个国家或地区的最近3年的外贸和外资的实际数据为基础,用统计计量学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国际贸易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定量论证了FDI的贸易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还对中国与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贸易规模差异进行了阐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曹伟
本文分析了1981~2004年外商直接投资和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分别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人力资本及国内投资的相互作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FDI通过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有力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FDI对提升中国人力资本水平的作用不明显;FDI对国内投资存在挤出效应。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最后分析了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净效应并得出了相关结论及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晓丽 胡军峰 史雪飞
运用指数因素分析法将中国各行业能源消费指数分解为外商直接投资(FDI)数量效应、FDI行业分布效应和投资能源强度效应,拟揭示FDI行业分布对中国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认为,FDI行业分布对中国能源消费影响较大并呈现加强态势。因此,通过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引导FDI的行业分布,可以有效地降低中国能源消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庄岩
实证分析了我国流通产业利用FDI的情况。结果表明从1998年到2009年间,流通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度不断增加,增长速度波动较大;对服务业FDI和FDI总额的贡献度和贡献率均较低,弹性不高。通过模型比较发现,流通业FDI对流通业增加值,流通业FDI对流通业就业人数并不是呈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U型的曲线关系。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FDI) 流通业 实证分析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晓英 赵曼
通过江苏省的实证研究,本文提出产业集群与外商直接投资确实存在相互促进关系:外资的进入使产业集群的分工协作深化、竞争力提升,产业集群独特的区位优势也可以吸引外资以取得进一步发展。最后,提出了如何利用外资,更好的发展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外商投资 促进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