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40)
- 2023(7955)
- 2022(7025)
- 2021(6559)
- 2020(5854)
- 2019(13700)
- 2018(13614)
- 2017(26421)
- 2016(14392)
- 2015(16436)
- 2014(16575)
- 2013(16446)
- 2012(15445)
- 2011(13998)
- 2010(13954)
- 2009(13033)
- 2008(13093)
- 2007(11850)
- 2006(10298)
- 2005(9026)
- 学科
- 济(60620)
- 经济(60571)
- 管理(38864)
- 业(36705)
- 方法(29412)
- 企(28925)
- 企业(28925)
- 数学(24962)
- 数学方法(24686)
- 农(17666)
- 财(15239)
- 地方(14576)
- 中国(13649)
- 业经(13606)
- 学(12647)
- 农业(12232)
- 理论(11066)
- 贸(10781)
- 贸易(10779)
- 易(10395)
- 务(10237)
- 财务(10207)
- 财务管理(10181)
- 制(9835)
- 和(9567)
- 企业财务(9561)
- 环境(8771)
- 银(7545)
- 银行(7523)
- 技术(7471)
- 机构
- 大学(209031)
- 学院(209015)
- 管理(80597)
- 济(77910)
- 经济(75907)
- 理学(68792)
- 理学院(67938)
- 研究(67753)
- 管理学(66666)
- 管理学院(66238)
- 中国(51102)
- 京(45149)
- 科学(44494)
- 农(36598)
- 财(36289)
- 所(34447)
- 中心(33174)
- 江(32389)
- 业大(32187)
- 研究所(31386)
- 范(30599)
- 师范(30304)
- 农业(29030)
- 财经(29004)
- 北京(28374)
- 州(26509)
- 经(25982)
- 师范大学(24414)
- 院(24240)
- 经济学(22847)
- 基金
- 项目(138156)
- 科学(107181)
- 研究(100985)
- 基金(97702)
- 家(85178)
- 国家(84445)
- 科学基金(71700)
- 社会(61321)
- 社会科(57925)
- 社会科学(57903)
- 省(55994)
- 基金项目(53309)
- 自然(47016)
- 划(46693)
- 教育(46481)
- 自然科(45802)
- 自然科学(45787)
- 自然科学基金(44979)
- 编号(43364)
- 资助(40124)
- 成果(35447)
- 重点(30870)
- 发(30508)
- 部(29593)
- 课题(29012)
- 创(27625)
- 科研(26711)
- 项目编号(26176)
- 大学(25853)
- 创新(25796)
共检索到3031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冯娜 李君轶
随着互联网在旅游中的应用不断增多,很多旅游目的地逐渐重视网络营销,以期吸引更多的游客。为了探讨区域旅游流对在线旅游信息的响应,文章提出了外向在线旅游信息流概念,并以美国和加拿大的15大旅游网站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文本挖掘方法,测度出了中国城市的外向在线旅游信息指数。通过统计数据分析美加来华游客入境旅游流偏好值,探讨我国城市外向在线旅游信息流与入境旅游流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发现,外向在线旅游信息流指数较高的中国城市在国际上都有较高的知名度,且旅游资源禀赋高;美加来华旅游者主要集中前往中国东部地区;我国城市外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宏盈 马耀峰
上海已成为我国西部省区的"二手客源地"之一,其入境旅游流的西向扩散是我国入境旅游流运动的一个缩影。入境流的空间转移与许多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区域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转移态是反映旅游流流向和流量的重要指标,计算研究发现旅沪客流主要流向旅游资源富集的区域(川、渝、桂、滇、陕等)。结合实际修正了传统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指数,并计算上海与西部省区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对转移态与旅游经济联系强度进行耦合分析,结果显示:边境5省区(内蒙古、新疆、云南、广西、西藏)属于非耦合区域,甘肃为低耦合区域,重庆、四川、贵州属于中耦合区域,陕西、青海、宁夏属高耦合区域。在此基础上对西部不同类型省区如何更好的吸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春晖 马耀峰 白凯
对旅游流与目的地的互动关系展开"系统整合研究",有利于构建整体旅游复杂系统的理论框架,可有效推动旅游系统内部要素关系、发展演化规律以及供需平衡预测和调控等问题的解决。本文以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和昆明的入境旅游为例,构建旅游流与城市目的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灰色关联模型对1993-2012年六大典型城市旅游流与目的地系统互动关联耦合程度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分析了系统内部要素耦合作用强度分异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入境旅游流系统内的耦合主导要素是游客流量和流速,目的地系统内的耦合主导要素是旅游服务设施与服务人员和目的地经济环境;(2)典型旅游城市的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系统长期处于磨合发展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董亚娟 马耀峰 李振亭 高楠
在构建城市入境旅游流和旅游环境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利用了耦合协调度函数及其量化模型,以西安市为例分析了城市入境旅游流和旅游环境两个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表明:西安入境旅游流和城市旅游环境在2001—2010年间经历了从轻度失调到中度失调再到初级协调和中级协调的过程,尽管期间有过波动,但总体态势趋向良性发展。城市入境旅游的发展不再简单地依赖于城市旅游资源的品质和数量,旅游环境已经成为城市目的地发展入境旅游的重要基础和吸引要素。如何进一步优化城市的旅游环境来加强入境旅游的发展是城市旅游管理部门应该重视的课题。
关键词:
入境旅游流 旅游环境 耦合协调度 西安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孟莉娟
本文从入境旅游产业研究的基础内容"旅游收入"出发,针对河南郑州、开封、洛阳三大旅游城市与河南省2000-2012年旅游收入间的耦合关系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运用SPSS19.0软件分析并建立耦合关系模型,分析解决河南省入境旅游市场中城市与省域间相互关联并带有相同变化趋势的多个影响因素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从而为把握河南省未来入境旅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趋势,为相关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入境旅游 郑汴洛旅游外汇收入 耦合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纪小美 陈金华 付业勤
本文运用经济增长收敛理论与验证性空间数据分析探讨了2005年~2013年中国市域入境旅游流增长收敛、溢出效应的时空特点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入境旅游流分布呈不同层级的"中心-外围"格局,港澳台客流东南向西北递减,外国客流由沿海、沿边向中部不断填充;2旅游流增长空间自相关,高增长率地市集中于中西部,供需结构的优化推动中西部入境旅游的快速发展,缩小与东部的差距;3旅游流增长率满足绝对与条件收敛假设,中西部初始值低,后续增速较快,东部初始值高,后续增速放缓;4旅游资源、经济外向度、与京沪穗的距离这三大全域型影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春晖 马耀峰 吴晶 朱环
通过构建入境旅游流与省域目的地耦合系统指标体系,对2000、2005和2010年我国西部12省(区市)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分异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①我国西部省份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缓慢提升,但仍未进入协调发展阶段。②入境旅游需求发展滞后为普遍现象,即有效需求不足是制约西部入境旅游发展的关键问题,而供给发展滞后省份数量呈现扩大趋势。③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格局特征为,胡焕庸线经过及其以东省份耦合协调度水平较高,而以西省份水平较低。④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逐步扩大并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入境旅游流系统发展水平差距的扩大,而且,旅游区内部省际差异,是整个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度总体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其中又以西北地区省际差异为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云霞 杨萍 杨路明
信息传递在旅游业中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旅游业发展既离不开信息网络的技术支持,又能够充分 体现信息网络的应用价值。本文从旅游业对互动信息流的依赖性分析出发,对旅游电子商务改善旅游业中信息 流的多层分流,以及全球分销系统GDS实现旅游业中的互动信息畅达进行阐述。
关键词:
旅游业 信息 电子商务 GDS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军胜 马耀峰 吴冰
基于全国31个省区1993—2011年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系统面板数据,借鉴物理学领域耦合协调度模型,结合GIS分析对全国各省区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程度进行历时性与共时性演变格局分析。研究发现:(1)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呈现波动发展上升态势且发展态势趋同,二者阶段之间及内部发展速度存在差异,入境旅游流发展水平阶段增长率较区域经济阶段增长率快,且阶段发展水平标准差极化态势较强;区域经济阶段标准差极化态势较弱。(2)各省区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趋势较为一致,耦合协调度阶段增长率均在20%以上,阶段标准差演变总体呈现上升态势,但增速在减小。(3)各省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宏盈
长三角地区是陕西省入境旅游发展重要的"二手"客源地之一,2007年陕西接待的入境游客中有32.63%是从长三角地区扩散转移而来。通过分析长三角入境旅游流向陕西的扩散对陕西省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和两者旅游经济联系强度产生的短期和长期滞后影响效应,认为入境旅游流的扩散对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和两地区间旅游经济联系强度的影响是持续的,对滞后1期和2期仍产生影响,但效应逐渐减弱。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佑印 马耀峰 赵现红
对北京、上海和广州入境旅游流的流量、时间、流向等因子进行分析,发现流量特征具有较强的区位引导效应,时间特征具有很强的资源制约效应,流向特征具有很强的交通线路引导效应,指出城市入境旅游发展受经济、资源、区位三个主要因素共同作用。
关键词:
城市 旅游流 时空演变 梯度演化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红丽 马耀峰 李君轶 张佑印
文章以我国入境旅游流时空演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环渤海旅游区的西向旅游流(成渝、云贵、泛西安)流量、标准差变异系数、转移态、转移密度等指标的分析,总结出环渤海入境旅游客流流向西部三大典型旅游区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发现:由环渤海旅游区入境的客流向西部三大典型区转移客流累计量最大的为泛西安,其次为成渝和云贵旅游区,总体呈现出明显的距离衰减特征;由环渤海扩散的入境游客比较偏爱以泛西安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类旅游产品,具有趋同性的特点;环渤海入境旅游流向西部三大典型旅游区的转移态存在明显差异,泛西安旅游区对环渤海旅游区依赖程度最大,其次为成渝和云贵旅游区。并根据所得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奕祺 吴晋峰 任瑞萍 韩立宁
旅游流时间特征研究是旅游地规划、市场营销和景区容量管理的基础。本文以港澳和台湾入境旅游流为研究对象,应用快速样本聚类法、基尼系数、季节变动指数和年际变动指数对1997年-2010年间港澳和台湾入境旅游流的季节性变化和年际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港澳和台湾入境旅游流的季节性均不强,其中台湾入境旅游流季节性相对较强。港澳和台湾入境旅游流季节分布模式均呈"四峰"型,但是港澳入境旅游流季节分布曲线呈现明显的"双W"型,台湾入境旅游流季节分布曲线则呈现明显的"双M"型;②港澳和台湾入境旅游市场仍是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主体,但是其占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份额呈下降趋势;③中国入境旅游业的发展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金莹 吴晋峰 唐澜 杨新菊
亚洲入境旅游市场是中国最重要的入境旅游市场,研究亚洲各国入境中国的旅游流在全国的分布和流动规律对于巩固和拓展亚洲入境旅游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亚洲各国入境中国的旅游流的空间分布、转移及网络结构特征,并对旅游目的地城市在网络中的位置特征、网络关系互惠性、子群内外部联系等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显示:①亚洲入境中国的游客中以男性为主,散客居多,青少年比例较高,受教育程度集中在大学及以上学历,同时具有重访率高、停留时间长、选择相同的城市出入境等特点;②亚洲入境旅游流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东密西疏"的格局,存在明显的区域集群现象,集群内目的地城市间旅游流联系更紧密,集群间旅游...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姚云霞 管卫华 李在军
入境旅游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以2000~2012年江苏入境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数据为基础,运用定量方法、GIS软件等对江苏入境旅游流的时空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江苏入境旅游流及外汇收入稳步上升,2005年后江苏入境旅游经济逐渐走向成熟;在2000~2005年期间,港澳游客占据江苏的主要入境客流市场,2005年后外国游客成为江苏入境旅游市场的主角;入境旅游流流质不断提高,各市入境旅游流流质空间分布差异逐渐减小;江苏入境旅游流流量受民航客运量及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大;而交
关键词:
江苏 入境旅游流 时空演化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