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50)
2023(8700)
2022(7335)
2021(6894)
2020(5754)
2019(13575)
2018(13096)
2017(25452)
2016(13262)
2015(14986)
2014(14509)
2013(14624)
2012(13870)
2011(12559)
2010(12514)
2009(11953)
2008(11933)
2007(10207)
2006(8948)
2005(8303)
作者
(36019)
(29988)
(29894)
(28630)
(19400)
(14386)
(13627)
(11488)
(11424)
(10543)
(10323)
(10151)
(9518)
(9409)
(9363)
(9170)
(8826)
(8683)
(8636)
(8035)
(7387)
(7258)
(7063)
(6856)
(6780)
(6722)
(6444)
(6097)
(5905)
(5806)
学科
(68887)
经济(68818)
管理(42343)
(39255)
方法(36210)
数学(32732)
数学方法(32594)
(32416)
企业(32416)
(19053)
中国(18814)
(14414)
贸易(14407)
(14305)
(14075)
(13716)
环境(13416)
(13122)
金融(13122)
(12817)
银行(12815)
(12344)
(12058)
财务(12054)
业经(12053)
财务管理(12028)
企业财务(11687)
(10381)
(10133)
(9849)
机构
大学(202125)
学院(196083)
(100119)
经济(98750)
管理(79093)
理学(68881)
理学院(68267)
管理学(67648)
研究(67646)
管理学院(67291)
中国(56195)
(46826)
(41535)
财经(38193)
(35255)
经济学(34218)
科学(34123)
(32067)
经济学院(31060)
中心(30329)
财经大学(29087)
研究所(28931)
北京(26742)
(25563)
(24235)
(23767)
商学(23492)
商学院(23321)
(22827)
师范(22692)
基金
项目(128787)
科学(105165)
基金(100911)
研究(95939)
(86441)
国家(85849)
科学基金(75256)
社会(68166)
社会科(65042)
社会科学(65028)
基金项目(52275)
自然(45512)
自然科(44534)
自然科学(44524)
(44013)
自然科学基金(43855)
教育(43532)
资助(42435)
(38403)
编号(35115)
(32406)
国家社会(30676)
教育部(29083)
成果(28801)
重点(28791)
中国(27949)
人文(27602)
(26960)
(26911)
大学(25749)
期刊
(100272)
经济(100272)
研究(63191)
(36074)
中国(33768)
管理(28642)
科学(25090)
学报(24266)
(23235)
金融(23235)
财经(20545)
大学(20006)
(19752)
学学(18900)
经济研究(18331)
(17664)
(14835)
技术(14189)
问题(13896)
教育(13856)
农业(13731)
国际(13269)
世界(12709)
业经(12069)
技术经济(10712)
统计(10436)
(9219)
(8758)
理论(8731)
决策(8207)
共检索到290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杰琦  汪同三  
在拓展Grossman与Krueger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细致阐释了外商投资影响环境效率的机制,并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和面板门槛技术,从数量与质量两个角度实证考察FDI影响环境效率的机理和效果,结果表明:(1)FDI数量通过产业结构途径阻碍了环境效率的提高,但FDI数量与FDI质量均能通过环境技术渠道改善环境绩效;(2)FDI数量因其给环境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而引致本地环境监管的强化,而FDI质量作为各地政府竞相争夺的"潜在"资源,倾向于弱化本地的环境监管;(3)外资质量与外资规模对环境效率的作用均表现为基于环境监管强度的双重门槛特征。当环境监管强度较低与较高时,FDI数量与质量对环境效率的影响表现为负面或不显著;当环境监管强度处于合理水平时,FDI数量对环境效率的负面效应减弱,FDI质量对环境效率有正面的影响。因此,政府在制定合理的环境监管、提高外资企业环境准入门槛、鼓励环保型外资企业进入等方面的协同努力,对促进FDI正向的环境效应,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杰琦  汪同三  
在拓展Grossman与Krueger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细致阐释了外商投资影响环境效率的机制,并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和面板门槛技术,从数量与质量两个角度实证考察FDI影响环境效率的机理和效果,结果表明:(1)FDI数量通过产业结构途径阻碍了环境效率的提高,但FDI数量与FDI质量均能通过环境技术渠道改善环境绩效;(2)FDI数量因其给环境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而引致本地环境监管的强化,而FDI质量作为各地政府竞相争夺的"潜在"资源,倾向于弱化本地的环境监管;(3)外资质量与外资规模对环境效率的作用均表现为基于环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亚西  
基于中国城市层面的数据,对环境信息公开对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进行验证,同时采用多层次模型探究了自上而下的环境监管对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信息公开改善环境治理绩效。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首先,环境信息公开能够显著地提升环境治理绩效。其次,环境监管能力对环境治理绩效并无影响;而环境监管的严厉程度对环境治理效果的影响有限,影响机制较为复杂。最后,环境信息公开与环境监管的结合能够显著地改善环境治理绩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孔繁成  
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党代会周期对辖区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辖区环境质量在党代会召开前后呈现明显周期性波动。在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后,发现各辖区环境质量的周期性波动与党代会召开前后环境监管力度变化密切相关。党代会召开前后,环境规制强度和实施力度有所不同,进而使得辖区环境质量有所不同。每次党代会召开前一年和当年,各辖区环境规制强度和实施力度均上升,从而使得辖区环境质量改善;每次党代会召开第二年,各辖区环境规制强度和实施力度均下降,从而使得辖区环境质量恶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书怀  
选取2007-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作为样本,从行业监管、境外上市和分红政策三个维度,分析了监管环境对公允价值计量与现金股利关系的影响。本文的发现与西方研究结论截然不同,上市公司向上的公允价值损益调整与现金股利显著正相关;境外较完善的监管制度和较高的监管水平有效遏制了在境外融资的中国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损益调整进行分红;201 2年以来实施的一系列"分红新政"成效显著;由于受到更为严格的监管,金融保险行业公允价值计量引起的未实现损益被用于股利分配受到了限制。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需要技术和制度的双重机制来保障。除了迫切需要为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和推广提供应用指南外,还应该加强对公允价值...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秀珍  唐海燕  
中国提出计划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到峰值,这成为中国量化减排的环境规制新要求,中国作为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国,对外经济发展与经济低碳转型关系密切。文章以中国工业部门20个细分行业为研究对象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外商投资和贸易开放对中国行业碳排放的影响,尝试推导SRIO模型计算出口净隐含碳强度划分外贸高低碳行业,并进行实证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工业部门整体和分类行业的贸易开放度提高有助于减少行业碳排放强度,行业整体和高碳行业的外商投资规模扩大会增加碳排放强度和总量,而低碳行业的外商投资规模扩大则有助于降低行业碳排放强度,且存在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兹曲线(EKC)"。文章从中国工业部门差异化环...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计小青  
在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框架中,中国证监会、地方证监局和证券交易所构成的三级证券监管体系处于核心地位。本文以1993年至2003年4月30日被证券监管机构处罚的272次会计信息披露违规事件为研究样本,对我国三级证券监管体系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中的有效性及其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各证券监管机构在监管效率和监管权威上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谭洪涛  汪洁  黄晓芝  
以我国A股上市银行2007-2012年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公允价值会计的引入与商业银行迎合资本监管行为调整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我国商业银行采用公允价值会计的偏好及运用程度确实对其资本充足率产生重要影响;(2)当商业银行面临核心资本充足率监管压力时,银行管理层倾向于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进行资本管理;(3)当商业银行预计当期资本充足率较低时,管理层倾向于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进一步研究发现,四大国有银行与非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运用公允价值会计迎合监管行为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论为商业银行存在迎合资本监管要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吴良海  徐德信  章铁生  
会计信息的投资效率功能受到怎样的制度环境约束?本文试图利用中国A股市场进行经验分析。文章选取我国2003~2014年沪深A股市场5298个公司年度数据作为样本,对制度环境、信息透明度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信息透明度与企业投资效率负相关,即信息透明度越高,企业投资效率越低;进一步检验发现,企业面临的风险越高,这一负相关关系越明显。(2)金融业的市场化对信息透明度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发挥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本文展现了我国A股市场企业通过财务信息透明度规避风险、改善投资效率的"自适应"机制,初步彰显了现阶段制度环境促进企业会计信息定价与治理功能发挥的正效应。本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咏梅  王亚平  
机构投资者是否能提高证券市场的信息效率进而稳定市场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从机构投资者持有渠道和交易渠道的差别入手进行分析,利用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机构持股比例越高,信息效率越高,市场的稳定性越好;而机构交易频率越高,信息效率越低,市场的稳定性越差。这表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有利于提高股市的信息效率,而机构投资者的过度交易行为则有害于股市的信息效率。
[期刊] 改革  [作者] 钱雪松  彭颖  
基于2006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出台的《社会责任指引》,运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其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深圳证券交易所出台的《社会责任指引》不仅推高了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的概率,而且提升了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地,基于地区和分析师关注度视角的三重差分检验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所在地区的法治环境越好,分析师关注度越高,《社会责任指引》对其环境信息披露的改善作用越大。为提升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应进一步完善地方法治环境,同时加强资本市场对信息披露的监督。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妮  张宗益  
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中对高管在职消费的监管是难点之一,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上为其提供了支持。在中国,在职消费被认为是企业高管的一种重要替代激励,但其激励效应究竟怎样?为什么要加强监管?本文从契约的非正式履约机制角度进行分析,指出在职消费是高管通过与所有者达成关系契约而形成的一种非正式激励,关系契约的自我履约性和不能被第三方证实的特点导致其激励水平高但激励效应弱。随后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针对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广义矩估计法(sys-CMM),验证了在职消费的这种弱激励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潘敏  魏海瑞  
本文从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的监管流程角度出发,运用我国71家商业银行2003年至2013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监管强度提升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相较于事中现场审查而言,银行业监管部门事前发布监管公文和事后违规惩戒措施实施强度提升的风险抑制效应更为明显。监管强度提升的风险抑制效应对大银行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作用普遍更强。但对于上市银行和非上市银行的影响则存在差异,其中,监管公文发布对上市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效应要弱于非上市银行,而违规惩戒措施的效果与之相反,现场审查对上市、非上市银行的影响则不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方蕾  粟芳  
我国保险监管朝着"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模式发展,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呼声始终较高。文章以财险市场中市场份额最大的车险为研究对象,基于2001-2014年样本分析了费率市场化与费率水平合理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车险市场的实际费率水平明显低于理论费率;费率监管的严格程度的确会影响费率水平的合理性,其中适度监管模式下的费率水平最为合理。文章进一步深入探究了费率水平合理性对偿付能力的影响机制,发现费率差异的波动性会通过净利润而间接影响偿付能力。费率差异的波动性越小,净利润越高,偿付能力越强,因此应慎重选择费率监管制度。文章建议我国保险市场应采用适度监管的费率制度,完全放开的费率市场化略显激进,...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徐宏  曲昭光  蒲红霞  
随着监管强度不断提升,小银行监管负担是否比大银行更重成为业界关注的问题。运用中国115家商业银行2011—2018年数据,通过构建包含监管变量的成本函数,估算了银行平均合规成本的大小,并对小银行的监管负担是否更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提升监管强度将显著提高银行成本;无论按总资产大小、银行传统类型以及是否上市分类,均发现提升监管强度更加重了小银行负担,稳健性检验也支持这一结论。异质性分析发现,风险不同的小银行其监管负担并无显著差异,但金融创新活跃的东部地区小银行承担了更重的监管负担。因此,建议构建差异化监管机制,降低小银行合规成本,为小银行发展提供公平的监管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