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87)
2023(10785)
2022(9091)
2021(8468)
2020(6993)
2019(16122)
2018(15498)
2017(29140)
2016(15500)
2015(17229)
2014(16492)
2013(16587)
2012(15496)
2011(14349)
2010(14152)
2009(13413)
2008(13131)
2007(11149)
2006(10051)
2005(9032)
作者
(46532)
(38982)
(38919)
(36606)
(24798)
(18903)
(17523)
(15218)
(14722)
(13457)
(13332)
(12819)
(12412)
(12354)
(12073)
(11736)
(11643)
(11498)
(11226)
(11049)
(9671)
(9484)
(9386)
(8692)
(8656)
(8653)
(8430)
(8273)
(7787)
(7700)
学科
(70682)
经济(70619)
管理(45085)
(40902)
方法(31815)
(31402)
企业(31402)
数学(28389)
数学方法(28245)
(24020)
贸易(24009)
(23380)
中国(20241)
(17536)
(17349)
环境(15428)
地方(13556)
业经(13068)
(12828)
农业(11984)
关系(11825)
(11823)
金融(11822)
(11519)
(11303)
(10683)
(10505)
银行(10472)
(10461)
财务(10452)
机构
大学(233107)
学院(228762)
(109276)
经济(107798)
管理(86587)
研究(86584)
理学(75419)
理学院(74555)
管理学(73616)
管理学院(73213)
中国(66165)
科学(50837)
(49309)
(45743)
(44396)
(41175)
研究所(40898)
财经(37733)
中心(37363)
经济学(35410)
(34722)
业大(34406)
农业(32798)
经济学院(32259)
北京(31466)
(30845)
(30105)
财经大学(28467)
(27683)
科学院(27532)
基金
项目(158441)
科学(124875)
基金(119983)
研究(109741)
(108006)
国家(107222)
科学基金(90072)
社会(74920)
社会科(71406)
社会科学(71384)
基金项目(63184)
自然(58245)
自然科(56814)
自然科学(56792)
(56137)
自然科学基金(55843)
(49542)
资助(49196)
教育(48132)
编号(40270)
(36908)
重点(36265)
(34662)
国家社会(33595)
(32720)
中国(31819)
成果(31596)
教育部(31418)
科研(30966)
创新(30832)
期刊
(110881)
经济(110881)
研究(67603)
学报(40657)
中国(40640)
科学(36455)
(35553)
(32821)
管理(29911)
大学(29741)
学学(28308)
农业(24631)
(21375)
国际(21116)
经济研究(20661)
(20619)
金融(20619)
财经(18860)
问题(16665)
(16352)
业经(15495)
(14933)
世界(14638)
技术(14496)
教育(13645)
资源(12999)
技术经济(11078)
(10531)
贸易(10531)
(10386)
共检索到337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丽  刘卫东  刘毅  
论文从定性描述和定量描述的角度,分别对外商投资和国际贸易对沿海地区的资源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尽管在产值总量上,外商投资和国际贸易对沿海地区的资源压力和环境污染做出“贡献”,但是从弹性系数角度,外商投资和国际贸易对地区资源压力和环境污染的影响在逐渐减缓,表明外商投资和国际贸易并不是导致我国沿海地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罪魁祸首”,反而是减缓这种压力的主要贡献力量。但是,不可否认,在我国接受经济全球化影响的早期阶段,由于部分地区急于吸引外资,以及我国环境管理体系的不完善,的确在某些方面,外资和外贸对沿海地区的资源和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淳  
沿海主要口岸拓展转口贸易,将有效地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开放度,从主要口岸的条件和宏观环境分析,发展转口贸易具有较大的潜力,但需制定综合性对策,切实改善经营环境。笔者建议,采取建立“一个基地”、形成“多元体系”、改善“三个条件”的措施,稳步有序地开展转口贸易。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志彪  张晔  
苏州的案例表明,中国沿海地区的工业化道路中外资主导的加工贸易模式,尽管在初期能迅速推动当地产业结构的演进,但也极易导致当地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失衡,形成外资挤压性的二元化发展格局,进一步引发本土企业空心化和边缘化的危机。因此有必要在重视本土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鼓励和发展本土企业的国际代工,努力提高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并实现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互动和平衡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洛林  宋泓  马涛  
最近作者先后到宁波、杭州、苏州等地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实地调研,走访了40多家企业、40多家商会、协会以及政府部门,了解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沿海地区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作者的深切体会是:沿海地区实现保就业、保增长的核心之一是保企业、稳出口;金融危机中,政府需要对外贸企业进行直接扶持,扩大内需替代不了外需下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亚鑫  李馨  
大豆作为一种重要的粮油饲兼用的农产品,其供给水平对我国的食物供给安全和物价稳定具有重要影响。中国和美国是世界最重要的大豆进口国和出口国,中美贸易摩擦,大豆首当其冲成为重要谈判筹码,对国内大豆市场供需水平和市场价格形成直接影响,并进而影响国内大豆生产。文章以中美贸易摩擦前后大豆进口依赖度较高的沿海代表性省份,江苏的大豆生产为研究对象,分析贸易摩擦对其大豆生产规模、市场价格、农民收入等的影响。结果发现:贸易摩擦对江苏大豆种植面积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对于大豆产量和市场价格有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严守耕地红线、藏粮于地,加大大豆良种繁育与推广;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以及增加农户大豆经营收入,增加农民种豆积极性等政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效莉  余颖博  
消费环境作为消费领域的关键要素,对促进完整内需系统形成、畅通国内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商贸环境和生态环境4个子系统建立指标体系测度2006-2019年沿海11省市居民消费环境指数,并采用泰尔系数、Moran’s I和热点分析等方法揭示其时空分异和演化特征,进而建立计量模型考察消费环境改善的消费增长效应。结果显示:研究期内沿海地区居民消费环境指数呈增长态势;沿海地区居民消费环境指数的整体差异呈波动下降态势,在空间分布上呈自中间向南北递减特点,且此分布特征在时间序列上逐渐加强,最终消费环境指数的热点区域全部集中在长三角经济区;消费环境对消费增长具有显著正向推动作用,各子系统对消费支出的贡献在区域层面上存在一定差异。研究提出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促进商品经济繁荣和区域协调发展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韦倩  王安  王杰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堪称世界奇迹。在此过程中,一个显著特征是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更快。是何因素导致了中国沿海地区的崛起?本文通过构建互为补充的两种度量市场发育水平的指标,在控制了资本、自然资源、基础设施、优惠政策等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运用28个省份1985—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验证了市场因素在中国沿海地区的崛起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地,为了使结果更加可信,本文还进行了多种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均表明了市场因素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钧炎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迅猛增长,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为判断我国国际竞争力究竟有多强,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了产业内贸易水平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接着运用代表产业内贸易水平的G-L指数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日本、美国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比较。
[期刊] 改革  [作者] 梁会君  史长宽  
从国内市场贸易成本的视角,在改造Melitz的异质性企业模型的基础上,对2010年我国各省(区、市)的横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国内市场贸易成本与国内市场需求呈显著负相关,沿海地区的国内市场需求比西部地区更旺盛,但是沿海地区通过降低贸易成本来拉动内需的效果小于内陆地区。降低国内市场贸易成本可以扩大内需,相关的优惠措施应尽力向内陆地区倾斜。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殿廷  葛岳静  
区域经济在开发、利用资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改变着区域资源-环境系统的存量和质量。东部沿海地区具有突出的经济优势,对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规模及强度达到了空前水平,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资源环境问题却日益突出。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关系,指出,该地区资源供给及资源再生能力不足,开发过程中存在着粗放和浪费,而且,伴随着经济增长也日益出现环境恶化的迹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先明  杜丽虹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区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突出表现为跨国公司投资的重心由珠江三角洲地区向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转移。本文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对跨国公司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投资差异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探寻影响跨国公司投资区位变动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劳动力素质、市场潜力等因素在跨国公司投资区位选择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劳动力成本、当地的经济规模等传统因素的影响则明显减弱。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孙叶飞  周敏  石鹏  汤振朋  
碳排放约束下利用超效率VRS-DEA模型和扩展STIRPAT模型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河北和辽宁之外,沿海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较高,技术进步、经济水平、政府干预、能源价格对全要素能源效率有促进作用,而能源结构和对外开放对能源效率具有抑制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盖美  朱静敏  孙才志  孙康  
为展现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效率时空演变现状,并根据其具体原因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促进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三阶段超效率SBM-Global模型、标准差椭圆和重心坐标方法,对中国沿海11个省市2000—2015年海洋经济效率进行测算和时空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与一阶段相比,三阶段海洋经济效率整体上升,各省市排名出现不同程度变动;(2)时间演变上,全国各沿海地区海洋经济效率呈上升趋势,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都不断变大;(3)空间演变上,全国标准差椭圆呈东北-西南格局分布,面积由小变大,效率分布由收缩趋势变为分散趋势,最终呈北、中、南三级格局分布,与三大海洋经济圈分布相吻合;三大海洋经济圈标准差椭圆面积都逐渐缩小,效率分布出现极化现象;(4)海洋经济区位熵、海洋科研人力资本、海洋环保技术水平与海洋经济效率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陆域经济发展水平、海洋产业结构水平、政府对海洋科技支持力度、海洋经济政策力度对海洋经济效率呈显著正影响;对外开放水平对其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兴辉  蔡沛丰  袁裴培  
文章主要选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基于我国沿海地区10个省、直辖市2008—2014年的面板数据,测算其现代服务业的技术效率。对比分析发现:中国沿海省、直辖市现代服务业的技术效率呈南高北低;环渤海及长江经济圈出现中心地带高边缘地带低的特点;省间差距趋于收敛的态势;河北、辽宁两省现代服务业的技术效率水平远低于沿海地区平均水平。分析沿海地区现代服务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时发现,市场化水平对服务业的技术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FDI的作用较弱;劳动力素质与城市化水平对沿海地区现代服务业的效率提升作用极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