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39)
- 2023(13810)
- 2022(12181)
- 2021(11416)
- 2020(9482)
- 2019(22101)
- 2018(21801)
- 2017(42514)
- 2016(22871)
- 2015(25566)
- 2014(25149)
- 2013(24485)
- 2012(22136)
- 2011(19666)
- 2010(19144)
- 2009(17041)
- 2008(16209)
- 2007(13553)
- 2006(11440)
- 2005(9507)
- 学科
- 济(89287)
- 经济(89192)
- 管理(65677)
- 业(62645)
- 企(51722)
- 企业(51722)
- 方法(46236)
- 数学(41037)
- 数学方法(40503)
- 农(23247)
- 财(22576)
- 中国(21826)
- 业经(20316)
- 学(17634)
- 地方(16684)
- 农业(15799)
- 贸(15206)
- 贸易(15200)
- 务(15131)
- 财务(15063)
- 财务管理(15033)
- 易(14779)
- 技术(14573)
- 制(14561)
- 理论(14271)
- 企业财务(14265)
- 环境(14234)
- 和(13850)
- 银(13055)
- 银行(13020)
- 机构
- 大学(310900)
- 学院(309504)
- 管理(129667)
- 济(124494)
- 经济(122009)
- 理学(114232)
- 理学院(113094)
- 管理学(111042)
- 管理学院(110498)
- 研究(97733)
- 中国(72425)
- 京(64602)
- 科学(60705)
- 财(54305)
- 业大(47104)
- 农(46892)
- 所(46651)
- 中心(45563)
- 财经(45254)
- 研究所(43028)
- 江(41751)
- 经(41603)
- 北京(39880)
- 范(39325)
- 师范(38959)
- 经济学(37576)
- 农业(36793)
- 院(36284)
- 财经大学(34381)
- 经济学院(34240)
- 基金
- 项目(226421)
- 科学(179292)
- 基金(166381)
- 研究(165334)
- 家(144600)
- 国家(143451)
- 科学基金(125023)
- 社会(104847)
- 社会科(99526)
- 社会科学(99501)
- 基金项目(88717)
- 省(87225)
- 自然(82153)
- 自然科(80301)
- 自然科学(80283)
- 自然科学基金(78809)
- 教育(75825)
- 划(73486)
- 资助(68589)
- 编号(67341)
- 成果(52231)
- 部(50226)
- 重点(49952)
- 发(47436)
- 创(47393)
- 课题(44576)
- 创新(44189)
- 国家社会(43642)
- 科研(43636)
- 教育部(43531)
- 期刊
- 济(123092)
- 经济(123092)
- 研究(85534)
- 中国(50877)
- 学报(47228)
- 管理(45680)
- 科学(43813)
- 农(41370)
- 财(40202)
- 大学(36675)
- 学学(34579)
- 教育(31273)
- 农业(29614)
- 技术(28379)
- 融(22763)
- 金融(22763)
- 财经(21025)
- 业经(20914)
- 经济研究(19976)
- 经(17907)
- 图书(16670)
- 问题(15992)
- 理论(15435)
- 技术经济(15330)
- 业(15278)
- 科技(15142)
- 实践(14354)
- 践(14354)
- 统计(13751)
- 版(13702)
共检索到423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毅 张二震
本文使用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计算了我国35个工业行业的外包比率,并以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外包对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为验证其中的机理,进一步检验了外包对就业以及产出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当企业把原本自制的但属于其它产业的中间投入品外包出去,将会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原因是,外包产生了资本节约型的技术进步;外包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对就业并没有产生负面影响,原因是规模效应抵消了替代效应。正因为这两点,外包对产出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促进生产可能性前沿向外移动,是生产边界的推动器;二是导致生产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是产品结构升级的转换器。
关键词:
外包 生产率 投入产出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海云 唐玲
本文根据1997年和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了中国35个工业行业的物质投入外包和服务外包比率,并以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不同形式的外包对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最后考察了外包对生产率影响的行业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工业行业中,外包有利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服务外包对生产率的影响程度大于物质投入外包:高技术、低开放度以及大规模行业中国际外包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本文有两个原创性贡献:一是区分了物质投入外包和服务外包对中国工业行业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差异;二是发现行业性质影响国际外包对生产率作用程度的大小。
关键词:
物质投入外包 服务外包 生产率 行业差异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中华 代中强
本文运用我国1997年与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分别计算了以我国为本位的工业行业物品外包、服务外包比率,并对两种外包的行业生产率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物品外包、服务外包的发展均有效的提升了我国工业行业生产率水平,但服务外包对工业行业生产率的促进效应要远远大于物品外包;当考虑行业要素密集度差异时,研究发现无论是物品外包还是服务外包在资本相对密集的行业要比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生产率效应更强,同时这种行业差异在服务外包中更为显著。最后,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相关研究进一步深入的方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蔡宏波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中的完全消耗系数和基本流量表,突破FH指数的相同比例假定,利用1997年、2002年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计算DJ指数衡量的中国33个工业行业材料外包、服务外包和狭义材料外包水平,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外包对劳动生产率整体及行业的影响。主要结论表明,材料外包和服务外包总体上提升了中国工业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其中服务外包的促进作用更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毅
本文首先检验了国际外包对我国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工资差距的影响。计量结果表明,与斯托尔帕-萨缪尔逊定理所揭示的相反,外包贸易降低了我国相对丰裕的非熟练劳动力的相对工资。微电子设备的使用也加大了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进一步加大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差距。为了检查是否是因为贸易形态的变化所导致的结果,我们进一步检验了一般贸易对相对工资的影响,检验结果显示一般贸易同样促进工资差距的扩大。本文的计量结果显示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这种由对外开放和技术进步所引起的收入差距,应当引起分配政策的注意;二是外包贸易通过加大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来提高人力资源状况,有利于长期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外包 技术 工资差距 工业行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小平 朱钟棣
本文运用中国制造业各行业1986 ̄2002年的面板数据,在构建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的基础上,对中国制造业34个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估算,发现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增长有较强的相关关系,但对大部分行业来说生产率增长并不是产出增长的主要来源;和国外发达国家比较,中国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偏低;通过各行业生产率增长的离差分析,我们发现各行业生产率增长呈"发散"趋势。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行业 面板数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吕延方 王冬
本文运用1998~2007年中国11个主要制造业产业的面板数据,测评满足外需为主的承接外包行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除了个别承接外包变量影响不显著外,至今为止中国主要制造业产业承接外包行为并没有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尤其以简单加工制造为主的承接外包行为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负的影响,因此制造业的经验数据不支持"承接外包促进效率"假说。研究认为,国家应重新审视和合理调整目前主要依赖廉价劳动力投入为主的贸易结构和以承接国外加工业务为主的产业结构。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承接外包 制造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斌 彭星 欧阳铭珂
本文基于2001—2010年中国36个工业行业的投入产出数据,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非径向非角度SBM效率测度模型及结合ML生产率指数来测算分行业的绿色技术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作为中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衡量标准,同时采用面板门槛模型估计环境规制和中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变间的非线性关系并计算出门槛值。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中国工业分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非但没有出现增长,反而出现一定的倒退,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导致其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降低甚至为负,中国工业增长方式越发显现粗放和外延性特征。环境规制可以通过作用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而影响中...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朱钟棣 李小平
本文在构建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对中国制造业34个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估算,发现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经历了缓慢增长、下降、快速增长的3个阶段;工业行业资本形成的变动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资本形成特征可以作为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一种解释。通过变异系数的度量,我们发现各行业生产率增长的差异呈“发散”趋势,行业之间技术创新的差异、行业间的市场结构的不同以及行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差异是行业生产率增长发散的原因。
关键词:
资本形成 全要素生产率 发散 面板数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盛斌 牛蕊
外包作为一种新型资源组织与生产方式对各国技术进步与要素报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中国31个工业部门1998—2006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外包及与其相关联的FDI对全要素生产率(TFP)、平均工资和要素收入分配变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包和FDI显著促进了中国工业部门TFP与工资水平的提高,它们对后者在样本期内增长的贡献度分别达到约42%和80%,但另一方面它们也导致了国内熟练与非熟练劳动力工资收入差距的扩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逯宇铎 于娇 刘海洋
企业生产效率是经济管理领域的核心话题,但对生产效率差异问题的研究却一直少有探讨。基于Melitz的异质企业模型,建立行业进入成本与生产效率的理论模型,证明行业进入成本减少了竞争,进而可能导致该行业生产效率较低。选用中国29个行业1999-2009年的企业微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估计结果也证实了进入成本与企业效率的负相关关系,进入成本是导致企业生产率异质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工资水平、出口规模和研发投入也显著影响了企业效率。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亚云 杨文举
运用基于DEA的经济增长核算模型,将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分解成由技术效率的变化、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所引致的三大部分,并运用反事实劳动生产率差异分析法分析2003—2007年我国39个工业行业劳动生产率差异的演变及原因。结果表明:(1)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整体上有所提高,技术效率的变化和技术进步对此具有促进作用,其中技术进步的贡献较为显著;(2)工业行业间劳动生产率差距扩大,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的作用,而技术效率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差距的扩大。为促进我国工业经济协调发展,应不断加大落后行业的资本投资,并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鹏 曾光
为了解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发展状况,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对其17个行业2003—2009年间的数据进行农副食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提高和技术进步。结果表明:2003—2009年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变化不大,农副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得益于技术进步,而17个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不一,究其原因是物耗的增加阻碍生产率的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则有利于生产率的改善。农副食品加工业下的细分行业间增长率存在绝对趋同,趋同速度为年均10.73%。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魏悦 王敏
利用广东省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得出广东省21个工业行业的物质投入外包率和服务外包率,并以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不同形式的外包对广东工业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物质投入外包和服务外包对广东工业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均有正向作用,其中服务外包的促进作用尤其明显;服务外包对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影响大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物质投入外包的行业差异则相对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公共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经验研究
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行业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增长核算法2位数编码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食品安全规制与行业生产率——来自中国食品工业的经验数据
企业生产率演化与行业生产率变动——基于纺织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收敛性研究——基于区域和行业的视角
基于面板随机前沿模型的R&D对工业行业生产率影响研究
国际外包率的测量及行业差异——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实证研究
外包与劳动力结构——基于中国工业行业数据的经验分析
外包与生产率和就业:基于中国的实证
低碳转型视角的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1998—2010年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