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68)
- 2023(15378)
- 2022(13319)
- 2021(12816)
- 2020(10682)
- 2019(24758)
- 2018(24430)
- 2017(47331)
- 2016(25958)
- 2015(29118)
- 2014(29098)
- 2013(28804)
- 2012(26884)
- 2011(24552)
- 2010(24677)
- 2009(22693)
- 2008(22343)
- 2007(19506)
- 2006(17303)
- 2005(15487)
- 学科
- 济(106903)
- 经济(106786)
- 管理(72659)
- 业(69943)
- 企(56943)
- 企业(56943)
- 方法(47267)
- 数学(41237)
- 数学方法(40743)
- 中国(30042)
- 农(29215)
- 财(26803)
- 学(23129)
- 业经(23109)
- 贸(21504)
- 贸易(21496)
- 地方(21191)
- 易(20915)
- 制(19699)
- 农业(19071)
- 环境(16820)
- 银(16616)
- 务(16600)
- 银行(16568)
- 财务(16526)
- 财务管理(16500)
- 和(16335)
- 理论(16115)
- 技术(16109)
- 融(16048)
- 机构
- 大学(374658)
- 学院(371087)
- 济(155744)
- 经济(152626)
- 管理(145489)
- 研究(132990)
- 理学(125673)
- 理学院(124251)
- 管理学(122200)
- 管理学院(121533)
- 中国(98927)
- 科学(81037)
- 京(80637)
- 财(70014)
- 所(67981)
- 研究所(62151)
- 农(61169)
- 中心(58444)
- 财经(56092)
- 业大(54441)
- 江(53634)
- 北京(51658)
- 经(51166)
- 范(49574)
- 师范(49141)
- 农业(48065)
- 院(48026)
- 经济学(47166)
- 州(43165)
- 经济学院(42592)
- 基金
- 项目(251579)
- 科学(198098)
- 研究(184240)
- 基金(183514)
- 家(160543)
- 国家(159248)
- 科学基金(135509)
- 社会(116157)
- 社会科(110112)
- 社会科学(110081)
- 基金项目(96499)
- 省(95553)
- 自然(87952)
- 自然科(85915)
- 自然科学(85890)
- 自然科学基金(84371)
- 教育(83775)
- 划(81995)
- 资助(76914)
- 编号(73922)
- 成果(61501)
- 部(56821)
- 重点(56548)
- 发(54500)
- 创(51995)
- 课题(51584)
- 创新(48558)
- 教育部(48448)
- 科研(47932)
- 国家社会(47843)
- 期刊
- 济(170336)
- 经济(170336)
- 研究(113610)
- 中国(68545)
- 学报(59366)
- 农(55698)
- 科学(55169)
- 管理(53463)
- 财(50881)
- 大学(44516)
- 学学(41757)
- 教育(40006)
- 农业(38976)
- 融(33877)
- 金融(33877)
- 技术(30277)
- 经济研究(27726)
- 财经(27315)
- 业经(26224)
- 经(23483)
- 问题(22491)
- 业(20509)
- 贸(19773)
- 图书(19069)
- 技术经济(18149)
- 国际(18042)
- 世界(17864)
- 科技(17547)
- 理论(17499)
- 现代(16748)
共检索到550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夏友富
一、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经济及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截至1998年底,我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24667个,协议外资572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2674亿美元。自1993年以来,我国连续6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引进外商投资国。我国1997年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夏友富
一、外商向我国转移污染密集产业现状及造成的危害 1980年以来,我国的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到1993年底,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73961家,批准海洋石油合作勘探开发项目95个,协议外商投资额共2169.1亿美元,实际投入642亿美元。不可否认,外商投资企业的增长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外商通过直接投资方式向我国大量转移污染密集产业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问题值得关注。若将各有关工业部门对水质、空气、土地、公共健康等影响的程度作为指标考察这些工业部门污染的密集度,可以看出,农药、化纤、化肥、玻璃、制革、石油化工、肥皂和清洁剂、制药、陶瓷等行业的污染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敦瑞
关于外资进入我国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文章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外商投资我国污染密集产业的环境效应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污染密集产业中"三资企业"的生产经营与我国"工业三废"的排放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在治理环境污染时,除了要关注内资企业、产业结构、进出口等因素外,外商投资污染密集产业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同样不可忽视。
关键词:
外商投资 污染密集产业 环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红岩 王静 秦志琴 董威励
首先构建污染密集指数来分辨挑选出污染密集型产业,通过计算基尼系数以及产业集中率来判断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时间转移特征和空间转移特征;最后运用2000~201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建模回归,从而得出影响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存在转移,其转移方向为由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受到经济外向度、创新能力的影响,其对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影响方向,经济发展状况、产权制度对其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污染密集型产业 产业转移 影响因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剑锋 管福泉
为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浙江省污染密集产业经济发展情况及其行业特征,本文基于浙江省污染密集产业近十年的数据,分析了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现状,对其污染密集产业的污染排放情况、经济发展的变化情况以及行业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污染密集产业仍然是全省污染排放的主要来源,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工业烟尘、二氧化硫和工业粉尘的排放量占全省工业污染排放量都在50%以上。
关键词:
污染密集产业 工业总产值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斌 郭庆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化和向实体经济的蔓延,山东省污染密集型产业受冲击较大,影响了全省经济发展,对污染密集型产业进行结构调整的压力日益加剧。本文运用区位商和经济增长贡献率对山东省污染密集型产业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山东省19个污染密集型产业中近三分之二的产业在全国地域分工中具有比较优势,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平均贡献率高于全部产业的平均贡献率。污染密集型产业在山东省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增加了节能减排的结构性阻力,加大了为应对金融危机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在对环境规制基础、外商直接投资流向、贸易结构、地区产业结构和人口就业压力等约束条件进行分析基础上,文章提出山东省应完善环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污染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产生了相当大的破坏。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的中国,由于开放度的不断扩大,在获得一定的经济利得的同时也为环境的破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本文主要从外商直接投资的角度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对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进行定性和实证分析,发现影响污染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的影响因素包括产业规模、环境管制、要素禀赋以及产业开放政策四个因素。
关键词:
污染密集型产业 国际产业转移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沂 贺灿飞 刘颖
随着资源环境约束加强,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产业空间格局重置过程中,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论文利用2003—2008年工业企业普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探讨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分布的特征。论文发现,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正在进行空间结构调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污染密集产业不断转出,山东及中部地区开始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新的集聚地;造纸等较为轻型产业主要向中部内陆等地区转移,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则更主要在沿海地带重新分布。另外,要素禀赋、环境规制以及全球化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影...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夏友富 俞雄飞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谢姚刚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环境保护政策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必然存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污染密集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但不能过分强调环境保护政策在其中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污染密集产业进行区分考察,说明了发展中国家不能仅仅针对污染密集产业的转移制定特殊的环境保护政策,否则将得不偿失。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静进 王毅 黄宝荣 李颖明 宋敦江
伴随着我国区域梯度产业转移,污染密集型产业在空间分布上有了较大的变化。本文采用产业结构变动系数和偏离——份额分析来对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发现,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结构变动相对稳定,但地域分异明显,产业结构变动系数大小主要取决于当地资源禀赋、经济发展状况、区位性和结构性因素。通过偏离——份额分析发现,污染密集型产业跨区域迁移主要受到区位优势的影响。从结构效应来看,污染密集型产业发展对中国中长期就业的贡献在下降。从空间效应来看,东北、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区域是污染密集型产业转出数量最多的区域,而中部、西南和北部沿海区域成为产业转入最多的区域。从转移产业部门来看,矿产资源开采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长青 姚萍 童文丽
鉴于我国严峻的环境形势,我国政府强调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实现节能减排、产业升级,加强重点行业污染物减排。节能减排的主体是企业,因此研究污染密集产业中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微观企业数据,通过技术创新的投入指标、产出指标、效率指标和基于DEA的Maluquist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对污染密集产业中不同类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对比分析,探寻不同所有制企业对污染密集产业可持续增长的贡献。研究发现:①私营企业在污染密集产业中的研发总投资最多,新产品产值最大,技术创新效率较高,因此其对污染密集产业的技术创新的贡献最大;国有企业在竞争性污染密集产业中的研发投资较少、新产品产值较小,但其在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鸿翔 韩先锋 宋文飞
文章基于环境规制强度效应和时期效应的双重视角,构建了环境规制影响"研发投入-技术转换-技术转化"三阶段技术创新的面板数据模型,采用2004~2011年中国17个污染密集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考察了环境规制对污染密集产业技术创新的长期和短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规制对污染密集产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长期促进效应,一方面,总体表现为:技术转换>技术转化>研发投入,另一方面,长期促进效应具有明显的行业异质性;(2)环境规制对污染密集产业技术创新的长期均衡具有显著的短期修正效应,技术创新水平向均衡状态的调整速度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3)环境规制对污染密集产业技术创新的短期促进效应明显,但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差异;(4)环境规制对污染密集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出现了长短期不一致的现象。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侯伟丽 方浪 刘硕
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环境管制的严格程度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否吸引污染密集型产业向环境管制较弱的地区转移?本文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环境管制与产业区际转移间的关系,提出"污染避难所"效应在中国存在的可能性,进而利用1996-2010年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实了该效应的存在:从总体上看,该效应的显现存在一定的滞后,滞后1期时效应最明显;分时段的分析显示,随着我国环境管制强度整体加强和产业结构变化,"污染避难所"效应增强。同时原有污染密集型产业基础较好、区域市场规模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吸引力加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永志 童西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