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40)
- 2023(13094)
- 2022(11618)
- 2021(11056)
- 2020(9376)
- 2019(21877)
- 2018(21976)
- 2017(42725)
- 2016(23250)
- 2015(26190)
- 2014(26395)
- 2013(25927)
- 2012(23383)
- 2011(21001)
- 2010(21034)
- 2009(19292)
- 2008(18685)
- 2007(16263)
- 2006(14085)
- 2005(12255)
- 学科
- 济(90319)
- 经济(90227)
- 管理(68291)
- 业(64484)
- 企(55208)
- 企业(55208)
- 方法(46870)
- 数学(40823)
- 数学方法(40081)
- 财(22715)
- 农(22203)
- 学(21856)
- 中国(21611)
- 业经(20200)
- 理论(17754)
- 地方(17141)
- 务(15727)
- 财务(15641)
- 财务管理(15613)
- 和(15120)
- 技术(15118)
- 农业(14945)
- 制(14938)
- 企业财务(14834)
- 贸(14563)
- 贸易(14554)
- 易(14123)
- 环境(13948)
- 划(12861)
- 银(12656)
- 机构
- 大学(329211)
- 学院(327614)
- 管理(133375)
- 济(120986)
- 经济(118162)
- 理学(116299)
- 理学院(115014)
- 管理学(112534)
- 管理学院(111947)
- 研究(105060)
- 中国(76326)
- 京(70544)
- 科学(69687)
- 财(54795)
- 农(53868)
- 所(53047)
- 业大(52242)
- 研究所(48902)
- 中心(48390)
- 江(46560)
- 财经(44820)
- 北京(44254)
- 范(43207)
- 师范(42750)
- 农业(42491)
- 经(40702)
- 州(38734)
- 院(38431)
- 技术(36523)
- 经济学(34811)
- 基金
- 项目(231637)
- 科学(181119)
- 基金(166915)
- 研究(165078)
- 家(146635)
- 国家(145453)
- 科学基金(125004)
- 社会(100825)
- 社会科(95501)
- 社会科学(95472)
- 省(91882)
- 基金项目(88714)
- 自然(84762)
- 自然科(82846)
- 自然科学(82824)
- 自然科学基金(81300)
- 划(77510)
- 教育(77220)
- 资助(70519)
- 编号(67744)
- 成果(54306)
- 重点(51792)
- 部(49992)
- 发(47852)
- 创(47842)
- 课题(46560)
- 科研(44764)
- 创新(44534)
- 计划(43276)
- 大学(42761)
- 期刊
- 济(124431)
- 经济(124431)
- 研究(88690)
- 中国(58820)
- 学报(55972)
- 科学(49667)
- 管理(47432)
- 农(47144)
- 财(41634)
- 大学(41293)
- 学学(38629)
- 教育(38040)
- 农业(33343)
- 技术(30886)
- 融(23120)
- 金融(23120)
- 图书(21217)
- 业经(20921)
- 财经(20770)
- 经济研究(20012)
- 业(17803)
- 经(17586)
- 科技(16807)
- 统计(16415)
- 技术经济(16336)
- 理论(16286)
- 问题(15788)
- 版(15499)
- 情报(15393)
- 实践(15212)
共检索到459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建军 何平 昝冬平
针对外包信息系统脆弱性评价问题,从技术脆弱性和管理脆弱性两个方面提出了信息系统脆弱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给出外包信息系统脆弱性评价流程,构建基于技术脆弱性和管理脆弱性的二维评价矩阵模型。最后通过一个制造企业的电子商务外包案例说明该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信息系统外包 信息安全 脆弱性 评价矩阵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温蕾 王汉斌 张怀强
在对煤矿企业应急管理相关理论和脆弱性评价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考虑影响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脆弱性评价的灰色、模糊因素,构建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脆弱性评价模型。应用层次分析法和评价灰类的有机结合,确定各级脆弱性指标的具体权重,并分析了各级脆弱性指标在系统脆弱性中所占比重,最终求出该煤矿企业综合脆弱性指数,进而运用Logistic模型,得到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脆弱性指数与煤矿突发事件严重程度的关系。
关键词:
应急管理 脆弱性 灰类 白化权函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宋悦 杨乃定 张延禄 冯丽娟
基于研发网络脆弱性的概念、表现特征和构成因素,从外部环境、内部结构、成员关系、网络治理能力和风险应对能力5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序关系-变异系数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引入正态云模型提出基于云模型的评价方法。通过对Z生物医药研发网络的脆弱性进行评价分析,识别出成员间产品竞争程度和风险规避能力两个关键脆弱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研发网络 脆弱性 云模型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升 孙会荟 刘伟
深入分析海洋经济系统脆弱性与障碍因子对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从胁迫性、敏感性、弹性、应对能力4个方面构建海洋经济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与障碍度模型分析了2007—2016年江苏省海洋经济系统的脆弱性特征与障碍因子。研究发现:首先,2008和2012年海洋经济系统脆弱性较低且较上年度优化转变最明显。其次,敏感性与应对能力总体呈现稳步提升特征。胁迫性与弹性分别在2008年和2012年对脆弱性影响最大,其余年份敏感性对脆弱性影响最大。最后,各年度准则层障碍度由高到低均为胁迫性、弹性、应对能力、敏感性,各年度指标层前4个障碍因子累计障碍度均大于60%,其中,沿海地区风暴潮造成经济损失与海洋自然保护区面积均是主要障碍因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平星 樊杰
生态系统脆弱性受到自然与人文因素双重影响。以广西西江经济带为例,采用VSD模型,通过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分解脆弱性,构建包含自然和人为因素25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开展脆弱性评价与分区。结果表明,不脆弱区、一般区、脆弱区、很脆弱区和极脆弱区分别占11.31%、22.63%、27.60%、24.39%和14.07%,东西部地区脆弱性较高,中部地区脆弱性较低;自然因素导致的脆弱区主要分布于东西部山区,人为因素主导的脆弱区分布于中部盆地的城镇及其周边;经济带约53%的建设用地分布于很脆弱区和脆弱区,未来新增建设用地需要重点向不脆弱区和一般区转移。根据分区结果和诱因差异,提出了不同类型区开发与保护的相...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升 孙会荟 刘伟
深入分析海洋经济系统脆弱性与障碍因子对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从胁迫性、敏感性、弹性、应对能力4个方面构建海洋经济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与障碍度模型分析了2007—2016年江苏省海洋经济系统的脆弱性特征与障碍因子。研究发现:首先,2008和2012年海洋经济系统脆弱性较低且较上年度优化转变最明显。其次,敏感性与应对能力总体呈现稳步提升特征。胁迫性与弹性分别在2008年和2012年对脆弱性影响最大,其余年份敏感性对脆弱性影响最大。最后,各年度准则层障碍度由高到低均为胁迫性、弹性、应对能力、敏感性,各年度指标层前4个障碍因子累计障碍度均大于60%,其中,沿海地区风暴潮造成经济损失与海洋自然保护区面积均是主要障碍因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毅 徐绪堪 李晓娟
水环境系统脆弱性是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研究水环境系统的内在机理,综合考虑影响水环境系统脆弱性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借助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管理(DPSIRM)框架构建水环境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变权灰色云模型的评价方法,对2004~2014年江苏省水环境系统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4~2014年水环境系统脆弱性指数由47. 056提高到63. 210,脆弱性等级由"重度脆弱"演化为"中度脆弱",并长期维持在"中度脆弱的"等级,2014年出现了向"轻度脆弱"状态转变的趋势。分析各个子系统对水环境系统脆弱性影响程度可知,影响子系统和响应子系统对江苏省水环境脆弱性系统的影响程度逐年增加;而压力子系统和管理子系统对水环境系统脆弱性的影响程度逐年下降;其它子系统对水环境系统脆弱性的影响维持在一定水平小幅度波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争伟 金菊良 吴开亚 丁琨
目前水环境系统脆弱性研究主要局限于水环境系统的单方面脆弱性研究,过于片面化,需要综合考虑水资源、水环境质量、旱涝灾害、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脆弱性。根据水环境系统脆弱性是系统状态受到系统压力引起的敏感性以及系统状态对系统压力的适应性响应的观点,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式构建区域水环境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区域水环境系统脆弱性研究中客观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利用联系数描述上述不确定性过程中差异度系数在[-1,1]上取值仍存在不确定性,为此,构造三角模糊数刻画差异度系数取值的不确定性,给出三角模糊联系数的基本形式,取置信水平得出置信区间联系数,采用期望-方差排序法对置信区间联系数进行决策分析,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永娟 王效科 欧阳志云
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生态系统的格局、过程和服务功能发生改变,进而威胁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是当前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适应和减缓环境恶化的关键。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出现的生态系统脆弱性概念进行了归纳、总结,阐述了笔者的理解,并提出应规范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命名,以加强不同领域间的交流;综述了国内外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的侧重点以及可供借鉴的评价方法,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同时应积极探讨适合研究区域的更准确更方便的评价方法;最后,探讨了该领域研究面临的挑战,而这也是今后脆弱性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生态系统 脆弱性 环境恶化 综合指数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岩 冯亚中
水资源脆弱性是衡量水资源系统在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流域承载能力的重要标准,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与预测是评估流域水安全状况、辨识未来水资源系统存在的问题的重要手段。该文首先构建了黄河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粗糙集(Rough Set,缩写为RS)方法对原始指标体系进行降维去除冗余属性。然后,将降维后的评价指标标准值作为"评价样本",运用支持向量机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缩写为SVR)模型对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进行评价。最后,设定未来3种不同气候模式与社会经济情景,对黄河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进行情景预测。结果表明:黄河流域过去16年间整体水资源脆弱性等级已从Ⅴ级提升到Ⅳ级水平,未来情景1、情景2下流域整体水资源脆弱性将会好转,但仍处于Ⅳ级中度脆弱水平。未来水质脆弱性与灾害脆弱性提升较为明显,水量脆弱性没有显著改善,在情景3下将恶化到Ⅴ级中高脆弱。因此未来采取积极的人工调控措施能使得水质与灾害方面获得明显的提升,而水量脆弱性则成为制约未来流域整体水资源脆弱性的瓶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潘争伟 金菊良 刘晓薇 周戎星
水资源系统脆弱性是当前水问题研究的热点问题,在综合脆弱性和脆弱性分层面两方面需深入研究。论文通过对水资源利用系统脆弱性形成过程的分析,从水资源自然禀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用水效率等方面,构建符合过程机理的水资源利用系统脆弱性模型,旨在对脆弱性分层面进行深入研究。针对当联系分量系数取值具有峰值较宽的分布特征时,可能导致基于三角模糊数的联系数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差异度系数取值的特征,以标准阈值为参数构造差异度系数的梯形模糊数,提出基于梯形模糊数联系数的评价方法,并应用于安徽省水资源利用系统脆弱性评价。应用结果表明,2001—2014年安徽省水资源利用系统脆弱性等级在3.611~2.49...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符晶晶 董玉祥
海岸沙丘系统脆弱性评价揭示海岸沙丘系统脆弱性的基本特征,为海岸沙丘保护与利用提供重要依据,是海岸沙丘研究近期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论文基于国内外海岸沙丘系统脆弱性评价研究相关概念、发展历程、评价指标及技术方法等的回顾,概括了其在概念内涵深化、指标体系完善、脆弱性因子辨识、技术方法发展以及评价结果应用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并针对当前概念定义难以共识、指标体系争议较大、评价方法存在局限性和理论基础略显薄弱等研究不足,提出明晰相关概念、完善指标体系、改进评价方法、强化机理研究及增强趋势研判等海岸沙丘系统脆弱性近期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海岸沙丘系统 脆弱性 评价 进展 展望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颖林 郑金莹 丁宇 王子依
在采用文献分析法识别系统脆弱性因素的基础上,将交通PPP项目分为由6个维度组成的系统;接着引入系统动力学分析各影响因素与不同维度之间的因果关系;最后利用Vensim软件模拟不同维度中各影响因素对项目脆弱性的影响,为项目薄弱环节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交通PPP项目 脆弱性评价 系统动力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景莲 陈华
基于国外关于银行脆弱性的最新研究,详述了银行脆弱性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国际经验及研究进展,强调了在我国银行业调整和开放加快、系统性风险增加的情况下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国有银行脆弱性预警模型的紧迫性;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构建了我国国有银行脆弱性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和基本框架。
关键词:
银行脆弱性 预警模型 国有银行 国际经验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学武 李世有
结构方程模型(SEM)被归类于高等统计学范畴中,它整合了因素分析与路径分析两种统计方法,可同时检验模型中包含的观测变量、潜在变量(不可观测变量)、干扰或误差变量间的关系,进而获得变量与因变量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或总效果值,可用来进行复杂的多变量研究数据探究与分析。梳理了SEM的数理意义、建模过程及其在合并村庄脆弱性形成机理研究中的应用方法,深入揭示合并村庄脆弱性之潜在变量脆弱性扰动、敏感性、适应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对应的观测变量义务教育、基础设施、政民互动、养老保险等因素的作用过程,估算了观测变量的因素负荷值、直接或间接影响效果值,为合并村庄脆弱性风险防范提供重要决策参考。鉴于SEM在合并村庄脆弱性形成机理研究中的应用,还对SEM在地理学其他研究领域的应用做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