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22)
2023(2879)
2022(2473)
2021(2254)
2020(1972)
2019(4830)
2018(4671)
2017(10116)
2016(5534)
2015(6210)
2014(6185)
2013(6355)
2012(5770)
2011(4832)
2010(4837)
2009(4708)
2008(4898)
2007(4648)
2006(4108)
2005(3835)
作者
(14903)
(12480)
(12433)
(11798)
(8057)
(6000)
(5795)
(4691)
(4662)
(4526)
(4166)
(4110)
(4029)
(4018)
(3820)
(3766)
(3698)
(3689)
(3589)
(3444)
(3175)
(2999)
(2864)
(2856)
(2853)
(2821)
(2751)
(2593)
(2481)
(2426)
学科
(27277)
(26189)
经济(26158)
(22637)
企业(22637)
管理(21452)
(18159)
方法(15845)
数学(14793)
数学方法(14758)
(12480)
财务(12476)
财务管理(12462)
企业财务(12140)
收入(7563)
(7171)
农业(5936)
中国(5781)
(5365)
(5239)
公司(5224)
劳动(5221)
国民(4400)
国民收入(4169)
业经(4098)
(4027)
财富(4027)
(4021)
体制(3733)
(3587)
机构
大学(81269)
学院(79607)
(39297)
经济(38811)
管理(33073)
理学(29174)
理学院(29000)
管理学(28649)
管理学院(28518)
研究(22561)
(21905)
中国(19222)
财经(17483)
(16097)
(15632)
财经大学(13348)
经济学(12956)
经济学院(11882)
(11154)
商学(10904)
商学院(10830)
科学(10802)
(10628)
(10449)
中心(10168)
北京(9993)
业大(9773)
研究所(9623)
(9038)
经济管理(8919)
基金
项目(48727)
科学(39244)
基金(38860)
研究(33883)
(32896)
国家(32630)
科学基金(29288)
社会(23946)
社会科(22927)
社会科学(22917)
基金项目(20623)
自然(19313)
自然科(18946)
自然科学(18942)
自然科学基金(18639)
资助(17247)
(16738)
教育(15958)
(14120)
编号(12475)
(12244)
教育部(11198)
人文(10867)
国家社会(10432)
成果(10359)
重点(10273)
大学(9890)
(9852)
科研(9770)
(9637)
期刊
(39135)
经济(39135)
研究(23509)
(20581)
中国(13451)
管理(13044)
学报(11117)
(9958)
金融(9958)
财经(9690)
科学(9516)
大学(9242)
学学(9087)
(8568)
(8142)
经济研究(6844)
财会(6698)
会计(5859)
国际(5529)
农业(5499)
问题(5396)
(5303)
技术(5266)
业经(4602)
通讯(4432)
会通(4431)
技术经济(4335)
统计(4227)
世界(4093)
理论(3928)
共检索到118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雄元  黄玉菁  
基于宏观数据的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可能降低或提升劳动收入份额,本文试图利用微观数据解决这类结论上的矛盾。微观数据研究可解决数据平滑群体差异的局限,且能区分劳动者异质性和企业异质性,因此,微观证据具有独特价值。本文基于2007—2014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职工收入份额作为劳动收入份额的微观衡量,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上市公司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整体上增加了职工收入份额,且存在正向溢出效应。区分外商投资动机后发现,水平型外商直接投资对职工收入份额具有促进作用,而垂直型外商直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雄元  黄玉菁  
基于宏观数据的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可能降低或提升劳动收入份额,本文试图利用微观数据解决这类结论上的矛盾。微观数据研究可解决数据平滑群体差异的局限,且能区分劳动者异质性和企业异质性,因此,微观证据具有独特价值。本文基于2007—2014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职工收入份额作为劳动收入份额的微观衡量,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上市公司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整体上增加了职工收入份额,且存在正向溢出效应。区分外商投资动机后发现,水平型外商直接投资对职工收入份额具有促进作用,而垂直型外商直接投资对职工收入份额促进作用消失。区分外商控制程度发现,外商的高控制权强化了外商直接投资对职工收入份额的促进作用。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技术进步即增加公司专利数量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提高了职工收入份额。本文的发现提供了外商直接投资对稀缺劳动力收入份额具有积极影响的微观证据,有助于丰富劳动收入份额的文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平  郭娟娟  
基于中国1998—2013年30个省际面板数据,本文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FDI)通过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FDI加强了中国技术进步方向偏向资本的程度,且通过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抑制了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其抑制作用大小依东、西、中部地区的次序递减;进一步地,FDI质量通过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增加具有抑制作用,但其偏效应未能减少劳动收入份额。本文结论对于中国现阶段合理"选资",减轻FDI导致的收入差距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平  郭娟娟  
基于中国1998—2013年30个省际面板数据,本文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FDI)通过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FDI加强了中国技术进步方向偏向资本的程度,且通过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抑制了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其抑制作用大小依东、西、中部地区的次序递减;进一步地,FDI质量通过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增加具有抑制作用,但其偏效应未能减少劳动收入份额。本文结论对于中国现阶段合理"选资",减轻FDI导致的收入差距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章上峰  陆雪琴  
本文将CES生产函数模型估计得到的劳动产出弹性作为技术偏向的代理变量,把劳动收入份额分解成技术偏向和市场扭曲两个因素,并计算它们对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贡献率。实证结果显示,技术偏向并不是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反而对劳动收入份额有正向影响,导致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是技术偏向之外的市场扭曲因素。因此,调整劳动收入份额的政策措施要从市场扭曲方面入手,具体政策措施包括减少国有企业行政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平等企业间税费补贴、提高劳动者技能和提高工会保护工人权益作用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贾妮莎  雷宏振  
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势必引发母国生产要素流动和要素价格变动,是"促进"还是"抑制"了母国劳动收入份额?针对该问题,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异质性投资动机OFDI对母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微观企业数据,采用马氏距离匹配和倍差法实证检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总体而言,母国总公司劳动收入份额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负相关;就异质性投资动机看,商贸服务类OFDI显著降低了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资源寻求类OFDI和技术寻求类OFDI则显著提升了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就异质性东道国(地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袁子晴  杨亚平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贾妮莎  雷宏振  
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势必引发母国生产要素流动和要素价格变动,是"促进"还是"抑制"了母国劳动收入份额?针对该问题,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异质性投资动机OFDI对母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微观企业数据,采用马氏距离匹配和倍差法实证检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总体而言,母国总公司劳动收入份额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负相关;就异质性投资动机看,商贸服务类OFDI显著降低了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资源寻求类OFDI和技术寻求类OFDI则显著提升了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就异质性东道国(地区)看,投资于发达国家的OFDI显著提升了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但投资于发展中国家的OFDI则对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抑制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高波   石有为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中国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环节。利用2004—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规模扩张、市场竞争和有偏技术进步在市场一体化促进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提升的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在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之间,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据此提出要充分考虑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深化市场一体化改革,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促进企业公平竞争,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优化要素收入分配格局。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潘安   宋帅琦  
本文基于2009—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中欧班列开通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表明:中欧班列开通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且主要通过提高企业劳动收入和交通基础设施便利化水平两个渠道发挥作用;企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水平越高,中欧班列开通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上升越明显,即外商直接投资存在正向调节作用;由于对外开放水平提升程度存在差异,中欧班列开通仅对内陆地区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存在显著的提升作用。本研究为中国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中提升劳动收入份额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成明   丁心怡   李博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球获得广泛共识,企业正逐渐从纯商业组织转变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社会组织,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责任履行已成为金融市场和微观企业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写照。企业ESG责任履行将影响企业劳资关系和收入分配,但其内在机理尚不清晰。鉴于此,本文选取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非金融公司样本,实证考察企业ESG责任履行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ESG责任履行能够提升劳动收入份额,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显示,企业ESG责任履行主要通过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和缓解融资约束来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异质性检验发现,企业ESG责任履行对国有企业、非劳动密集型行业、经济发展良好地区的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提升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履行环境保护方面的ESG责任有助于提升劳动收入份额;企业履行ESG责任具有岗位创造增加和岗位破坏减少的就业效应。本文为企业ESG责任履行下企业劳资关系和收入分配变动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扎实推进企业ESG实践、优化企业报酬分配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毕鹏  王丽丽  
基于2010—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沪港通交易机制为自然实验,探讨资本市场开放对上市公司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交易机制显著降低了上市公司劳动收入份额。机制检验表明,资本市场开放引发的企业创新水平提高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导致上市公司劳动收入下降的重要原因。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国有企业组和融资约束水平较低组中,沪港通交易机制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沪港通交易机制普遍降低了高管与员工劳动收入份额。上述研究结论为我国上市公司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也为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相关机制建设、深化劳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红莉  蒋鹏程  胡林柯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高劳动报酬在收入分配体系中的比重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驱动力。基于2011—2019年上市公司数据,从数字金融发展视角探讨其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潜在的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显著提升了劳动收入份额,在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数字金融的发展增加了高技能劳动力的雇佣、减少了低技能劳动力的雇佣,促进了就业技能结构的升级,进而提高了劳动收入份额;同时既提升了工资率,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其中工资率效应占主导。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因数字金融结构、企业内在特征和外部制度环境等横截面差异而存在异质性。本研究为数字金融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靶向路径构建提供了启示,当前应进一步推动数字金融的深度发展,将数字金融服务的落脚点放在企业技术创新层面,相关政策的制定应因地制策、因企施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丛琳洁   张岱烨  
碳达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一战略目标势必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劳动收入份额的视角探讨碳达峰压力的收入分配效应,构建数理模型并通过实证检验发现:碳达峰压力显著降低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在替换核心变量、控制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果仍相对稳健。资本深化是碳达峰压力与劳动收入份额之间重要的渠道机制,企业通过资本深化以应对碳达峰压力,进而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异质性检验表明,碳达峰压力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向影响仅在高资本密集度企业和国有企业样本中显著。本文对于充分理解碳达峰压力背景下企业收入分配格局变化、保障劳动收入份额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增福   陈嘉滢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大样本数据检验证实:企业ESG表现提升劳动收入份额源自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笔者依据相关公司治理理论,以2009—2021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样本有效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企业ESG表现与劳动收入份额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检验结果证实:企业ESG表现与劳动收入份额正相关;资金支持、内部控制水平、技术升级中介企业ESG表现与劳动收入份额的相关性;以劳动密集程度和技术密集程度为代表的要素密集程度正向调节企业ESG表现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而企业规模和劳动调整成本则发挥反向调节作用。本研究通过将公司内部治理和公司外部性等相关理论原理尝试性地运用于企业ESG表现与劳动收入份额关系的实证研究,从一系列检验诸多相关要素的有机联系上证实了企业ESG表现显著提升劳动收入份额,丰富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现有文献,研究结论有助于为企业以改善ESG表现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