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906)
2023(22388)
2022(18934)
2021(17544)
2020(14927)
2019(33906)
2018(33206)
2017(63622)
2016(34557)
2015(38437)
2014(37890)
2013(37808)
2012(34761)
2011(31165)
2010(31138)
2009(28911)
2008(28625)
2007(25093)
2006(22038)
2005(19599)
作者
(102859)
(85855)
(85135)
(80908)
(54408)
(41141)
(38644)
(33515)
(32616)
(30701)
(29280)
(28999)
(27346)
(27269)
(26756)
(26398)
(25642)
(25560)
(24704)
(24610)
(21386)
(21061)
(20984)
(19582)
(19190)
(19101)
(19088)
(18855)
(17358)
(17064)
学科
(141924)
经济(141769)
(111921)
管理(105898)
(96754)
企业(96754)
方法(64943)
数学(54066)
数学方法(53392)
(40768)
(40209)
业经(37809)
中国(37751)
(30263)
农业(28128)
(27475)
财务(27397)
财务管理(27355)
(27273)
(26838)
贸易(26822)
(26107)
企业财务(25991)
地方(25937)
技术(24617)
理论(24274)
(23321)
(21229)
银行(21148)
(20909)
机构
大学(496076)
学院(495197)
(201100)
经济(197030)
管理(192986)
研究(170454)
理学(166848)
理学院(165002)
管理学(161956)
管理学院(161073)
中国(129032)
科学(108033)
(106462)
(92465)
(91072)
(87281)
研究所(79905)
业大(79443)
中心(76672)
财经(73293)
农业(73245)
(72822)
北京(66996)
(66899)
(62051)
(61829)
师范(61251)
经济学(60839)
(58354)
经济学院(54930)
基金
项目(339539)
科学(266152)
基金(247635)
研究(239944)
(219952)
国家(218134)
科学基金(185801)
社会(152226)
社会科(144269)
社会科学(144229)
(131728)
基金项目(130141)
自然(123470)
自然科(120663)
自然科学(120626)
自然科学基金(118499)
(111778)
教育(109206)
资助(102855)
编号(95015)
重点(76639)
成果(76192)
(74153)
(72372)
(71394)
创新(66397)
科研(65663)
课题(65610)
国家社会(63470)
计划(63368)
期刊
(218357)
经济(218357)
研究(141711)
中国(93388)
学报(87357)
(83745)
科学(77962)
管理(74008)
(71597)
大学(65477)
学学(61948)
农业(57831)
教育(47612)
技术(42817)
(41915)
金融(41915)
财经(36319)
业经(36136)
经济研究(35767)
(32901)
(31438)
问题(28344)
技术经济(25301)
图书(25266)
(25009)
科技(24274)
(23419)
业大(22724)
统计(22567)
现代(22197)
共检索到727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晖  邹慧敏  单凤玲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大量的外商投资涌入中国,提高外资利用质量使之更好服务于区域竞争力的提高成为研究热点。而生产性服务业以其高聚集、高成长、高辐射的特点迅速成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基于产业互动和系统观的研究视角,构建系统科学的外商投资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的三维研究框架,通过中国22个省市的相关数据,采用多元回归等实证方法分析和验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从而为我国外商投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乃至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杜丽虹  
服务业跨国投资活动逐渐成为近年来跨国经营的热点问题,探讨服务业外商投资动因对我国服务业吸引外资和自身发展均具有积极影响。鉴于以往研究大多关注整体服务业而忽略不同服务业的内在差异、关注东道国客观因素而忽略企业主观因素的研究现状,本文将选择以下切入点进行研究:一是服务特性差异对不同类型服务业投资动因的客观影响,二是以往投资经验效应的主观影响。为此,本文选择我国生产性和消费性服务业外商投资作为研究对象,引入VAR模型检验服务特性和经验效应对不同类型服务业投资动因的影响作用,得出结论:生产性服务业更倾向于效率寻求和距离论的投资动因;消费性服务业则倾向于市场寻求和东道国区位优势动因,此外跨国公司以往投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贾勇  李冬姝  田也壮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基于产业互动的视角,以制造业的发展为线索,将生产性服务业的演化分为萌芽期、雏形期、剥离/独立期和产业化期4个阶段。生产性服务业的演化历程表明,制造业的水平决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同样,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也体现制造业的成熟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政  刘勇  王钦  
在现代分工条件下,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日趋紧密并互相促进。本文使用经济分析方法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之后,以国际经验的归纳和比较为基础,全面解析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所面临的瓶颈。最后,从消除进入壁垒、强化分工优势、促进产业关联、推动服务业创新、优化产业布局和加强区域协调等方面,提出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途径及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韩德超  张建华  
明晰和识别中国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能为不同区域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依据。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1997年~2006年中国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和经济发展的有关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和识别中国转型时期专业化分工、产权结构、效率、工业结构、工业化进程和制造业集聚对东部、中部和西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专业化程度加深、效率提高、非国有产权比重的增加与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显著正相关,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现阶段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抑制作用,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对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影响微弱;分工深化对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最大,而产权结构改变对中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仁发  刘纯彬  
本文采用动态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利用我国20个省市2004-201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FDI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生产性服务业FDI与市场规模和市场增长潜力呈正向关系,但细分行业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这两个行业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会促进其FDI的流入。(2)整体和细分生产性服务业FDI均明显具有追逐制造业FDI的倾向,并且与前期生产性服务业FDI具有正向关系。(3)劳动力工资水平与生产性服务业FDI流入呈正相关,这与绝大多数现有的研究尤其是关于制造业或服务业FDI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不同。(4)熟练工人、基础设施系统、政府干预和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琳  
集群式发展是生产性服务业成长的方式之一。本文首先运用实证分析揭示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关系,然后指出基于产业互动关系,生产性服务业根据其与制造业分工模式的不同在集群区位选择、集群规模和集群演进等方面的发展模式。并进一步指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发展的途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盛龙  陆根尧  
本文在描述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特征性事实基础上,结合新经济地理学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特性,论述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并从行业和地区两个层面分别提出理论假说,采用2003—2010年中国地级城市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具有较高的集聚程度与较强的集聚趋势,并在空间上呈现出从我国东北、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的态势;从行业层面上看,制造业需求、信息化程度、知识密集度和国有化程度均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产生显著的影响;从地区层面上看,制造业集聚、信息化水平、人力资本和地方保护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同样存在显著的影响,并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性。最后,本文提出了促进我国生产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纯彬  杨仁发  
基于2004~2010年我国2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专业化分工、工业化程度、服务效率、产业融合程度、政府规模、制造业集中度、对外开放程度等指标,从地区和行业层面实证分析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工业化程度对我国整体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最大,且在五个细分行业中,除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外,工业化也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无论是全国还是东部、中西部以及五个细分行业,服务效率均是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服务效率的提升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产业融合程度对全国及东部、中西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弱,在五个细分行业中,产业融合程度的促进作用也较弱或不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钱龙  
利用投入产出法和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与服务业生产率的双向互动机制,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服务业生产率两者呈现非对称的双向互动效应,且需求拉动作用大于供给推动作用;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相对中西部地区互动程度更明显;从行业异质性考察,两者互动的作用局限在传统生产性服务业领域,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服务业生产率的互动效果较弱,产业内互动发展层次低和结构低端等问题比较突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狄乾斌  王萌  张健  
利用GWR模型并结合相关理论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人力资本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呈正相关作用,而2011年中西部地区其的贡献相对较低;创新能力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贡献为正,但存在减小的趋势;城市化水平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变化较大,由2005年和2008年的负相关转变为2011年的正相关;工业发展水平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贡献为正,高值区存在由东向西转移的趋势;对外开放水平与生产性服务业呈明显的负相关;市场规模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贡献为正,且有增强的趋势。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莉芳  洪琳琳  郭玮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根据1993~2008年数据,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效率的时间和区域特征及影响因素展开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较容易形成规模经济的产业特点。技术有效性不断降低,技术效率的地区差异主要表现在东部和中西部之间,专业化水平、规模经济和市场化水平是影响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效率的重要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富  
文章基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视角,通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产业安全从1993年以来呈现波动状态,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中国制造业产业安全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灰色关联分析表明物流业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安全的影响最大,科技、电信和现代商贸业其次,金融业影响最小,分析也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非均衡、与制造业融合不深以及生产性服务业高端人才缺乏等问题进一步影响了中国制造业产业安全,为此应大力推进中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密切融合,消除生产性服务业进入壁垒,完
[期刊] 预测  [作者] 矫萍  姜明辉  
本文从空间相关性因素和传统因素两个角度对生产性服务业FDI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利用我国24个省市2004~2011年的数据,借助Moran’s I指数、空间滞后及空间误差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FDI的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存在空间正相关和空间集聚的特征,同时也呈现出空间负相关和空间离散的特征,但空间正相关和空间集聚的特征更为明显,存在空间正相关的相邻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FDI值是相似的,某个区域生产性服务业FDI的流入量与相邻区域FDI流入量的多少有关。传统因素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程度是生产性服务业FDI空间集聚最重要的正相关因素,制造业FDI规模是第二重要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振中  
文章根据2005—2016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对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借助自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VIP)对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所选取的指标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城市化水平、创新能力、信息化水平、政府作用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