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75)
- 2023(14616)
- 2022(12357)
- 2021(11117)
- 2020(9558)
- 2019(21660)
- 2018(21040)
- 2017(40527)
- 2016(22243)
- 2015(24732)
- 2014(24528)
- 2013(24509)
- 2012(23072)
- 2011(21026)
- 2010(21140)
- 2009(19756)
- 2008(19482)
- 2007(17547)
- 2006(15522)
- 2005(13829)
- 学科
- 济(111411)
- 经济(111314)
- 管理(60472)
- 业(56836)
- 企(44354)
- 企业(44354)
- 方法(44005)
- 数学(39232)
- 数学方法(38890)
- 农(26534)
- 地方(26119)
- 财(24531)
- 中国(24207)
- 学(23635)
- 业经(20728)
- 农业(18407)
- 贸(17937)
- 贸易(17931)
- 易(17289)
- 制(16577)
- 环境(15759)
- 地方经济(15689)
- 务(15117)
- 财务(15099)
- 财务管理(15066)
- 融(14625)
- 金融(14621)
- 和(14362)
- 企业财务(14269)
- 银(13722)
- 机构
- 大学(331178)
- 学院(329108)
- 济(142417)
- 经济(139665)
- 管理(120355)
- 研究(118589)
- 理学(104297)
- 理学院(102940)
- 管理学(101051)
- 管理学院(100430)
- 中国(87109)
- 科学(75277)
- 京(69470)
- 农(63861)
- 财(62540)
- 所(62289)
- 研究所(57047)
- 中心(53119)
- 业大(53105)
- 农业(50751)
- 财经(50440)
- 江(49890)
- 经(45669)
- 经济学(45074)
- 范(43192)
- 北京(43117)
- 师范(42650)
- 院(42184)
- 经济学院(40640)
- 州(39035)
- 基金
- 项目(221404)
- 科学(172784)
- 基金(161307)
- 研究(153945)
- 家(143813)
- 国家(142637)
- 科学基金(119910)
- 社会(99219)
- 社会科(93999)
- 社会科学(93967)
- 省(86658)
- 基金项目(86202)
- 自然(78909)
- 自然科(77042)
- 自然科学(77010)
- 自然科学基金(75660)
- 划(73905)
- 教育(69673)
- 资助(65211)
- 编号(59858)
- 重点(50843)
- 发(49192)
- 部(48487)
- 成果(48214)
- 创(45505)
- 科研(43163)
- 创新(42738)
- 计划(42438)
- 课题(41899)
- 国家社会(41684)
- 期刊
- 济(159326)
- 经济(159326)
- 研究(95635)
- 学报(59945)
- 中国(58992)
- 农(56802)
- 科学(52472)
- 财(49078)
- 大学(43455)
- 管理(41741)
- 学学(41569)
- 农业(37997)
- 融(28250)
- 金融(28250)
- 经济研究(26694)
- 教育(26502)
- 技术(26328)
- 财经(25560)
- 业经(23466)
- 经(22068)
- 问题(21444)
- 业(20414)
- 技术经济(17794)
- 贸(17457)
- 版(17330)
- 统计(16037)
- 资源(15833)
- 国际(15540)
- 商业(15041)
- 世界(15032)
共检索到485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田剑英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凭借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政府开放政策的影响,吸引了进入中国的部分外商直接投资,为宁波区域经济注入了活力,成为宁波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贸、外资、外经的开放型经济为宁波创造了1/2的经济增长率、1/3的财政收入,是宁波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促使了宁波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增强本地产业的国际竞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汪浩瀚,丁元耀,孙文博
文章对宁波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涉及投资、消费,净出口和三次产业等方面,试图寻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成分,并给出若干政策建议,给人以一定的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魏后凯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这种二元结构的形成与外商投资分布的不平衡密切相关。本文利用 1 985— 1 999年时间序列和横断面数据 ,对外商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在这期间 ,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落后地区之间GDP增长率的差异 ,大约有 90 %是由外商投资引起的。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二元结构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元三 李惠娟
区域经济的协调增长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省内区域经济的不协调发展现象却日渐突出,这种现象在发达东南沿海发达省份也同样存在。文章以江苏省为例,用现代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了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过去三十年里,苏北、苏中对苏南的经济都有促进作用,苏北对苏南的促进作用大于苏南对苏北的带动作用,苏南、苏中对苏北有带动作用,但是作用不甚显著,苏南对苏中的带动作用与苏北对苏中的促进也不甚显著。不论是促进作用还是带动作用,都有滞后期。最后,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差距的建议。
关键词:
区域 经济增长 相关性 江苏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尹伟华 张焕明
本文利用区域面板数据,对1979—2006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不存在绝对收敛趋势,但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基本上存在收敛趋势,形成了所谓的"收敛俱乐部"现象;在条件收敛回归中,如果控制了投资率、人力资本水平、非国有化水平、对外开放度、基础设施水平和产业结构等经济变量,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则呈现显著的条件收敛。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经济收敛 面板数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崔日明 陈永胜 李丹
本文将数字经济、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基于2011-2019年中国27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带动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在其过程中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不仅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而且具有稳外资的作用;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关系;随着经济增长分位点增加,数字经济促进作用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U”型特征;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产业结构与城镇化异质性;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溢出效益可能远大于直接效益。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海鹰
2002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金额达到527.43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影响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然而,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吸引外资的数量和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的影响却极不平衡。该文利用时间序列数据,从区域比较这一侧面,分阶段实证考察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不同区域GDP之间的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上官绪明
基于广东省1985-2011年的统计样本,本文借助协整理论考察了区域物流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运用OLS对协整方程进行估计,得出区域物流规模与需求每增加1%将促进区域经济增长0.483%和0.512%。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区域物流规模与需求的增长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是物流业和经济发展未呈现互动的趋势,物流发展水平与经济规模不配,因此广东省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促进物流业发展,避免未来经济增长失去动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涛 盖锐
创业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呈现复杂的非线性特征。文章基于南京2003-2012年创业投资和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创业投资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创业投资地区指数、创业投资机构数和创业投资总额对区域经济增长各主要指标之间的关联程度。发现该地区三种创业投资指标对区域经济增长相关指标的贡献情况并不相同,其中创业投资总额和创业投资地区指数对该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而创业投资机构数量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待提高。在剖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南京市进一步发展创业投资
关键词:
创业投资 区域经济 资本增值 风险管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晓霞
信用资本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三大主要资本,它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密切相关。文章以我国东部地区为例,从GDP、投资、消费、出口四方面对信用与其经济增长的关联性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良好的信用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反之,信用缺失则会延缓区域经济增长。为此,一个地区要保持其经济增长和发展,根本动力在于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士杰
文章基于经济增长尾效假说,构建包括资本、劳动和能源的经济增长模型,并利用2000-2011年皖江城市带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皖江城市带能源对经济增长的尾效是0.005,意味着由于能源约束,皖江城市带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约0.5%。同时,文章研究发现,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皖江城市带的能源约束程度相当,但不同能源种类对经济增长的制约程度有着明显的差异性。能源的结构性矛盾将成为皖江城市带经济增长的软肋,因此增加高效清洁能源消耗比例,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是其未来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能源约束 皖江城市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鹏 潘嗥
简要地阐述了区域经济增长的技术效率理论,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系统研究了浙江省各地级市的综合技术效率水平,发现1998—2008年浙江11个地级城市的平均综合技术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杭州、宁波、金华、绍兴、温州、嘉兴、台州、舟山、湖州、衢州、丽水。并对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技术效率的单个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各地市的技术效率差异明显,杭州、宁波等城市的技术效率远高于丽水、衢州;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浙江省各地区的支柱产业;资本投入对地区技术效率的提高作用不显著,存在着粗放投入的倾向。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增长 技术效率 浙江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志英 岳缘希
绿色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研究绿色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极其重要。本文以中国30个省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绿色创新指标体系,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绿色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绿色创新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绿色创新在省际间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环境改善资金投入会抑制区域经济增长;环境改善项目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就业率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最后给出结论及建议。
关键词:
空间计量模型 绿色创新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晓玲 张宝山 胡得佳
人口的大规模迁移流动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其流动态势与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渐扩大趋势相耦合。文章以我国西部地区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陕西省为例,分析迁移对省内各地级市的经济地区差距的影响。通过运用泰尔指数以及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证明了迁移流动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极高的关联度。建立的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之间计量模型的结果显示:1991-2004年期间劳动力流动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使区域经济呈现出速度大于3%的条件收敛。并且人口迁移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资
[期刊] 征信
[作者]
廖霄梅 林烨
运用区位熵分析法对广西金融集聚水平进行测度,以广西14个地级城市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检验金融集聚对广西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广西各个城市金融集聚水平在空间上存在差异,但总体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其对广西经济增长也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而银行业的促进作用要大于证券业和保险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区域经济 经济增长 空间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