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78)
2023(17024)
2022(14684)
2021(13735)
2020(11361)
2019(25669)
2018(25480)
2017(48633)
2016(26340)
2015(29380)
2014(29472)
2013(29166)
2012(26993)
2011(24305)
2010(24740)
2009(23031)
2008(22465)
2007(19596)
2006(17484)
2005(15816)
作者
(75896)
(62822)
(62475)
(59451)
(40129)
(30021)
(28451)
(24522)
(23835)
(22655)
(21220)
(21217)
(20106)
(19975)
(19463)
(19315)
(18573)
(18282)
(17931)
(17820)
(15704)
(15536)
(15107)
(14459)
(14276)
(14011)
(13943)
(13800)
(12713)
(12358)
学科
(123174)
经济(123067)
管理(77920)
(71430)
(58708)
企业(58708)
方法(46252)
数学(39831)
数学方法(39445)
(36317)
中国(33601)
地方(31745)
(29511)
业经(25872)
(24605)
(21329)
农业(20060)
(19827)
财务(19753)
财务管理(19697)
企业财务(18783)
(18732)
贸易(18719)
环境(18140)
(17984)
(17979)
银行(17938)
(17914)
金融(17912)
理论(17863)
机构
学院(373211)
大学(372952)
(156306)
经济(152979)
管理(143959)
研究(131321)
理学(123272)
理学院(121884)
管理学(119891)
管理学院(119236)
中国(98711)
(80157)
科学(79634)
(76817)
(66929)
研究所(60174)
中心(58003)
财经(57907)
(56541)
(55902)
(52351)
业大(51775)
北京(51483)
(50303)
师范(49860)
(47752)
经济学(47215)
(45267)
农业(43749)
财经大学(42642)
基金
项目(245990)
科学(193133)
研究(182773)
基金(176734)
(152961)
国家(151652)
科学基金(130100)
社会(115212)
社会科(109187)
社会科学(109157)
(96330)
基金项目(93493)
教育(83380)
自然(82806)
自然科(80820)
自然科学(80803)
(80546)
自然科学基金(79310)
编号(75213)
资助(72863)
成果(61630)
(56018)
重点(55264)
(53836)
课题(52100)
(50767)
创新(47353)
国家社会(47010)
科研(46401)
教育部(46367)
期刊
(184065)
经济(184065)
研究(118722)
中国(75672)
(61458)
学报(55302)
管理(54820)
科学(51750)
(51742)
教育(42704)
大学(41884)
学学(39378)
农业(36039)
(35024)
金融(35024)
技术(33082)
经济研究(30262)
业经(28914)
财经(28845)
(24741)
问题(23108)
技术经济(19430)
图书(19125)
(18155)
(17819)
理论(17587)
现代(17121)
商业(17082)
科技(17014)
世界(16382)
共检索到574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王福岭  曹海军  
文章从财政分权、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三个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发现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也体现在财政分权的政府效率和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平衡。认为东部经济正在结构调整,分权需要深化;中部经济需要调整,分权需要继续推进;西部则需要改变政府效率,提高财政支出水平,改善投资环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永春  
通过对西部地区利用FD I的现状分析,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对西部地区GDP与FD I之间数量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表明西部地区利用FD I与GDP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由此提出了加强西部地区利用FD I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俊  杨尘  李晓羽  
本文建立了一个内生结构模型反映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的内生关系,并利用我国跨省份 Panel 数据进行经验研究,主要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确实存在正向的相互影响关系。并证实了开放的经济政策、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完善的基础设施也有利于吸引外资的进入。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叶劲松   方嘉彬   钟昌标  
本文利用1999—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分析国内区域市场分割对引进FDI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市场分割显著抑制FDI的引进,主要由商品和劳动力市场分割导致,并通过市场规模效应、要素流动效应和公平竞争效应三个渠道实现。进一步分析显示,数字经济的发展缓解市场分割对引进FDI的负面影响,且存在阶段性差异及对优质FDI的改善作用更强;市场分割对国有企业、外销企业、市场潜力大的区域引进FDI的影响作用更小,侧面强化了机制作用检验的可信度。上述结论为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双循环”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证据。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肖育才  
财政政策从投资、人才流动和技术创新三方面形成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针对目前财政政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缺失,应选择合适的财政政策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体如:调整区域性的税收政策,消除因税收政策差异导致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不利因素;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并建立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各地区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调整财政投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增强中西部地区的引资能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晓虹  
20世纪90年代以来FDI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越来越大。本文利用1991-2003年时间序列和横断面数据,就FDI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这段时间里FDI对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有显著的影响,FDI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但是在区域间的非均衡分布又加剧了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最后提出吸引更多的FDI到中西部地区、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琦  朱泉  
长吉图开放开发有利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实现东北亚区域经济共同繁荣。财政制度是政府履行资源配置、社会公平和经济稳定职能的重要制度安排,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创新财政制度,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提高政府理财综合效益,对长吉图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淑景  
1979年后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 ,外商直接投资是其中的重要因素这一 ,在弥补国内储蓄缺口、推动投资增长和扩大对外贸易、提高我国产业技术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 985— 1 998年间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贡献份额最小可达 1 5%以上 ,最大不超过 2 8%。而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外商投资的这一贡献份额估计至少在 30 %以上。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熊小林  李拓  
本文以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城乡收入收敛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衡量指标,同时在考虑地区异质性特征的基础上,实证研究基本公共服务和财政分权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基于2005—2015年河南省108个县的面板数据,使用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及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从整体看,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与财政分权有助于县域经济发展;从按财政属性进行县域分类的视角看,上述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不具有特殊财政属性的普通县层面;从按经济水平分类视角看,这种促进作用主要作用于经济基础好的中心县与经济落后的农区县;从按地理位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荣宏庆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整个经济政策体系中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在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的环境下,作为国家履行职能重要手段之一的财政政策,无疑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为进一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开拓区域合作空间,应立足于区域显性比较优势,发挥中央政府区域财政政策功能,加大中央政府对中西部地区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财政转移支付强度和利益分配上的倾斜,加快区域内部的要素积累和产业结构提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志勇  
造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国家资金投入、税收优惠政策与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安排在地区间的非均衡性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扩大有着十分突出的影响,而这又归结为国家在一定时期的财政政策选择。借鉴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应调整财政投资的区域布局和区域性税收政策,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久瑾  吴晓宇  
区域经济是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已形成了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域,在东部沿海又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唐三个经济区, 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违反国家财政政策的情况。本文从现行状况入手, 对存在的财政问题进行了剖析, 提出了若干可行的解决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永时  姜艳艳  宫桓刚  
近10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和区域贸易自由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许多人认为,自由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经济发展,因而他们建议发展中国家应该加入自由贸易协定并接受外商直接投资以实现它们的发展目标。本文探讨了在不损失与国家产业促进计划和贸易保护相关的初始经济福利的前提下,自由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是否能够代替国家来推动产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此外,本文还讨论了规制环境的变迁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雷俐  李敬  刘洋  
本文基于空间收敛视阈,从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来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1997-2017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速度呈现条件收敛性特征,但上中下游地区的收敛速度呈现差异性,忽略空间效应会高估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收敛性;由于外商直接投资既存在"低端产业锁定"和"引资逐底竞争"的负面影响路径,又具有资本积累和技术外溢的正面影响路径,其对本地经济增长率的作用不显著,但空间溢出和制度环境视角下外商直接投资助推了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收敛;当前长江经济带仍然存在"以资引资"问题,人力资本和研发资本未能充分发挥其吸收消化再创新的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可能仅会对长江经济带资本存量较高的地区产生水平增长效应,无法通过技术和人员流动的外溢效应对周边地区产生高层次的技术溢出,从而限制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勋  王琳  
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以及财政分权程度不同影响地方政府对审计机关的制约程度,进而导致各地区国家审计功能实施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以2007~2011年省级审计机关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区域经济发展对国家审计揭示、抵御与预防功能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显著影响国家审计抵御功能和预防功能,区域经济发展显著影响国家审计揭示功能和预防功能;强化财政资金监管、约束地方政府权力以及加强财政法制建设对于实现国家善治具有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