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14)
- 2023(10249)
- 2022(9136)
- 2021(8557)
- 2020(7032)
- 2019(16420)
- 2018(16386)
- 2017(32074)
- 2016(17293)
- 2015(19416)
- 2014(19195)
- 2013(19144)
- 2012(17356)
- 2011(15824)
- 2010(15435)
- 2009(13832)
- 2008(13274)
- 2007(11308)
- 2006(9688)
- 2005(8321)
- 学科
- 济(70018)
- 经济(69944)
- 管理(50000)
- 业(48290)
- 企(39738)
- 企业(39738)
- 方法(35314)
- 数学(30834)
- 数学方法(30517)
- 农(18003)
- 中国(17051)
- 财(16552)
- 业经(15472)
- 学(15455)
- 地方(13615)
- 农业(12328)
- 贸(12116)
- 贸易(12112)
- 易(11741)
- 理论(11702)
- 技术(11389)
- 环境(11329)
- 和(11208)
- 务(10726)
- 财务(10667)
- 财务管理(10653)
- 制(10524)
- 企业财务(10118)
- 划(9923)
- 教育(9271)
- 机构
- 大学(246408)
- 学院(243312)
- 管理(101962)
- 济(97316)
- 经济(95285)
- 理学(89924)
- 理学院(88982)
- 管理学(87533)
- 管理学院(87108)
- 研究(79475)
- 中国(56807)
- 京(51891)
- 科学(50098)
- 财(42081)
- 所(39130)
- 农(38090)
- 业大(37723)
- 研究所(36129)
- 中心(35561)
- 财经(35131)
- 江(32750)
- 北京(32535)
- 经(32137)
- 范(31786)
- 师范(31522)
- 农业(29951)
- 经济学(29063)
- 院(28921)
- 州(26949)
- 财经大学(26540)
- 基金
- 项目(175619)
- 科学(138535)
- 基金(128705)
- 研究(127853)
- 家(112054)
- 国家(111160)
- 科学基金(96189)
- 社会(80489)
- 社会科(76364)
- 社会科学(76346)
- 基金项目(69109)
- 省(67702)
- 自然(63574)
- 自然科(62122)
- 自然科学(62111)
- 自然科学基金(60983)
- 教育(58050)
- 划(57095)
- 资助(52998)
- 编号(51920)
- 成果(40736)
- 部(38901)
- 重点(38667)
- 发(36762)
- 创(36646)
- 课题(34608)
- 创新(34109)
- 科研(33598)
- 教育部(33500)
- 国家社会(32934)
共检索到335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唐玲 刘海云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作为国际贸易新形式的外包得到了飞速发展。企业把原本在内部完成的活动委托给企业以外的主体去完成,对发包国和承接国的生产率产生了巨大影响,因而从外包视角关注国际贸易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学最新的一个研究领域。文章从研究方法、经验证据和外包的生产率效应在中国的适应性三个方面对这一领域的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做简要评论。
关键词:
外包 生产率效应 经验证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段文斌 尹向飞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并详细说明了应用传统的索洛余值法、索洛扩展模型、SFA模型、DEA分析方法测算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时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在文章的第四部分就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方向进行简单的评述,最后指出不要过分强调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创造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能更准确测度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方法的意义。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SFA DEA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姚博 魏玮
异质型外包对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生产效率的提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外包形式的多元化发展现状,分析了不同途径的外包方式和承接不同生产工序的外包环节对生产率的作用,结果发现:承接外包对生产率的影响要大于对外发包,材料外包对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要显著大于服务外包,承接加工品与资本品生产工序的外包对生产率的影响要明显大于承接初级品与零部件工序环节的外包,在融入全球化外商投资的溢出传递效应时,承接不同生产工序环节的制造业外包对生产率的整体提升效果仍为正向促进作用。本文最后提出了有关发展异质型外包的差异化策略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海云 唐玲
本文根据1997年和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了中国35个工业行业的物质投入外包和服务外包比率,并以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不同形式的外包对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最后考察了外包对生产率影响的行业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工业行业中,外包有利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服务外包对生产率的影响程度大于物质投入外包:高技术、低开放度以及大规模行业中国际外包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本文有两个原创性贡献:一是区分了物质投入外包和服务外包对中国工业行业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差异;二是发现行业性质影响国际外包对生产率作用程度的大小。
关键词:
物质投入外包 服务外包 生产率 行业差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毅 张二震
本文使用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计算了我国35个工业行业的外包比率,并以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外包对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为验证其中的机理,进一步检验了外包对就业以及产出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当企业把原本自制的但属于其它产业的中间投入品外包出去,将会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原因是,外包产生了资本节约型的技术进步;外包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对就业并没有产生负面影响,原因是规模效应抵消了替代效应。正因为这两点,外包对产出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促进生产可能性前沿向外移动,是生产边界的推动器;二是导致生产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是产品结构升级的转换器。
关键词:
外包 生产率 投入产出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丽 张浩
近年来外包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外包的生产率效应问题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文章在回顾国内外关于外包生产率效应主要成果的基础上,围绕当前主要研究热点,重点介绍了交易对象的经济属性、发包企业的性质、以及承包企业的特点等因素对于外包生产率效应影响的主要研究观点。文章指出未来的研究更应加强机理分析,在研究视角的选择上更应关注新兴国家的承包企业,在研究方法上更应采取动态分析方法。
关键词:
外包 生产率 服务外包 物质外包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梁红艳 王健
文章利用1997、2002、2007年投入产出表对我国28个制造业行业的物流外包率进行计算,以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制造业物流外包生产率效应进行实证检验,探讨技术进步对制造业物流外包生产率增长效应及外包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物流外包对制造业生产率的总效应为负,带来的是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及中性的技术退步;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行业的生产率受物流外包的负向影响小于资本密集型和低技术行业;制造业技术进步促进了物流外包的生产率效应,同时技术进步减少了大规模行业的物流外包,其主要是通过改变内外部成本结构,扩大了大型企业的边界。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外包 生产率 技术进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雄兵
R&D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实证研究关注的焦点。研究的大致结论是R&D对生产率增长有显著的影响,其回报率等于或者高于传统投资的回报率。与横截面数据研究的结论相比,时间序列数据研究的结论较弱,系数较小且统计显著性不高。数据的缺陷导致很难确定R&D贡献的具体大小,另外,R&D还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溢出效应。
关键词:
R&D 生产率增长 度量问题 溢出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章祥荪 贵斌威
本文首先对Malmquist指数法进行了回顾,对Malmquist指数各种分解的分歧和争论作了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介绍,并指出国内已有研究在指数分解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对我国1979~2005年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分解进行了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技术效率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得到了较大进步。但是1997年以后,由于技术效率下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出现下降趋势。总体而言,由于地区之间技术差距的拉大,我国并没有出现全要素生产率的趋同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盛斌 牛蕊
外包作为一种新型资源组织与生产方式对各国技术进步与要素报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中国31个工业部门1998—2006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外包及与其相关联的FDI对全要素生产率(TFP)、平均工资和要素收入分配变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包和FDI显著促进了中国工业部门TFP与工资水平的提高,它们对后者在样本期内增长的贡献度分别达到约42%和80%,但另一方面它们也导致了国内熟练与非熟练劳动力工资收入差距的扩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秉镰 林坦
物流外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本文首先从核心竞争力、交易成本、供应链管理和专业化分工四个理论视角对物流外包兴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估算了我国制造业的物流外包率,并以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物流外包对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物流外包对我国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为正,但不显著;非中性技术进步假设下,物流外包会带来资本节约型的技术进步,同时伴随着中性的技术退步,两者的共同作用使得物流外包对制造业生产率的总效应为正。最后本文落脚于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物流外包 制造业 劳动生产率 理论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袁其刚 刘斌 朱学昌
本文从微观企业视角,运用基于倍差法的倾向评分匹配,分析1998~2007年中国各地区经济功能区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就全样本而言,考察期内经济功能区已无法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分地区看,西部经济功能区能够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对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促进效果明显;东部经济功能区对技术密集型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显著。经济功能区的地区专业化效应与企业生产率的关系呈倒U型,适度的专业化有利于产业集聚并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升,过度专业化导致的产业拥挤会抑制企业生产率的提升。
关键词:
经济功能区 产业集聚 产业拥挤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中华 代中强
本文运用我国1997年与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分别计算了以我国为本位的工业行业物品外包、服务外包比率,并对两种外包的行业生产率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物品外包、服务外包的发展均有效的提升了我国工业行业生产率水平,但服务外包对工业行业生产率的促进效应要远远大于物品外包;当考虑行业要素密集度差异时,研究发现无论是物品外包还是服务外包在资本相对密集的行业要比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生产率效应更强,同时这种行业差异在服务外包中更为显著。最后,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相关研究进一步深入的方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白瑜婷
本文从中国作为服务发包方的视角出发,对比分析国内服务外包和国际服务外包对制造业出口的不同影响,并考虑制造业行业生产率差异引起的系数变化。采用中国2000-2010年的投入产出表计算服务外包,通过面板OLS回归和门限回归的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国际服务外包明显有利于制造业出口,国内服务外包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制造业出口;生产率较低的制造业行业,其国际服务外包对出口的影响大于生产率较高的行业。最后从结论出发,针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肖芍芳 王俊杰
文章使用1997、2002和2007年的42部门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了我国22个工业行业的外包比率,并以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外包对工业行业劳动力就业及外包对工业行业产出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材料品外包、服务外包的发展均有效地提升了我国工业行业生产率水平,但服务外包对工业行业生产率的促进效应要远远大于材料品外包,而外包对工业行业就业影响的分析结果是,服务外包对工业行业就业的影响为正效应并且影响显著,材料品外包对于工业行业就业的效应则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
材料品外包 服务外包 生产率 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