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91)
- 2023(14272)
- 2022(12106)
- 2021(11191)
- 2020(9707)
- 2019(22531)
- 2018(22326)
- 2017(43323)
- 2016(23445)
- 2015(26382)
- 2014(26361)
- 2013(25997)
- 2012(23922)
- 2011(21337)
- 2010(21329)
- 2009(19771)
- 2008(19486)
- 2007(17427)
- 2006(14698)
- 2005(12878)
- 学科
- 济(103727)
- 经济(103642)
- 业(67741)
- 管理(65802)
- 企(54998)
- 企业(54998)
- 方法(50592)
- 数学(45444)
- 数学方法(44750)
- 农(30484)
- 财(28639)
- 中国(24028)
- 业经(23193)
- 地方(20921)
- 农业(20619)
- 学(18725)
- 务(17555)
- 财务(17495)
- 财务管理(17459)
- 制(17220)
- 贸(17126)
- 贸易(17118)
- 企业财务(16647)
- 易(16581)
- 理论(15377)
- 技术(15143)
- 和(14033)
- 产业(13427)
- 银(13292)
- 融(13262)
- 机构
- 学院(337697)
- 大学(334448)
- 济(139872)
- 经济(137051)
- 管理(132878)
- 理学(116081)
- 理学院(114828)
- 管理学(112481)
- 管理学院(111881)
- 研究(108245)
- 中国(79597)
- 京(69325)
- 科学(67352)
- 财(62140)
- 农(56455)
- 所(54278)
- 业大(51355)
- 中心(50682)
- 财经(50437)
- 研究所(49557)
- 江(49336)
- 经(45779)
- 农业(44362)
- 经济学(43337)
- 北京(42936)
- 范(42630)
- 师范(42149)
- 经济学院(39461)
- 院(39335)
- 州(39194)
- 基金
- 项目(232332)
- 科学(183836)
- 基金(169492)
- 研究(166684)
- 家(147863)
- 国家(146657)
- 科学基金(126987)
- 社会(105886)
- 社会科(100586)
- 社会科学(100556)
- 省(92176)
- 基金项目(89982)
- 自然(83790)
- 自然科(81952)
- 自然科学(81935)
- 自然科学基金(80471)
- 教育(77978)
- 划(77142)
- 资助(70567)
- 编号(67456)
- 成果(53077)
- 重点(52504)
- 部(51287)
- 发(50401)
- 创(48797)
- 课题(46350)
- 创新(45503)
- 科研(45129)
- 教育部(44003)
- 国家社会(43715)
共检索到473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超
基于中国1984—2015年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运用KALMAN滤波算法考察产业结构和外商投资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外商投资、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外商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较小,并不是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外商投资对缩小城乡收入持续有着积极的影响;第二产业比重、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始终正相关,第二产业比重增加与产业结构水平高级化都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建议进一步利用外商投资发展我国现代化农业,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并积极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投入第三产业发展,同时提高农村务工人员的技能与素质,重视农村务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使其可以从事信息咨询、商贸物流等相对高收入的工作;制定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留在农村,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切实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实现持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仲昆
笔者利用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国产业结构总体不合理,对国际收支失衡起重要推动作用;与产业的非结构性变动相对比,产业的结构性变动对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程度更高。在现阶段,应对本国汇率和资本管制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便充分发挥产业结构变动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可人 韦廷柒
本文运用PVAR模型研究了我国1998~2012年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迁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短期内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缩小作用,但是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存在相互促进作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并不一致。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也存在促使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的推动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缺乏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效果,同样当前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不利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玉昌 陈保启
本文利用我国2004-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实证考察了产业结构调整对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和空间异质性,二者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依赖性;(2)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不同的空间效应,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提升会扩大本地区以及关联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高度化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水平;(3)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非线性的空间溢出效应,城镇化率的提升总体上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此,应该发挥产业结构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带动作用,加强区域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城乡收入 空间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凤升 孙彦彬 赵俊平
为了比较研究中国城乡居民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动态关系,选取1995-2009年中国城乡居民相应统计数据作为样本。构建了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自发消费水平分别为543.10、168.60元(以1995年为基期);中国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大约在0.67-0.71之间波动,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大约在0.63-0.74之间波动。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和收入水平呈逐年提高、增长速度加快的趋势;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和收入水平增速缓慢,相对较低。应当从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健全社会保障等角度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而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雷强
通过协整检验和状态空间模型等方法对产业结构和煤炭消费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产业结构和煤炭消费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表明两者之间有长期均衡关系,第二产业对煤炭消费的拉动力度要明显大于第三产业对煤炭消费的影响,存在产业结构到煤炭消费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从方差分解结果可以看出,煤炭消费自身的贡献率逐步减退,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对煤炭消费的影响逐步提高,随后该影响逐步下降并趋于平稳。从状态空间模型来看,第一产业对煤炭消费的影响基本上负影响。第二产业对煤炭消费的边际影响自1986年之后持续增长,显示出第二产业对煤炭消费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而第三产业对煤炭消费的边际影响自1986年之后呈下降...
关键词:
煤炭消费 产业结构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冯江茹 范新英
运用时变参数模型,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角度,对三次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近几年第三产业产值及其占比的增长速度均很快,但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明显,落后于第二产业。最后,结合我国产业结构的特点,提出提高消费性服务业产值比重、加快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升级等建议,强调在努力提高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同时,更应注重提高第三产业的效率,由此才能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鹏 常远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也日趋合理化,但城乡收入差距却呈现出缩小-扩大-缩小的趋势。本文分析了城镇化水平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协同性,并运用中国1978年至2014年的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结构扭曲系数分析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双因素作用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第一产业结构扭曲系数与城乡收入差距呈U型,第三产业结构扭曲系数与城乡收入差距呈倒U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郑万吉 叶阿忠
本文通过构建半参数空间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SSPVAR)及时空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冲击在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时空传导效应。结果发现:(1)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会抑制本省及周边省份的产业结构升级,虽然在短期内会促进本省经济增长,但长期内对整体区域经济增长都存在阻碍作用;(2)产业结构升级在短期内会加重城乡收入差距,长期则相反。产业结构升级对周边高结构地区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3)经济中心的拉动效应微弱但持久。经济增长虽然会加剧整个区域的城乡收入差距,但同时也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彭定贇 赖东东
本文基于2016—2020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环境投资两个方向,探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线性缩减城乡收入差距,调整产业结构高级程度能够间接抑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环境投资在数字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发挥负向调节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跨越2.36的门槛会减弱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减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新 邢怀振 于荔苑
文章基于2005-2018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城乡收入差距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城乡收入差距三者间的关系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化影响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表现为正向,在西部地区表现为负向;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均表现出负向影响,且在中部地区表现为"U型"的负向关系。因此,应依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推进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政策,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于晓雪
本文通过建立VEC模型,进行相关协整分析,辅助以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湖北省1978-2009年间流通业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流通业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在短期互动及长期均衡中均起到了单向的原因关系,这对于研究缓解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光耀
近年来,中国各省份城乡收入差距在进一步扩大,由此带来了较多的社会问题。为此,利用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构建了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研究了金融发展等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的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存在倒U形曲线特征。(2)城镇化率、农业增加值占比、财政支出占比和对外贸易依存度等因素的提高均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3)中国各省份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空间相关和动态关联。因此在实现金融发展的同时,中国政府需要通过转移支付、精准扶贫等措施,为农村贫困居民脱贫提供较多的金融支持,逐步缩小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 空间计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光耀
近年来,中国各省份城乡收入差距在进一步扩大,由此带来了较多的社会问题。为此,利用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构建了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研究了金融发展等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的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存在倒U形曲线特征。(2)城镇化率、农业增加值占比、财政支出占比和对外贸易依存度等因素的提高均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3)中国各省份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空间相关和动态关联。因此在实现金融发展的同时,中国政府需要通过转移支付、精准扶贫等措施,为农村贫困居民脱贫提供较多的金融支持,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另外各省份在缩小城乡差距时需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 空间计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日东 钱明辉 郑永冰
文章通过引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对传统的LA/AIDS模型进行了拓展,以分析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机理,并通过对此拓展模型进行数理推导,解决估计中关键变量数据难以获得的难题。文章随后利用2001-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结合混合回归模型和SUR模型的估计方法,分别对中国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实证结果验证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具有显著的影响。文章进一步通过弹性分析,揭示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内在作用机理,并结合空间分析方法,找出了未来应加强控制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以有效降低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地区,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金融包容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模型
农民收入来源结构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基于PVAR模型的经验分析
产业结构变迁、人力资本、R&D强度对中等收入群体影响的动态测度——基于协整和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
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省域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新型城镇化对林业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状态空间模型
税收安排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2003~2012年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城乡收入差距与人口老龄化的时空关联——基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数字普惠金融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数字金融发展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