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03)
2023(4901)
2022(4430)
2021(3998)
2020(3775)
2019(9055)
2018(8966)
2017(18125)
2016(10042)
2015(11458)
2014(11828)
2013(11967)
2012(11360)
2011(10230)
2010(10447)
2009(9990)
2008(10267)
2007(9544)
2006(8072)
2005(7253)
作者
(30407)
(25764)
(25606)
(24717)
(16236)
(12401)
(11965)
(10034)
(9460)
(9099)
(8569)
(8511)
(8238)
(8120)
(8112)
(8047)
(8026)
(7536)
(7443)
(7353)
(6438)
(6372)
(6200)
(5867)
(5813)
(5791)
(5735)
(5684)
(5257)
(5167)
学科
(47663)
经济(47627)
(29392)
管理(28581)
方法(25649)
(23534)
企业(23534)
数学(23376)
数学方法(23217)
(13949)
(11929)
中国(9930)
(9595)
财务(9582)
财务管理(9560)
企业财务(9136)
(8836)
(8818)
贸易(8818)
(8546)
地方(8418)
农业(7876)
业经(7813)
(7733)
(6626)
(6625)
金融(6624)
(6425)
银行(6405)
(6025)
机构
大学(154294)
学院(152179)
(66183)
经济(64841)
管理(58966)
理学(50996)
理学院(50455)
研究(50070)
管理学(49632)
管理学院(49346)
中国(37558)
(31851)
(30535)
科学(30511)
(27527)
(26277)
财经(24642)
研究所(23829)
业大(23641)
中心(23416)
(22660)
(22257)
农业(22018)
经济学(20849)
北京(20056)
经济学院(19133)
(18718)
师范(18535)
财经大学(18221)
(17963)
基金
项目(97775)
科学(76067)
基金(71095)
研究(69991)
(61641)
国家(61145)
科学基金(51769)
社会(43760)
社会科(41517)
社会科学(41497)
基金项目(38142)
(37883)
自然(33866)
自然科(33063)
自然科学(33050)
教育(32665)
自然科学基金(32475)
(32166)
资助(29999)
编号(28881)
成果(23558)
(22622)
重点(21982)
(20710)
(19942)
科研(19387)
教育部(19296)
课题(19220)
大学(18728)
创新(18666)
期刊
(69483)
经济(69483)
研究(42601)
(25276)
中国(25050)
学报(24370)
(23958)
科学(21400)
管理(18872)
大学(17926)
学学(17009)
农业(15815)
(13629)
金融(13629)
技术(13010)
财经(12511)
教育(12211)
经济研究(11304)
(10690)
业经(10603)
问题(10132)
(8980)
技术经济(8891)
(8873)
统计(8229)
理论(7822)
国际(7798)
商业(7439)
(7420)
(7243)
共检索到218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晓东  
中国引进外资已具有相当规模 ,但在地区分布上却极不平衡 ,这不利于消除我国地区经济的二元结构。本文概述了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区位状况 ,并从投资国和东道国两个方面分析了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 ,归纳总结出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区位决定因素 ,并给出了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徐杰  
改革开放初期外商对中国直接投资呈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格局 ,从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明显的“北上”和“内进”的趋势 ,且不同投资来源地表现出投资区位的差异。本文对影响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并提出加快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魏后凯  贺灿飞  王新  
外商直接投资区位是现代区位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秦皇岛市 1 3 5个外商投资企业来华投资的动机及其在秦皇岛市投资所考虑的区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因子分析 ,外商在华投资动机可以归纳为生产投入与市场动机、生产服务动机、文化联系和感情动机、利用优惠政策和降低投资风险动机、竞争动机以及出口动机 ,而影响外商在秦皇岛市投资的主要区位因素可归纳为城市经济文化环境因素、交易成本因素、生产投入供应因素、市场因素以及投入成本因素。同时 ,本文还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 ,验证了各外商投资动机和区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是否因外资企业开业时间、投资规模、投资来源、投资产业、企业经济类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于蕾  
开放30年来,外商直接投资(FDI)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对外逐步开放的特点、跨国公司在华战略布局以及我国各地区对外资吸引力的差异等因素,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区位呈现不平衡和动态发展的特点。本文通过对FDI在华投资30年的回顾,总结FDI进入中国不同区域三个阶段的特点、在华投资区域产业分布的特点以及不同来源地FDI区域分布的特点,指出中国政府的政策性因素、跨国公司的战略性因素和地方发展的禀赋性因素是造成FDI在华投资区位结构变动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略  
本文认为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如何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成为一个重点 ,在寻求有效的解决之道时 ,首先要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差异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目前 ,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严重失衡 ,东部与西部地区的差距问题已十分尖锐 ,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环境、政策、结构和效率因素。要扩大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 ,在政策上可采取更灵活的办法 :(1 )对西部地区具有优势的项目 ,以及环保和教育项目制定相应政策 ,给予特别鼓励 ;(2 )适当放宽对西部地区设立限制性外商投资项目的政策 ;(3)适当扩大商业零售、金融、保险等行业在西部地区的试点范围 ;(4)在西部大城市建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原小能  宋杰  
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问题是当前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对北京81家外资企业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区位因素,发现市场规模、市场增长、政治和经济稳定是影响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最重要因素;劳动力成本、劳工素质、仿效或领先竞争对手也是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因素;产品运输成本和基础设施也在外商的投资区位选择中占有一席之地;而政府的激励措施(包括税收优惠)在外商的投资驱动中并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作丽  贺灿飞  
尽管学术界至今未能形成一般性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区位理论,但已有的大量研究却对加深理解FDI的区位选择规律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作为一个成功转型国家,在华FDI区位研究早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区位理论和FDI理论两方面梳理FDI区位研究的理论基础后,回顾并评述了在华FDI区位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其未来发展中需要完善的相关命题。早期的研究以定性描述为主,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转入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影响在华FDI区位选择的因素进行识别;研究主要集中在省区尺度,识别出的区位因子主要包括成本、市场、集聚和制度等。FDI在东道国的区位选择行为是"区域—产业—企业"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识别东道国区位要素的基础上,已有文献同时也关注了来源国效应、产业特征与企业属性和时间演化对FDI区位决策的影响。未来研究中需要加强对新兴经济体FDI区位模型的一般性讨论,强化"区域—产业—企业"系统研究,并关注基于功能视角的在华FDI(跨国公司)区位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林 琳  
我国经济在经历了近20年的持续高增长之后,开始步入以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转变为主的转型时期。市场容量的扩大、需求的多层次性以及“消费断层”的存在促使在华外商直接投资无论在投资动机、投资方式还是投资类型方面均呈现出新的特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译匀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江苏苏州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投资战略和经营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因子分析,外商在江苏苏州地区的投资动机可以归纳为投入供给动机、战略动机、政策动机和市场动机;影响外商经营行为的主要因素则是投入产出动机、战略布局动机、购销服务动机、市场动机和信息技术动机。同时分析了不同国别与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中,投资战略与经营管理模式的差异性,有助于认清投资环境的竞争力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吸引利用外资成效的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廖小东  丰凤  
首先选取2000—2009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我国三大地区FDI的基本情况,然后从投资数量和相对增值率两个方面分析得出我国FDI的空间分异的特征,最后利用2010年的相关数据从市场、产业集聚效应、成本、GDP等4种因素分析了影响我国FDI空间分异的原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端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引致因素主要有外国对华直接投资存量、国内生产总值、职工平均工资与素质和基本建设投资四个方面。模型检验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和基本建设投资对外国对华直接投资有正面影响,职工平均工资和外国对华直接投资存量对外商投资有相反的影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中国对外商直接投资开放的领域正不断扩大。自1996年开始在浦东进行外资金融机构经营人民币业务的试点,在浦东和深圳进行中外合资外贸企业的试点,以这两个领域对外资的开放为标志,除少数与国家安全、新闻媒介等国际社会认可的不开放领域外,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已基本上“无禁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冼国明  杨长志  
本文基于1992-2002年的中国各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了中国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区位决定。研究的结果表明,教育水平、基础设施、省市市场规模、FDI存量和优惠政策对FDI流入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劳动力成本是显著的负面影响;各省市周边市场潜力的影响不显著,这进一步证实了中国国内市场的分割性。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还发现各省市FDI之间是否为互补关系还不能确定。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欣欣  王致萍  
中国吸引外资已具有相当规模,但由于对外开放政策和各地区资源禀赋不同,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区位分布极不平衡。西部地区利用外资整体上规模小、质量待提高。通过对西部地区的区位条件进行分析,充分认识西部地区所具有的区位优劣势,优化区位环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晶  杨蕙馨  
外商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但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分布上极为不平衡,投资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1991年至2005年间,外资由珠江三角洲向长江三角洲转移,呈现出明显的"北上"趋势,而外资"西进"的趋势并不明显,中央政府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重大举措,并没有促使外资明显向西部地区转移。我们对东、中、西部地区影响外资区位变迁的基础设施因素、劳动力因素、制度因素和集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给出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