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03)
2023(13904)
2022(11300)
2021(10472)
2020(8863)
2019(19701)
2018(19246)
2017(36286)
2016(19356)
2015(21318)
2014(20240)
2013(20265)
2012(18522)
2011(16506)
2010(16418)
2009(15564)
2008(15700)
2007(13913)
2006(12194)
2005(11144)
作者
(54941)
(45948)
(45802)
(43117)
(29155)
(21961)
(20363)
(17886)
(17398)
(16163)
(15841)
(15156)
(14771)
(14480)
(14316)
(13807)
(13738)
(13345)
(13170)
(13156)
(11414)
(11172)
(11091)
(10450)
(10213)
(10208)
(10125)
(10073)
(9169)
(8981)
学科
(87413)
(86795)
经济(86697)
(79591)
企业(79591)
管理(72462)
方法(37519)
业经(29917)
数学(29228)
数学方法(29075)
(28112)
(27665)
中国(24652)
(20646)
财务(20638)
技术(20635)
财务管理(20623)
农业(19824)
企业财务(19564)
(18413)
贸易(18399)
(18222)
(18005)
(16324)
(16027)
(14717)
技术管理(13984)
理论(13984)
(13899)
(13439)
机构
学院(278598)
大学(274774)
(128293)
经济(126486)
管理(113649)
理学(98192)
理学院(97256)
管理学(96223)
管理学院(95704)
研究(93421)
中国(75422)
(57296)
(57192)
科学(53921)
(50598)
(46504)
财经(45813)
研究所(42136)
(42024)
中心(41666)
业大(41358)
(40852)
农业(39975)
经济学(39692)
北京(36068)
经济学院(35864)
财经大学(34088)
商学(33234)
(33091)
商学院(32947)
基金
项目(184394)
科学(148192)
基金(138104)
研究(133165)
(121563)
国家(120495)
科学基金(104578)
社会(90305)
社会科(85924)
社会科学(85904)
基金项目(72919)
(70911)
自然(66684)
自然科(65283)
自然科学(65263)
自然科学基金(64268)
(59113)
教育(58841)
资助(55008)
编号(49690)
(45209)
(42530)
(41621)
重点(41505)
创新(41331)
(40291)
国家社会(39004)
成果(38218)
教育部(36020)
(35606)
期刊
(139993)
经济(139993)
研究(82433)
中国(54985)
管理(48181)
(47175)
(46609)
学报(41584)
科学(41534)
大学(32140)
农业(31850)
学学(30855)
(26492)
金融(26492)
业经(24024)
技术(23956)
财经(23908)
经济研究(23893)
教育(21218)
(20964)
(20819)
问题(18377)
技术经济(17015)
(16983)
世界(15902)
国际(14978)
科技(14479)
商业(13858)
现代(13797)
(12640)
共检索到417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胡君  郭平  
目前中国企业处于从模仿创新走向自主创新的关键时期,生产组织方式上选择外包还是垂直一体化更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理论分析表明,外包相对于垂直一体化更利于企业的自主创新,而这种正向作用还受到企业与技术前沿距离的影响。利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外包对企业的自主创新存在显著促进作用,不仅增加了企业研发的概率,还增加了企业研发的规模,而且较之垂直一体化的促进作用更强。从产业层面上分析,在高技术产业中,外包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更为明显,而在产学研合作中,与研发机构的外包合作更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从技术特征上分析,企业离技术前沿的距离越近,企业外包选择促进自主创新的效应就越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清泰  
加入WTO强化了"以外促内"、"以开放促改革"的作用,不仅使中国获得了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广泛地融入全球产业分工,更重要的是为我们借鉴国际成功经验,选择适合国情的发展模式创造了条件。中国企业应在深化对外开放中壮大自己。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志宏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创新已成为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时,中外创新环境也发生了新变化。为了保持自己的领先优势,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技术限制与封锁,跨国公司在技术输出、转让、专利、抑制技术外溢等方面实行了一些新战略。中国企业已经深刻认识到:原有的经营模式已难以为继,创新已成为发展瓶颈;用市场和金钱换不回、买不到核心技术;"中国制造"如何向"中国创造"转变?必须加强系统整合,提升产业层级,构建核心竞争力,创建自主品牌,才是唯一出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葛顺奇  万淑贞  
在全球价值链时代,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核心战略,而价值链延伸型并购是实现此战略的重要举措。以价值链延伸型并购为切入点,基于2008—201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以及并购交易数据,利用OLS、PSM-DID等多种实证方法,考察了价值链延伸型并购对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实施并购所需投入的大量资源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企业创新资源,特别是不利于微型企业的自主创新。然而,价值链延伸型并购所形成的上下游一体化可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激励企业加大专用性更强的研发投入,进而带动企业自主创新,在总体上对企业自主创新具有促进效应。就上游并购而言,上述效应显著高于其他并购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并且能在并购后一段时间内持续增强。因此,营造有利于企业价值链延伸型并购的经营环境能够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高帆  
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总体面临着"理论上重要但实践中滞后"的情形。本文指出企业是经济活动的真正主体,企业家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最终推动者,企业家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决策取决于对市场的判断和对生产要素价格的权衡。据此,中国的渐进式改革诱发了要素市场发育程度滞后于商品市场,结果土地、资本、劳动等要素价格存在不同程度的"低估"现象,这刺激了企业和企业家密集使用有形要素、而较少有动力和压力投资于自主创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滞后是企业家在现有要素市场和价格下理性进行要素组合的结果。未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要害是持续推进要素市场的发育和完善,通过"健全要素市场"和"矫正要素价格"来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安同良  周绍东  皮建才  
中国作为技术追赶型国家,政府惯常将R&D补贴作为激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关键政策手段,但事实是企业经常发送虚假的"创新类型"信号以获取政府R&D补贴。本文建立了一个企业与R&D补贴政策制定者之间的动态不对称信息博弈模型,力图刻画企业获取R&D补贴的策略性行为及R&D补贴的激励效应。研究表明当两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且用于原始创新的专用性人力资本价格过于低廉时,原始创新补贴将产生"逆向"激励作用。面对企业释放的虚假信号和高昂的甄别成本,政策制定者的最优补贴方案是通过提高原始创新的专用性人力资本价格从而形成分离均衡。文章的结论为甄别企业的真实创新类型提供了可信的方法,同时给出了提高政府R&D补贴效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骏  
近年来,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还非常低。自主创新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力来源,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使企业获得并保持垄断优势,而企业具备了垄断优势就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为此,我国企业应从要素创新、要素组合创新、产品创新三方面入手,实施自主创新,提高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世林  周黎安  
分税制改革后,中央政府广泛采用专项项目体制的模式促进中国科技实力提升。本文根据中央政府"十五"时期高技术重大产业化专项在不同企业逐步实施的自然实验特征,应用双重差分模型估计了中央政府实施的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项目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高技术产业化专项项目资助不仅显著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产出,也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产出目标的实现,并且反事实研究支持了研究结论的稳健性。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专项项目资助显著提升中小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水平,但项目资助对大型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并未发挥积极作用。因此,作为后发国家的中国政府专项项目资助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具有积极意义,但是政府专项项目资助更应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洋  严军  马春光  
基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的角度,本文构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理论模型,并选取中国31个省份1998—2013年的对外直接投资额与自主创新能力产出指标为实证样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额、R&D人员数、R&D投入额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均有正效应,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不同地区将科学技术转化成高技术产值的能力存在显著差异,西部地区技术转换能力明显低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呈负向效应,而其他地区均为正向效应。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承元  
中国企业管理六大软肋中国足球多少年来成了国人嬉笑怒骂的对象。其实,我们大部分国内企业的水平并不比国足更高,有些甚至更低。只是国足很无奈,必须在完全同等条件(11人对11人)下参与国际竞争。而国内企业却可以通过利用廉价资源等比较优势来获得在国际市场上立足的机会。要是剥离了这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双杰  李众宜  张鹏杨  
文章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数据库和全球反倾销数据库数据,经验分析了对华反倾销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对华反倾销对中国企业创新存在着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及多种稳健性检验下均成立。进一步的企业异质性研究发现,反倾销显著降低了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的创新,但对出口企业的负面影响更大;此外,反倾销对低生产率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创新具有负面影响,而对高生产率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创新影响不明显。进一步探究存在以上异质性的原因发现,反倾销带来的融资约束包括内源融资约束和外源融资约束,均是反倾销抑制企业创新的重要渠道。动态考察反倾销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发现,反倾销对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在一个较长时期均存在。文章的研究对于评估反倾销的效果及在全球贸易保护背景下考察如何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白洁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企业间竞争程度的加剧,技术优势在企业竞争中的地位急剧上升,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现象日益突出。文章分析了企业通过技术寻求型FDI来获取先进技术初始产权的途径,并提出我国企业实施技术寻求型FDI战略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汪洋  严军  马春光  
当代国际直接投资实践表明,引进外国投资很难获得先进技术,而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则是获得国外先进技术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选取中国1995~2012年对20个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对发达国家投资与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检验,运用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投资与自主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着紧密和稳定的正向关系,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对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提升作用。此外,研究与开发投入对于企业创新有明显的正向效应,而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对发明专利授权量存在负向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文杰  沈坤荣  
本文重点考察了技术引进(FDI)对内资企业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分位数回归对1998~2004年行业层面大中型企业的数据进行了计量检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对处于10%、25%、50%、75%分位的中等技术创新强度的行业来说,技术引进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较明显,同时当内资企业生产率处于外资企业生产率的40%~95%时,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最显著。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康志勇  
在系统分析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本土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借助于1999—2003年间中国本土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运用Tobit模型对经济全球化对本土装备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的结论揭示,总体来说,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本土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无论是外资企业的进入、出口规模的扩大及其引发本土市场竞争的加剧都对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按企业规模分类的检验显示,"市场竞争"以及外资的进入对于所有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是统一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出口的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规模越大的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越明显,规模越小的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