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52)
2023(18448)
2022(16026)
2021(15103)
2020(12831)
2019(30131)
2018(29759)
2017(57538)
2016(31173)
2015(35360)
2014(35435)
2013(35117)
2012(32403)
2011(29194)
2010(29028)
2009(27129)
2008(26628)
2007(23212)
2006(19989)
2005(17724)
作者
(89805)
(75228)
(74550)
(71337)
(47860)
(36012)
(34145)
(29431)
(28379)
(26585)
(25350)
(25287)
(23783)
(23712)
(23283)
(23258)
(22616)
(22294)
(21534)
(21374)
(18549)
(18416)
(18196)
(17050)
(16842)
(16696)
(16566)
(16565)
(15216)
(14874)
学科
(129808)
经济(129667)
管理(87093)
(84798)
(68888)
企业(68888)
方法(62728)
数学(55122)
数学方法(54445)
(34213)
(34076)
中国(34000)
(30121)
贸易(30107)
(29248)
(26908)
业经(26581)
地方(24549)
农业(22926)
(22324)
(21802)
财务(21722)
财务管理(21676)
企业财务(20511)
理论(19936)
(19852)
金融(19848)
(19523)
(19377)
银行(19318)
机构
大学(448938)
学院(445667)
(187433)
经济(183732)
管理(174681)
研究(152732)
理学(151650)
理学院(150002)
管理学(147236)
管理学院(146454)
中国(114691)
(95148)
科学(93117)
(83668)
(77129)
(72988)
研究所(70506)
中心(68574)
财经(67812)
业大(66501)
(62671)
(61785)
北京(60404)
农业(57475)
经济学(57296)
(57019)
师范(56473)
(55354)
经济学院(51901)
(50965)
基金
项目(303094)
科学(237643)
基金(221329)
研究(218912)
(193507)
国家(191971)
科学基金(164211)
社会(138178)
社会科(131045)
社会科学(131008)
基金项目(116567)
(115915)
自然(107559)
自然科(105087)
自然科学(105057)
自然科学基金(103179)
教育(100548)
(98419)
资助(93116)
编号(88389)
成果(71505)
重点(67828)
(67803)
(64113)
(62200)
课题(60482)
科研(58509)
创新(58193)
教育部(58068)
国家社会(57279)
期刊
(196884)
经济(196884)
研究(130504)
中国(78299)
学报(71238)
(65336)
科学(64742)
(63887)
管理(61831)
大学(53884)
学学(50829)
农业(45625)
教育(43845)
技术(38485)
(37238)
金融(37238)
经济研究(33259)
财经(32596)
业经(30536)
(27968)
问题(26553)
(26457)
(24772)
国际(24222)
技术经济(22347)
统计(21905)
图书(21264)
世界(20834)
理论(20674)
(20643)
共检索到647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尹希果  陈刚  
本文以1986-200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基于非参数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来度量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对中国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显著地促进了中国生产率的增长,其对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与人力资本相结合来实现;同时,其对中国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了技术的进步,而对技术效率的改善作用不明显。另外,本文还发现在1986-2003年间中国省级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存在显著的收敛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学武  
一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前景通常是以考察一国长期供给潜力确定的。但许多学者认为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用共积和误差修正模型方法分析了 1 989到 1 999年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因素 ,得出了投资、消费、进口和出口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两种长期均衡关系 ,在第一种均衡关系中只有投资显著 ,其他变量均不显著 ;在第二种关系中各变量均显著。本文还分析了投资、消费、进口、出口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短期动态因果关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越  高峰  
本文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基础上建立一个产品内分工的分析框架,把小岛清模型应用到产品内分工上,揭示了产品内分工条件下贸易和投资的互补关系,运用协整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FDI与中国产品内贸易的关系。结果表明,FDI与中国加工贸易进口和加工贸易出口之间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艾洪山  张亚斌  亓朋  
本文基于12180家企业面板数据估计了内资非出口企业与内资出口企业、外资出口企业、外资非出口企业之间的工资差距。研究结果表明,内资非出口企业与内资出口企业、外资非出口企业、外资出口企业之间存在显著的平均工资差距。进一步的分析发现,邻省外商直接投资对本省内资企业工资具有显著负效应;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非相邻省份的外商直接投资对省内内资企业工资有显著正效应。同时,省内国际贸易对内资企业工资影响显著为正;由于区域间产业趋同现象的存在,相邻省份的贸易对省内内资企业的工资影响显著为负。因此,为缩小收入差距,要求我国消除区域壁垒,建立统一市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邵军  徐康宁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了1985-2003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GDP与投资和进出口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即变量之间并不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以及方差分解分析表明,出口和投资在短期内对GDP增长具有重要的正面影响,而进口在短期内对产出会产生负面影响,但经过一定时期后,进口的正面作用逐渐显现。这些研究结果与新古典模型关于资本深化以及内生增长理论关于进口的论断是一致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谊浩  王胜英  
当代的跨国公司推动了全球性的贸易投资一体化,改革开放后的我国即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本文基于我国的相关数据,利用Granger非因果检验法研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反馈关系。这一结论一定程度上可以验证贸易投资一体化的论断。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贺建风  朱明华  
本文依据1985~2007年广东省的宏观经济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并且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都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而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之间呈现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即后者是前者的Granger原因,反之则不然。文章最后依据所得结论,针对利用外资、区域产业与进出口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心智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是跨国界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两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文章分别从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两个角度对有影响力的贸易与投资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并有侧重地介绍了该领域最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最后对这些成果进行了评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春  刘耀光  
玉米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本文使用省级农产品成本收益面板数据,运用DEA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玉米生产率(TFP)增长状况。结果显示,1990~2004年中国玉米TFP的平均增长率为3.7%,呈现U形增长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玉米生产TFP指数的收敛性,以此来衡量中国玉米生产发展水平及其变化状况,考察中国玉米生产发展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彭莉  倪子靖  
本文关注三次产业增长与我国FDI变动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FDI主要流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缺乏FDI;在FDI存在的经济环境中,金融开放度的提高对第一产业的增长产生负面作用;人力资本水平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在三次产业间不同;实际有效汇率的提高通过抑制FDI的流入从而对三次产业经济增长产生负面效应。因此,适当增加第三产业FDI流入量,采取特殊政策扶持开放环境中的第一产业,控制实际有效汇率,是利用FDI拉动三次产业增长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琰欣  屈小娥  董明放  
本文基于时空异质性视角,采用2004—2013年中国29省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长期和短期异质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对外直接投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具有一定的长期促进效应,且这种影响随时间推移呈现波动增大态势;(2)对外直接投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异质效应和滞后效应,其并非促进了所有省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部分省市甚至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3)在"走出去"过程中,充分注重对外直接投资与政府财政支出、产权制度以及市场化进程等因素的有效融合,有助于强化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绿色溢出效果,且这种交互效应也呈现显著的空间差异;(4)对外直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向铁梅  
自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进出口贸易和吸收直接投资都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这对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并且,两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多层次关系,如替代关系、互补关系等。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对中国情况的实证分析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发展进出口贸易和直接投资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简单介绍有关,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关系的三个模型后,再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对外贸易和直接投资两者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姝  
本文利用2000—2015年沪深A股市场24家主营业务为火力发电上市公司的年度面板数据,利用MAlMquist指数方法,研究了该企业群组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率。研究结果表明,火电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比较明显的逐年递减趋势。构成全要素生产率来源的分解因素中,火电上市公司的技术进步呈现比较明显的负增长状态,是导致全要素生产率明显负增长的根本原因。同时,火电上市公司的综合技术效率总体上呈现逐年微弱递增趋势,纯技术效率则呈现微弱的逐年递减趋势。规模效率略微增长,但并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柴志贤  
利用2001—2009年我国36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Matlab软件,分别测算了不考虑环境约束的传统全要素生产率和考虑环境约束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高外资比重行业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相对更高;外资对行业传统生产率提高的促进作用较弱,而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和环境技术效率的提升具有高度显著的促进作用;外资企业资本有机构成对行业传统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环境管制显著抑制了工业传统生产率的提升,但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兵  张明  
本文在运用非参数DEA方法测算中国省际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蓬勃发展的加工贸易出口是否促进了生产率增长。结果发现,加工贸易出口对中国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市场化水平、人力资本、研发能力、二元结构状况、金融发展、基础设施以及宏观经济稳定等因素制约了这一作用的发挥;而且,在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市场化水平、基础设施等多个变量的平均值尚未达到促进这一作用发挥的临界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