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74)
2023(10557)
2022(8891)
2021(8202)
2020(7136)
2019(16340)
2018(15962)
2017(31000)
2016(16454)
2015(18291)
2014(17776)
2013(17283)
2012(15605)
2011(13636)
2010(13364)
2009(12085)
2008(11737)
2007(9809)
2006(8274)
2005(6922)
作者
(43413)
(36587)
(36158)
(34715)
(23377)
(17474)
(16701)
(14077)
(13856)
(12636)
(12530)
(12279)
(11418)
(11334)
(11228)
(11099)
(10755)
(10526)
(10520)
(10435)
(8740)
(8708)
(8670)
(8267)
(8266)
(8200)
(7796)
(7565)
(7281)
(7022)
学科
(74302)
经济(74241)
管理(52264)
(49478)
方法(42199)
(40975)
企业(40975)
数学(38946)
数学方法(38567)
(20161)
(16248)
中国(15883)
(14286)
财务(14250)
财务管理(14224)
业经(13914)
企业财务(13710)
(11504)
贸易(11500)
(11429)
农业(11423)
地方(11306)
(11206)
技术(10720)
环境(10300)
(10278)
(10182)
(9949)
金融(9947)
理论(9581)
机构
大学(227960)
学院(225930)
(99373)
经济(97759)
管理(95919)
理学(84760)
理学院(84060)
管理学(82696)
管理学院(82283)
研究(67171)
中国(52326)
(45041)
(44852)
科学(38592)
财经(37546)
(34624)
中心(33356)
经济学(32048)
业大(31761)
(31207)
(30661)
(30615)
经济学院(29392)
财经大学(28613)
研究所(28018)
北京(27202)
(26106)
商学(26048)
商学院(25827)
师范(25827)
基金
项目(164269)
科学(132389)
基金(124508)
研究(118913)
(107688)
国家(106902)
科学基金(94666)
社会(79475)
社会科(75825)
社会科学(75803)
基金项目(65638)
(61700)
自然(61511)
自然科(60138)
自然科学(60121)
自然科学基金(59083)
教育(55105)
(52210)
资助(51619)
编号(47033)
(37793)
重点(36227)
成果(35767)
国家社会(34662)
(34526)
(33834)
教育部(33447)
人文(32786)
创新(32300)
科研(32067)
期刊
(92270)
经济(92270)
研究(58939)
中国(35380)
(35326)
管理(34043)
学报(31920)
科学(29947)
大学(25295)
(24968)
学学(23937)
技术(20906)
(19268)
金融(19268)
财经(18758)
农业(17486)
教育(16984)
经济研究(16064)
(15995)
业经(14118)
统计(13186)
问题(12802)
技术经济(11990)
(11850)
图书(11392)
理论(11188)
资源(11057)
决策(10692)
(10429)
财会(10151)
共检索到308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孙浦阳  彭伟瑶  
借助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本文采用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离散程度衡量资本市场配置效率,借助"差异中的差异"的估计方法,检验FDI流入对企业间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FDI通过缓解企业在外源融资上受资本市场不完善的影响,能显著改善资本在企业间的配置效率,使得企业生产率趋于集中,从而在行业总体上有益于生产率的提高。这一结果在关键指标衡量方式和样本选择范围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均保持稳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晶晶  岳中刚  陈金丹  
本文利用2002—2018年中国服务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与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相匹配,基于渐进双重差分法探究服务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服务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1)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可显著促进服务企业生产率提升,并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2)机制检验结果厘清了服务业OFDI可通过创新驱动效应、市场规模扩张效应以及竞争效应提高服务企业生产率;(3)三重差分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服务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生产率效应显著为正;(4)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非国有服务企业和高管有海外经历的服务企业从OFDI中获得更高的生产率溢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OFDI的生产率效应显著。本文研究结论对服务企业高水平“走出去”以及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可提供经验支持与政策依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毅  陈虹  
本文借鉴了新新贸易理论的研究成果,通过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在微观数据层面的梳理测算,获得出口产品质量标准化的量化结果。再通过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进一步匹配,对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对数据库中企业接受外商直接投资情况进行梳理,构建起2000—2007年跨年度的企业面板数据,以期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因素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论发现,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呈不断提升的趋势,而外商直接投资和全要素生产率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政府补贴和无形资产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也具有明显的效果,但在企业规模和区域分布上具有一定差异,而来自国外的直接投资比来自港澳台的投资对出口产品质量更具明显的推动作用。从政策层面上,推动企业通过增效提质,加大开放引进高质量国际投资,通过政府符合市场竞争前提下的补贴,将对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冯伟  徐康宁  
本文利用我国1989-2011年省级层面的发展数据,在基于DEA法测算各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效率改进和技术进步分解内容的基础上,采用动态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各地区生产率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从总体上来说,外商直接投资对地区发展存在着溢出效应,只不过这种溢出效应具有综合性和空间异质性的特征;在区域层面上,技术进步上的溢出效应主要来源于东、中部地区,而对于全要素生产率来说主要源于东部地区。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韩剑  
现有国际投资理论主要是研究发达国家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具备一定的垄断优势,反而低估了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投资能力。本文在理论建模中放弃了要素密集度同质化的假设,将对外直接投资分为水平型和垂直型,证明了垂直型对外投资的生产率门槛要低于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中国家企业有更多机会从事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采用中国企业微观层面数据的实证检验后发现,目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实际上偏重成本导向,对外投资并不像出口一样存在着"生产率悖论",其生产率要显著高于无对外投资企业。同时,实证检验还进一步证实了理论模型中的假说,即垂直型比水平型对外投资有着更低的生产率门槛,这为我国政府制定相...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韧  马红旗  
厘清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微观决定机制是探讨产能过剩长效治理机制的前提。现有研究虽然强调了中国重工业领域产能过剩的非周期性色彩,但缺乏微观数据实证的支持,也缺乏对不同因素实际影响的量化比较。为此,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数据,选择钢铁行业作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成本函数法的产能利用率测算以及产能利用率变化影响因素的微观计量,验证两个理论假设:制度政策性因素对于我国产能过剩形成具有更加显著的影响;信贷资源配置是企业产能利用率变化的决定变量,主导了我国重工业领域产能过剩的实际演变。进一步实证显示:金融抑制不仅会引发微观企业投资的预算软约束,还会扭曲微观企业行为。由此认为,我国钢铁行业乃至于其他重工业领域的产能过剩问题,改革比调控更加重要,而金融资源分配体制的改革则是重中之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渝琳  李敬  
笔者以1992年~2010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各省份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了全要素生产率、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在东部地区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在中、西部则是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FDI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倒U型的关系,东、中部地区的省份大都进入了抛物线的右边部分,而西部地区则多数处于左半部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巍  许家云  杨竺松  
本文基于中国房价不断提高这一现实背景,利用中国城镇住户微观数据,系统地研究房价对当地住户工资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其对地区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房价上涨会通过"生活成本效应"和"闲暇替代效应"显著提高当地居民的平均工资水平。同时,由于缺乏劳动生产率为支柱的工资上涨会恶化资源配置效率,本文进一步基于资本劳动比和要素扭曲的视角,考察房价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及工资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房价引致的工资上涨确实导致了我国过度的资本深化和过快的产业升级,并降低了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本文为房价影响工资和资源配置问题提供了来自微观家庭的经验证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振  
本文引入一个与传统索洛余值方法相一致、同时具有微观基础的总生产率增长分析框架,采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微观数据,实证考察了外资进入对制造业技术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整体总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源于资源再配置效率,而外资的进入是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重要渠道之一。外资企业的总生产率增长高于制造业整体水平,其技术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也均高于制造业整体均值。样本考察期间,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有所改善,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不断提高。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静  牛毅  林哲薇  
在当前教育领域传统的一元行政权力结构模式的背景下,行政权力在获取学术资源的过程中依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基于逐条手工整理的2008年和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行政权力与高校教师学术资源获取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除个人禀赋、申报单位的声誉和所处的地区会对学术资源的获取产生影响外,行政权力也会对学术资源配置产生干扰作用:行政级别越高,越容易获得项目的资助。研究还发现,行政级别越高对更高等级项目的追求意愿越强烈,并且越是等级高(资助额大)的项目,行政权力的影响越大。研究对于规范行政权力对学术资源配置的影响,优化学术资源配置效率,保障学术权力的独立性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祖海   吴云云   王许亮  
在“双碳”政策背景下,提升碳生产率是当前中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论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碳生产率的影响机理,随后基于2004—2019年的省际数据,运用ArcGIS可视化分析了FDI和碳生产率的时空特征,并采用中介模型与门限模型考察了FDI对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FDI和碳生产率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区域失衡问题。第二,FDI显著促进了碳生产率提升,且通过增强自主研发强度间接促进碳生产率提升。第三,FDI与碳生产率存在非线性关系。随着外资规模的扩大,FDI对碳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增强;随着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环境规制强度的上升,FDI对碳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减弱。第四,FDI显著促进了东部、西部地区碳生产率提高,而抑制了中部地区碳生产率提高。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祖海   吴云云   王许亮  
在“双碳”政策背景下,提升碳生产率是当前中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论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碳生产率的影响机理,随后基于2004—2019年的省际数据,运用ArcGIS可视化分析了FDI和碳生产率的时空特征,并采用中介模型与门限模型考察了FDI对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FDI和碳生产率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区域失衡问题。第二,FDI显著促进了碳生产率提升,且通过增强自主研发强度间接促进碳生产率提升。第三,FDI与碳生产率存在非线性关系。随着外资规模的扩大,FDI对碳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增强;随着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环境规制强度的上升,FDI对碳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减弱。第四,FDI显著促进了东部、西部地区碳生产率提高,而抑制了中部地区碳生产率提高。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平   牟国婷   武传昊  
文章构建了对外直接投资集聚效应的决定方程与地区资源配置效率的联立方程组,探讨对外直接投资引致的集聚效应如何影响地区资源配置效率。实证结果发现:对外直接投资通过集聚效应能够改善地区的劳动错配与资本错配,并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的集聚效应对地区资源配置的影响受到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影响;异质性检验表明,对外直接投资的集聚效应会显著提升工业产能过剩较低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生产率高地区的劳动与资本配置效率,显著提高工业产能过剩较高地区的资本配置效率;进一步分析表明,对外直接投资集聚效应对地区资源配置的影响存在门槛,对劳动以及资本的影响在跨过门槛后变得显著。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亚飞  张毅  廖甍  
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2004~2016年我国24个省级样本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测算,并采用两步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农业FDI对农业TFP增长的效应,研究发现:2004~2016年我国24个省级样本的农业TFP年均增长率为3.6%,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9.1%;农业TFP的增长主要是农业技术进步推动,而非农业技术效率改善所致,即呈现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技术效率恶化相伴的事实特征;农业TFP增长的区域差异明显,呈现出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的演化特征,农业TFP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也由东部、中部、西部逐步减弱。农业FDI对农业TFP及各细分项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长期呈现倒U型特征;农业贸易结构和居民储蓄水平对农业TFP及各细分项都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滞后一期的居民储蓄水平、城镇化进程、农作物种植结构和受灾面积对农业TFP及各细分项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异质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叶阿忠  范凯钧  
资源错配一直是制约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资源配置效率受到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的影响,且资源错配可能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基于长三角地区2008—2021年的面板数据,对资源错配和劳动力错配进行测度,通过构建空间模型和半参数空间模型,探索资源错配自身的空间溢出效应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与资源错配之间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资源错配系数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扩散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对劳动力错配系数的偏导数呈“U”型的非线性关系,对资本错配系数的偏导数呈波浪形的非线性关系;外商直接投资额占比维持在2.5%—5%水平能够有效改善地区内资源错配情况;直到2021年,长三角地区省会及周边城市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占比水平较高,而其他城市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占比水平较低。据此提出,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应积极改善本地区资源错配情况,周边城市应适当减少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依赖,边缘城市可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以激发本地市场活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