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53)
- 2023(12279)
- 2022(9555)
- 2021(8303)
- 2020(6472)
- 2019(14443)
- 2018(13869)
- 2017(26518)
- 2016(13647)
- 2015(14985)
- 2014(15028)
- 2013(15093)
- 2012(14591)
- 2011(13506)
- 2010(14218)
- 2009(13776)
- 2008(12645)
- 2007(11533)
- 2006(10881)
- 2005(10569)
- 学科
- 济(87251)
- 经济(87194)
- 业(39213)
- 管理(39180)
- 企(30714)
- 企业(30714)
- 中国(28416)
- 融(27198)
- 金融(27198)
- 地方(26887)
- 银(24385)
- 银行(24374)
- 行(23777)
- 方法(23327)
- 数学(20580)
- 数学方法(20472)
- 业经(20015)
- 农(18115)
- 财(17382)
- 地方经济(15805)
- 制(15380)
- 农业(13328)
- 学(13117)
- 产业(12733)
- 发(12629)
- 环境(12497)
- 贸(11641)
- 贸易(11626)
- 中国金融(11271)
- 务(11213)
- 机构
- 学院(207693)
- 大学(205323)
- 济(102153)
- 经济(100201)
- 研究(79008)
- 管理(74271)
- 中国(66358)
- 理学(61549)
- 理学院(60867)
- 管理学(60084)
- 管理学院(59695)
- 财(46872)
- 京(43773)
- 科学(42685)
- 所(39855)
- 中心(36298)
- 财经(36046)
- 研究所(35389)
- 经济学(33367)
- 经(32493)
- 江(32428)
- 农(30554)
- 经济学院(29753)
- 北京(28932)
- 院(28072)
- 州(27029)
- 范(26927)
- 师范(26678)
- 财经大学(26543)
- 业大(24829)
- 基金
- 项目(125400)
- 科学(99056)
- 研究(95608)
- 基金(90013)
- 家(76821)
- 国家(76127)
- 科学基金(65456)
- 社会(64070)
- 社会科(61153)
- 社会科学(61138)
- 省(49534)
- 基金项目(46063)
- 教育(41363)
- 划(40223)
- 编号(38034)
- 自然(37558)
- 资助(36847)
- 自然科(36670)
- 自然科学(36664)
- 自然科学基金(35987)
- 发(34205)
- 成果(31470)
- 发展(28661)
- 重点(28427)
- 展(28191)
- 国家社会(27415)
- 课题(27096)
- 部(26887)
- 创(26439)
- 创新(24820)
- 期刊
- 济(126847)
- 经济(126847)
- 研究(73430)
- 中国(46475)
- 融(38746)
- 金融(38746)
- 财(35572)
- 管理(30565)
- 农(29511)
- 学报(26871)
- 科学(25527)
- 经济研究(21666)
- 大学(21117)
- 学学(19906)
- 教育(19393)
- 农业(19324)
- 财经(19269)
- 技术(18818)
- 业经(18711)
- 经(16740)
- 问题(15897)
- 国际(13365)
- 贸(13295)
- 技术经济(12495)
- 世界(12010)
- 统计(10455)
- 商业(10324)
- 经济问题(10059)
- 现代(9850)
- 经济管理(9835)
共检索到351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霞 田霞
本文利用中国2011-2018年的城市面板数据,基于全局GML指数测度绿色经济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总体上外商直接投资显著抑制了绿色经济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则能够降低外商直接投资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第二,从数字普惠金融的维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都能够降低外商直接投资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第三,分区位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对中西部地区绿色经济发展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而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则能够降低外商直接投资对该地区绿色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乔平平
选取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传导机制、影响效应及地区异质性。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且具有积极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环境规制促进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区域异质性;外商直接投资在环境规制与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中发挥重要中介作用;门槛检验结果发现,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关系。基于此,提出完善环境规制政策、差异化引入外商直接投资、统筹全国环境规制空间布局等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乔平平
选取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传导机制、影响效应及地区异质性。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且具有积极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环境规制促进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区域异质性;外商直接投资在环境规制与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中发挥重要中介作用;门槛检验结果发现,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关系。基于此,提出完善环境规制政策、差异化引入外商直接投资、统筹全国环境规制空间布局等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仁曾 詹姝珂
数字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作为经济数字化和绿色化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探索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影响对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运用多种计量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协同绿色金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结论在借助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通过协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绿色技术创新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揭示,在市场中介组织发育水平、创新创业能力与环境规制强度较高的地区协同效应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影响在空间效应下依旧成立。因此,建立区域金融发展协同机制,注重发挥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的协同作用有助于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树俊 董哲铭
文章运用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深入研究数字金融对经济发展韧性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经济发展韧性存在正向影响,且该影响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同时数字化程度、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均对经济发展韧性存在促进作用;数字金融能够通过降低煤炭资源依赖度与发展绿色金融进而影响经济发展韧性;异质性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对经济发展韧性的正向影响在高互联网普及率地区大于低互联网普及率地区,且在长江经济带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沿海经济带与黄河经济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博琼 王晓兵 杨军 赵启然
随着全球各国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加深,我国政府对绿色发展日益重视,并将其设定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终极目标的必然过程。然而对我国经济发展一直起到重要作用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随着我国经济和FDI的快速增长,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包括工业废水、工业废气以及工业SO2等却基本上呈逐年增加的态势。这一关联的背后是否隐藏着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污染转移问题,引发人们对于"污染天堂"假说在中国是否存在的担忧。尽管公认跨国公司的环境业绩一般会比本土企业做得更好,但是我国外商直接投资长期和总量的增长是否会对我国环境产生影响,是否会带来更多的污...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岳立 曹雨暄 任婉瑜
内外双循环战略背景下,如何依托技术创新发挥外资对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作用至关重要。文章识别了FDI、异质型创新与绿色发展效率的作用机制,并通过面板中介模型考量三者关系。研究发现:(1)随着FDI规模扩大,FDI对绿色发展效率显示出先抑制、后促进的“正U型”关系。(2)FDI可以发挥技术创新外溢效应。其中,FDI对自主创新外溢作用最强,对技术引进的作用最弱。(3)全区来看,在FDI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中,技术引进存在部分遮掩效应,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分区来看,创新高水平区FDI技术外溢可依托自主创新促进绿色发展效率,创新中水平区技术引进和模仿创新可抵消FDI对绿色发展效率的部分抑制作用,而创新低水平区主要通过模仿创新影响绿色发展效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巧然
对数字经济提升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效应与机制进行理论分析,采用熵值法和SBM模型测度2011—2019年我国19个城市群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该结论在统计上是稳健可靠的;市场化程度的提升是数字经济影响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传导机制,但产业结构尚未成为数字经济影响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渠道;数字经济的作用遵循梅特卡夫法则,即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现显著的正向且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不断提升;数字经济对外围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比中心城市更显著,说明数字经济对绿色发展的扩散效应大于虹吸效应,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普惠性质。因此,应继续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构建全面覆盖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持续优化地区市场环境,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要素配置功能;在城市群内部实施差异化的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中心城市着力优化软环境,借力数字经济纠正产业间要素错配,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间融合;外围城市把握中心城市产业转移的契机,借助数字化建设红利提升资源可获得性和区域协作能力,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创造良好环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章生 赖彬彬 刘桂海 范正根 张东祥
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算了2011—2018年中国265个地级市的绿色经济效率,综合运用面板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系统分析了地区竞争下推广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绿色经济效率存在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地理距离与经济差异是其产生空间溢出的重要因素;(2)推广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提升全社会和本地的绿色经济效率,但对邻近地区的绿色经济效率存在一定抑制作用;(3)地区适度竞争下推广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提升全社会和本地的绿色经济效率,但地区过度竞争下推广数字普惠金融则对其产生显著“拉低效应”;(4)地区竞争下推广数字普惠金融对邻近地区的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显著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5)推广信用类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作用最大,地区竞争与推广数字普惠金融的交互作用对绿色经济效率产生的负向影响也主要源于信用类数字普惠金融。为此,推动地区间数字普惠金融的协调发展,保持地区间的适度竞争,分类推广数字普惠金融,将有助于提升绿色经济效率。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叶劲松 方嘉彬 钟昌标
本文利用1999—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分析国内区域市场分割对引进FDI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市场分割显著抑制FDI的引进,主要由商品和劳动力市场分割导致,并通过市场规模效应、要素流动效应和公平竞争效应三个渠道实现。进一步分析显示,数字经济的发展缓解市场分割对引进FDI的负面影响,且存在阶段性差异及对优质FDI的改善作用更强;市场分割对国有企业、外销企业、市场潜力大的区域引进FDI的影响作用更小,侧面强化了机制作用检验的可信度。上述结论为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双循环”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FDI 区域市场分割 数字经济发展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磊 马金铭
将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绿色发展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基于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并且主要通过提高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得以实现;对于东部地区、金融排斥较弱的区域和非粮食主产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农地流转程度越高、农户创业活跃度越高,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就越大;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以环境规制为门槛的单一门槛效应。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鲁政委 汤维祺
2016年9月,在杭州G20峰会上,中国提出了建设"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议题,成为全球金融治理"中国方案"的关键内容,受到了全球的关注。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对于实现我国"协调、创新、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战略都有重要意义。在过去的5年中,我国已经在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的相关领域开展了深入的探索,并成功地将相关理念和经验推向国际社会。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鲁钊阳 杜雨潼 邓琳钰
数字普惠金融的诞生和发展源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其离不开服务国家经济发展的宗旨。本文在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上,以我国286个地级市2011~2020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且这一效应主要体现在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两个方面。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研发创新水平、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赋能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分析表明,随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呈现边际递减趋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欧阳文杰 陆岷峰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是“双碳”目标下的内在要求,而数字金融已经成为助推绿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依据我国30个省份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结合非径向距离函数、系统GMM估计等方法,对我国数字金融与绿色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我国绿色经济增长。数字金融的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能对绿色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但是覆盖广度的作用不明显。通过改善金融机构信贷行为和优化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数字金融的发展促进了绿色经济增长。数字金融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能够发挥更好的影响,说明数字金融发展有助于缩小区域间的绿色经济差距。因此,新时期加快数字金融发展不仅有助于实现我国绿色经济发展,还能够促进金融资源向绿色行业优化配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余稳策 杨立卓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使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也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当前最为突出的问题和矛盾之一是资源环境压力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根据国际经验,这一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能源;只有人均收入达到一万美元左右,人均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增速才会放缓,最后保持稳定或略有下降。同时,中国资源总量虽然比较丰富,但人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