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11)
- 2023(8747)
- 2022(7662)
- 2021(7025)
- 2020(6384)
- 2019(15052)
- 2018(14805)
- 2017(29996)
- 2016(16212)
- 2015(18654)
- 2014(18657)
- 2013(18865)
- 2012(17992)
- 2011(16133)
- 2010(16074)
- 2009(15063)
- 2008(15151)
- 2007(13557)
- 2006(11696)
- 2005(10230)
- 学科
- 济(77395)
- 经济(77328)
- 业(47227)
- 管理(46441)
- 方法(39296)
- 企(37235)
- 企业(37235)
- 数学(35950)
- 数学方法(35714)
- 财(21127)
- 农(20931)
- 地方(18986)
- 中国(16546)
- 农业(14354)
- 务(14044)
- 财务(14027)
- 财务管理(13994)
- 业经(13906)
- 贸(13414)
- 贸易(13410)
- 企业财务(13336)
- 易(12916)
- 学(12682)
- 制(12473)
- 融(10673)
- 金融(10670)
- 环境(10269)
- 和(9973)
- 银(9815)
- 银行(9795)
- 机构
- 大学(239104)
- 学院(237342)
- 济(102056)
- 经济(99932)
- 管理(93675)
- 理学(81454)
- 理学院(80583)
- 管理学(79412)
- 管理学院(78962)
- 研究(76218)
- 中国(57375)
- 京(48652)
- 财(47624)
- 科学(45469)
- 农(39984)
- 财经(38459)
- 所(38106)
- 中心(36692)
- 江(35800)
- 业大(35194)
- 经(34815)
- 研究所(34403)
- 经济学(31907)
- 农业(31509)
- 范(30517)
- 师范(30256)
- 北京(30025)
- 经济学院(29220)
- 州(28668)
- 财经大学(28554)
- 基金
- 项目(157942)
- 科学(124503)
- 研究(115521)
- 基金(115369)
- 家(99040)
- 国家(98202)
- 科学基金(84873)
- 社会(73760)
- 社会科(69966)
- 社会科学(69940)
- 省(62996)
- 基金项目(62240)
- 自然(54995)
- 教育(53902)
- 自然科(53712)
- 自然科学(53697)
- 自然科学基金(52753)
- 划(51848)
- 资助(48015)
- 编号(46962)
- 成果(37824)
- 部(36378)
- 重点(35151)
- 发(33964)
- 创(32462)
- 课题(31937)
- 教育部(31565)
- 人文(30848)
- 科研(30701)
- 创新(30337)
共检索到3423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邓炜 郑兵云
近来,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区位选择的文献大量涌现,但大多以全国或东部发达地区为研究对象,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分析则很少。本文以中部地区的安徽省为例,采用系统的数据和计量经济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表明外商在安徽投资的区位选择主要取决于成本因素和集聚因素,并进而提出了加快引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区位因素 成本因素 集聚因素 计量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晓玲
文章以安徽省蚌埠市为调查对象,在投资者满意度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投资者满意度的因素,探索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特点和规律,并结合中西部投资环境的状况,提出了具体建议对策。
关键词:
投资环境 投资者 满意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兆良
近年来,安徽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外商直接投资(FD I)纷纷涌入,特别是"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安徽吸引、利用FD I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但FD I在三次产业间及各产业内的分布并不均衡,主要集中于一般加工制造业及房地产等行业。计量分析表明FD I对安徽总产值有较明显拉动作用,并促进其产业结构升级,但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并不显著。安徽今后应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并按产业发展规划引导FD I的流向,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安徽 FDI GDP 产业结构 就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明娟 张建武
鉴于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一国经济的重要作用,积极引进FDI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发展国内经济的一项重要政策。而关于FDI对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界仍存在争议。本文尝试对FDI、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和Eviews5.0统计软件,以安徽省为例,利用安徽省1991—2006年外商直接投资(FDI)、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研究FDI对就业和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当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增量FDI)与就业呈负相关关系,而年底累积外商直接投资额(存量
关键词:
FDI 就业效应 经济增长 安徽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秦柳
外商直接投资不仅为安徽带来了经济建设所急需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创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财政收入,还促进了安徽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通过分布滞后模型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安徽三大产业生产总值的效应,从而说明外商直接投资会对安徽产业结构产生影响。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安徽 产业结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孟令岩
FDI与产业的空间集聚是一种动态循环运动,具有互动和累积因果关系。对全国29省工业企业数据(1986~2010年)的检验表明:FDI与我国产业集聚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中西部地区产业集聚水平相对落后,并呈现出俱乐部趋同效应,必须优化外资结构,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特有优势,加强各类园区建设,创造集聚优势,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关键词:
FDI 产业集聚 外部性 中西部地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义根 冯开文 曾珍 项桂娥
文章基于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08-201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FDI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市的生态效率稳步提升并呈现出明显的集聚趋势,集聚区集中在皖江城市带;考虑空间因素后,外商直接投资对生态效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具有EKC的"U"型特征,人均GDP对本地生态效率的影响也呈现出"U"型特征;产业结构对生态效率的间接影响为正,而环保意识对生态效率的间接影响为负,对外开放度和研发投入对生态效率的直接影响为负。因此,各市应发挥皖江城市带集聚区的扩散效应和示范效应,引导外资进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产业,同时尊重各市生态效率的差异,考虑空间单元的交互效应,因地制宜地利用外资,实现共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义根 冯开文 曾珍 项桂娥
文章基于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08-201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FDI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市的生态效率稳步提升并呈现出明显的集聚趋势,集聚区集中在皖江城市带;考虑空间因素后,外商直接投资对生态效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具有EKC的"U"型特征,人均GDP对本地生态效率的影响也呈现出"U"型特征;产业结构对生态效率的间接影响为正,而环保意识对生态效率的间接影响为负,对外开放度和研发投入对生态效率的直接影响为负。因此,各市应发挥皖江城市带集聚区的扩散效应和示范效应,引导外资进入资源节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义根 冯开文 曾珍 项桂娥
文章基于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08-201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FDI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市的生态效率稳步提升并呈现出明显的集聚趋势,集聚区集中在皖江城市带;考虑空间因素后,外商直接投资对生态效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具有EKC的“U”型特征,人均GDP对本地生态效率的影响也呈现出“U”型特征;产业结构对生态效率的间接影响为正,而环保意识对生态效率的间接影响为负,对外开放度和研发投入对生态效率的直接影响为负。因此,各市应发挥皖江城市带集聚区的扩散效应和示范效应,引导外资进入资源节约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浩 刘本定 司武飞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外贸易、经济结构和就业等方面,本文以安徽省及四川省为例,从几个方面较为深入地研究汇制改革对我国中西部经济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西部以农产品为代表的初级产品、纺织品的出口受到的不利影响较大,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影响较小;另外,汇制改革可以迫使中西部经济结构转换升级,使资源配置合理,同时使资源从效率低下的贸易部门转移到非贸易部门,非贸易部门的投入加大,可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推动劳动力向该部门转移。最后,我们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汇制改革 对外贸易 经济结构 就业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品修 郑瑞坤
本文利用统计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安徽经济发展的影响。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在促进安徽经济增长、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对今后如何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及提高外商直接投资质量,进一步促使外商直接投资发挥更好的作用提出了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扶桑
农业保险具有分散农业灾害风险的功能,它的建立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安徽省为例,通过实证分析,揭示影响中西部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强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尽快制定与农业发展配套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等一系列措施,以促进中西部地区农业保险的发展。
关键词:
中西部地区 农业保险 发展对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继宏 陆小丽
本文基于广西外商直接投资的实际情况,将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分为传统因素和新经济地理学因素,采用ADL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新经济地理学的FDI集聚效应、当地市场规模以及传统研究中的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对广西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具有高度显著的积极影响,而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具有负面影响。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区位选择 集聚效应 广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常子豪 方俊森 栾敬东
文章以安徽省5个区县200余户不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Probit模型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普通农户的固定与流动资本投资行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投资大于普通农户;经营主体向非农业的转型程度对于两类主体的农业生产投资均有负面影响;土地面积增大和土地租期延长促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高农业投资水平;经营者个人学历对固定资本投资影响亦显著。文章认为需要提升农业生产者收入,改善土地流转制度以及改革农业贷款制度等措施,来调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投资积极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傅素英
协调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综合运用生态足迹、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实证了安徽省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计算1990~2004年安徽省各项生态足迹的基础上,分析了GDP与各种足迹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表明GDP分别与总生态足迹、能源足迹、水域足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与耕地足迹、草地足迹、林地足迹、建筑足迹不存在协整关系,说明安徽省经济发展属于能源、资源消耗型,增加1%的GDP产出需要增加0.58%的生态足迹,且分别需要增加0.10%的能源足迹和0.32%的水域足迹。据此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安徽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