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23)
- 2023(11272)
- 2022(8898)
- 2021(7710)
- 2020(5932)
- 2019(13533)
- 2018(13251)
- 2017(25826)
- 2016(14002)
- 2015(15428)
- 2014(15641)
- 2013(15467)
- 2012(14612)
- 2011(13226)
- 2010(13641)
- 2009(12720)
- 2008(12760)
- 2007(11727)
- 2006(10921)
- 2005(10420)
- 学科
- 济(73665)
- 经济(73601)
- 业(38517)
- 管理(37252)
- 企(27332)
- 企业(27332)
- 中国(27007)
- 地方(22474)
- 方法(22375)
- 农(20895)
- 数学(19567)
- 数学方法(19439)
- 业经(16688)
- 农业(14856)
- 财(14372)
- 发(13278)
- 融(13141)
- 金融(13141)
- 银(12102)
- 制(12093)
- 银行(12087)
- 行(11788)
- 地方经济(11643)
- 贸(11153)
- 贸易(11139)
- 学(11031)
- 环境(10635)
- 易(10609)
- 发展(10009)
- 展(9985)
- 机构
- 学院(207804)
- 大学(206282)
- 济(93287)
- 经济(91298)
- 研究(77934)
- 管理(75591)
- 理学(63091)
- 理学院(62326)
- 管理学(61314)
- 管理学院(60916)
- 中国(60431)
- 京(45561)
- 科学(44134)
- 财(43325)
- 所(39326)
- 研究所(34882)
- 中心(34506)
- 财经(33636)
- 江(32950)
- 农(32776)
- 经(30486)
- 经济学(29676)
- 北京(29615)
- 范(28743)
- 师范(28487)
- 院(28428)
- 州(26762)
- 业大(26660)
- 经济学院(26579)
- 农业(25096)
- 基金
- 项目(128989)
- 科学(103070)
- 研究(96043)
- 基金(93924)
- 家(81022)
- 国家(80314)
- 科学基金(69442)
- 社会(63871)
- 社会科(60707)
- 社会科学(60690)
- 省(49676)
- 基金项目(48886)
- 教育(42788)
- 自然(42435)
- 划(41853)
- 自然科(41506)
- 自然科学(41499)
- 自然科学基金(40747)
- 编号(38141)
- 资助(38025)
- 发(33838)
- 成果(31194)
- 重点(29232)
- 部(28127)
- 发展(27913)
- 课题(27608)
- 展(27447)
- 国家社会(26998)
- 创(26055)
- 创新(24488)
- 期刊
- 济(115107)
- 经济(115107)
- 研究(71158)
- 中国(48230)
- 财(32221)
- 农(31872)
- 管理(30813)
- 科学(28327)
- 学报(27839)
- 融(26515)
- 金融(26515)
- 教育(22131)
- 大学(21982)
- 农业(21446)
- 学学(20675)
- 业经(18990)
- 经济研究(18571)
- 技术(18042)
- 财经(17536)
- 问题(16771)
- 经(15227)
- 贸(12441)
- 国际(12094)
- 业(11215)
- 世界(11071)
- 发(11067)
- 技术经济(10895)
- 现代(10803)
- 商业(10383)
- 经济问题(9581)
共检索到3398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德昭
外商直接投资和城市化对我国劳动力市场转型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外资产业在东部沿海的产业集聚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共同推动了"民工潮"现象的出现,外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民工荒"的产生,而现阶段快速城市化及由此导致的农民工转型已成为"农村空心化"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政府可利用外资产业梯度转移的战略机遇加快解决区域劳动力市场的不均衡性,并积极推动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形成有利于城乡统筹的制度安排,最终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均衡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陆应松 肖光恩 赵月
尽管近年来湖北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迅速,但是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武汉市,集中的产业主要是是制造业。通过对湖北十六个地级市(自治州)外商直接投资增长不平等指数和空间相关指数的测算可知:目前湖北外商直接投资地区非均衡增长的程度还很高,而且表现出负的空间自相关特征,这说明湖北一个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会对另一个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产生负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江永 于晓燕
本文研究FDI通过竞争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制度变迁效应三种渠道对纺织业就业产生的间接影响,并综合考察FDI通过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对就业产生的总体效应。研究结论表明,FDI促进了纺织业就业,其中FDI对纺织业就业的直接影响是正向的,间接影响是负向的;FDI通过竞争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阻碍了纺织业的就业增加;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程度没有对纺织业就业产生影响。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制度因素 就业 纺织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许和连 赵德昭
针对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和特殊的转型经济背景,本文将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纳入新古典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理论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边际收益和改变高、低素质剩余劳动力的供给量,从而改变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均衡水平。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东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吸纳作用要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效应具有明显的"U型"曲线特征,东部地区异质型人力资本的"门槛值"为7.46年,而中西部地区相应的"门槛值"为5.88年。在经济转型的现实背景下,充分利用外资产业梯度转移的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罗茜
FDI投资规模的扩大缓解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非均衡状态,同时,FDI通过扩大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以及对员工的培训和外资企业的技术扩散效应提高了我国的劳动力素质。外资企业市场化、法制化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机制和管理手段也对我国的企业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促进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劳动力薪酬制度的合理化,健全了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FDI从这三个方面对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均衡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效应。
关键词:
FDI 劳动力市场 均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任媛 安树伟
劳动力迁移从微观方面分析是一种个体决策过程,从宏观方面分析就是城市化渐进的过程,两者是同一现象在微观和宏观中的不同表现。本文利用局部调整——自适应期望综合模型分析城市化水平与非农化产值两者之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非农化对城市化短期影响较小,长期影响效果却非常显著。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对非农化的响应较慢,存在滞后性。当前出现的"民工荒现象"是城市化水平短期内不能适应非农产业发展时呈现出的一种短期、局部性现状,具有结构性失业的特点,并不会长久存在。其解决思路在于缩短农民迁移过程中的滞后性,同时促进农民工向合法性永久迁移者转化。
关键词:
劳动力迁移 城市化 民工荒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芳琴 于维生
以非均衡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具有人力资本因素的劳动力市场非均衡模型,探讨了引入人力资本因素后非均衡劳动力市场如何变化,以及在不同的非均衡区域的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对人力资本因素的要求和影响,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经济决策方法和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许和连 亓朋 李海峥
利用中国制造业12180家企业1998~2001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在估计了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在不同行业和地区间工资差距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从劳动力市场角度,考察了FDI通过影响劳动力供求以及由支付高工资所导致的工资溢出效应两种途径对内资企业的工资影响。从总体上看,外资企业自身的较高技术水平、资本密集度等企业特征能在很大程度上解释内、外资企业间的工资差距,但在控制了上述企业特征因素的影响后,外资企业的工资水平仍不同程度的高于内资企业;外资企业通过影响劳动力供求对内资企业的工资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外资企业通过支付高工资这一行为,对内资企业存在明显的负向工资溢出效应,特别是对于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吕雁琴 赵斌
基于2000—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静态面板与门限面板模型,通过建立以政府干预、市场化进程为门限变量的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创新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创新对城市化发展有积极的带动作用,同时,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的作用由替代效应向互补效应转变;政府干预对外商直接投资存在双重门限效应,对区域创新存在单一门限效应;市场化对外商直接投资存在单一门限效应,但对区域创新存在双重门限效应。基于以上结论,进一步提出促进城市化发展的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恒 魏修建 尹筱雨
本文基于劳动力投入视角探讨了物流业发展的非均衡性。研究发现,中国物流业发展已经基本跨越依靠劳动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阶段,但仍存在区域非均衡矛盾,主要原因在于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发展方式存在差异,并且东部在劳动效率提升和劳动力地区配置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中国物流业发展存在明显的产业转移现象,但仅从东部转移到中部地区,且劳动效率重心的空间变化是物流业发展重心演变的主要原因。缩小区域劳动效率差距是转变物流业非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只有进一步加强对中部地区行业(企业)内劳动力再培训教育,实现知识结构与技术水平的有效匹配,才能发挥对劳动效率提高的推动作用;并且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教育水平,强化人力资本,推动劳...
关键词:
物流业 非均衡性 驱动效应 劳动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叶长华 陈立泰 田园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五大城市群77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2006-2015年劳动力市场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Markov链估计方法,研究了长江经济带劳动力市场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其动态演进过程。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五大城市群劳动力市场发展水平的基尼系数小幅波动且呈下降趋势,长三角、长中游、成渝城市群均呈现了"下降—上升—下降"的倒N型趋势,而黔中滇中城市群则呈现了"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M型趋势。区域内差异是劳动力市场发展水平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而五大城市群区域内差距的贡献率基本维持50%左右的水平;进一步通过Markov链分析发现,长江经济带五大城市群劳动力市场发展水平状态相对稳定,各类型地区劳动力市场发展水平分布均匀,尤其在低水平地区与高水平地区表现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明斗 杨霞
快速城市运行背景下,城市经济增长乏力,伪持续的城市化进程作为其回应由此而生,同时伴随的是生态空间退化、环境污染等城市病的滋长。慢城作为低碳宜居城、均衡型城市化作为持续良性运行的城市化类型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镜鉴。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多维度诠释,通过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慢城、均衡型城市化的耦合分析,建立慢城、落实均衡型城市化、打造三维框架下的城市均衡可持续发展及构建城市内外空间的网络治理结构成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思考。
关键词:
城市可持续发展 慢城 均衡型城市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俞万源
从劳动力转移角度分析梅州市人口城市化发展,1978年以来梅州市人口城市化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与非剩余劳动力转移并存、异地转移是梅州市劳动力转移基本特征。人口本地城市化与人口异地城市化并存、人口异地城市化活跃是梅州市人口城市化的显著特征。劳动力异地转移导向下的人口异地城市化促进了梅州市人口城市化与劳动力非农化协调发展,同时也制约着梅州市人口城市化发展。必须提高劳动力转移能力、增强转移劳动力吸纳能力、提高人口城市化质量水平,以促进梅州市人口城市化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国炳 黄大学
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原有制度的长期影响,使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推进困难。必须突破原有的制度框架与思维模式,实施以产业为重点的区域统筹发展,才能从很本上促进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和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关键词:
区域统筹 劳动力转移 城市化 合理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