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2)
- 2023(10120)
- 2022(8470)
- 2021(7829)
- 2020(6605)
- 2019(14924)
- 2018(15028)
- 2017(27600)
- 2016(15066)
- 2015(16642)
- 2014(16824)
- 2013(15921)
- 2012(14470)
- 2011(13036)
- 2010(13270)
- 2009(12562)
- 2008(12185)
- 2007(11174)
- 2006(9687)
- 2005(8741)
- 学科
- 济(55369)
- 经济(55281)
- 管理(53784)
- 业(48745)
- 企(43735)
- 企业(43735)
- 方法(24671)
- 数学(21263)
- 数学方法(20871)
- 技术(16874)
- 财(16739)
- 中国(16083)
- 制(16083)
- 农(13802)
- 业经(13786)
- 技术管理(12300)
- 体(12139)
- 理论(11524)
- 学(11512)
- 银(10858)
- 银行(10835)
- 行(10387)
- 务(10310)
- 财务(10262)
- 财务管理(10239)
- 融(10166)
- 金融(10159)
- 划(9857)
- 企业财务(9717)
- 地方(9612)
- 机构
- 学院(209185)
- 大学(208136)
- 济(82533)
- 管理(81834)
- 经济(80707)
- 理学(70518)
- 理学院(69793)
- 管理学(68328)
- 管理学院(67922)
- 研究(67669)
- 中国(51589)
- 京(43136)
- 财(41387)
- 科学(40760)
- 所(33300)
- 江(33167)
- 农(32384)
- 财经(31890)
- 中心(31283)
- 业大(30228)
- 研究所(29941)
- 经(28795)
- 北京(26667)
- 州(25833)
- 范(25709)
- 师范(25382)
- 院(25181)
- 农业(25172)
- 经济学(25024)
- 技术(24073)
- 基金
- 项目(142043)
- 科学(113415)
- 研究(105318)
- 基金(102529)
- 家(89218)
- 国家(88486)
- 科学基金(77002)
- 社会(67368)
- 社会科(63871)
- 社会科学(63861)
- 省(58349)
- 基金项目(53546)
- 教育(50028)
- 自然(49256)
- 自然科(48222)
- 自然科学(48209)
- 划(48178)
- 自然科学基金(47361)
- 编号(41917)
- 资助(41315)
- 创(35356)
- 成果(34579)
- 重点(32331)
- 创新(32107)
- 制(31259)
- 部(31211)
- 课题(30813)
- 发(29782)
- 国家社会(27771)
- 教育部(27131)
共检索到317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孔翔 郑汝楠
外向型加工制造基地作为加工贸易的重要空间载体,是我国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承接产品价值链加工组装环节国际转移的结果。但由于其对外部技术和市场的依赖过度,利润率较低,急需通过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逐步实现转型升级发展。已有研究表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在交互式、网络化创新条件下促进区域创新能力培育的有效路径,以相关研究为基础,结合对上海闵行区浦江镇的案例研究,初步分析外向型加工制造基地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特色路径。外向型加工制造基地存在特殊的创新主体结构、创新基础环境和创新网络关系,特别是面临深受外部资源控制以及创新文化缺失等特殊困难,因此,需要着力推进以促进技术吸收为主要目标的政策扶持体系。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外向型加工制造 上海浦江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阳晓伟 闭明雄
目前我国制造业还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以及国际知名品牌占有率低,加上人口红利消失等因素,使得我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完善制造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是打破制造业发展困局的必经之路。而德国凭借高效率的教育体系、科研体系,以及借助工业4.0强化政产学研之间的分工协作,建立了强大的制造业科技创新体系。文章的研究表明我国应该加大研发投入,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积极参与工业4.0,完善高校教育体系和促进政产学研分工协作,以提升制造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运转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姚德明 王桂琴
知识与技术创新战略体系要以企业、社会组织、科研院所和大学、教育和培训为主体,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先导,以市场为激励机制,以推动知识的学习、生产、传播、共享、流动与创新。
关键词:
知识和技术 创新知识流动 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伟光 冯荣凯 尹博 郭永亮
铁西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历史很长,并在建国初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聚集效应,但是,其聚集规模和程度与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相比,还存在差距。如何构建一个能够支持集群持续创新的机制,仍然是一项艰巨任务。总体上看,科学定位国有企业、培养集群软实力、建设新型产业关系网络和推动有条件的优势企业上市将是未来铁西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完善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沈阳 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 政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雷芳 王媛媛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并加速向制造业渗透,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成为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国家凭借长期以来形成的国家创新体系优势,通过建立创新生态系统、打造推进平台以及优先构建标准体系架构等,着力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在具体推动路径上,三个国家在官产学研等创新体系要素上都投入了资源和努力;同时,借由各自的发展优势,在创新主导力量、涵盖领域、重点环节、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等方面又存在不同。对于中国来说,重视创新引领、结合自身的需求和优势、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重视标准化建设以及加强教育培训是重要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国家创新体系 创新要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建华
美国政府复兴制造业的重点是开发能引发下一波工业革命的先进制造技术,为此构建了以促进创新、培养人才和改善商业环境为支柱的创新体系,它的核心载体是制造业创新研究所。每一个创新研究所都是地方化的创新公共基础设施,聚焦于一个先进技术领域,集全部创新部门于一体,覆盖从先进技术研发到规模化生产的整个创新链。这是突破单个创新者或者产学研合作等传统创新体制机制的一个创举,政府在研究所的建立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创新研究所对中国落实《中国制造2025》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先进制造技术 创新体系 制造业创新研究所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文兴 林和平 耿桂平 郑钱田
外向型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研究许文兴,林和平,耿桂平,郑钱田一外向型林业与外向型林业统计外向型林业的概念,是伴随西方经济学家在研究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国家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中提出的外向型经济而出现的。在国外“外向型林业”最初与“出口导向型林业”是同一的,特...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北京市统计局外向型经济外经统计课题研究组
研究建立外向型经济统计指标体系,首先要弄清外向型经济的定义。目前研究外向型经济统计的文章有很多,但最终的结论基本上都把外向型经济与对外经济划了等号。有些省市统计部门提出这样一种见解:外向型经济比对外经济更为广泛,还包括了国民经济各行业各部门中与对外经济有关系的部分,如出口产品的生产、交货,经济开发区的基本情况等等。我们认为,上述认识是值得商榷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薛漫天
文章运用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行业数据,检验了2005-2014年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外向型制造业的转入、转出情况。计量研究结果显示:在样本期间,上游地区基本没有承接外向型制造业的转入;相反,在若干行业出现了向外转移。中游地区承接了劳动密集型的外向型制造业的持续的、较大规模的转入。下游地区在2011年前经历了外向型制造业的普遍转入;近年来,部分劳动密集型的外向型制造业出现了转出,且该趋势具有持续性。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外向型制造业 产业转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何正全 李亚萍
人民币汇率变动是当前全球关注的问题。理论分析表明,其变动对我国外向型制造业的盈利能力有一定的影响,而企业进出口额可以作为汇率与盈利能力之间互相作用的桥梁。本文以2005年8月至2015年4月的月度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包含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企业进出口额以及规模的VAR模型,并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盈利能力有负面影响,长期看来影响逐渐减小。最后,本文根据结论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制造业 盈利能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雄
国家创新体系实质上是促进技术创新的制度。必须用创新的思维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创新的关键是制度创新。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有很大的制度创新空间。亟待建立和变革的制度有:加快以股份制为中心内容的企业制度改革,应十分重视税收制度的安排,建立风险投资制度,建立技术创新的激励制度,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完善法律制度等。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沈红
本文根据美国研究与开发(R&D)体系经费的投入方向、基础研究活动和科技成果形成的密集程度,详细地分析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在R&D体系中的“集结点”作用,说明研究型大学是美国R&D体系中的特殊群体。这对我国当前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美国 研究型大学 研究与开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秦夏明 夏一鸣 李汉铃
本文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模型包括战略设计和系统设计,战略设计需定位在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系统设计可以从地理维、产业维、要素维、时间维和政策维等方面构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资源型城市占我国城市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是以消费自然资源得以生存发展的特殊区域类型,资源指向性明显。目前,这类城市面临产业、产品结构单一,后续产业与多元经济脆弱,资源渐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