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78)
- 2023(19781)
- 2022(16625)
- 2021(15133)
- 2020(12718)
- 2019(28495)
- 2018(28109)
- 2017(53934)
- 2016(28462)
- 2015(31494)
- 2014(30847)
- 2013(30878)
- 2012(28359)
- 2011(25594)
- 2010(25937)
- 2009(24166)
- 2008(23678)
- 2007(21324)
- 2006(19171)
- 2005(17362)
- 学科
- 济(142668)
- 经济(142530)
- 业(106672)
- 管理(92247)
- 企(87491)
- 企业(87491)
- 方法(54989)
- 农(49610)
- 数学(45295)
- 数学方法(44825)
- 业经(37451)
- 中国(37030)
- 财(35542)
- 农业(33276)
- 地方(31705)
- 制(25620)
- 技术(25530)
- 务(23746)
- 财务(23695)
- 财务管理(23660)
- 企业财务(22476)
- 贸(22475)
- 贸易(22455)
- 易(21683)
- 学(21630)
- 理论(20947)
- 和(20280)
- 策(20172)
- 银(20062)
- 银行(20033)
- 机构
- 学院(410856)
- 大学(403838)
- 济(186826)
- 经济(183484)
- 管理(165506)
- 理学(141846)
- 理学院(140489)
- 管理学(138489)
- 管理学院(137716)
- 研究(136631)
- 中国(107279)
- 财(83379)
- 京(83260)
- 科学(77099)
- 农(70403)
- 所(66894)
- 财经(65829)
- 中心(63530)
- 江(63421)
- 研究所(59799)
- 经(59769)
- 业大(57751)
- 经济学(57287)
- 农业(53568)
- 北京(52113)
- 经济学院(51401)
- 范(50464)
- 师范(50022)
- 州(49750)
- 院(48773)
- 基金
- 项目(267381)
- 科学(214588)
- 研究(200302)
- 基金(196480)
- 家(168563)
- 国家(167013)
- 科学基金(146714)
- 社会(133203)
- 社会科(126326)
- 社会科学(126296)
- 省(105698)
- 基金项目(103727)
- 自然(91362)
- 教育(90750)
- 自然科(89419)
- 自然科学(89402)
- 自然科学基金(87869)
- 划(86385)
- 编号(80023)
- 资助(78925)
- 成果(62969)
- 发(61844)
- 部(60085)
- 创(59888)
- 重点(59284)
- 国家社会(55836)
- 创新(55324)
- 课题(54683)
- 教育部(52581)
- 人文(52141)
- 期刊
- 济(219002)
- 经济(219002)
- 研究(124456)
- 中国(84506)
- 农(69348)
- 管理(67049)
- 财(66391)
- 科学(54966)
- 学报(53494)
- 农业(46932)
- 大学(43255)
- 融(42883)
- 金融(42883)
- 学学(41243)
- 技术(40916)
- 教育(39149)
- 业经(38586)
- 经济研究(34188)
- 财经(33541)
- 经(29135)
- 问题(28518)
- 业(25364)
- 技术经济(24914)
- 世界(21830)
- 贸(21161)
- 统计(20379)
- 商业(19926)
- 现代(19718)
- 策(19586)
- 科技(19275)
共检索到632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路傲然 马春艳
本文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农业技术创新过程分为科研产出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利用2000—2020年中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SFA方法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三者之间的门槛特征。结果表明:FDI对两阶段农业技术创新效率均存在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双重门槛效应。具体来看,随着经济的增长,FDI对科研产出效率的影响先不显著,系数由负变正,后跨过“分化”门槛,变为正向显著,对成果转化效率表现出先降后升的“双拐点”促进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昊 马春艳 张俊飚
为研究金融集聚对农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利用2000—2019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统计数据未含西藏、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下同),首先,通过区位熵的方法分行业测算了不同年份各地区的金融集聚度。其次,运用两阶段DEA方法,测算了农业科研产出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水平。最后,借助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金融行业的集聚对两阶段农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阶段效率值存在明显的空间关联特性,且2019年两阶段技术创新效率值与最优前沿面分别存在28%和30%的差距;进一步对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偏微分分解发现,金融集聚对农业科研产出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证券业和银行业集聚存在空间溢出,保险业集聚对农业成果转化效率存在抑制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爱君 杨春林 张永年 钟方雷
基于两阶段价值链视角,运用Super-NSBM模型测度2011—2020年中国284个地级市的绿色科技研发和绿色成果转化效率,并利用135.53万家数字经济企业微观数据构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指数,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探究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对两阶段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产业、绿色科技研发效率和绿色成果转化效率三者在空间上均呈现出“高高—低低”的集聚态势。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能够显著促进绿色科技研发效率和绿色成果转化效率的提升,但是会对绿色成果转化效率产生负向溢出效应,且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分区域研究表明,东部城市和中心城市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对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效应更明显。“硬设施”和“软环境”的调节效应表明,数字基础设施、人才数字素养和数字金融支持分别在绿色科技研发与绿色成果转化两阶段起到不同程度的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港 赵守国 韩先锋
基于价值链的视角,将中国工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转化两个阶段,并运用2005-2011年中国工业37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信息化水平等因素对各阶段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从价值链视角来看,信息化水平显著促进了中国工业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转化能力,尤其对后者的影响更为明显;相比技术开发能力,企业规模和市场化水平对中国工业技术转化能力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进入壁垒和FDI仅对中国工业技术转化能力有显著影响,行业进入壁垒越高越利于技术转化能力的提高,而FDI并不是引进的越多就越有利于技术
关键词:
信息化水平 技术创新能力 价值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根文 李双双 曾行运
随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规划的实施,节能环保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价值链角度对技术创新效率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了技术创新价值链模型,随后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曼奎斯特指数法分别测度了技术创新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并对两个阶段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得出:我国节能环保上市公司两个阶段技术创新效率均不高,技术成果转化效率要高于技术成果生产效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之光 白阳瑞 胡海青
探索信息技术投资对不同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效应,对于实现信息技术的经济价值和提升区域创新效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将区域创新过程分为技术研发阶段和市场转化阶段,基于面板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中国2012-2020年两阶段区域创新效率,实证检验空间效应视角下信息技术投资对区域两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以及信息技术产业规模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在技术研发阶段区域创新效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在市场转化阶段表现出先降后升的U型态势;两阶段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信息技术投资与技术研发阶段的创新效率呈正U型关系,与市场转化阶段的创新效率呈倒U型关系;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分别负向和正向调节技术研发阶段、市场转化阶段信息技术投资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因此,应提高技术研发阶段的创新质量,重视基础研究并努力扩大信息技术产业规模,避免产业趋同与资源浪费。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尹述颖 陈立泰
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随机前沿模型,采用2009~2013年中国103家沪深医药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在考虑创新时滞的情况下根据创新生成和创新转化的两阶段特点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测算了两阶段的中国医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分析了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结果显示:中国医药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具有阶段性,创新生成阶段的资源利用率介于39%~46%,创新转化阶段的效率损失不超过35%,创新生成成果促进了创新成果转化;考虑时滞后的技术创新效率值(1年或2年)高于时滞为0的技术创新效率值;企业技术行为、企业主体特征、企业外部环境对两阶段的技术创新效率发挥不一致的作用,部分因素的作用受到了时滞的影响。
关键词:
医药行业 技术创新效率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士健 张洁 权英
基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2010—2015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串联DEA模型,将技术创新过程分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探究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现状,并采用DEA-Tobit模型分析影响技术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我国工业企业技术综合创新效率和各阶段创新效率总体不高,成果转化阶段的创新效率值略高于技术研发阶段的平均效率值;区域两阶段技术创新效率值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的效率值相对较高,中部地区的效率值相对较低。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受市场集中程度、政府支持程度、对外开放程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洁西 李俊江
建立涵盖创新效率提升、经济结构优化、生态文明建设、开放稳定共享和人民生活幸福5个子系统36个基础指标的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采用二次加权的PCA-EM方法测度中国省域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构建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分别考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发达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质量的作用机制与效果,深入分析逆向技术溢出对经济发展质量各子系统的创新效应并探讨地区异质性。研究发现,对发达经济体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有利于提升地区创新能力,但对经济发展质量的总体效应为负;对发展中经济体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能够直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创新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间差异。我国应该优化OFDI结构、采取因地制宜的投资政策、持续增强吸收能力,充分发挥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仁桥 丁娟
基于价值链视角,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市工业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均不高,区域差异明显;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基于社会经济距离的外溢效应并不显著,且科技研发阶段的外溢效应强于成果转化阶段;开放度和产业结构与分阶段效率正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对本地区和邻区的科技研发分别产生了负向和正向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仁桥 丁娟
基于价值链视角,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市工业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均不高,区域差异明显;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基于社会经济距离的外溢效应并不显著,且科技研发阶段的外溢效应强于成果转化阶段;开放度和产业结构与分阶段效率正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对本地区和邻区的科技研发分别产生了负向和正向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仁桥 丁娟
基于价值链视角,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市工业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均不高,区域差异明显;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基于社会经济距离的外溢效应并不显著,且科技研发阶段的外溢效应强于成果转化阶段;开放度和产业结构与分阶段效率正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对本地区和邻区的科技研发分别产生了负向和正向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先明 赵果庆
本文以应用计量经济模型把54个样本国的技术发展阶段分成低技术、中技术和高技术3个组及6个梯级水平,同时把FDI阶段分成强吸收FDI、弱吸收FDI和净对外直接投资三个阶段,并对不同阶段的技术发展和FDI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一国技术发展阶段越低,FDI流入的比重越高,FDI流出比重越低;FDI能否推动低技术国家的技术发展,取决于本国在所处技术发展阶段、技术发展路径选择、直接投资能力和国内的基础研发努力等方面。这从我国FDI发展阶段滞后于技术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中得到验证。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国际直接投资 发展阶段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嘉珍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刘嘉珍(外经贸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ForeignFundStimulatesChina'sModernizationDriveAReviewontheMainFeaturesofFDIChina¥ByLiuJia...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丝雨 安增龙
本文将环境因素纳入技术创新效率研究框架,采用综合径向与非径向DEA新技术的网络EBM模型测算了中国30个省份国有工业企业2007~2014年的绿色技术创新整体效率和分阶段效率,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我国各省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整体效率处于较低水平,整体效率均值仅为0.487,提升空间比较大;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工业企业效率差距比较明显,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现出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阶梯式递减的趋势;全国约46.7%的地区的国有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模式属于"低科技研发、低成果转化"型,且主要集中于中、西部地区。最后,针对各省国有工业企业实际情况,提出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