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55)
- 2023(7073)
- 2022(5688)
- 2021(5061)
- 2020(4511)
- 2019(10034)
- 2018(9874)
- 2017(19710)
- 2016(10564)
- 2015(11500)
- 2014(11348)
- 2013(11547)
- 2012(10524)
- 2011(9016)
- 2010(9355)
- 2009(9113)
- 2008(9479)
- 2007(8718)
- 2006(7787)
- 2005(7446)
- 学科
- 业(72888)
- 企(69255)
- 企业(69255)
- 济(54273)
- 经济(54215)
- 管理(51400)
- 业经(24142)
- 方法(23844)
- 财(22844)
- 农(19517)
- 务(19308)
- 财务(19303)
- 财务管理(19294)
- 企业财务(18347)
- 数学(16490)
- 数学方法(16376)
- 农业(15420)
- 技术(14896)
- 策(12182)
- 企业经济(11919)
- 划(11657)
- 经营(11194)
- 制(11015)
- 和(10991)
- 技术管理(10110)
- 理论(10078)
- 体(9495)
- 中国(9165)
- 决策(8833)
- 体制(8646)
- 机构
- 学院(161875)
- 大学(155156)
- 济(71663)
- 经济(70545)
- 管理(69869)
- 理学(59906)
- 理学院(59432)
- 管理学(58808)
- 管理学院(58522)
- 研究(47856)
- 中国(39446)
- 财(34868)
- 京(31872)
- 农(29930)
- 科学(27789)
- 财经(27526)
- 江(25715)
- 所(24911)
- 经(24889)
- 业大(23999)
- 农业(23693)
- 研究所(22086)
- 商学(21179)
- 中心(21116)
- 商学院(21009)
- 经济学(20702)
- 财经大学(20088)
- 州(19907)
- 北京(19738)
- 经济管理(19008)
- 基金
- 项目(101609)
- 科学(81767)
- 基金(75614)
- 研究(73767)
- 家(65158)
- 国家(64511)
- 科学基金(57587)
- 社会(48571)
- 社会科(46242)
- 社会科学(46228)
- 省(41162)
- 基金项目(40314)
- 自然(38017)
- 自然科(37231)
- 自然科学(37222)
- 自然科学基金(36622)
- 划(32352)
- 教育(32002)
- 资助(30637)
- 业(29915)
- 编号(28889)
- 创(24730)
- 部(22359)
- 重点(22138)
- 创新(22096)
- 发(21593)
- 成果(21528)
- 制(20480)
- 国家社会(20131)
- 人文(19603)
共检索到244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国海 周殊
近年来,外商投资企业利用关联企业转移利润的现象十分突出,从年度审计的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一、两头在外,抬高原材料进价,压低产成品售价由于投资中方缺乏国际市场营销能力,或者由于外方资本占控股优势,或者出于其他原因,而由外商控制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权、定价权,产成品销售权、定价权的企业,在有些地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唐震华
自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发展很快,截止1991年6月底,我国累计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共34,080户,其中已开业的有17,546户。兴办外商投资企业,这不仅吸收了外资,引进了先进技术与设备,提高了一些行业的生产水平,而且涉外税收收入也逐年上升。但在对外商投资企业管理上,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其中一个比较主要的问题就是外商通过各种途径转移企业利润,既逃避了我国税收,又侵害了企业中方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伍长南
文章认为,日益增加的外商投资企业既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与效益等正面效应,也存在着通过"转移价格"制造"零利润"现象等负面效应。外商企业"转移价格"的方式多种多样,地货物购销时的"高进跃出",大量利用我国境内资金并加大税前利息支出,人力地抬高无形资产的折价等,而其真正的动机回在于:延长我国税收优惠政策的潮阳;独吞合营企业的经营利润;逃避投资风险;实现双重避税。为此,文章提出如下对策思路:(1)参照国际惯例,制定专门管制"转移价格"的单行法规;(2)建立外商投资企业信息服务中心,以正确判断企业间的联属关系;(3)调整涉外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待遇,走进市场换取国外资金与技术的道路。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惠爱
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在其开业后获利年度开始的。先享受“二免三减”的优惠税收政策,然后按15%的税率纳税。这个税率比起有“避税港”之称的香港税率还低3%。可见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税收极为优惠。可是深圳仍有40.8%的外商投资企业不能按时进入纳税期,在其帐面上呈现“零利润”甚至“亏损”。这样,他们既可大量地逃避我国的税收,使我国财政收入蒙受了一定损失,又造成了来华投资无利可图的虚假现象,影响我国的声誉。更具有意味的是,正是这些“零利润”企业却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企业越办越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涛 宋卫琳
本文从企业利润处置理性行为与实际行为对比的角度 ,分析了近年来在华外商投资企业较大规模利润汇出对我国国际收支平衡造成的影响 ,并基于总量监控与存量化解的思路 ,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匹配措施。
关键词:
外商投资企业 利润处置 国际收支平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雄勇
本文通过对张家界市外商投资企业外方利润滞留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外方利润滞留境内的套利因素、政策缺位、融资需求等原因,并指出了外方利润滞留境内存在形成隐性外债不利于外债监管、资金真实流向难以监管的隐患,最后对外方滞留利润的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建红
我国吸引外资立法所规定的外商投资企业的组织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单一组织形式逐渐暴露出局限性,很有必要从法律上加以完善。实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就是一种为外商投资企业扩大规模所提供的新的组织形式,本文就现行有限责任公司向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转换作了初步探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辑
根据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避税与东道国税务机关反避税调查博弈分析的结论,在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的环境下,我国有效应对外商投资企业转移定价避税的措施是:提高避税的处罚率,加大对外商投资企业滥用转移定价避税的处罚力度;通过完善税务操作规程与细则,增大外商投资企业利用转移定价避税的成本;推广预约定价制度,严格控制税务机关对转移定价进行反避税的调查成本。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肖淳
为了适应我国会计制度的改革和具体会计处理方法的改变,石人瑾、林宝怀两位教授,根据我国新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外商投资企业财务、税收等方面的新法规,对1990年主编出版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一书,作了重大修改,注入了许多新内容,改名为《外商投资企业会计》(上海财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富全
外商投资企业与“国民待遇”国家外汇管理局山东分局王富全"国民待遇"是指一个国家给予外国公民、企业和商船以本国公民、企业和商船所享有的同等待遇。根据国际法,在一国的外国人在人身安全和财产保障方面享受国民待遇。其它方面的国民待遇一般由国内立法和有关国家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邓宏乾
作者认为:目前,外商投资企业用地存在着不少问题,诸如:土地无偿使用,审批权限混乱等,随着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加以解决,把外商投资企业用地真正、切实纳入有偿、法制的轨道。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刚
为加快我国技术现代化进程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极为优惠。但是,近几年来有相当部分的外商投资企业不能按时进入纳税期,其帐面呈现“零利润”、“利润负增长”现象(即帐面不盈不亏或帐面亏损现象)。令人费解的是这些企业不但没有因其帐面为零或亏损而失去投资兴趣,反而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出口数量、产值成倍增长。这种现象造成了我国财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