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46)
2023(10312)
2022(8188)
2021(7546)
2020(6320)
2019(14488)
2018(13906)
2017(26615)
2016(13815)
2015(15560)
2014(15068)
2013(15378)
2012(14107)
2011(12758)
2010(12692)
2009(12016)
2008(12165)
2007(10829)
2006(9506)
2005(9021)
作者
(38394)
(32312)
(32128)
(30418)
(20637)
(15242)
(14436)
(12457)
(12152)
(11420)
(11067)
(10702)
(10695)
(10095)
(10077)
(9704)
(9660)
(9251)
(9151)
(8879)
(7995)
(7803)
(7648)
(7387)
(7137)
(7131)
(7107)
(6948)
(6448)
(6207)
学科
(75838)
(73615)
经济(73536)
(71205)
企业(71205)
管理(59542)
方法(33139)
业经(26806)
(25892)
数学(25373)
数学方法(25293)
(22716)
中国(19382)
(18685)
财务(18681)
财务管理(18667)
(17801)
贸易(17793)
企业财务(17671)
(17497)
技术(17206)
农业(16618)
(14731)
(14384)
(14276)
(13361)
(12900)
企业经济(12160)
(11901)
技术管理(11795)
机构
学院(211906)
大学(208542)
(106532)
经济(105239)
管理(90059)
理学(77535)
理学院(76914)
管理学(76383)
管理学院(75981)
研究(68088)
中国(57002)
(48392)
(42828)
财经(38903)
(35744)
科学(35171)
经济学(34265)
(32634)
经济学院(31223)
(30627)
(30402)
中心(30075)
研究所(29192)
财经大学(28932)
商学(27187)
北京(27002)
商学院(26933)
业大(25629)
经济管理(25181)
农业(23979)
基金
项目(135545)
科学(111530)
基金(104883)
研究(102579)
(89399)
国家(88648)
科学基金(79160)
社会(72070)
社会科(68834)
社会科学(68820)
基金项目(54880)
(49512)
自然(47997)
自然科(47045)
自然科学(47034)
自然科学基金(46354)
教育(44714)
资助(42170)
(40648)
编号(38872)
(33407)
(32279)
国家社会(32124)
(32065)
成果(30050)
重点(29499)
(29233)
创新(29097)
教育部(28757)
(28334)
期刊
(116264)
经济(116264)
研究(66000)
(40601)
管理(38613)
中国(37910)
(28981)
科学(27106)
学报(23689)
财经(20700)
农业(20447)
经济研究(20131)
(19936)
金融(19936)
大学(19571)
技术(19231)
业经(19228)
学学(18634)
(18075)
(16548)
问题(15716)
世界(14454)
技术经济(14430)
(14345)
国际(14141)
教育(12479)
现代(11206)
财会(10522)
商业(10437)
统计(10006)
共检索到320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海蕾  
本文认为外商企业对东道国企业传递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知识溢出,并分析知识溢出的三种具体机制:供求链效应、人员流动效应和竞争示范效应。然后对中国外商企业的发展和现状作了概述,借鉴几位学者对中国外商企业知识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给出本文结论:从外商企业密集的东部沿海省市来看,外商企业主要是通过示范效应、竞争效应和供求链效应对本地企业传递知识;从全国范围来看,外商企业主要是通过人员流动效应在省际范围内对本地企业传递知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师求恩  
本文对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内资企业的出口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总的来说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出口示范效应、竞争效应提高了我国内资企业的出口倾向,在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较高的行业,外商投资企业还会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来提高我国内资企业的出口倾向,在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较低的行业,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创新降低了我国内资企业的出口倾向。本文最后提出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提高我国出口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诗韵   李文韬   贺灿飞  
企业比较优势是西方主流经济学派理解跨国投资的核心观点,但不能完全解释企业对外投资的跨行业行为。文章基于FDI Markets绿地投资数据,在企业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补充考虑企业潜在比较优势和本地相关知识溢出的双重影响,从认知邻近的视角探究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的行业选择问题。主要结论:①中国跨国企业同时存在行业内投资和跨行业投资行为,投资行业与自身知识库联系紧密但又不完全一致;②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的行业选择同时受到企业潜在比较优势和城市相关知识溢出的显著影响;③企业异质性显示,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跨国投资仅依赖自身能力,而民营企业的本地嵌入性更强,更加依赖城市知识库。小规模企业和首次跨国投资企业因自身缺乏经验,因此更依赖城市知识库;④城市异质性显示,企业所在城市经济复杂度越高、创新能力越强,其跨国投资行业决策越可能受到城市知识库的影响。文章有助于认识中国企业跨国投资行业演替的微观过程及其机理,为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袁诚  陆挺  
本文从民营企业家的角度对FDI管理知识溢出效应的存在性进行了实证研究。我们运用中国 1 997、2 0 0 0、2 0 0 2年三次全国民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 ,通过回归分析、TreatmentEffect方法和有限因变量模型 ,研究了中国民营企业家在“三资”企业工作的经历对其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管理方法的影响。本文所得到的经验结果显示 ,在企业业绩的最终表现上 ,FDI对中国企业家有一定的培训效果 ,但效果不十分显著 ;同时在“三资”企业的工作经历会带给民营企业家某些、而不是全面的先进管理理念。我们认为要获得更加显著的FDI溢出效应 ,政府应当着眼于制定政策来扶持本地企业 ,通过公平竞争缩小他们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亓朋  许和连  艾洪山  
本研究利用中国制造业14,291家企业1998~2001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行业内、行业间以及地区间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内资企业①的溢出效应。通过使用两类反映溢出的变量指标,且每一类指标按照地区和三位数行业分类标准细分,回答了三个问题:第一,本地区某行业外资的进入是否对本地该行业的内资企业有外溢影响?第二,本地区某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是否对本地区该行业的相关行业的内资企业产生技术外溢?第三,其他地区某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是否对本地区该行业的内资企业存在技术外溢?结果表明,在行业内,外资企业的外溢效应表现并不明显;在行业间,外资企业通过人员培训效应或人员的流动对内资企业产生了显著的技术外溢;在地区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文松  唐齐鸣  董汝婷  
从国际创新型人才流动的视角,利用2007—2010年中国2100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面板数据,研究知识溢出对我国本土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知识溢出和企业员工平均R&D投入共同决定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绩效;国际创新型人才流动具有显著的知识溢出效应,并通过海归人才流动和跨国企业人才流动两种途径对中国本土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相互加强的效应;产业FDI强度与产业内本土企业的创新绩效负相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许罗丹  谭卫红  刘民权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华资、欧资、日资、美资4组外商投资企业的调查数据,总结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途径,试图从华资、欧盟、日资、美资4个投资方,对比分析这些外商直接投资在产品水平、R&D投入、上游产品来源、员工素质、培训方面对我国企业的技术溢出,并通过这4组企业在成立初期与现在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情况来说明对我国企业的溢出效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琳  林珏  
本研究利用世界银行调查的1566家中国制造业企业1999~200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Levinsohn和Petrin半参数方法估计生产函数,用两类指标分别反映外商直接投资的两类溢出效应,并按企业所有制结构进行分组检验,以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FDI的竞争示范效应对各种类型的企业都没有影响,人员流动效应却因企业所有制结构的不同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其中FDI通过人员流动给国有、外商所有及合资企业都带来了正向而显著的溢出,而中国的私有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并没有从中受益。这可能与中国现有的制度环境及政府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关注程度有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嘉仪  苏启林  张庆霖  
由于知识的外部性,知识溢出这个新的区位因子正逐渐构成企业空间竞争的新变量,成为企业选址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是否选址产业集群,实质上是对集群内知识溢出所带来的正负效应的权衡。一方面,知识溢出具有典型的局域性特征,吸引企业选址同一区域,强化了集群现象;另一方面,作为知识溢出载体的产业集群,通过本地生产网络、合作创新、人才流动、非正式交流等机制促进了知识的流动,在为企业减少创新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集群内企业知识损失的风险。因此,不同特征的企业有不同的选址行为:处于学习和模仿创新阶段的中小企业趋于选址集群内,但是对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研发技术能力的企业而言,为了防止信息的泄露,往往定位于集群之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叶建亮  
本文运用新增长理论关于知识溢出的理论来分析浙江省的企业集群现象。认为知识的溢出是导致企业集群的重要原因 ,它不仅决定了集群的规模 ,也影响集群组织内企业的生产函数。知识的溢出还会导致集群内部产品的雷同和恶性竞争的发生 ,而依靠知识产权的完全保护并不是制止恶性竞争最有效的手段。当集群内部的企业对专用性知识的要求上升时 ,集群组织就会发生分化 ,可能被企业的一体化所取代。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嘉仪  
本文研究基于知识溢出效应的企业选址问题。随着知识时代的来临,企业对区位因素的关注点从过去追求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等有形的生产要素转为对无形资源,特别是各种知识资源和创新条件的关注,知识溢出这个新的区位因子正逐渐构成企业空间竞争的新变量,成为企业选址的关键因素之一。以Hotelling模型为基础,引入知识溢出系数建立了企业选址与定价的两阶段博弈模型,分析了知识溢出和运输成本两个因素对企业选址的影响。经过对均衡解的分析,发现知识溢出对企业选址具有向心力,运输成本对企业选址具有离心力,两者的均衡决定了企业选址在集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蕙馨  刘春玉  
知识溢出在强化企业间知识流动和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增加了知识损失的风险,其正负效应的发挥左右着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定位决策。借助Klaus的模型,在分析知识溢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发现技术接近性与空间局限性一起促进了企业间知识溢出效果;分析了知识溢出正负效应对企业集聚定位决策的影响,从知识溢出联合创新效应、知识溢出时滞和企业成本敏感性三方面考察对企业集聚定位决策的影响,并针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金祥荣  叶建亮  
企业网络是介于企业科层和纯市场组织之间的一种组织形态。企业知识的溢出和外部性的相互给予会造成企业网络集聚规模报酬递增现象。一方面不断吸引企业进入网络组织结构,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内知识的外部性又会导致竞争加剧和限制网络的扩展。存在一个均衡的网络规模和最优的知识溢出水平使得整个网络的集聚效率最大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学军  杨帆  
在全球化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把握技术变化过程并不断发展新技术是企业赢得竞争的关键因素,具有更高技术能力并据其来提供新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才能够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企业技术能力是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通过使用、适应、改变现有技术以达到技术的有效利用和通过创造新技术来开发新产品或者新工艺的能力。文章将企业技术能力分解为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利用能力,并以二者为因变量,知识溢出各个效应为自变量,研究知识溢出效应的影响路径。文章通过实证调查共获得132个有效样本,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源效应和竞争效应有利于技术开发能力成长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修岩  易博杰  邵军  
本文使用2005—2007年全部国有和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外资企业对中国内资企业的出口溢出效应。考虑到企业出口决策和出口强度是两个相互联系的过程,我们采用Heckman两步选择模型进行估计,从而得到更加可靠的结果。研究发现:行业外资渗透率对同行业内资企业的出口决定和出口强度都存在显著为正的影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行业外资出口强度对内资企业的出口决定和出口强度的影响却显著为负。这一发现与多数使用发达国家数据的研究结论相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