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85)
- 2023(13492)
- 2022(11350)
- 2021(10792)
- 2020(9267)
- 2019(21709)
- 2018(21177)
- 2017(40349)
- 2016(21563)
- 2015(24418)
- 2014(24106)
- 2013(23920)
- 2012(21928)
- 2011(19694)
- 2010(19266)
- 2009(17925)
- 2008(17717)
- 2007(15477)
- 2006(13020)
- 2005(11622)
- 学科
- 济(94537)
- 经济(94450)
- 管理(61954)
- 业(59492)
- 企(48316)
- 企业(48316)
- 方法(47843)
- 数学(43420)
- 数学方法(42956)
- 财(25683)
- 中国(25589)
- 农(23317)
- 贸(19465)
- 贸易(19457)
- 易(19026)
- 业经(18455)
- 务(16677)
- 财务(16635)
- 财务管理(16597)
- 学(16475)
- 制(16134)
- 企业财务(15835)
- 农业(15377)
- 地方(15222)
- 银(13906)
- 银行(13881)
- 融(13820)
- 金融(13817)
- 环境(13561)
- 行(13229)
- 机构
- 大学(310335)
- 学院(306644)
- 济(137497)
- 经济(135185)
- 管理(122313)
- 理学(106538)
- 理学院(105446)
- 管理学(103737)
- 研究(103426)
- 管理学院(103156)
- 中国(79689)
- 京(64471)
- 财(61142)
- 科学(60632)
- 所(50616)
- 财经(49901)
- 中心(48385)
- 农(47508)
- 研究所(46243)
- 经(45673)
- 业大(44047)
- 经济学(43923)
- 江(42538)
- 北京(40470)
- 经济学院(39884)
- 农业(37480)
- 财经大学(37477)
- 院(37272)
- 范(37242)
- 师范(36874)
- 基金
- 项目(210604)
- 科学(167794)
- 基金(158061)
- 研究(151523)
- 家(137989)
- 国家(136952)
- 科学基金(118549)
- 社会(99664)
- 社会科(94850)
- 社会科学(94823)
- 基金项目(83147)
- 省(78388)
- 自然(76649)
- 自然科(75001)
- 自然科学(74978)
- 自然科学基金(73683)
- 教育(69565)
- 划(67325)
- 资助(65642)
- 编号(59473)
- 部(48565)
- 成果(47303)
- 重点(47153)
- 发(44324)
- 创(43890)
- 国家社会(43185)
- 教育部(42194)
- 科研(41253)
- 创新(41151)
- 人文(40552)
- 期刊
- 济(138572)
- 经济(138572)
- 研究(87183)
- 中国(53256)
- 财(48380)
- 学报(46076)
- 管理(43478)
- 科学(43360)
- 农(41171)
- 大学(35504)
- 学学(33463)
- 农业(28240)
- 技术(27128)
- 融(26500)
- 金融(26500)
- 教育(24747)
- 财经(24717)
- 经济研究(24055)
- 经(21306)
- 业经(20536)
- 问题(18959)
- 贸(17980)
- 统计(17325)
- 业(16446)
- 技术经济(16385)
- 国际(15756)
- 策(15244)
- 世界(15223)
- 理论(14393)
- 图书(13828)
共检索到440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潘文卿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 ( Panel Data)模型方法 ,对 1 995 - 2 0 0 0年外商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 2 0世纪 90年代后半期 ,中国工业部门引进外商投资在总体上对内资部门产出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外商投资的外溢效应为正 ,但这一外溢效应的作用并不是太大。对东、中、西部地区的研究进一步表明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还未跨过外商投资起积极作用的门槛 ,而东部地区内资工业部门技术水平的提升已使外商投资的正向外溢效应变小 ,中部地区当前外商投资的正向外溢效应相对较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涂涛涛
本文使用分位数回归法重新审视了外资对中国工业部门的技术溢出。分地区的研究表明:只有当内资工业产出处于高分位数,即具备了较高生产规模时,人力资本和市场竞争对技术溢出的正向影响才会显著;内企与外企的技术差距在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均是不利于FDI技术溢出的,并且,随着内资工业产出向高分位数变化,技术差距对技术溢出的负向影响逐渐减弱;在不同地区和分位数位置,开放度和投资环境对FDI溢出的影响呈现出较大差异。
关键词:
分位数回归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外溢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真 黄达 刘文波
以国际价值理论为基础,本文构建一个外商投资的环境规制约束度模型并发现,当产业承接国在宽松的环境管制方面的优势强于较低的碳排放效率的劣势并且在低工资率与优惠税收政策方面的优势强于在生产率较低的劣势时,其便能够吸引FDI流入。根据相关数据对我国工业部门外商投资的环境规制约束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FDI流入我国是受多项因素共同影响的综合结果,国内环境管制则对工业部门FDI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在短期内对FDI的负向冲击会在中长期里逐步转为微弱正向。环境管制对FDI的贡献度要显著的小于固定资本投资、劳动力成本和税负的贡献度,四者联合成为导致FDI流入变化的Granger原因。
关键词:
工业部门FDI 环境管制 约束度分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严兵
本文研究发现,不论是同时考虑外资企业行业内与行业间溢出效应,还是只考虑其行业间溢出效应,外资企业在行业间产生的溢出效应均不显著。我们认为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之间较低的关联度是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行业间 溢出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何洁 许罗丹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跨国公司的“外溢效应”,也即“外部效应”,一方面是指由于跨国公司子公司的进入和存在,引起和本地企业之间业务上的联系,从而不自觉地引发了前后产业联动效应,另一方面是由于跨国公司的进入引起了本国公司面临的竞争加剧,迫使本公司进行技术模仿、改进,并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但外溢作用最终还是要表现为公司获得的利益的增加,这当然要以外资企业不完全占有由于其进入和存在而带来的东道国企业由于效率整体和局部的提高而带来的利益为前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熊俊 周应恒
90年代以来,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来提高我国内资企业的效率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使用分布滞后效应模型,重点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内资工业企业以及整个工业部门产生的外溢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外商投资对我国工业部门的外溢效应在短期内并不显著,但在长期内对我国工业产生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外溢效应 外商投资 分布滞后效应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铂
通过中国工业部门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国际贸易对中国工人工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实际贸易额与中国工人实际工资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这验证了根据S-S定理等相关贸易理论分析的结果。总体来说,国际贸易有利于中国工人工资的提高,后者的变化对前者有较高的弹性。对外贸易的发展是提高中国工人工资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贸易 工资 工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盛斌 马涛
近些年来,发达国家对中国的生产外包不断扩大,把大量低端中间产品生产的价值链环节转移至中国,充分利用中国丰裕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进行生产,由此中间产品贸易迅速增加。这种贸易模式,不仅提高了中国对不同劳动力的需求,而且还改变了劳动力的就业风险和稳定性。本文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单独分析中间产品贸易对中国工业总体与分部门的劳动力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间产品出口增加了劳动力需求,而其进口对劳动力需求变化的影响是负的。此外,中间产品贸易加大了中国制造业就业的风险与不稳定性。
关键词:
中间产品贸易 劳动力需求 动态面板数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靳娜 傅强
FDI的技术溢出不是自发产生的,溢出效应受到东道国国内的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其中两个重要因素是东道国的吸收能力和贸易政策。本文利用工业部门2005—2008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FDI溢出效应。在考虑了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中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情况下,检验了FDI横向溢出和纵向溢出,分析了吸收能力和贸易政策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我国的横向溢出和后向溢出不显著,前向溢出显著;吸收能力和贸易政策对外商在华投资的溢出效应产生不利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何洁
本文分析了本地内部因素对外国直接投资 (FDI)在我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影响 ,发现 FDI外溢效应的发挥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门槛效应制约 ,单纯提高一个地区的经济开放程度对提高 FDI的外溢效应水平是没有意义的 ,甚至有负面作用。外溢效应对当地经济的正向促进作用的发挥 ,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基础设施的完善、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市场规模扩大的基础上。本文的分析证实 ,80年代我国经历的原材料紧缺情况已经大为缓解 ,但 FDI在我国工业部门投资的产业结构存在偏轻化的格局 ,这在一定程度上抢占了我国国内企业使用的工业资源。市场规模的大小是影响 FDI外溢效应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地的技术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小娟 赵寒
本文选取我国35个工业行业2001~2007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工业行业FDI以及不同污染程度和不同要素密集度的行业FDI对我国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总体工业行业而言,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进一步进行行业结构分组后发现,轻度污染密集型行业的FDI对环境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而重度污染密集型行业的FDI对环境的影响并不显著;技术密集型行业的FDI对我国环境则产生了较大程度的负面影响,劳动密集型行业的FDI对环境影响并不显著。文章最后分析了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工业 投资结构 环境 行业面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春明 罗静
文章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1999—2005年外商投资对中国31个省内资工业部门的外溢效应进行了分析,得出这几年总的外商投资外溢效应为正,但并不是很大,可是各个省市间的发展水平已有了显著的变化。并且更进一步研究了东、中、西部的不同情况,研究表明目前外商投资的溢出效应和前些年相比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且地区间以及省份间的变化均十分明显,东部地区的溢出效应并不显著,西部地区的外商投资外溢出效应为正,中部地区各个省份的分歧较大,溢出效应各不相同。
关键词:
FDI 技术溢出 面板数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杏
东道国的吸收能力是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实现的关键;文章论述了技术外溢的产生途径;对中国29个地区面板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从东道国吸收能力的角度分析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的因素:人力资本、经济开放度、基础设施等。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的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建设和外商直接投资相结合对技术外溢的吸收能力有正向作用,而对外贸易和初中、小学的人力资本尚未构成对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外溢 影响因素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綦建红 陈小亮
中国为实现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的减排承诺,通过进出口行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工业部门能源效率是更具现实操作性的途径之一。为研究进出口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本文首先采用行业面板数据对影响能耗强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建立面板变系数模型和门槛模型分析了不同行业进出口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增加出口会降低能源利用效率,增加进口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分行业而言,由于研发投入或外资跨越门槛值的程度不同,不同行业进出口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成
本文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内资和外资工业部门在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三种污染物上的污染排放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在废气的结构效应和固体废弃物的技术效应上,内资工业部门比外资工业部门更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在废气的技术效应、废水的结构效应和固体废弃物的规模效应上,外资工业部门比内资工业部门更容易导致环境质量的恶化。该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污染避难所假说"的存在,从而蕴含着相应的政策涵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市场是否可以换来技术进步?——来自广东省工业部门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以竞争换技术"战略与外资溢出效应——基于我国工业部门相关数据的分析
所有制类型间工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比较——基于工业部门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行业内FDI技术外溢效应研究——基于广州市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贸易结构与就业结构:基于中国工业部门的分析
中国产业间的技术溢出效应:基于35个工业部门的经验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与内生经济增长——基于动态面板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中国零售业FDI技术外溢效应的测算——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FDI在中国的技术外溢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考察
开放经济对专利创新溢出效应的行业差异分析:基于广东省工业部门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