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00)
2023(12441)
2022(10710)
2021(10006)
2020(8873)
2019(20685)
2018(20508)
2017(40482)
2016(21727)
2015(24638)
2014(24597)
2013(24352)
2012(22531)
2011(20110)
2010(20028)
2009(18851)
2008(18798)
2007(16737)
2006(14344)
2005(12846)
作者
(61860)
(51751)
(51657)
(49400)
(32987)
(24868)
(23877)
(20251)
(19373)
(18370)
(17364)
(17312)
(16253)
(16218)
(16196)
(15906)
(15810)
(15358)
(14959)
(14947)
(12662)
(12632)
(12573)
(11772)
(11768)
(11626)
(11522)
(11277)
(10441)
(10293)
学科
(92465)
经济(92373)
管理(64062)
(61822)
(50220)
企业(50220)
方法(48003)
数学(43468)
数学方法(43001)
(27725)
中国(24387)
(23523)
(21630)
贸易(21624)
(21183)
业经(18417)
(18235)
(17488)
财务(17444)
财务管理(17402)
企业财务(16521)
(16213)
(15990)
银行(15962)
农业(15190)
(15180)
地方(15137)
(14674)
金融(14671)
(13938)
机构
大学(315321)
学院(313138)
(136075)
经济(133535)
管理(125110)
理学(108335)
理学院(107276)
管理学(105555)
管理学院(104976)
研究(99413)
中国(77735)
(64910)
(64852)
科学(58577)
财经(52296)
(49302)
(48446)
(47567)
中心(47261)
(45323)
业大(45037)
研究所(44478)
经济学(43183)
北京(40455)
经济学院(39529)
财经大学(39131)
农业(38406)
(37321)
师范(36929)
(35853)
基金
项目(208862)
科学(165202)
基金(154682)
研究(150959)
(134087)
国家(133052)
科学基金(115066)
社会(97472)
社会科(92788)
社会科学(92759)
基金项目(81805)
(79981)
自然(74634)
自然科(72966)
自然科学(72945)
自然科学基金(71652)
教育(69870)
(67743)
资助(64535)
编号(60887)
成果(48621)
(47883)
重点(46532)
(43879)
(43295)
教育部(41511)
国家社会(41257)
科研(41007)
创新(40549)
人文(40367)
期刊
(139208)
经济(139208)
研究(88919)
中国(52250)
(51290)
学报(46262)
管理(44254)
科学(41969)
(41781)
大学(35327)
学学(33425)
(29975)
金融(29975)
农业(28216)
技术(27756)
财经(25909)
教育(24833)
经济研究(23378)
业经(22547)
(22208)
问题(19799)
(18712)
统计(17857)
技术经济(16662)
理论(16350)
国际(15768)
(15689)
(14951)
商业(14840)
实践(14747)
共检索到451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严兵  
本文研究发现,不论是同时考虑外资企业行业内与行业间溢出效应,还是只考虑其行业间溢出效应,外资企业在行业间产生的溢出效应均不显著。我们认为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之间较低的关联度是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严兵  
本文采用中国工业部门的相关统计数据,对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外资在我国工业部门各行业产生了显著的溢出效应。此外,内外资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对二者的生产效率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一方面证明了溢出效应中竞争效应的存在,同时也表明溢出效应的"正反馈"机制已在我国内外资企业之间成功建立。基于上述实证结果,本文最后从"以竞争换技术"的角度提出了促使外资产生更大溢出效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涂涛涛  
本文使用分位数回归法重新审视了外资对中国工业部门的技术溢出。分地区的研究表明:只有当内资工业产出处于高分位数,即具备了较高生产规模时,人力资本和市场竞争对技术溢出的正向影响才会显著;内企与外企的技术差距在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均是不利于FDI技术溢出的,并且,随着内资工业产出向高分位数变化,技术差距对技术溢出的负向影响逐渐减弱;在不同地区和分位数位置,开放度和投资环境对FDI溢出的影响呈现出较大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潘文卿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 ( Panel Data)模型方法 ,对 1 995 - 2 0 0 0年外商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 2 0世纪 90年代后半期 ,中国工业部门引进外商投资在总体上对内资部门产出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外商投资的外溢效应为正 ,但这一外溢效应的作用并不是太大。对东、中、西部地区的研究进一步表明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还未跨过外商投资起积极作用的门槛 ,而东部地区内资工业部门技术水平的提升已使外商投资的正向外溢效应变小 ,中部地区当前外商投资的正向外溢效应相对较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熊俊  周应恒  
90年代以来,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来提高我国内资企业的效率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使用分布滞后效应模型,重点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内资工业企业以及整个工业部门产生的外溢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外商投资对我国工业部门的外溢效应在短期内并不显著,但在长期内对我国工业产生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姜瑾  朱桂龙  
文章选取1999~2003年的行业层面板数据,考察了FDI对中国工业部门内资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在考虑了多重共线性问题并控制住不可观测的时间效应和行业效应之后,研究结果显示,FDI产生了显著的行业内溢出和前向联系溢出,但后向联系溢出为负。此外,对技术差距最优区间的分析表明,当内资企业生产率为相应外资企业生产率的30%~70%时,前向联系溢出能实现最大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严兵  
采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内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证明,外资产生了较为显著的行业内溢出效应。在进一步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分组检验结果表明,内外资企业之间的技术水平差距以及外资企业类型对外资溢出效应有较大影响,在技术水平差距较大的行业以及外资企业外向型程度较低的行业中,外资产生的溢出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易行健  符淼  郭静静  
本文在构建知识生产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广东省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就内外资部门的独立研发、出口贸易、干中学、外资技术外溢对工业部门专利创新的影响及其行业差异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对于大部分行业来说,外资负向的挤出效应超过了其对专利知识产出的正向作用;内资部门独立作用的系数则取决于行业的竞争程度;外资技术外溢效应是否显著取决于行业是否适合"看中学";出口贸易和干中学对创新的推动作用要取决于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企业性质。最后本文从实证检验结果出发提出了有行业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燕  齐中英  
在流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 I)中有近2/3左右流入制造业的情况下,本文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的溢出效应,比较区分了产业内和产业间的溢出效应,并对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行业特征(如内外资企业技术水平差距、资本密集度差距和东道国国内市场竞争水平)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当内外资企业差距较小或中等,且外资企业相应能力水平较高时,溢出效应才易于发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信敏  丁浩  
使用我国22个工业部门2005~2014年面板数据,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两个维度,分析产业间技术溢出和能源结构调整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差异及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业部门产业间技术溢出对于能耗强度和排放强度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148和-0.198,明显高于直接R&D投入;能源结构调整对于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煤炭和石油的弹性系数明显大于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技术溢出和能源结构调整在不同种类工业部门的表现存在差异,生态化水平越低的部门效果越显著;滚动估计结果显示,产业间技术溢出的影响效果呈现逐渐增强趋势,煤炭和石油的弹性系数缓慢减小,能源结构调整的效果得到体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信敏  丁浩  
使用我国22个工业部门20052014年面板数据,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两个维度,分析产业间技术溢出和能源结构调整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差异及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业部门产业间技术溢出对于能耗强度和排放强度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148和-0.198,明显高于直接R&D投入;能源结构调整对于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煤炭和石油的弹性系数明显大于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技术溢出和能源结构调整在不同种类工业部门的表现存在差异,生态化水平越低的部门效果越显著;滚动估计结果显示,产业间技术溢出的影响效果呈现逐渐增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文卿  李子奈  刘强  
本文利用中国1997、2002、2007年投入产出表,测算了35个工业部门1997—2008年历年的产业相似度矩阵,并以此为权数构建了衡量产业间技术溢出的指标。通过将产业间技术溢出指标引入到产业部门的生产函数当中,分析了产业间技术溢出对中国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部门间的技术溢出对工业各部门劳动生产率有着显著的正面影响,产业间技术溢出的生产率弹性值约为0.348,高出各产业直接R&D投入的影响。固定窗宽的滚动估计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35个工业部门的产业间技术溢出效应呈扩大趋势;而对相似性聚类后的4大类产业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同一相似类内部产业之间技术溢出效应比4类之间的技术溢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何洁   许罗丹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跨国公司的“外溢效应”,也即“外部效应”,一方面是指由于跨国公司子公司的进入和存在,引起和本地企业之间业务上的联系,从而不自觉地引发了前后产业联动效应,另一方面是由于跨国公司的进入引起了本国公司面临的竞争加剧,迫使本公司进行技术模仿、改进,并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但外溢作用最终还是要表现为公司获得的利益的增加,这当然要以外资企业不完全占有由于其进入和存在而带来的东道国企业由于效率整体和局部的提高而带来的利益为前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严兵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对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进行了初步分析,实证结果证明了外资正面溢出效应的存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内外资企业之间的技术水平差距对溢出效应有较大影响。在技术水平差距较大的行业以及外资企业外向型程度较低的行业中,外资产生了更显著的溢出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严兵  
运用面板数据对外资的溢出效应进行了初步分析,实证结果证明了外资正面溢出效应的存在。对东、中、西部地区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外资在中部地区产生的溢出效应相对较大。最后依据实证结果,从三个地区的实际出发,分别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