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59)
2023(6137)
2022(5133)
2021(4836)
2020(4035)
2019(8934)
2018(8718)
2017(16290)
2016(8552)
2015(9134)
2014(8354)
2013(8049)
2012(7419)
2011(6441)
2010(6677)
2009(6168)
2008(6099)
2007(5617)
2006(4908)
2005(4232)
作者
(21934)
(18471)
(18324)
(17277)
(11805)
(8892)
(8259)
(6887)
(6760)
(6587)
(6136)
(6134)
(5823)
(5806)
(5549)
(5470)
(5365)
(5319)
(5259)
(5177)
(4413)
(4362)
(4294)
(4184)
(4130)
(4128)
(4078)
(4008)
(3739)
(3577)
学科
(34997)
经济(34976)
(33650)
管理(31249)
(29778)
企业(29778)
技术(14979)
方法(13996)
数学(11884)
技术管理(11850)
数学方法(11774)
(10399)
中国(9434)
地方(9355)
业经(8628)
(8576)
(7207)
财务(7197)
财务管理(7193)
企业财务(6974)
农业(6485)
(6036)
理论(5848)
(5667)
(5626)
金融(5624)
(5392)
银行(5383)
地方经济(5360)
(5136)
机构
学院(114154)
大学(113192)
(50329)
经济(49484)
管理(48149)
理学(42046)
理学院(41610)
管理学(41070)
管理学院(40837)
研究(36066)
中国(26952)
(22917)
(22508)
科学(19929)
财经(18222)
(17294)
中心(16761)
(16757)
(16531)
经济学(15255)
研究所(15057)
商学(14362)
(14310)
商学院(14233)
师范(14182)
(14012)
业大(13979)
北京(13963)
(13819)
经济学院(13736)
基金
项目(79097)
科学(65032)
研究(60352)
基金(58240)
(50114)
国家(49671)
科学基金(44401)
社会(40594)
社会科(38671)
社会科学(38661)
(32026)
基金项目(31499)
教育(28296)
自然(27583)
自然科(27073)
自然科学(27069)
自然科学基金(26637)
(26201)
(23543)
编号(23374)
资助(21787)
创新(20807)
成果(18194)
重点(17775)
(17659)
(17554)
国家社会(17166)
课题(16666)
(16535)
教育部(15861)
期刊
(54251)
经济(54251)
研究(34829)
中国(25099)
管理(21001)
(18297)
教育(15573)
科学(14918)
学报(13444)
(12218)
技术(11508)
大学(11056)
(10818)
金融(10818)
学学(10384)
财经(9147)
经济研究(8978)
业经(8526)
科技(8288)
农业(8284)
(7982)
技术经济(7562)
问题(6748)
(6142)
(6082)
(5843)
论坛(5843)
国际(5764)
(5371)
商业(5283)
共检索到170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早  韩颖  
本文利用2006—2015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从经验层面检验了FDI对东、中、西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效应以及人力资本水平在FDI发挥技术溢出效应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FDI带来的技术外溢效应并不必然导致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正向作用的发挥依赖于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通过与人力资本相结合,FDI对中国东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低于地区自身研发资本投入带来的作用效果;对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亦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促进作用强于东部和西部地区。受制于地区人力资本水平,FDI只对西部地区企业的二次创新能力产生显著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继勇  雷欣  黄开琢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非均衡问题逐渐凸显,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本文在考虑知识溢出影响的情况下,探讨本地自主创新能力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效应,以期确认自主创新能力这一新兴因素对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梳理知识溢出、自主创新能力与外商直接投资的交互关系;进而,构建贝叶斯空间层级模型,对知识溢出的规模和方向进行测度,并选取多维指标评估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知识溢出、自主创新能力与外商直接投资的交互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知识溢出净流入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吸引更多的知识溢出和外商直接投资流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晓钟  张小蒂  
本文利用我国2002—2006年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FDI对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FDI对区域一般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明显存在,且东部较高、中部次之、西部不明显;但对区域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仍然存在着某种"替代"甚至是"挤出"的负面影响。本文详细分析了FDI对我国创新能力提升作用存在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和产生"挤出效应"的原因,并揭示了FDI的梯度转移是激活中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潜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跨国公司通过其内部化及关键技术"黑匣子化"等对核心技术实现控制值得关注。论文最后还就进一步扩大FDI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全勇  
2006年12月26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与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国际经济地位与开放战略再探索”理论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小礼堂隆重召开,来自上海市及长三角其他城市的80余位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在对外开放新阶段如何提升中国开放战略、优化开放政策等一些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讨。为反映本次研讨会的精彩内容,本刊特将与会专家的发言要点整理并予以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子君  
本文将FDI (外商直接投资 )和LICENSIING (技术许可 )作为其潜在的渠道 ,建立了技术引进的模型。此模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模型中的主要假设 ,模型的结论以及模型的政策意义都与实际经验的观察相一致。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 (LDC)而言 ,技术许可比外商直接投资所带来的技术外溢更有效 ,在考虑制定何种政策以达到社会福利的最优化时 ,人力资本的水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成就斐然。如何通过内外资互动,推动中国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今后电子信息产业利用外资的重大课题之一。通过分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利用外资的存在问题,探讨今后利用外资加强自主创新的途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一平  
中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距,这必然会影响到地区经济增长,进一步拉大地区差距,对于整个国家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不利的。文章采用中国1992-2005年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研究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因素。文章的重要发现是,外商直接投资并未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中国的创新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是节约能源的诱致性创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星  赵红  
本文选取我国2000~2006年31个省级单位的基本数据,实证检验了FDI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德进  
作者使用1998至2005年福建省不同来源地FDI的面板数据,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区域自主创新的影响:(1)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区域自主创新总体上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相对于西方国家直接投资而言,海外华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区域自主创新的影响更为明显和强烈;(3)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目前主要通过增加研发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的直接影响实现的,而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人才流动与培养等间接影响实现的效果还很不明显;(4)在研发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中,资金投入对区域自主创新的正向溢出效应比较显著且稳定。为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区域自主创新的正向影响,有必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现行FDI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艳梅  
本文利用2003-2007年我国28个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参与度、FDI研发强度以及科技人员比重等因素对内资制造业自主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三个因素对全部内资制造业的自主创新投入的影响并不显著。将制造业划分为高技术行业和一般行业,外资参与度对内资高技术行业研发强度的抑制程度要小于一般行业。外资研发强度对内资高技术行业研发强度的影响显著为负,对一般行业亦产生消极影响,但不显著。外资科技人员比重明显促进了高技术行业的自主创新投入,对低技术行业的研发支出强度产生负面影响,但统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红根  饶华  
文章引入生产函数,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衡量创新的指标,利用江西省1991~2007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回归结果表明,FDI对江西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力不显著,或者,因为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因素太多了,而无法衡量FDI对江西自主创新能力之间是否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海洋  
在分析自主创新决定因素的基础上,本文从自主创新投入与产出两个方面检验了外资活动对我国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在整个工业部门,行业自主创新投入增长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要素禀赋和技术机会,而外资活动、盈利能力、政府资金和市场竞争程度都没有显著影响;从分组结果来看,高科技行业自主创新投入增长的决定因素是技术机会,一般行业是要素禀赋和技术机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兵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西部地区为吸引外资实施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在这种战略下,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却十分有限,虽然较以往相比,西部地区的技术水平总体有所提高,但这种提高是否是受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影响仍值得学术界认真思考。本文通过收集2004~2008年间我国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分析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西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西部地区的自主创新产生了负面效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洋  严军  马春光  
基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的角度,本文构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理论模型,并选取中国31个省份1998—2013年的对外直接投资额与自主创新能力产出指标为实证样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额、R&D人员数、R&D投入额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均有正效应,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不同地区将科学技术转化成高技术产值的能力存在显著差异,西部地区技术转换能力明显低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呈负向效应,而其他地区均为正向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炳南;  
以往对FDI技术外溢在中国的效用研究时,往往忽视本土自主创新能力这一重要因素,实证结果可能会产生偏差,造成对FDI技术外溢效用的高估。笔者通过1998年~200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表明:在控制了自主创新能力变量之后,FDI技术外溢并未表现出对中国出口贸易结构显著性的正面影响,而自主创新能力对于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改善有强烈的促进作用。通过引入两者的交叉项,发现FDI技术外溢与自主创新能力对提升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协同效应显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技术吸收能力将会大大促进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对于外资的利用将要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